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格隆(ID:hkguruclub),作者: 格隆,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談股論金,侃天侃地。大家好,我是格隆。今天我們聊一個事關我們每一個升斗小民的話題:一個普通老百姓,該如何面對和度過經濟下行期?
經濟有周期性,有繁榮,就會有蕭條,有危機,任何國家都無法例外。不要以為一個人會一輩子生活在盛世。從歷史上看,這是小概率事件。最著名的文景之治,也就只有43年。
我們幾千年的歷史,除了新中國時期,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垃圾時間,反反復復,來回折騰,城頭大王旗,城外百姓冢。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了過去30年經濟高速增長期的大環(huán)境與行為模式,我們這整整一代人,都沒有應對經濟衰退和蕭條期的經驗,這導致不少人懵懵懂懂,甚至稀里糊涂,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支離破碎,一地雞毛,最后還不知道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有一句經典名言:動蕩時代最大的風險,不是動蕩本身,而是延續(xù)過往的思考方式與行為邏輯。
我以一個宏觀經濟研究者和基金經理的雙重角度,給普通百姓如何度過經濟下行期,給些建議。
首先,你得正確認知和評估經濟下行的時間長度與烈度。日本上個世紀在人口老齡化與地產泡沫破滅的雙重打擊之后,經過差不多30年的苦苦掙扎,才最終從泥坑里艱難爬了出來。
我們的經濟彈性比日本大得多,當然不會簡單重復日本的歷史,但中國改革開放30年,與人口紅利與投資拉動相關的那些“低垂的果實”,確實已被摘完。
從諸多角度評估,當前這個經濟調整,都已不是某一個周期性的問題,也不是某一個領域的問題,而是全局性的。
作為人生資源和安全墊本就不夠厚的老百姓,寧可過分高估這輪經濟下行期的長度與烈度,也絕不可等閑視之。
其次,不要指望你能獨善其身,全身而退。
很多人會有一種錯覺,就是覺得在經濟下行,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普通人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躲避掉危機。你想想如果普通人都能規(guī)避風險,哪里還有什么危機。既然是危機就注定了,大多數普通人就躲不過,所有人逃無可逃。多數普通人能夠躲過的危機,那都不叫危機。
說完上面兩個認知層面的建議,第三就是如何應對經濟下行期的建議了。
最優(yōu)選擇,當然是抗爭,與經濟、與生活掰手腕。我知道很多人會對這個建議嗤之以鼻,因為很多人不是沒有抗爭,而是抗爭完了,依然過得不太好。
老實說,這種波詭云譎、泥沙俱下的大背景下,多數人都不會過得有多好。但怎么辦呢?日子總得過。March or die。我們必須往前走。這不是因為我們有多強大,而是我們別無選擇,我們沒有退路。
我們每個人肩頭都有養(yǎng)活妻兒、贍養(yǎng)父母的責任,有與生俱來、俯仰無愧的人生榮耀追求。躺平很容易,但那是一種很卑微、很屈辱的投降。但凡有一絲選擇,沒有人會愿意選擇這種人生活法。把自己變成一個有力量的人,一個可以和生活扳手腕的人,是很難,但做一個躺平擺爛、無所事事的普通人也絕不容易。你可能一樣要受盡困苦,最后還一無所得。
著名演員姜文寫過一篇文章,《狗日的中年》。文章我沒讀,但我很喜歡這篇文章的標題,一下就記住了。
它其實可以套用到很多的名詞前面,比如狗日的工作,狗日的生活……狗日的三個字非常傳神,是一種咒罵,你丫不是好東西,折騰得我遍體鱗傷。但這三個字更是一種挑釁,一種蔑視,一種絕不退縮絕不認輸的決絕:你狗日的別得瑟,盡管放馬過來,老子和你拼了。
這是我欣賞和喜歡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世事維艱,沒有人能替你強大。生活本質上是一個欺軟怕硬的貨,你不舉起你的拳頭,不保持激情、愛和溫度,它就一定會想方設法把你變得冷漠、麻木,把你揍得鼻青臉腫。
這個世界上,有人為一日三餐爭,有人為高官厚祿爭,也有人為天下爭。記住一句話:我們是來創(chuàng)造生活的,不是委屈自己遷就時代的。
擺正了態(tài)度,剩下就是具體應對動作了。我的建議是7個字:養(yǎng)活自己,別作惡。能做到這7個字,就足夠好了。
養(yǎng)活自己,蘊含著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讓自己一直活著,二是活得還不算糟。在經濟蕭條期,這并不容易,需要在工作、投資、人際關系等諸多細節(jié)上做好。
首先是努力賺錢。這是你在經濟蕭條期最需要、甚至是唯一要做的事。別總扯一些有的沒的宏大敘事,你需要做的是殫精竭慮去賺每一分錢,不要讓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陷入貧困狀態(tài)。窮可以讓人卑微到什么地步呢?網上看到一句高贊回答:為了獲得低息貸款,南美某桑巴足球大國總統(tǒng)訪華時說,他經常熬夜看中國足球比賽。
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和認識,總以為苦難會讓人更為強大,但不是的。實際上大部分人,被苦難折磨得不成樣子,懦弱、保守、渾身充滿奴性。你如果不想讓你的家人、你的孩子淪落到這種狀態(tài),你就去認真賺錢。
其次工作上,盡量別任性,別裸辭。996也好,896也罷,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沒有人是容易的,包括你的老板,他極可能比你活得還憋屈,還壓力山大。一份工作,既是你基本生活保障的兜底,也是你維持絕大部分細胞求生欲望與活力所需要的疼痛的清醒。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去創(chuàng)業(yè)。實在要嘗試,盡量試一試那些輕資產,最好幾乎不需要資產投入的生意,比如,試試做網紅。某種程度上說,當網紅,是目前普通老百姓為數不多的幾個上升通道之一,還能夠偶爾看到咸魚翻身的神話。而其他賽道,早就被瓜分殆盡,普通人基本沒有染指的可能。
然后在家庭資產配置上上,盡量保守,盡量別買房,別上杠桿,別貸款,別輕易消費升級。如果想理財,那就相信人類命運,定投一些能代表全人類進化方向的科技類指數ETF,或者,配置到那些長久期、低波動的類固定收益品種。
然后,就是務必低調做人。經濟蕭條期的特征之一是社會和人群會充滿怨艾和戾氣,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一個什么舉動就會讓一個人達到他的臨界點而突然爆發(fā)。你幸運地混得好了,關起門來偷著樂就好了,點外賣叫滴滴都客客氣氣,混得不好,就看看比你更不好的,或者回顧一下五六十年代,找找平衡,同時也找找平替,人喝汽水你喝水人吃冰棍你吃冰,一樣解決問題。
特別提醒的一點是,如果不小心萬劫不復了,那也絕對、絕對、絕對不要跳樓,賈躍亭許家印都沒跳,你更不要跳。大不了做個老賴,誰也不能把你怎么樣--人都是自已把自己逼瘋的。
知玄說過一句話,“就算是垃圾時間,但拾荒也有樂趣,要不然呢?”
如果還想多做點有意義的事,那就去學習,去讀書,一個人默默地讀那種需要耗費很多時間的專業(yè)書。在經濟蕭條期,與老百姓而言,最不值錢的就是時間。把時間花在學習和讀書上,去沉淀自己,提高自己,會是最有效對抗垃圾時間的辦法。比如,學一門第二外語,或者,把你的英文單詞量從原來的9000推高到20000。
最后是不作惡。這個很不不容易。因為時代的逼仄,會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人性惡的滋生。作惡,不是單純的偷雞摸狗乃至殺人放火,所有違背良心、正直、上進、勇氣、激情這些人類底層價值觀,所有阻礙、破壞人群公共福祉,妨礙人類更富足、更有尊嚴生活的,都是作惡。
比如,當下方興未艾的各種極端民粹和排外,就是如假包換的作惡?;蛟S會有人說,排外算什么作惡,就算外資全撤走了,中國也不會垮掉啊。是的,確實垮不掉。你知道59-61的三年困難時期嗎?你知道66-76年的十年浩劫嗎?就那樣都沒有垮。你再看看我們東北邊那個動不動放沖天炮的哥們,垮了嗎?比起來,外資全部撤離確實算不了什么,這在中國 5000年的歷史上毛都算不上,還垮,笑話。
但是你的人生肯定是垮了。你本來今天晚上早點睡,是為了明天去和大客戶談判時精力充沛,表現良好。現在晚上早睡,是為了明天排隊買糧食排得前面一點。
最后是格隆想對很多說的一段心里話:很多時候,時代的變遷會遠遠超出了普通人的理解和應對能力范圍。社會大潮滾滾向前,于老百姓而言,除了被動順從和默默承受,他們歧視并無太多的選擇。歷史從來不是線性向前發(fā)展。個人與家族能否最小的避免掉歷史的惡性輪回,只能是靠運氣和認知。
但,無論如何,還是要樂觀。我從來都相信,所有的山窮水盡,背后都藏著峰回路轉。我們需要做的,是鍛煉身體,調整心態(tài),淡靜觀察,去努力發(fā)現和享受當下生活中的美好,并等待更多好事的發(fā)生。
好事當然會發(fā)生。事情不會一直糟糕,總會有均值回歸。
有一段話,格隆特別喜歡,送給大家:日落是免費的,春夏秋冬也是,不要覺得人生那么無望,希望你快樂。我們總是為許多遙不可及的事情奔波,卻錯過了路邊的花開,傍晚落在身上的夕陽。忙著生活的同時記得去感受日常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生活除了瑣碎與平淡,還有可口的美食和無數盛開的花朵。
“晚風吹人醒,萬事藏于心。我沒說不公平,也沒說苦,我說我知道了。”
我是格隆。關注我,做個清醒的人。雖然有時太清醒了,也會伴隨很多苦惱,但,我向你保證,稀里糊涂、隨波逐流的代價,一定會更大。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