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新熵(ID:xinshangxz),作者:木槿,編輯:江蘺,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在2025年下半年,大廠的AI爭奪戰(zhàn)已經卷到了玩具上。
前有OpenAI宣布與玩具巨頭美泰合作,后有馬斯克推出AI伴侶,如今,京東更是大張旗鼓地要涉足AI玩具賽道。
▲圖/馬斯克推出的AI伴侶
此前,阿里、百度已有所動作,字節(jié)也表現出了極為濃厚的興趣。同時AI玩具的一級市場已經開始繁榮,一些大廠的高管們亦紛至沓來。整個AI玩具市場可謂花團錦簇。
從AI玩具的生態(tài)鏈來看,大廠主要為玩具廠商提供 AI 技術。一方面,這個模式是大模型變現的最佳路徑之一,若以技術優(yōu)勢打造出類似LABUBU的爆款產品,便會獲取豐厚的商業(yè)回報。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場圍繞“用戶心智”的深層爭奪。
然而業(yè)內普遍認為,AI+玩具的故事并不好講,用技術去覆蓋并不清晰的需求,顯然是內核錯位。
不過,當下的AI玩具與早期不被看好的泡泡瑪特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樣面臨市場質疑,同樣需要突破傳統(tǒng)認知,而大廠們的先后踏入,可能會帶來新的變局,隨著AI玩具市場規(guī)模的擴張,或許能復刻出下一個LABUBU。
大廠爭做AI時代的LABUBU
7月30日,在京東召開的首屆AI玩具大會上,京東超市宣布JoyInside率先落子AI玩具產業(yè)。
京東的JoyInside是在具身智能的基礎上提出的附身智能。據悉,商湯元蘿卜、火火兔、文曲星、Folotoy等數十個知名機器人與早教玩具品牌,正陸續(xù)接入京東JoyInside。
當下AI玩具的熱潮中,IP與技術缺一不可。因此,大廠中比如百度、阿里、字節(jié)就像京東一樣,自身有技術但是缺乏IP,因此會選擇綁定IP方,用自身的長板補短板。
具體來看,實豐文化與百度智能云合作推出新一代AI玩具“AI魔法星”;奧飛娛樂的喜羊羊和懶羊羊接入阿里通義模型;字節(jié)則稱將圍繞AIoT終端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tài)。
大廠的AI玩具生態(tài)圈也在進一步擴大。比如,今年3月份,財聯(lián)社報道阿里將舉行火花大會,根據會議議程進行AI玩具孵化計劃生態(tài)伙伴招募。
AI疊加玩具,本質上是技術下沉加上場景擴張的戰(zhàn)略組合。在這種組合下,玩具行業(yè)將經歷從“功能型”、“智能型”到“情感型”的轉變。正如泡泡瑪特的LABUBU 等潮玩能給消費者帶來情感寄托,AI玩具也試圖朝這個方向轉變。
從做AI玩具的深層戰(zhàn)略價值來看,這顯然是與下一代建立情感連接、認知綁定的入口。
這正如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湯姆貓董秘歐陽梅竹的內容所示,如今正是“搶占用戶心智、獲取數據訓練模型”的窗口期?!罢l先掌握用戶,誰的數據越多,模型調得越好,內容就越精準?!?/p>
▲圖/湯姆貓AI大模型人工智能機器人
也就是說,誰能在AI玩具賽道做出下一個LABUBU,誰就能迅速搶占用戶心智,實現估值和業(yè)績的躍升。
除此之外,想用AI+玩具的模式講出好故事的,還有一些來自大廠的高管們。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tǒng)計,市面上已有數十家頗具規(guī)模的AI玩具公司,BubblePal、友愛兔、愛小伴等品牌相繼在市場嶄露頭角。梳理這些品牌背后的人物圖譜發(fā)現,一批來自阿里巴巴、美團、微軟等科技巨頭的前高管正涌入這一新興賽道。
一級市場也表現出蓬勃的生命力。據IT桔子數據,AI玩具賽道已經吸引了96家投資機構的參與,包括字節(jié)跳動、聯(lián)想創(chuàng)投、京東科技、可口可樂、賽福投資基金、金沙江創(chuàng)投等頭部投資方。尤其2024年以來,融資數量和金額均大幅增長。
與此同時,玩具市場的原住民們也表現出極高的活躍度。實豐文化和奧飛娛樂之外,湯姆貓也基于自身的IP推出了陪伴型機器人湯姆貓。
大模型變現的最佳路徑
玩具廠商的情感滲透和大模型玩家的技術滲透,背后的邏輯、優(yōu)勢和路徑雖各有側重,但最終指向的是對“認知權”的爭奪。
在這個過程中,大廠們對玩具賽道的橫插一腳,也是基于大模型變現的需求。
今年的百度Create開發(fā)者大會上,李彥宏稱,沒有應用,芯片和模型都無法發(fā)揮價值。
這背后透露出的邏輯是,近兩年大模型的熱度有目共睹。不過,一方面持續(xù)的技術迭代需要高昂的資金需求,另一方面難以實現的商業(yè)化閉環(huán),讓大模型從技術突破到變現的“最后一公里”顯得尤為艱難。
大廠們因其固有的實力,比如資金、流量等可以進行多維度的探索,這就像一張大網,縱向深耕技術根基,同時在橫向上嵌入現有業(yè)務,二者相互支撐,共同織就了 AI 業(yè)務的擴張網絡。
比如阿里,根據最新的消息高德地圖已上線地圖AI應用,而在高德之前阿里的多個業(yè)務都已經AI化或是推出AI應用??梢哉f,這已經成為拉動大廠們營收的重要力量。
不過,大模型的這點回報從投資回報率的角度來看,顯然有點不夠看了。畢竟,研發(fā)投入和營銷支出在百億之上已經不是新鮮事了。
即便如此,由于大模型是資本市場估值邏輯的重要錨點,再加上時代趨勢,AI已成為一種必要戰(zhàn)略。
對當下的大廠而言,既要用大模型維持戰(zhàn)略敘事、鞏固估值優(yōu)勢,更要把 “故事” 變成 “現金流”。基于此,作為最佳變現路徑之一的AI玩具便成了心照不宣的選擇。
畢竟,LABUBU等潮玩的火爆仍令市場心潮澎湃。在AI浪潮中,造出下一個LABUBU也成為不少人目標。
而已經先行一步的朱嘯虎也證明了AI玩具的價值。在今年的6月17日,珞博智能完成千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從資方來看,上影新視野基金、金沙江創(chuàng)投聯(lián)合領投,零一創(chuàng)投跟投。
珞博智能旗下的AI潮玩芙崽在618的首輪開售中,10分鐘內破千單,最終銷量在京東潮玩品類排行榜上僅次于泡泡瑪特和名創(chuàng)優(yōu)品旗下單品。
▲圖/芙崽
從毛利率方面來看,AI玩具顯然要高于傳統(tǒng)玩具。2024年抖音電商數據顯示,傳統(tǒng)玩具中0~30元商品貢獻主要銷量,10~300元貢獻主要GMV(商品交易總額),10元以下競爭尤為激烈。而AI玩具的售價則普遍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喜羊羊與灰太狼普通款售價69.9元,AI智能款售價399元,是普通款的5.7倍,湯姆貓普通故事機售價69元,AI陪伴機器人則高達1799元,為普通版的26倍。
▲圖/天貓截圖
超1600億元的市場規(guī)模也讓AI玩具“錢景”可觀。據華安證券研報,2023年全球玩具市場規(guī)模達7731億元,預計2028年將增至9937億元。其中,中國市場2023年規(guī)模1049億元,占全球14%,預計2028年增至1655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達9.5%。
去年年末,中信建投在研報中指出,AI玩具付費周期長、市場增速高,是當前大模型最佳落地場景之一。AI玩具為用戶提供語言和動作交互體驗,強化玩具的陪伴功能。從技術的角度看,目前大模型還存在一定的幻覺問題,但AI玩具場景的容錯率較高,與大模型的技術現狀相匹配。
從商業(yè)模式的角度看,AI玩具不是一錘子買賣,通??梢圆扇∮布淮涡允召M+軟件訂閱收費的商業(yè)模式,用戶生命周期更長,客單價也更高。
很可能,AI時代的LABUBU或有大廠的手筆。
AI玩具的故事不好講
給玩具嵌個AI大腦就能講好故事嗎?答案或許不是百分百肯定的。
AI玩具的陪伴型功能就是個偽命題。即便是再流暢的AI玩具,也是數據訓練后的最優(yōu)解,缺乏真實互動中一些不算完美的生命力。過度的依賴或許就像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保羅?布魯姆所述:“倘若AI徹底消除了孤獨帶來的痛感,人們可能會失去自我反思以及改善人際關系的動力,真實關系的價值也可能隨之被削弱?!?/p>
事實上,市場上有一部分聲音并不看好AI玩具。
援引鈦媒體與業(yè)內投資人士的交流,后者認為“市場是很熱鬧,但蹭熱度也不在少數。而且,和硬件創(chuàng)業(yè)一樣,差不多八成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會在明年死掉,包括那些認真做產品的公司,市場就是這樣?!?/p>
AI玩具有著硬成本需求,這就注定了其過高的定價,這也超過大眾對玩具的心理預期。
據《科創(chuàng)板日報》不完全梳理,截至今年1月份,知名度比較高的AI玩具包括FoloToy、躍然創(chuàng)新的BubblePal、字節(jié)跳動的顯眼包等,官方定價200元已經算是比較便宜的價位。
出圈產品售價在二手平臺可能被炒到更高。去年11月,由卡西歐和Vanguard Industries共同打造的AI寵物Moflin,原價2800元仍銷售火爆,官網斷貨后一度炒至上萬元;字節(jié)跳動的AI陪伴玩偶“顯眼包”由FoloToy打造,這個玩具本來是非對外售賣的禮品,卻在二手平臺上的轉手價炒到500元。
▲圖/閑魚截圖
很可能,一旦這波熱潮過去,市場可能不會再買賬了。
且,大部分定價過高的廠商都有技術支撐。就當前來看,大廠+IP公司的模式雖然在表面上大廠們似乎更安全,但是實際上雙方的利益深度綁定,形成“風險共振”。
這種分工下, 一旦 AI 玩具銷量不及預期,上市公司的營收、利潤會首先受到沖擊,進而影響到大廠的變現路徑。
對于一些實力并不算強的廠商來說,想做AI但技術支撐又不夠。而缺乏技術支撐的AI玩具就是套了層技術的殼,犧牲了用戶體驗感,從而陷入 “成本 - 體驗 - 溢價”的死循環(huán)。這也意味著,當收割完第一波用戶后,這些企業(yè)的生命力也就到頭了。
財聯(lián)社在報道中指出,市場觀點認為當前國內市場的AI陪伴玩具主要聚焦于幼兒向,本質仍是智能音箱+毛絨外衣+通用大模型+IP角色的排列組合,產品同質化嚴重;而成人向的產品雖情感互動體驗更強烈,但也存在定價較高的問題,如LOVOT定價在人民幣3萬元以上。
▲圖/LOVOT
可以說,無論是大廠還是玩具原住民們,都在試圖復刻LABUBU的神話,但其核心競爭力并不是實用性,鮮活的人設才是擊中現代人情感缺口的關鍵。低成本更是這類潮玩走得遠的關鍵因素之一。
對于玩家們來說,想做出“下一個 LABUBU”,AI 玩具需要先跳出“AI”的執(zhí)念,如何在“技術必要”與“情感冗余”之間找到平衡是關鍵。畢竟,labubu 讓人記住的從來不是“它能做什么”,而是“它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參考資料:
定焦one,《大廠搞AI,誰賺到錢了?》
鈦媒體,《80%企業(yè)明年會消失,AI玩具的生死線不是“套娃”Labubu》
量子位,《Labubu后,一款AI毛球潮玩火了:朱嘯虎押注,定價399開售就賣爆》。
每經頭條,《裝個“AI腦”售價飆十倍!馬斯克已下場,阿里、美團等大廠前高管正涌入,這個萬億級賽道火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