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劉潤(ID:runliu-pub),作者:木言聲,編輯:歌平,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
這兩年,AI浪潮洶涌。一個還沒熟悉,另一個就冒出來。變化太快了。
對比各種應用,網(wǎng)上還流傳著一個段子:
一個海外留學我請不起的ChatGPT,
一個愚蠢但是很給情緒價值的豆包,
一個中等但是冷冰冰的Kimi。
今年DeepSeek又橫空出世。如今火到爺爺奶奶都開始用了。
于是,你也趕緊嘗試。想讓AI提升效率,走上人生巔峰。結(jié)果呢?不是服務器繁忙,就是回復廢話,胡說八道。
嘖嘖。你吐槽,真是“一個聰明但是不干活的DeepSeek”。太難用了。AI都是懂技術(shù)的人玩的。
停。先別急著灰心放棄。
前陣子,我的直播間來了位老朋友,杜雨老師。
他是北大、港中文的經(jīng)濟學碩士,社科院的技術(shù)經(jīng)濟學博士。在騰訊待過,還是個音樂人。現(xiàn)在呢?他是未可知人工智能研究院的院長,也是暢銷書作家。
我們聊了整整4小時,他在直播中分享了團隊數(shù)月高密度實操得出的一個個攻略,讓觀眾大呼過癮。5600本新書,當場售罄。
杜雨老師一針見血。他說:絕大多數(shù)人使用DeepSeek的方式,從一開始就錯了。
奇怪。不都是提提問,等等答案。還能怎么錯?
錯在,你不應該把自己當“用戶”,而應該當“老板”。
當你把使用思維捋順了,即便是完全不懂技術(shù),也一樣能把AI玩出花。
此話怎講?
01你不是AI的用戶,你是它的老板
當你請了個新員工,你會因為他第一天活干得不麻利就開掉他嗎?
大部分老板,還是會先了解他的特長、脾氣,然后教他怎么做,再給他分配合適的任務。對吧?
杜雨老師說。對待AI,也該是這個心態(tài)。
這個心態(tài)一換,很多事情就通了。
比如,對你的員工,可能有些話不好意思說得太直接,怕傷了和氣。但對AI,你完全可以直來直去。
它回答得太啰嗦,你就直接跟它說:“說人話。簡潔點。”
它給的方案太虛。你就懟它:“這個不落地。給我具體的、可操作的步驟?!?/p>
它給的答案你不懂。別內(nèi)耗自己,覺得自己笨,你要“內(nèi)耗AI”。直接問它:“你這說的啥?用初中生能聽懂的話再解釋一遍?!?/p>
杜雨老師強調(diào),所有的錯都是AI的錯,不是你的錯。
你要做的,是把它當成一個需要你不斷調(diào)教、明確指令的,還幾乎不用付工資的員工。
那些直接、簡潔的反饋,就是優(yōu)化提示詞。請直接丟給DeepSeek。
不過,要做AI的老板,就得面對跟真實管理者一樣的,“用人難題”。
02對AI員工,也要“知人善任”
當了老板,你就得懂“用人”。比如,你不能指望一個員工干所有活。
不同的AI工具,就像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員工。各有優(yōu)劣。關鍵在于了解它們,按需調(diào)用。
比如AI里早早沖出來的老大,一般默認是OpenAI的ChatGPT。它就像是那個見多識廣但“貴且難請”的海歸精英。能力頂尖,尤其文科能力很強。但可惜,使用有門檻,還得花錢。
那,不妨把它放一邊。先來看看,更符合中國寶寶體質(zhì)的國產(chǎn)AI“員工”。
我們一個個來說。
先是字節(jié)跳動做的豆包。
語音交互做得好,很會聊天。不信,可以去試試和豆包打電話。你會驚嘆于它的“情商”。
所以,不少家長和老師,會讓小朋友跟豆包交互。玩游戲一樣,不斷被鼓勵,無痛學習。
接著,是調(diào)研好幫手Kimi和秘塔AI。
這倆都很像有點“莫得感情”的技術(shù)直男。寫報告、做調(diào)研,或者遇到問題,可以讓他們聯(lián)網(wǎng)查詢。
Kimi擅長讀很長的文檔、寫很長的稿子。秘塔AI則擅長研究,打開“研究”模式,可以一鍵生成詳實的研究報告。
先來說說,兩老牌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做的AI。百度的文心一言,以及阿里的通義千問。
前者像個資源豐富、插件眾多的“老員工”。它背靠百度生態(tài),能方便地調(diào)用文庫、搜索等資源。后者則更像個技術(shù)扎實、有專長的“工程師”,比如藥物發(fā)現(xiàn),可以結(jié)合通義千問的開源模型來工作。
一句話總結(jié)的話,文心一言適合文案創(chuàng)作,通義千問適合科研。
最后,是今年火起來的“國產(chǎn)AI之光”,DeepSeek。
它像個絕頂聰明但偶爾“摸魚”的天才員工。邏輯推理、數(shù)理能力超強,每天被投喂許多中文語料,特別懂中文和中國國情。
不過,缺點也很明顯。高峰期,老“服務器繁忙”。咱們后邊會說怎么治。
你看,沒有哪個是完美的。
作為“老板”,你的任務是根據(jù)手頭的活兒,選擇最合適的“員工”,甚至讓它們打配合,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你問杜雨老師,只專注一個,會是哪一個。杜雨老師的回答,可能是今年大火的AI:DeepSeek。
03 DeepSeek憑什么火?
用戶破億,DeepSeek僅用了7天。同樣體量,微信用了1年,ChatGPT用了61天。
所以今年春節(jié)DeepSeek發(fā)布,引發(fā)了全球的關注和警惕。
這個“天才員工”,到底牛在哪?杜雨老師總結(jié)了4大核心優(yōu)勢:數(shù)學好。邏輯強。懂中國人。性價比高。
比如,你問“9.11和9.9哪個大?”一些AI會回答,9.11大。
更別提,需要多層推導出來的結(jié)果。幾乎每一層都會增添錯誤率,到最后就變成了一本正經(jīng)胡說八道。
DeepSeek數(shù)學好得多。為啥呢?
大部分AI,誕生于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但DeepSeek的誕生,源自于一家金融公司,幻方量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他們就讓AI不斷去跑模型、做定量分析。
DeepSeek量化金融的出身,就決定了它在數(shù)學、代碼、邏輯推理這塊有基因優(yōu)勢。一些評測顯示,它在這些方面,大幅超越了GPT-4o等知名模型。
那,什么是邏輯強?或許可以換個詞,“周密”。
可能有些抽象。給你舉個例子。
周末了,你要和客戶聚餐。預算300元。如果你讓DeepSeek來,它會像一個專業(yè)策劃。幾秒鐘,拆解出方案。
它會拆解需求。多少人?口味偏好?每個人都住哪兒?交通方便嗎?
接著,算成本。300塊得留點應急錢,比如有人忘帶充電寶、想喝奶茶。還要扣掉交通費。剩下的,才是餐費。
然后,定策略。工作日晚市套餐比周末便宜的,優(yōu)先考慮。哪個APP上有優(yōu)惠券,哪個餐廳評分高、距離近等等。
最后,給出方案。不僅有餐廳推薦,還會貼心提醒你,提前微信群確認大家的忌口,提前聯(lián)系餐廳經(jīng)理,說給好評,看能不能送個果盤。
或許,確切的定位信息、參觀信息,還要打磨。但這種做事的周密程度,很多真人助理都做不到。
另外,DeepSeek應該是最懂中國人的AI了。每天學習海量中文語料,連梗,它都妙懂。
你輸入“下次再說”,它知道基本就是“這事兒翻篇了”。你問它某地婚禮大概隨多少份子錢,彩禮大致什么水平,它能基于大數(shù)據(jù)給你個參考。
除了人情世故,它甚至還理解職場黑話。像是“原則上不行”,其實是在說,可能還需要點“額外溝通”。
這是國產(chǎn)大模型的天然優(yōu)勢。
更關鍵的是,性價比。
它對普通用戶免費。對企業(yè),如果要調(diào)用API,也十分便宜。
杜雨老師說,用它的API,幾十塊錢,夠它寫出幾百萬字。
訓練一個DeepSeek的成本,可能只有訓練GPT-4o的二十分之一。難怪DeepSeek還被稱為“AI界的拼多多”。
是不是感覺這個“員工”,確實有點東西?
這種感覺,會在你興致勃勃去使用,結(jié)果收到“服務器繁忙”的回復時,戛然而止。
沒關系。有法治。
04給你的DeepSeek找個“替身”
既然“正主”忙,找個“替身”就好。比如,騰訊元寶。
杜雨老師強烈推薦,用騰訊元寶。
為啥?因為它接入的是DeepSeek的“滿血版”,功能一樣強,而且穩(wěn)定,關鍵還免費。因為,騰訊替你買單了。
但是。你下載了騰訊元寶,打開就用,可能會感覺:“咦?好像沒DeepSeek那么聰明???”
那是因為,元寶默認用的是騰訊自家的“混元”大模型。
你需要手動操作一下。
在APP里,點擊最頂部的模型名稱(默認是“混元”),在下拉列表里,選擇“DeepSeek”。在網(wǎng)頁版里,則是在左下角的對話框附近,找到模型切換選項,選擇“DeepSeek”。
除了元寶,還有許多平臺比如釘釘、硅基流動等,也接入了 DeepSeek。按需選擇就好。
解決了“罷工”問題,我們終于可以好好使喚這個天才員工了。
但怎么使喚,才最高效呢?
05 核心是,理解DeepSeek的“雙重人格”
細心的朋友一定發(fā)現(xiàn),DeepSeek有兩種工作模式:V3模式和R1模式。
就像是,有兩種“人格”。
一個人格,是聽話、一絲不茍的“小書呆子”,V3模式。
這是一種指令型模型。
你必須給它非常詳細、清晰、結(jié)構(gòu)化的指令。它會嚴格按照指令執(zhí)行,并且速度很快。
另一個人格,是一個極其聰明、但不按常理出牌的“小機靈鬼”,R1模式。
也就是你點擊了“深度思考”之后的模式。是最開始讓DeepSeek出圈的模式。
這是一種,推理型模型。
和指令型不同,你不需要告訴它具體步驟。你只需要告訴它,你最終想要達成什么目標。它會自己思考、規(guī)劃、推理、驗證,找出最優(yōu)路徑。
它太聰明了。甚至,還會推測你的需求。
就拿一個非常小的事來說。某天你醒來,手上有工作或者學習任務要完成。你很疲憊,內(nèi)心抗拒干活,但又因為責任感,必須起來做事。怎么辦?
這時候,焦灼的你,可以打開DeepSeek,跟它說:“不想工作如何調(diào)整自己。身心俱疲。但又有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p>
它的思考路徑,完全像一個貼心又周全的管家,還會照顧你的情緒:
(圖片可上下滑動)
深度思考模式,好像一個真人,在設身處地為你著想。
還能反著用。
比如當你面對一個招架不來的業(yè)務局,揣測不清對方的意圖。你可以把對方的表述輸入DeepSeek,選擇深度思考模式,看它思考的過程。你可能突然就懂了,為什么對方會這樣說,他的真實意圖可能是什么。
(圖片可上下滑動)
那,為什么說大部分人都用錯了呢?
06不要去指導學霸做題。
因為,很多人習慣性地,用對待“書呆子”(V3模式)的方式,去使喚“機靈鬼”(R1模式)。
幾百上千字包含各種細節(jié)步驟的提示詞,辛辛苦苦寫出來,扔給開了“深度思考”的DeepSeek。
簡直是災難。
“機靈鬼”被條條框框束縛住,一身武功發(fā)揮不出來。磨半天洋工,給出的答案,可能還不如“書呆子”V3模式。
畢竟后者,還更快。
杜雨老師有個經(jīng)典比喻:不要去指導學霸做題。
當 DeepSeek 開啟“深度思考”時,它就是那個學霸。你只需要把題目要求(你的目標/需求)清晰地告訴它,然后,放手,讓它自己去解。
發(fā)展到現(xiàn)在,早就不止DeepSeek有深度思考模式,許多AI工具都推出了它的推理模型。比如Kimi1.5、阿里的QwQ-32B、秘塔AI的“深度思考”等等。
那么,怎么用好這些“機靈鬼”們呢?
07怎么和“機靈鬼”高效對話?
停止給詳盡的操作手冊,而是給他們清晰的最終藍圖。
但,剛開始跟學霸對話,還是有些不熟練。能不能給一個提示詞的小模版,套用一下?
杜雨老師提出了一個“三要素模版”,背景信息+直接需求+約束條件。
先用一兩句話交代背景,接著清晰說明你最終要什么,最后給出風格和格式要求。
舉個讀書博主口播文案的例子??磮D。
(圖片可上下滑動)
那如果想要用得更溜,還有一些進階小技巧。
比如,在你的提示詞里,加上可以加上“請加入批判性思考”、“請至少自己復盤100遍”這樣的指令,可以激發(fā)它的思考深度。
比如,覺得它回答太專業(yè),可以加上“說人話”的要求。雖然是簡單的3個字,但是效果非凡。
又比如,你想要特定的風格,你就可以輸入類似于,“請模仿劉潤的風格,寫一段關于DeepSeek的實操文章?!?/strong>
關鍵就是。簡潔,且能聚焦需求。
恭喜。到這里,你已經(jīng)是一位合格的老板了。
但這還不足以發(fā)揮出你手下DeepSeek的終極威力。
想要更厲害的“AI員工”,得打組合拳。
08“DeepSeek + X” 組合拳
DeepSeek再強,也不是萬能的。
它擅長想,也擅長寫。但,它不太能直接吐出完美的PPT、思維導圖,又或者直接寫出帶引用的論文、分析你在B站上看到的長視頻。
好消息是,這些事兒,都能做。只不過,需要你把DeepSeek和其他專業(yè)工具結(jié)合起來。
當你在軟件中跳躍的時候,需要多說一嘴,讓內(nèi)容轉(zhuǎn)成一個特殊的格式,來當你的橋:Markdown格式?;蛘呤荌CS代碼。
聽起來很復雜,其實非常簡單。我們要做的,只是復制粘貼。
就拿ICS代碼來說,看下面兩個央視的短視頻,更明白。
AI結(jié)合體檢報告,能讓你輕松把自己或者客戶幾年的體檢報告,生成簡潔的可視化圖表。也可以AI結(jié)合日歷,生成完全定制化的私人計劃。
央視新聞
,贊6549
央視新聞
,贊3046
那,什么是Markdown呢?杜雨老師整理了一些常用的組合,供你參考。
比如,制作PPT。
以前提前好幾天就要準備的PPT,現(xiàn)在可能在開會前一小時內(nèi)就能搞定。先用DeepSeek構(gòu)思大綱,寫文本。
接著,關鍵來了。不要直接復制輸出的內(nèi)容。要求它,繼續(xù)輸出Markdown格式。
然后,復制Markdown內(nèi)容,貼到Gamma、Tome,或者國內(nèi)的ChatPPT、WPS AI、訊飛智文等AI PPT工具,就能一鍵生成PPT初稿了。
最后,才是去PPT軟件里,進行美化。
如果開完會或者聽完課,想一鍵做個思維導圖呢?
可以先用Get筆記、訊飛聽見、飛書妙記,把你的想法或者會議記錄轉(zhuǎn)成文字。然后,喂給DeepSeek。讓它總結(jié)要點,輸出Markdown格式,接著導入Xmind或其他支持Markdown的導圖軟件,就能自動生成思維導圖了。
那,做需要引用的科研,或者調(diào)研報告呢?
這種需要溯源的場景,就需要結(jié)合研究工具了。
可以試試DeepSeek+秘塔AI搜索。
秘塔現(xiàn)在接入了DeepSeek,能直接給出帶有參考文獻鏈接的結(jié)果。更嚴謹。
步驟也很簡單,先用秘塔搜集初步信息和文獻,然后丟給DeepSeek,讓它基于這些信息,生成報告大綱和主體內(nèi)容。
除了文字內(nèi)容,視頻也可以用AI分析處理。
比如,你是一位拍視頻的博主,想去分析其他熱門視頻。以前或許得從頭看到尾,手動做筆記?,F(xiàn)在呢?
幾分鐘,就能“看”一個幾小時的視頻。
首先,有一個提取視頻文案功能的視頻軟件,比如開拍APP、剪映。輸入B站視頻鏈接,獲取文字稿。接著就是熟悉的,把稿子丟給DeepSeek,讓它幫你總結(jié)、分析、提煉觀點。
怎么樣。是不是現(xiàn)在就很想動手操作一下?
總的來說,DeepSeek負責“出腦子”,其他工具負責“出格式”、“出多媒體”。
打好組合拳,才是真正高效的工作流。
09 DeepSeek的局限性
說了這么多DeepSeek的好,難道它就沒有缺點嗎?當然不是。
即使是天才員工,也有它的局限性。用DeepSeek,得注意這幾個“坑”:
1、“飯量有限”。
它有上下文限制。換句話說,你投喂給它太長的文檔,它就吸收不了了。
輸入上限是6萬字左右,輸出則大概在8千字以內(nèi)。
你要讓它讀一本幾十萬字的書,或者生成一篇超長報告,得分成幾塊喂給它。
2、記憶有斷點。
不聯(lián)網(wǎng)的機靈鬼R1模式,也不是那么機靈。
它的知識庫只更新到2024年7月。
你問它之后發(fā)生的事情,它要么不知道,要么就可能“一本正經(jīng)地胡說八道”。也就是所謂的,AI幻覺嚴重。
要獲取最新信息,記得開“聯(lián)網(wǎng)搜索”。想更準確,得一個個點開,小心辨別信息真?zhèn)巍?/p>
3、“臉盲”。
DeepSeek看圖片,只能看圖片里面的文字(又叫OCR)。
你給它一張風景照,它可能認識路牌上的字,但看不懂那是一座山還是一片海。
所以,讓它分析復雜的圖表、設計圖,暫時還不行。但你可以用豆包來試試。就可以了
4、數(shù)據(jù)安全。
劃重點。絕對不要把涉及公司核心機密、個人極端隱私的數(shù)據(jù),直接上傳給任何公網(wǎng)上的AI工具。
三星當年有員工用 ChatGPT 泄密的事件,就是前車之鑒。
對于高度敏感數(shù)據(jù),要么脫敏處理,要么就得考慮成本高昂的“本地化部署”,也就是把AI裝到你公司自己的服務器里,和外網(wǎng)隔絕。
但是這樣,對個人和小團隊不太現(xiàn)實。
只能說,大廠的AI工具相對還是安全些,比如騰訊元寶。畢竟它們更注重聲譽,違規(guī)成本高。
10別猶豫,“快”就是優(yōu)勢
恭喜你??吹竭@里,完全可以上手實操了。
初步明白怎么使用,最重要的,就是快點去用。
有時候,“快”就是優(yōu)勢。
你是否在視頻號或者小紅書里,經(jīng)常刷到那種一個卡通小和尚或者小道士,用動畫講中醫(yī)養(yǎng)生知識的短視頻?
(截自小紅書)
這些號,漲粉特別快。早期,不少號主靠批量做這種視頻,賺了一些錢。
怎么做的?
很多就是用DeepSeek生成科普文案+用“即夢”之類的AI視頻生成工具,把文案轉(zhuǎn)成動畫視頻。
制作門檻極低,內(nèi)容又能抓住中老年用戶的痛點,起號速度驚人。
這說明什么?
在AI時代,不一定非要你鉆研出多精妙的科技?!翱臁北旧恚褪且环N巨大的優(yōu)勢。
當你還在猶豫、觀望、擔心學不會的時候,別人可能已經(jīng)用AI做出了爆款內(nèi)容,占領了市場。
學習和應用新工具的能力,正在成為新的核心競爭力。
一提起AI,不少朋友總會想,這是巨頭的游戲,普通人注定被取代。但其實,用好AI,不是讓5個人變成3個人,而是讓5個人能發(fā)揮出10個人的效果。
它不是“人工智障”,也不是萬能神燈。它是一個強大的工具,一個潛力無限的“硅基員工”。
用好它的關鍵,在于我們自己。
需要一次“AI老板”的心態(tài)轉(zhuǎn)變,一次從“指令式”到“目標式”的思維升級。
學會區(qū)分它的兩種模式,掌握與深度思考模式簡潔對話的技巧,再結(jié)合“DeepSeek + X”的組合拳。
做到這些,你會發(fā)現(xiàn),AI真的能幫你節(jié)省大量時間,處理繁瑣事務,甚至激發(fā)新的創(chuàng)意。
學習AI,使用AI。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卷入新一輪的技術(shù)競賽。
就像杜雨老師說的,我們可以把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還給自己,還給生活,還給那些真正重要的人和事。
去樓下散散步,陪孩子讀個繪本,和愛人看場電影,或者,就只是放空發(fā)發(fā)呆。
這,或許才是技術(shù)進步,最終應該帶給我們的,最溫暖的價值吧。
祝你,用好AI。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quán)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