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findyi,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有幾個朋友談到自己的公司效率低下,做一件事需要層層審批,并且遇到各種阻力,時間長了自己也有了打醬油心態(tài)。
洋哥做過小公司CEO,A/B輪公司CTO,也在大廠干過,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有發(fā)言權。
今天就來聊聊大公司的效率問題,簡單說說以下幾點:
1.大公司的穩(wěn)定業(yè)務,并不需要高效
原因很簡單,已經穩(wěn)定幫老板賺錢的業(yè)務,高效迭代反而意味著更多的出錯可能。
更別提職業(yè)經理人最大的天條就是:少犯錯,做好向上匯報和向下管理,讓業(yè)務慢慢自運行,就很好了。如果高效率迭代出了問題,怎么辦?
這是大公司穩(wěn)定業(yè)務的通病,也是《創(chuàng)新者的窘境》中描述的:小公司逆襲大公司的最大機遇。
這個還真沒有什么好辦法,畢竟大公司要看財務報表、增長率、利潤率,這也算犧牲效率換取穩(wěn)定。
2.大公司對「做事」的定義開始改變
公司越小且越處在初創(chuàng)階段,團隊越傾向于追求把事情做成的成就感,對「做事」的定義也就相對簡單和透明。
這個時候,做到Cotext Not Control相對容易。
一旦公司變大,部門變多,部門墻就開始產生。大家對「做事」的定義就開始產生分歧,不同的部門的目標自然不一樣,這個時候「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
這種情況下,Control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做一個項目首先要搶地盤、搶名頭,否則你做完了,功勞不算給你怎么辦?被人摘果子了怎么辦?
于是很多PPT架構師、PPT管理者應運而生,他們通過各種精美絕倫的文檔和宏大無比的規(guī)劃打動了老板們的心,領到了圣旨搶到了地盤。
至于推進產品業(yè)務進步?作出創(chuàng)新?取得真正的成就?滿足用戶的新需求?Who Care?反正能晉升能漲薪能混日子就行。
3.大公司的利益爭奪導致政治斗爭
公司越小且越處在初創(chuàng)階段,團隊成員更傾向于獲得長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從利益的設計和劃分都相對容易和清晰(股權的各種坑除外,這個舊文寫過)。
一旦公司變大,短期利益變得觸手可及,無論是大廠的Title還是薪資股票都是那么誘人。員工多了更是讓統(tǒng)一價值觀變得越來越難。
為了證明自身價值獲得短期利益的行為紛紛產生,比如各種偏離主航道的事兒,再比如沒事都要找事做。
另外既然是獲取短期利益,從精神和肉體層面快速消滅競爭對手當然是最快捷的方式,玩政治手段自然就是首選了。
但凡管理不善的大廠都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政治斗爭,這種內耗自然會降低企業(yè)效率。
那么大公司該如何提升效率呢?這里也說下我的一些思考:
1.引入能破局的管理者,并給予最大支持
舉一個栗子:喬布斯回歸蘋果。在喬布斯離開的那幾年里,蘋果已經墮落成一個因循守舊的官僚企業(yè),并逐漸走向死亡。
喬布斯回歸后,僅僅半年就重塑了蘋果的文化和管理,并開啟了蘋果再創(chuàng)輝煌的序幕。
能破局的管理者往往能夠不斷思考商業(yè)和業(yè)務的本質并找到重要抓手和關鍵流程,更能切進去改變系統(tǒng)運行方式,進而推進業(yè)務發(fā)展。
2.做新業(yè)務時啟用獨立的團隊
還是拿微信團隊舉例,如果不是Pony ma堅持讓廣州團隊和QQ團隊一起做移動通信,恐怕今天的騰訊已經走向平庸。
獨立的團隊可以一定程度脫離大公司的短期利益和政治斗爭的影響,專注于目標的實現(xiàn),進而提升效率創(chuàng)造真正的用戶價值。
這也是很多大公司開啟投資模式的最主要原因,既然自身無法高效不如用資本撬動很多高效的團隊為自己賺錢。
3.管理盡量扁平和透明
大公司的層級無法避免,這也是保證穩(wěn)定性的基礎。畢竟員工多了就要給他們賦予一些晉升和向上的通道,而層級就是最好的賦能。
但是,在層級之外依然可以保持扁平化的管理,比如阿里:管一級看兩級,除了管理直屬下屬,管理者還要往下看一級,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防止官僚行為的固化。
再比如頭條倡導的OKR和全員信息文檔化,同時做到了扁平化的管理和企業(yè)信息的透明。
4.不斷調整組織架構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經常會聽到諸如騰訊調整管理架構、阿里調整各個事業(yè)部的消息。
對組織架構作出正確的調整,會重新釋放生產力、提升員工工作效率,當然這種調整本身也有一定風險,如果無法和業(yè)務發(fā)展匹配容易起到反作用,反而導致更大的混亂和內斗。
最后,用喬布斯回答不少大公司為什么失敗的一段話來結尾:
“公司規(guī)模擴大之后,就會因循守舊,他們覺得只要遵守流程就能奇跡般地繼續(xù)成功,于是開始推行嚴格的流程制度,很快員工就把遵守流程和紀律當成工作本身。”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