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作者:Mia,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在談論短劇時,聽花島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
從充值過億的《厲總你找錯夫人了》《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去年春節(jié)檔播放量破10億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到女性互助+懸疑的《引她入室》《夜色將明》,引發(fā)銀發(fā)潮的《閃婚老伴是豪門》,“新紅色短劇”《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 最近一周全網(wǎng)話題量破6億的古裝言情劇《此生更如意》,再到3月14日在紅果上線的方言年代劇《家里家外》,過去一兩年間,好幾次,行業(yè)紛紛追逐的流行,始于聽花島的某一部短劇。
難的不是做出一個爆款,而是持續(xù)做出爆款的能力。另外,它也是一家公認“有質感”的廠牌,對內容邏輯和視聽美學有較高的要求。
免費短劇來勢兇猛,風口迭代極快,內容制作方究竟如何持續(xù)立于潮頭?帶著種種好奇期待,我們與十月初五影視旗下聽花島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深度對話。
聽花島請回答:工業(yè)化、靈氣與公司文化
“我們的目標是開發(fā)更適合當下和未來觀眾觀看的內容形態(tài):高密度,不注水的內容?!?/p>
內容密度包括信息密度、情節(jié)密度、情感密度,短劇從情緒升級到情感、再到情懷。這種內容可以很長,可以有任何名字。在她看來,現(xiàn)在的免費短劇已經(jīng)完全可以觸及一二線市場了。她開玩笑說,《魷魚游戲》第一季也是某種意義上的“短劇”。
聽花島短劇的視聽辨識度來自“舍得花錢”,來自情感、美感組成的鏡頭美學。以《引她入室》的影像風格為例,視覺上用了大量的暗調和高反差的打光,專門跑去成都拍攝,以求陰天氣候與懸疑氛圍相匹配,建筑風格、高低錯落的外景結構與豎屏構圖相匹配。
在高達80%的爆款率與視覺沖擊力背后,江湖上一直流傳著聽花島做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標準化流程)的傳說。
“圖文是加減法,而短劇是乘法,劇本導演表演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是零,結果就會歸零?!?在團隊看來,內容成功并非偶然,而是靈感+誠意+科學方法論的結果。
內容生產上,國外常常有著嚴格的方法論,而“國內是非常反方法論的,這就會導致無序,無序憑感覺就會導致爆款率變低”。因此,聽花島選擇用高度標準化降低失誤率、提高爆款率。
在“人均P人”、充滿不確定性的影視行業(yè),達成“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控”的標準化工業(yè)化,并不容易。小紅書上有“羨慕聽花島編劇”的聲音,公司會努力給到他們最好的制作條件和價值感。創(chuàng)作者進來之后有專門的內部課程,包括提高網(wǎng)感,包括策劃靈感,從傳統(tǒng)電視劇、電影里找爆款模型,從短劇里面去找爆款模型。
這是一家“熱愛做報告和研究報告”“聰明人下笨功夫” ,堅持“觀眾中心制”的公司。聽花島在北京有一個2萬件現(xiàn)代服裝的造型倉庫,制定西裝袖長標準,按秒拉片,針對《請回答1988》人物出場、旁白、CP感、人物關系的研究寫成了 10 萬字的報告,將“CP感”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為包含演員選擇、角色互動等維度的模型。他們會細致到每一個劇的妝造是出兩套方案的,定演員之前根據(jù)美術和場景做一套,定了演員之后再量身定制一套”。
導演在拍任何一個新類型的時候,會先做所有這個類型的學習報告,拍民國會把所有的民國劇全看一遍,然后做精細拉片,交出把1萬字報告,里面貼了幾百張圖片,對同一個類型的研究做到極致。第二步,拉片完了之后,再去寫導演闡述,這個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很少出錯”。而這份導演闡述會寫得非常的清晰,非常長。
這種高度精密的流程,是否會傷害創(chuàng)作者的靈氣?在負責人看來,“工業(yè)化相當于交通規(guī)則,讓創(chuàng)作者不要闖紅燈亂來,讓靈感在正確的地方迸發(fā),而不是胡亂迸發(fā),工業(yè)化不意味著泯滅人性而是尊重順應人性。我們用這個體系來保護創(chuàng)作者表達和觀眾喜歡的交集,去呈現(xiàn)導演的風格化,讓靈氣最大化?!?/p>
流程形成的根本來自人才模型上的選擇,“理性思維邏輯在我的人才判斷中非常重要,因為一個沒有邏輯的人,他是沒有辦法產生流程和標準的,他也沒有辦法進行深度思考?!?/p>
平時,負責人很少去片場,只負責開機前前置性的管理、節(jié)點性管理?!笆紫染褪沁@個策劃準不準,其次就是這個策劃的執(zhí)行,就是如何精準執(zhí)行這個策劃,拍攝前的導演闡述和制片闡述、剪輯闡述,而且會用AI模擬拍出來的大概樣子,已經(jīng)讓我能夠基本上判斷它最終的效果。”
如果沒有爆怎么辦?聽花島的公司文化是“每個人首先指認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復盤,我一定首先說自己的問題,這個項目沒有做好,是策劃的問題嗎?還是制片的問題?我很少去怪任何人,先從自我開始,之后再是:現(xiàn)在該你了,你是編劇,你覺得呢?”
另一項公司文化是“允許任何人犯錯,我們不追責,不問責,我們只要達成了目標一致,你犯再大的錯也沒關系”。這兩項跟視頻時代高度匹配的文化,讓公司有了更多成長性。
只造浪,不跟風:All in 免費短劇
“短劇是未來?!?/strong>
在對話過程中,“短劇信念感”被不斷傳遞出來。最根本的因素在于硬件,“手機和短劇的契合度太高了,相當于量身定制,方便單手操作,也方便社交?!?/p>
或許正是由于這種信念感,再加上工業(yè)流程,過去一年里,他們敏銳地捕捉到了情懷、年代、女性、銀發(fā)等多個大熱主題。這些優(yōu)勢也延續(xù)到了今年。
去年春節(jié)檔大爆的《我在八零年當后媽》引爆年代類型,里面充滿了人情味,“是我們跟觀眾交流感最好的內容,里面臺詞都是我們日常說的話。比如里面有一句‘這種被金錢腐蝕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是同事經(jīng)常跟我說的?!?/p>
作為業(yè)內最知名的女頻廠牌,聽花島短劇中不乏女性主義身影,比如《引她入室》的新型女性情誼,《此生更如意》對雌競的否定,《家里家外》中不內耗自信勇敢的蔡曉艷、姑嫂間的互助。專注女頻是由基因決定的,“我們的整個團隊就是以女性為主的。大家很喜歡關于女性力量的內容表達?!?/p>
《閃婚老伴是豪門》背后,這家“平均年齡為26歲的年輕人的公司”成功捕捉到了銀發(fā)風口,“2024年5月份,我們被市場打懵了,發(fā)現(xiàn)榜單前幾的全是中老年劇,原本覺得做不了,后來被朋友說服,他們說銀發(fā)經(jīng)濟是未來,試一下沒有壞處,傳統(tǒng)影視劇里中很少再有這樣的內容了,最打動我的一點,就是他們講中老年人也有資格去做夢追夢,應該去表達被忽視的需求?!?/p>
影視劇經(jīng)過了長期發(fā)展,才出現(xiàn)《山海情》《大江大河》《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等主旋律精品。國慶檔的《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是聽花島的首次主旋律嘗試,大爆的同時,也引發(fā)了一些質疑聲。
“未來對革命歷史題材會更加審慎,創(chuàng)新本身就是會有爭議的,覺得還是有一些階段性問題,短劇本身它的精品率還不夠,往后放一放,我覺得未來會做,但是要等到我們做的精品率足夠高,讓大家相信短劇不是網(wǎng)文的視頻化,有更多的可能性,這需要時間?!?/p>
復盤過去一年沒有爆的作品,負責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自己的能力認知不夠清晰,比如沒有清晰認知到公司的基因、拍男頻劇會撲,跟風新的爆款模型會失敗,因為一個短劇新題材的生命力,就一個多月。三個月之后才拍出來,已經(jīng)完全過時了,未來的大戰(zhàn)略,就是不跟流行,我們要制造流行,做外界沒見過的新內容。”
時間步入2025年,“付費劇投流成本過高不賺錢”已經(jīng)成為共識,聽花島敏銳地捕捉到了免費短劇爆發(fā)的大趨勢,表示會將自身更喜歡的免費短劇和市場動向結合起來,“All in 短劇”。
對于行業(yè)正在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負責人認為,“付費和免費最開始是10:0,后來變成9:1,最近逐漸變成5:5,未來應該是IAA免費短劇比例更高,大概到7:3,覺得2025年會到這個比例,所以未來我們做免費短劇?!?/p>
他們和免費短劇第一平臺紅果短劇進行了大量合作。在她看來,聽花島更喜歡,也更擅長做免費短劇,因為“付費卡點這塊做得并不好”,加上免費短劇核心群體是年輕人,可以做年輕的內容。
第二點是“免費內容的敘事空間特別大,因為付費需要以即時滿足為核心,因為你付費的核心群體是中老年和下沉群體,中老年下沉群體不愛看懸疑科幻,這些是不成立的。但是免費的內容其實不是即時滿足,免費的內容要讓你追故事,其實更符合我們公司的精髓,作為一個電視劇出身的團隊,在類型化上也更豐富。”
具體到類型多元化拓展方面,女性懸疑、銀發(fā)內容被證明了能火,但他們不會躺在舒適區(qū)里,而是不斷嘗試觸及增量。廠牌以四川方言拍攝的“本命劇”《家里家外》今日上線,主打懷舊溫暖情懷,該劇制作成本300萬,四川當?shù)貙嵕芭臄z,是全網(wǎng)第一部全程采用方言的短劇,講述一家四口相親相愛,姑嫂互助的故事。聽花島今年還有開發(fā)科幻、玄幻捉妖題材的計劃?!谒麄兛磥?,未來能火的內容一定是“還沒有出現(xiàn)的”,比如科幻,即使賠一點也能接受。
作為一家內容廠牌,聽花島打算專注在擅長的領域,并不想過多嘗試不擅長的直播帶貨。
敬畏內容:啟示、預判與出海
“戲大過天。”
這家“立于潮頭”的公司,內核是傳統(tǒng)的內容至上,作品邏輯被貫徹到每一環(huán),所有人都服務于作品,在簽約演員的時候同樣如此,聽花島只簽約“堅定演短劇”的演員,考量演技適配度和價值觀信念感,同時保證給出短劇行業(yè)最好的內容,最好的工業(yè)體系。這些門檻卡掉了不少人。
一切生命力均來自作品,聽花島坦承 “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演員經(jīng)紀和粉絲運營”,不需要人設,也不建議捆綁CP。特別欣賞的宋慧喬,是她理想中的演員樣本,作為演員而非作為明星個人被大眾認知,“她可以是韓智恩,也可以是文東恩,她不唱歌也不喜歡拋頭露面。演員要敬畏內容?!?/p>
來自外界的好內容也讓負責人激動,影視綜藝游戲的爆款帶給她很多啟示,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月都會做復盤,他們相信短劇是一個容納任何題材任何故事的全新形式,“短劇版《無心法師》《權力的游戲》《山海經(jīng)》”都還未出現(xiàn)。
“《長相思》當然是可以開發(fā)成短劇的,一對多的故事模型很有趣,這種在短劇里面還沒有成功過?!斗被ā纺壳爸谱鬟_不到,王家衛(wèi)太厲害了,但是用非常高的調性、用電影感去拍短劇,是可以去探索的?!逗谏裨挕返谋钅J街赶蛄斯诺浣?jīng)典名著的現(xiàn)代化創(chuàng)新,需要極致的熱愛和極致的沉浸感,我們目前的短劇效率還做不到但我們會對文學IP有興趣?!?/p>
《好東西》帶給她很大的沖擊?!拔艺痼@的是,‘女權表演藝術家’這些日常調侃,是真的可以寫進電影的。我從來沒想過這點,我為什么會認為我的日常生活是不能寫的,我在反思,有沒有可能,我給自己的作品加了限制?我覺得我可能要更加相信觀眾的領先性?!?/p>
引發(fā)其反復思考的,還有現(xiàn)象級綜藝背后的觀眾趨勢,“很多時候我都不會停留在這個劇或者這個電影的本身,我會去研究它背后的傳播趨勢,因為這個對我來說是我很熱愛的事情,甚至都不指向生產都行?!?/p>
今年短劇春節(jié)檔總體聲量不如去年、競爭更為激烈,團隊觀察到,整體上制作升級,主題也更正能量,比如《乖乖女》的自我救贖,老千的“天下無賭”,短劇中的表達越來越重要。
從宏觀層面來看,未來短劇從業(yè)者需要面對的,是更嚴格的監(jiān)管,對此,廠牌決意未來“內容審查標準盡量向電視劇、電影看齊,我們的調性就是以有力量的表達開始,以溫暖愛結束,做有情懷的短劇,一直希望大家看完了之后,不要為自己剛才的笑和哭感到羞恥,這是我們的自我要求。短劇的制作升級之外,創(chuàng)新、美學、情懷都非常重要。這里面我們最看重的就是情懷,讓觀眾在劇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另一個年度大熱話題是出海。負責人直言,對短劇出海的未來“非常看好”。海外劇目前仍然處于氪金階段,他們也非常歡迎同行砸重金投入內容,因為“這樣能養(yǎng)市場”。
“翻譯劇是一個基石,確定了你的劇庫的內容的底子。但是上限是有本土劇,有另一個團隊在海外拍。我們的問題不是翻譯劇不夠,而是本土劇不夠,需要花一年的時間,去補足這一塊?!?/p>
海外短劇的優(yōu)劣勢都很明顯,優(yōu)勢在于“生命周期更長”,在國內一個爆款的生命周期最多一個月,在海外能做到6個月到1年。因為“盜版、跟風的沒有那么多”,劣勢在于“產能不夠,認知不夠,演員演技尷尬”。
在這個“以天為單位”迭代的行業(yè),時刻都有新的大事件發(fā)生:長短相融加劇,大小屏同播;各大廠平臺加速布局,競爭激烈,整個行業(yè)爆款率下降;短劇造星“上午走紅下午塌房”,從劉曉慶到黃圣依,越來越多的知名演員進入……
一切都被按下了加速鍵,浮躁程度空前,有人跟風淘金,有人只顧流量和噱頭,有人淺嘗輒止……
聽花島和它所堅持的一切,能在今年再次創(chuàng)造爆款神話嗎?拭目以待。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