圖源:攝圖網(wǎng)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摩登中產(chǎn)(ID: modernstory),作者摩登中產(chǎn),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
笑漸不聞聲漸消。
一
1985年,姜昆的搭檔李文華喉癌手術(shù),那年他舅孫孫越6歲,尚不知動物園喂大象的命運。
姜昆換了搭檔,創(chuàng)作也入瓶頸,他想起作家諶容提過多次,她有部中篇小說可改相聲。
姜昆約了陳佩斯,一同去諶容家里拜訪,跨界尋找喜劇靈感。
然而那天諶容不是主角,主角是她倆兒子。姜昆結(jié)識了大兒子梁左,陳佩斯發(fā)現(xiàn)了小兒子梁天。
梁左勸姜昆,我媽作品太文學,離胡同太遠,不適合改編相聲。他塞給姜昆一摞稿紙,他未發(fā)表的小說《虎口余生》。
姜昆半信半疑,不久后隨團去廣州演出,坐綠皮火車,要兩天三夜?;疖嚿希研≌f改成相聲,寫滿巴掌大記錄本,起名《虎口遐想》。
下車到廣州,他給梁左打電話,“可能行了”,然而在廣州部隊和湖北機關(guān),試演兩場,全場緊繃,沒有笑聲,甚至有戰(zhàn)士把掉老虎洞當成真事。
梁左勸姜昆,這個段子得到老百姓中間演。姜昆把舞臺換成首都體育館,演出時觀眾過萬。
一場下來,他和唐杰忠神情恍惚,觀眾笑得死去活來,整個體育館都震得發(fā)顫。梁左坐在主席臺正中,跟著手舞足蹈,姜昆差點笑場。
幾個月后,姜昆將相聲搬上1987年春晚。那些年春晚,演員喜歡站在觀眾中間說相聲,費翔就坐在姜昆身后,聽得樂不可支。
那只眉眼威嚴的老虎在笑聲中逃遁。開春后,梁左將小說投了三家刊物,都遭退稿,理由是相聲已家喻戶曉,沒必要再發(fā)小說。
當年冬天,陳佩斯的喜劇電影《二子開店》上映,梁天在里面演男二“麻稈”,一口京片子,燙著爆炸頭。
這是陳佩斯“天生我才必有用”系列第二部,各大電影廠覺得低俗,無人愿拍,他們便自己投資拍攝,“老百姓需要笑聲”。
幾年后,陳佩斯到長沙出差,電視里放電影片段,笑聲從一個個陽臺飄出,他說,忽然找到做喜劇的意義。
梁天跟著《二子開店》一起火遍中國。他身材瘦弱,眉目彎彎,千難萬險好像也能一笑度之。
1988年,電影《頑主》的導演米家山選角,選中他和葛優(yōu),兩人坐飛機去四川試鏡。
葛優(yōu)緊張,老實就坐,梁天則在過道溜達,鄰座勸告:像你朋友那樣老實坐著,劫機的才走來走去。
多年后,梁天說他溜達是因讀完劇本興奮,王朔的故事戲謔又溫暖,字里行間都是恣意笑聲。
那年被稱為王朔年,一年有四部王朔小說改編成電影,主角大部分都是后進青年。
幾年前,王朔小說登場時,評論家還在批判文字有痞氣,八十年收尾時,風向已變?yōu)樗鈽?gòu)了一個時代,最大價值是“說人話”。
石家莊青年竇文濤,當時二十多歲,讀了王朔的書驚為天人,“原來跟女孩在一起不用總憋著,原來話可以說得這么好玩!”
竇文濤說,甭管真假,他講的那個自在世界,讓我怦然心動。
1988年共拍攝了159部電影,娛樂片井噴,占了七成。年尾時,當年最后一部王朔作品《大喘氣》上映。
葉京開著車,拉著王朔去和平里影協(xié)影院觀看。
此前《頑主》上映時,王朔朋友家來了兩個安熱水器的,師傅犯困,說頭晚看了《頑主》夜場:
這片子怪了,不關(guān)燈也不上床,但真他媽過癮,寫這片子的師傅準跟我們這樣的人一塊混過。今后只要是這位王師傅寫的電影,我非看不可。
車窗外,北京大雪,王朔眉飛色舞,“中國電影哥們兒現(xiàn)在平趟。”
二
1992年,宋丹丹想拍喜劇電影,找王朔寫劇本,王朔自謙沒底,想拉一個墊背,因此結(jié)識梁左,“之前聽過梁左寫的相聲,覺得好,我所不及”。
此時,梁左已給春晚寫了五年相聲,段子中盡是辛辣諷刺。
《特大新聞》里,天安門廣場改成了農(nóng)貿(mào)市場;《電梯奇遇》中,被困者被官僚定向爆破至另一部壞電梯;《小偷公司》更夸張,一個公司有12個副總經(jīng)理,越精簡,人越多。
他的世界荒唐滑稽,黑色幽默里裹著鋒利。
然而,1992年春晚前,開始有人提醒他:你連續(xù)五年作品都是諷刺揭露型,今年還一定要上這樣作品嗎?
那年春晚,梁左交出了《美麗暢想曲》,內(nèi)容如題,春晚結(jié)束后,許多人問梁左:你們到底想表達啥?
梁左萌生退意,他隨王朔一起混跡酒局,他一直以寫小說心態(tài)寫相聲,因此在作家圈游走自如,從容不迫。
他對王朔說,他準備寫一部類似紅樓夢的長篇巨作,已有腹稿,并得意大笑。
王朔說梁左愛大笑,只是笑容總戛然而止,稍縱即收,像被冥冥中一個聲音喝住。
1993年年初,英達籌拍情景喜劇,約好王朔來寫劇本。
他們拎著未定名策劃案,飛到長春拉投資,喝得酒酣耳熱之際,王朔說這部劇可以叫《我愛我家》。
英達覺得是病句,起碼應該是我愛我的家,但王朔堅持,畢竟他此前起的書名都令人過目不忘。
回京之后,英達全情投入,然而開工時,王朔因電視劇《愛你沒商量》敗走麥城,躲至三亞,人間蒸發(fā)。
最終,好不容易打通電話,王朔推薦讓梁左來寫。
梁左當時正缺錢裝修,進組后,便隨英達等人開車去北京西山閉關(guān)。車里拉了白酒、方便面以及一麻袋花生。
西山幽靜,招待所日光漫長。梁左寫得興起,對英達說:
瞧瞧這段寫的怎么樣?要不是你求我,這段我是想放在小說里拿諾貝爾獎的。
招待所幾百米處,便是曹雪芹故居,黃葉飄飄,世事煙云皆一笑。
三個多月后,眾人出關(guān)下山,回家路上梁左趴車窗上看不夠,“還是城里好哇,它有人吶!”
1993年7月,《我愛我家》開拍,開拍一分鐘后,酣暢淋漓的笑聲,從耳機傳來,英達長出一口氣。
青藤爬滿舊樓,暖光籠罩客廳,老傅夾著煙卷,和平織起毛衣,梁天演得賈志新,倚在沙發(fā)上說:我掛著倆單位在三個公司擔任副總經(jīng)理,我多忙啊我。
一個時代的笑聲在此凝成琥珀,琥珀中有嬉笑怒罵,有人間冷暖,人們笑了許多年后,才品出夢如紅樓。
1994年4月,《我愛我家》在香港衛(wèi)視首播,雄踞收視率之首。7月,北京電視臺試播6集后停播,為此北京市民調(diào)整電視天線,捕捉河北電視信號。
兩年后,全劇120集播完,隨后開啟經(jīng)年累月地重播。有電視人稱,什么叫黃金時段,何時播《我愛我家》,何時就是黃金時段,無論清晨深夜。
北京臺最初停播,據(jù)稱是有老干部覺得語多放肆,笑聲諷刺,但隨著全國熱播,也不再計較。
其實,劇中老干部原型,一是英達父親,文化部副部長英若誠,一是梁左父親,人民日報副總編范榮康。
兩個當事人不覺諷刺,反而看得很開心,英達說,“再也不可能有當時的環(huán)境”。
1993年,《我愛我家》開播前,姜昆找梁左,說怎么總也找不到你人。梁左掏出錄像帶,給姜昆提前看了三集。
姜昆邊看邊開玩笑式地說:梁左你這行話叫“捋葉子”,這不都是我們相聲的包袱么?
當年春晚,梁左給姜昆寫的《大船》被斃,姜昆自己的《樓道曲》反響平平,梁左給侯耀文寫了救場的《侯大明白》,自己不滿意,節(jié)目卻通過了。
1994年春晚,導演再約梁左,他婉拒。他撰文回憶時寫道:
我想起年輕時讀過的郭沫若的一句詩:
鳳也飛倦了,凰也飛倦了
當年春晚,壓軸的陳佩斯也風格大變,拍了一個簡單直白的《大變活人》。
晚會過后,評論嘩然,陳佩斯說,他當時的想法就是叛逆。
“我們就要做純喜劇的東西,告訴你,讓你笑,不是為了教育你。”
三
1992年,陳佩斯在海南成立影視公司,現(xiàn)身拍電影時,整條街都會堵死。
整個九十年代他一口氣拍了六部喜劇,1995年推出了中國第一部賀歲片《太后吉祥》。
陳佩斯將公司名改為大道影業(yè),他點著駱駝牌香煙,躊躇滿志地說:我敢豁出去,我們的電影前途廣闊。
那幾年,許多人都相信笑聲力量強大。王朔給《頑主》寫了續(xù)集《你不是一個俗人》,和馮小剛成立好夢公司,打算將其拍成電影。
好夢遲遲未至,王朔和馮小剛每天忙于陪各路投資人喝酒,很快千金散盡,只養(yǎng)成吃飯搶買單的習慣。
梁天也成立影視公司,模仿《頑主》定名好來西。公司只有他和葛優(yōu)、謝園三人,同樣陷入無盡酒局。
參考王朔和馮小剛的教訓,梁天決定在公司樓下開飯店,最大程度節(jié)約資金。
他從母親諶容那要來菜譜,主打梁家菜,然而省錢目標并未實現(xiàn),梁天時常興起免單,以至店長一見他就心驚肉跳。
灶臺炊煙迷眼,時代的滋味越來越復雜。梁天倦懶而退,趙本山給他飯店寫了對聯(lián):
寧彎不折賣身不賣藝 笑里藏刀宰它不宰你
好來西成立后只拍了一部電影,此后梁天開店,謝園教書,只有葛優(yōu)繼續(xù)站在臺上,努力適應時代的鐘擺。
鐘擺的力量越來越大,許多故事終于結(jié)束一個循環(huán)。
1997年,王朔遠走美國,多部電影被叫停,身陷批判風暴之中。
出走時,他對馮小剛說,咱們分開吧,你有機會活,不要一起死。
半年后,王朔歸來,馮小剛托人送去5萬塊錢,被王朔扔了出來。
1998年年初,馮小剛用《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的《甲方乙方》上映,開啟賀歲片時代。電影留下了荒唐的夢,但抹去諷刺底色。
當年年底,馮小剛又推出《不見不散》,對陣陳佩斯的《好漢三條半》。
《不見不散》出品方和發(fā)行方都是一家,《好漢三條半》排片受限,上映5天便被轉(zhuǎn)入郊區(qū)院線。
這讓陳佩斯絕望,一怒宣布永別電影圈,數(shù)月后又告別春晚。笑的故事翻頁了。
在那之后,笑聲進化出許多功能、許多意義、許多價格,可我更懷念那些原始的,自在的,真誠又有力量的笑聲。
1998年,姜昆籌劃成立網(wǎng)站,化身CEO。2000年,他和丁磊、張朝陽一起獲評中國十大網(wǎng)絡(luò)杰出人物。
受訪時他稱,那時滿腦子都是如何融資,如何上市,如何管理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如何搞到錢撐下去。
2001年,他上春晚,段子名為《妙趣網(wǎng)生》,作者屬名為“昆鵬網(wǎng)友提供”。
一年前,梁左一個人在家中病逝,去世時桌上錄音機還在放《梁?!?。
那兩只蝴蝶和笑聲,輕輕飛走了。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quán)創(chuàng)業(yè)邦轉(zhuǎn)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