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劉潤(ID:runliu-pub),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zhuǎn)載。
最近,萬豪酒店股價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從最高點時152.9美元,最低跌至46.5美元,后又回升至80美元左右,做了一次巨幅過山車。
顯然,酒店業(yè)由于疫情影響,受到重大沖擊。
另一方面,各酒店又出現(xiàn)了不少有趣舉措,比如萬豪酒店就推出588元/人/月的自助早餐單月暢吃套餐;又如廣州W酒店也發(fā)行了一張8888元全年暢食暢飲自助餐年卡。
有網(wǎng)友算過一筆賬,如果每天去萬豪酒店吃自助早餐,平均每頓五星級自助餐才19元。
天吶,那么便宜,可是,這是為什么呀?
商業(yè)機構的策略、方案都有目的,萬豪酒店采取這些舉措的商業(yè)目的是什么呢?
看到這里請先停一停,來思考一下方案背后的邏輯:
是為了引流嗎?
是為了盈利嗎?
其中又包含什么商業(yè)技巧呢?
下面,讓我們就這3個問題,一起來透過現(xiàn)象,看透本質(zhì)
—1—
第一個問題:是引流嗎?
雖然未曾與萬豪集團確認,但我對這件事情的判斷是:
這項活動本身并非是用來獲客的途徑。
酒店此舉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做一個保底成本,或者至少能覆蓋一定的保底成本。
這是什么意思呢?
因為購買包月套餐去萬豪酒店吃早餐的人,通常并不是萬豪的用戶,這是最基本的判斷。
那么通常誰會去住酒店呢?
住酒店往往是出差者,出差者從一個城市乘飛機、坐高鐵,跨越到另一個城市,因為公務,入住萬豪。
但是,現(xiàn)在仍舊為疫情期間,應該很少有公司安排出差吧?
是的。
既然如此,酒店到底在為誰提供這份包月自助早餐呢?
答案是:住在酒店附近的人,或者至少是住在和酒店同一區(qū)域的人。
大概率上,只有他們才會去吃這份早餐。
一個是出差的人,一個是本地人,他們是兩群人。
本地人吃完早餐就走了,所以通過提供包月早餐并不能帶來用戶住店的轉(zhuǎn)化。
因此,酒店此舉并不為引流。
—2—
第二個問題:是為了盈利嗎?
看明白了“是否是引流”的問題,那萬豪為什么要做這件事情呢?
因為酒店現(xiàn)在基本已經(jīng)沒什么客人了,酒店業(yè)在疫情期間蒙受了巨大損失。
僅以萬豪酒店集團為例,根據(jù)2020年3月數(shù)據(jù),萬豪中國區(qū)酒店整體入住率低于15%,北美和歐洲各地區(qū)酒店入住率也從去年同期70%左右降至25%以下。
為了縮減開支,萬豪不僅向北美地區(qū)集團員工推行了短期休假政策,全球各地區(qū)員工也相應被要求減少不必要的差旅、各種支出、降低每周工時。
董事局主席比爾·萬豪和首席執(zhí)行官蘇安勵甚至也宣告,不再領取本年余下時間薪水;高級管理團隊降薪50%。
是啊,真是夠糟糕的。
不過,盡管沒人出差,鮮有顧客,營業(yè)入住率發(fā)生巨幅下降,但酒店還得運轉(zhuǎn),餐廳還得維持運營,因為哪怕只有一個人住,就得管客人吃飯吧?
所以,維持酒店基本運轉(zhuǎn)的人員還得繼續(xù)保有,這批人的工資還得繼續(xù)支付。
但怎樣才能扛到疫情過去呢?
為了解決“客人不來出差住店也得扛過去的問題”,酒店就開始思考:
我,能不能為附近的居民提供服務呢?
所以,酒店就有了這個活動。
活動也不是為了去吸引未來的旅客,而是通過轉(zhuǎn)型把自己臨時變成一個早餐廳。
--
好了,國際大酒店變成早餐廳了,但下一個問題又來了:
我們這家早餐廳到底要不要設法去掙錢呢?
疫情期間,用戶既不怎么去花錢,更不愿意多花錢。
而那么好的酒店提供的早餐通常又很昂貴,大家不愿意來,怎么辦?
所以,酒店此時是不可能從早餐里去賺錢的,也不可能賺錢,而是試圖讓周圍潛在用戶去做比較,比什么?
比他自己在家做早餐要節(jié)省時間,比他隨便去買個包子要有更高品質(zhì)。
在總體還不算很貴的情況下,把大家吸引過來消費,彌補一部分成本。
聽過我《5分鐘商學院》的同學可能知道,我是喜達屋的會員,喜達屋被萬豪集團收購后,我也算是萬豪會員。
我以前出差經(jīng)常入駐萬豪酒店,一頓早餐的價格根據(jù)城市不同通常為108~197元不等,一頓晚餐的價格則為308~476元不等,它們都是自助餐。
附近的普通居民是不太可能花100多元去吃一頓自助早餐的。
因為一方面,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海量地吃、拼命地吃;
另一方面,100多元吃頓早餐也太奢侈、太不值得了。
我們這家早餐廳定價貴就沒人來,這又該如何解決呢?
答案是:只要能覆蓋成本就行了,只要能讓餐廳運轉(zhuǎn)起來,可以覆蓋廚師們的工資就可以了。
所以,這是一個“活下來”的自救策略,而不是一個“為了盈利”的掙錢策略。
—3—
第三個問題:包含怎樣的商業(yè)技巧?
酒店的這項活動包含了兩個值得拿出來講,可作為商業(yè)機構借鑒的聰明技巧。
第一個聰明技巧是“早餐”。
為什么提供早餐?
為什么不提供晚餐呢?
提供早餐的好處在哪里呢?
因為早餐時間,大家都很趕時間、特別著急,所以對于酒店提供的自助早餐,用戶不太容易吃很多。
但假如是晚餐的話呢?
哎呀,終于下班了,一家三口扶著墻進、扶著墻出,拼命吃,吃撐了消化一會兒再吃,從6點吃到晚上10點,然后回家睡覺。
天哪!那還得了,把東西都吃光了。
如果是旅客住萬豪酒店,對差旅人士來說,可能未必在乎;
但附近居民可就很可能把你當冤家一樣吃了。
你看,酒店提供早餐這一點是不是就非常聰明呢?
早餐看似是自助餐,但只要不允許浪費和帶走的情況下,消耗其實并不太大。
第二個聰明技巧是“包月”,但“包月”又聰明在哪兒呢?
包月會引導大家心里去算賬:我平均一天是多少錢?
但其實真正包月的時候,很多人也是不可能天天來的。
又或者前幾天使用頻次相對較高,但稍微過一段時間就不來了,就想要換口味了。
自助早餐包月和買健身卡的道理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時間稍長,你會發(fā)現(xiàn)他可能一個月里只享受了其中三分之一的時間。
所以這兩個聰明的做法:
第一,通過早餐而不是晚餐的方式,來縮短用戶用餐時長,讓人覺得自己吃的是高檔自助餐,但其實吃不了太多。
第二,通過包月的方式,讓用戶覺得自己占了便宜,但其實消費者并沒有實際消費那么多天數(shù)。
這兩個做法的本質(zhì)都是控制成本,卻用讓消費者感覺占便宜的方式呈現(xiàn),既吸引了眼球,讓人心動;又預期可達效果,用活動的形式設法實現(xiàn)自救。
最后的話
我們曾經(jīng)分享過,我做企業(yè)咨詢時的心法和邏輯,叫做“救命,治病和養(yǎng)生”。
救命,是活下去,是設法止血,先不分析病因。
治病,是好起來,是安裝支架,并非少油少鹽。
養(yǎng)生,是更健康,是跑步爬山,而非多喝熱水。
疫情期間,出差人數(shù)降到冰點,入住旅客趨近于零,酒店業(yè)遭受重創(chuàng)。
危急時刻,萬豪和其他酒店策劃出的這些活動,吸引了用戶的眼球,引起了廣泛分享傳播,還把自己通過臨時轉(zhuǎn)型成一家早餐廳,設法實現(xiàn)自救。
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策略;猶如不同病癥,采取不同療法。
最后,希望疫情盡早結束,也希望更多企業(yè)都能找到療法,尋求止血,先活下去。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zhuǎn)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