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三言財經(jīng)”(ID:sycaijing),作者:DorAemon,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9月10日,阿里巴巴公司周年慶當天,高德宣布推出“高德掃街榜”。該榜單涵蓋美食、酒店、景區(qū)三類,以線下餐飲商家為主,還包括“本地人愛去”“多次前往”“煙火小店”等特色美食榜單,覆蓋全國300多個地級市。
這意味著在“外賣大戰(zhàn)”后,阿里又將和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短兵相接”。數(shù)據(jù)顯示,高德地圖目前DAU已達1.86億,是大眾點評的6倍,具備分發(fā)能力。
而就在9月10日高德掃街榜上線當天,高德宣布使用該服務的用戶超過4000萬人。
作為應對,美團整合到店和到家業(yè)務,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鼓勵商家上線更多團購套餐,并進行補貼。大眾點評必吃榜獨立運營,不涉及商業(yè)化目標,餐廳上榜后團購套餐銷量平均提升超50%,且通過多種方式對抗商家刷好評行為。
高德掃街榜VS大眾點評必吃榜
這些信息說到底都是站在企業(yè)角度的分析,對于大眾來說難免略顯“枯燥”。因此,筆者決定從用戶角度,簡單粗暴地對高德掃街榜和大眾點評必吃榜上榜餐廳評分等信息進行一次直觀對比,看看不同城市的兩家榜單中,前三名的餐廳評價是否有區(qū)別;是否比較符合當?shù)叵M者心中美食餐廳的評價標準。
當然了,兩個榜單評判標準不同,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可能不具備對比性,但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情況。
先簡單說一下高德掃街榜和大眾點評必吃榜的評判標準。
根據(jù)高德掃街榜的評分規(guī)則介紹,其綜合評分是根據(jù)用戶真實行為和真實評價,結合支付寶芝麻信用等數(shù)據(jù)多緯度綜合計算,科學校準評分。
而大眾點評必吃榜評選規(guī)則,據(jù)官方介紹,根據(jù)綜合評價真實可信、口味優(yōu)中選優(yōu)、長期穩(wěn)定體驗佳、滿足日常就餐選擇以及符合日常消費水平等維度評選。
本次對比中,筆者選擇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杭州五座城市。
接下來,來看看在這些城市中高德掃街榜和大眾點評必吃榜餐廳對比結果吧。
再多交代一句,本次對比中提到的高德掃街榜單,全稱應為“高德掃街榜·狀元榜·必吃美食”,但為了便于閱讀,以下會簡稱“高德狀元榜”。
北京
首先是北京。
高德狀元榜:
高德狀元榜中,北京排名第一的餐廳是一家川菜館;第二名是涮羊肉;第三名是北京菜。
其中,第一名川菜館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135元,全年熱度值98.6;第二名涮羊肉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102元,全年熱度98.6;第三名北京菜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70元,全年熱度98。
大眾點評必吃榜:
大眾點評必吃榜中,北京排名第一的是一家北京菜;第二名是川菜;第三名是一家云南菜。
其中,第一名北京菜評分4.8分,人均價格261元;第二名川菜評分4.6分,人均價格102元;第三名云南菜評分4.6分,人均價格89元。
筆者感受:在北京生活這么多年,看到兩家榜單還是感覺意外。主要是會默認北京前三名的餐廳應該都是北京菜。此外,從榜單上顯示的餐廳人均價格來看,大眾點評必吃榜中的北京餐廳要稍微貴一些。
上海
再來看看上海。
高德狀元榜:
上海的高德狀元榜中,第一名是一家牛肉面館;第二名是一家本幫面館;第三名則是一家海鮮面館。
其中,第一名的牛肉面館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34元,全年熱度值98.6;第二名的本幫面館綜合評分4.9,人均價格42元,全年熱度值98.2;第三名的海鮮面館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224元,全年熱度值98。
大眾點評必吃榜:
上海的大眾點評必吃榜中,排名第一的是一家本幫菜;第二名是一家西餐廳;第三名則是一家川菜館。
其中,第一名的本幫菜評分4.8分,人均價格168元;第二名的西餐廳評分4.6分,人均價格208元;第三名的川菜館評分4.8分,人均價格111元。
筆者感受:上海的高德榜單中,排名第一的居然是一家牛肉面館,這點著實意外。而大眾點評必吃榜就有些符合對上海很精致的“刻板印象”。人均價格來看,大眾點評必吃榜上的餐廳消費水平要明顯高于高德狀元榜。
廣州
接著是廣州。
高德狀元榜:
廣州的高德狀元榜中,前三名都是粵菜,第一名是一家主打乳鴿的餐廳;第二名是一家廣式茶點餐廳;第三名則是一家順德菜餐館。
其中,第一名做乳鴿的餐廳綜合評分4.9分,人均74元,全年熱度值97.6;第二名綜合評分4.8分,人均未顯示,全年熱度值97;第三名順德菜綜合評分4.8分,人均110元,全年熱度值96.4。
大眾點評必吃榜:
廣州的大眾點評必吃榜中,前三名也同樣都是粵菜。其中第一名和第二名類型差不多,都是類似粵式茶點類的餐廳;而第三名也是一家順德菜。
其中,第一名評分4.8分,人均128元;第二名評分4.6分,人均111元;第三名順德菜評分4.6分,人均91元。
筆者感受:高德和大眾點評廣州的榜單中,倒是挺符合地域特色,前三甲全部都是粵菜。不過在人均價格方面,高德掃街榜里的餐廳均價整體上還是低于大眾點評必吃榜上榜餐廳。
杭州
接下來是杭州。
高德狀元榜:
杭州的高德狀元榜中,第一名是家韓國料理;第二名是家名稱看上去像湘菜的浙菜館;第三名則是家西餐廳。
其中,第一名韓國料理綜合評分4.9分,人均99元,全年熱度值98.8;第二名的浙菜館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57元,全年熱度值98;第三名的西餐廳綜合評分4.8分,人均95元,全年熱度值97.4。
大眾點評必吃榜:
杭州大眾點評必吃榜中,前三名則都是浙菜,第一名、第二名宣傳都是“杭幫菜”。
其中,第一名的餐廳評分4.5分,人均113元;第二名的餐廳評分4.8分,人均68元;第三名的餐廳評分4.9分,人均108元。
筆者感受:杭州一直有“美食荒漠”的說法,從高德和大眾點評的榜單來看,高德狀元榜中倒有點這個意思,三家餐廳只有一家浙菜;而大眾點評必吃榜前三名則都是本地菜。人均消費方面,大眾點評必吃榜上的餐廳仍然整體要高于高德狀元榜必吃美食榜單中的前三名餐廳。
不過,好像兩家榜單好像都沒有西湖醋魚。
沈陽
最后看看沈陽。
高德狀元榜:
沈陽的高德狀元榜中,第一名是一家面館;第二名是一家烤肉店;第三名是一家自助快餐店。
其中,第一名的面館綜合評分4.9分,人均價格15元,全年熱度值97.4;第二名的烤肉店綜合評分4.8分,人均121元,全年熱度97.4;第三名的快餐店綜合評分4.8分,人均18元,全年熱度97.4。
大眾點評必吃榜:
沈陽大眾點評必吃榜中,第一名是一家東北菜;第二名是一家“雞架”餐館;第三名是一家餃子館。
其中,第一名的東北菜館評分4.6分,人均93元;第二名的“雞架”館評分4.3分,人均13元;第三名的餃子館評分4.8分,人均70元。
筆者感受:不知道為什么,看東北餐廳就總有種“便宜量大,賊厚道”的感覺。而從兩家榜單上來看也確實如此,這次兩個榜單可謂打的“難分你我”,不僅都是東北菜居多,人均價格上也都差不多。
果然,東北是真實惠,那家人均十幾元的自助餐廳,看的真想去體驗一下。
高德狀元榜:偏向大眾化餐廳
大眾點評必吃榜:偏向地域特色餐廳
五座城市的高德狀元榜和大眾點評必吃榜對比下來,確實能夠感覺到兩個榜單差異還是比較明顯。
在今天的對比中,筆者感覺高德掃街榜更偏向于推薦大眾化餐廳,這些餐廳的評分普遍較高,大多在4.8分及以上,人均價格相對較低,大多在100元以下,其熱度值也較高,大多在96以上。
相比之下,大眾點評必吃榜更注重地域特色餐廳,餐廳雖然多樣化,但整體更偏向于具有代表性的本地菜。另外,大眾點評必吃榜的評分相對略低,一般在4.5分到4.8分之間,人均價格相對較高,大多在100元以上,部分城市的餐廳人均價格甚至超過200元。此外,大眾點評必吃榜沒有明確的熱度值展示,更側重于餐廳的長期穩(wěn)定體驗和綜合口碑。
不過,對于評分標準,素來也有一些爭議存在。例如有網(wǎng)友反映部分餐廳會以“贈送飲品、餐食為由”,要求顧客給高分好評。
而即使是剛推出的高德掃街榜,也有網(wǎng)友質疑其客觀性。有觀點稱,高德掃街榜如果以導航數(shù)據(jù)作為評分標準,有些“不能理解”。
比如高德宣傳有的店一年回頭客來三百天。網(wǎng)友認為,回頭客來多幾次,認識路了就不會再用導航前往,怎么可能“三百天天天都導航”。
當然了,高德掃街榜也并非只依靠單一的導航數(shù)據(jù)作為評分標準,無論哪家都需要綜合評判。
那么,對于這類服務,你覺得哪家好呢?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