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1月5日),國內短視頻巨頭快手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文件,開啟了上市之路。而在最近幾個月,一直有傳言稱字節(jié)跳動旗下的TikTok和抖音將分別獨立上市。而昨晚,彭博社報道稱,字節(jié)跳動正尋求最新一輪20億美元的IPO前融資,其估值達到驚人的1800億美元。為什么短視頻平臺都紛紛要IPO或融資呢?國外媒體分析稱,短視頻行業(yè)太燒錢了,而快手在6個月就虧損了高達10億美元。
作為字節(jié)跳的中國競爭對手,快手于本周四晚間在香港提交了IPO申請??焓值恼泄烧f明書揭示了這場增長和成本都是天文數(shù)字的競爭賽道,燒錢的速度真是令人咋舌。
來自快手的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公布的2020年前6個月的凈虧損高達68億元人民幣(合10億美元),運營虧損達75.7億元人民幣。相比之下,就在去年同期,該公司的營業(yè)利潤為人民幣11億元。
這一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該公司積極推廣“快手極速版”的結果??焓謽O速版專為中國不太懂科技的人群量身定制。與字節(jié)跳動不同,快手在海外的成功成功有限,主要依賴于國內的持續(xù)增長。
據了解,快手銷售和營銷支出從2019年上半年的30億元人民幣飆升至今年上半年的137億元人民幣,增幅為354.1%。而瘋狂的推廣投入似乎已經得到了回報:快手極速版在一年之內就獲得了1億DAU(日活)。這是一個花錢玩的游戲世界。
截至今年6月,快手的日均用戶達到3.02億,他們每天在快手上要花費85分鐘觀看視頻片段和現(xiàn)場直播。相比之下,抖音在1月份就突破了4億DAU,二者的差距似乎變大了。
快手是2011年由前谷歌工程師宿華及其團隊創(chuàng)立的圖片分享平臺,如今已經成為了短視頻行業(yè)的巨頭。而在這個領域,快手的對手們眾多,比如字節(jié)跳動旗下的抖音和TikTok,以及騰訊旗下的微視,百度旗下的好看視頻等平臺。這些平臺都是吸金獸,當然也獲得了非常高的用戶數(shù)據。
盡管快手被稱為“短視頻App”,但其大部分收入(H1年為68.5%)來自直播,在直播期間,觀眾可以向主播發(fā)送價格在1元到2000元之間的虛擬物品。其他貨幣化途徑包括占總收入28%的廣告,以及直播帶貨和游戲等來源。這與其競爭對手抖音的差異非常明顯。一名消息人士稱,抖音去年的廣告收入約占其收入的67%,而直播收入占17%。
收入構成反映了APP的核心優(yōu)勢??焓殖3R云溆脩魠⑴c度而自豪。事實上,在其每月7.76億用戶中,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自己本身就是內容創(chuàng)造者。這使得快手更像是一款社交應用,觀眾和創(chuàng)作者可以通過直播和贈送等方式頻繁互動。
抖音的算法更青睞優(yōu)質內容,正如一些中國風險投資家所觀察到的那樣,抖音更像是一種媒體形式,因此,它逐漸成為了投放廣告的目的地。
就收入規(guī)模而言,快手去年的收入為391億元人民幣,約為字節(jié)跳動去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但人們應該記住,字節(jié)跳動還有另一棵搖錢樹:它的新聞和信息聚合平臺——今日頭條。
從行業(yè)發(fā)展前景來看,快手和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未來的故事依然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