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金錯刀(ID:ijincuodao),作者:云搖,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年輕人的錢包,又快捂不住了。
最近,明星直播間又新解鎖了一種爆款產品:水晶。
很多明星靠賣水晶賺得盆滿缽滿:于正靠5萬8的水晶吊墜,干出500萬元銷售額;伊能靜光賣6999元的水晶陣,直播流水就高達266萬元;黃子韜老婆徐藝洋賣水晶手串,也收獲250萬業(yè)績。
水晶能成為明星新寵,全靠信念加成。粉水晶主桃花、黃水晶招財、月光石清除雜念,每個賣點都能戳中年輕人痛點。
但拼多多上十幾塊錢的水晶,明星直播間動輒賣幾千甚至幾萬,也讓人質疑:如果水晶能招財,那擁有大量水晶的東海商家早就發(fā)財了。
沒想到一語中的,東海作為中國水晶之鄉(xiāng),這兩年確實靠賣水晶大賺。
有數(shù)據(jù)顯示,東海縣去年水晶交易額突破412億元,其中有268億元是老外貢獻的,占比高達65%。
國內有明星背書都被質疑太貴的水晶,為何能出??褓嵗贤獾腻X呢?
根本原因是,老外賣鉆石的套路,被中國水晶破解了。
01歐美明星的抽象信仰:馬桶浴缸萬物皆可水晶
中國人求好運想發(fā)財?shù)男叛黾耐?,主打人各有志心誠則靈。
年輕人可以轉發(fā)楊超越和錦鯉;能把雍和宮和杭州靈隱寺手串買到“限購”;再賽博朋克一些,可以轉發(fā)黑洞,敲電子木魚、燒電子高香。
但在西方人眼里除了信奉上帝,靠水晶接收宇宙正能量是性價比最高的許愿方式。
水晶在很多歐美國家的地位,相當于中國的玉石+黃金+許愿池,集裝飾、收藏、信仰于一體的超級爆款。
很多歐美巨星,都在公開場合表達過自己對水晶的喜愛。
在貝克漢姆紀錄片中,貝嫂直言自己會隨身攜帶一塊黑曜石,就連貝克漢姆手上也得戴幾圈綠水晶。
好萊塢女星安妮·泰勒,就算背一個Dior小包,也要裝20多塊水晶。
愛爾蘭喜劇演員艾琳貝亞更夸張,直接把水晶放內衣里貼身攜帶。
很多富豪為了更好接收水晶的能量,把水晶原石變成家居建材,萬物皆可水晶。
史上最治愈浴缸進而全球最貴浴缸,分別由粉水晶和白水晶制成。
有土豪更夸張直接把水晶原石變成門框,高強度吸收能量。
在歐美水晶市場上,不僅能看到水晶做成的吊燈和桌椅板凳,就連馬桶都是水晶的,比黃金馬桶還奢侈。
這些老外之所以對水晶如此癡迷,是因為他們對水晶的神秘力量深信不疑。
歌手阿黛爾曾表示,戴水晶能克服舞臺恐懼癥,偶爾一次忘戴就出了重大舞臺事故。
卡戴珊在巴黎被搶劫后嚇得精神衰弱,醫(yī)生都無能為力時被水晶療愈。
在歐美國家,水晶不僅是生活爆款和救命神藥,更是社交場上的硬通貨。
有好萊塢明星表示,水晶在外國送禮界的地位,相當于國內直接送黃金,男女老少通吃。
外網社交平臺上,水晶相關話題都已經成了流量密碼。
TikTok上帶有#crystals(水晶)標簽的視頻,累計觀看量高達62億次,#crystalhealing(水晶療愈)標簽下的視頻觀看量也接近40億次。
隨便一條和水晶相關的視頻,播放量都能達到萬級甚至百萬級。
不僅如此,在海外手握水晶就是手握財富自由大門的鑰匙。有水晶加持的產品,都會比其他好賣。
卡戴珊推出的第一款香水,味道被罵像廁所清潔劑,但因為水晶造型開賣第一天,銷售額就突破1000萬美元,不到一周就被搶光。
米蘭達·可兒創(chuàng)立的護膚品牌,號稱用粉水晶過濾的水制作,吸引一眾明星富婆。
以水晶療愈為主的水晶醫(yī)療產業(yè),價值也已經高達數(shù)十億美元。在英國、澳大利亞、愛爾蘭、新西蘭、新加坡、美國、加拿大等國關注度非常高。
在這種狂熱地推動下,中國水晶出海也賺錢到手軟,僅去年中國天然水晶的出口量就有15萬噸。
02中國熬夜第一村,成老外精神庇護所
外國人的信仰之所以成為中國人的錢袋子,是因為中國有個天賦型選手——江蘇省東??h。
和鉆石發(fā)家史一樣,所有礦石生意爆發(fā)的起點,都來自于豐富的資源。
在東??h一半以上的地區(qū)都富含水晶,總儲量高達30萬噸。根據(jù)地方志記載,過去農民種地,都能挖出水晶來。
且東海水晶產業(yè)歷史相當悠久,蘇軾一生的詩詞中,有9次提到東海,4次提到水晶。
最出名的是《木蘭花令》中的“日高慵卷水晶簾,猶帶春醪紅玉困?!?/p>
最關鍵的是,東海在水晶方面不僅有天賦,還相當努力。過去外國人在中國賣鉆石的套路,都被東海人破解,并反用在了老外身上。
洗腦老外的精神庇護所,吊打鉆石珠寶
鉆石文化風靡全世界,全靠營銷鬼才戴比爾斯的洗腦三板斧:
通過電影告訴歐美年輕人鉆石代表真愛;給日本男人灌輸“買鉆石=真男人”的思想;用“鉆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保值神話搞定中國人。
這套情緒價值勝利法,被中國水晶商家運用得爐火純青。
很多中國賣家把直播間打造成精神庇護所,會根據(jù)不同群體的需求,給出不同賣點。
對于有玄學信仰的人來說,把水晶和塔羅牌、星座捆綁銷售是最有效的方式。
他們的直播間布置,大多有羊毛毯、水晶轉盤、氛圍燈等元素,通過塔羅占卜和講故事的方式賦予水晶力量。
比較有中國特色的是,他們通過給水晶“注入靈氣”劃分檔次,和中國寺廟的開光如出一轍。
他們還貼心準備“使用說明”,幫用戶了解使用方法的同時隱形種草。比如買了水晶手鏈,最好再買一盒消磁水晶,以保持能量純粹。
把水晶和愛情、愿望掛鉤,也是水晶爆賣的一大利器。
比如把水晶做成的戒指盒代表鎖住愛情,在Etsy賣到394元依舊相當搶手。
還有水晶原石做成的發(fā)財樹和能量畫,沒什么技術含量卻讓老外對它的能量深信不疑。
互動和情緒價值也是核心吸引力,像水晶盲盒、模擬搓泥巴、剪繩子等趣味玩法都很受歡迎。
有東海賣家直播四五個小時,就有2萬美金的銷售額,且復購率高達90%。
2.中國的水晶鼻祖,偽裝成價格屠夫
鉆石從普通石頭成功上位高級珠寶,除了營銷故事,還有個原因是產業(yè)壟斷。
無論是鉆石資源還是評判標準,都掌握在鉆石巨頭手里,下游商家沒有什么話語權。
東海水晶出海能身價倍增,資源也是一大關鍵。只不過東海水晶不像鉆石一樣靠壟斷資源強行漲價,其話語權主要來源是產業(yè)和規(guī)模。
別看現(xiàn)在東??h水晶管夠,但其大部分水晶都不是本地資源。早在2001年,東海就因為礦源保護不再開采水晶,只是當時東??h的水晶開采、原石切割、打磨、雕刻等產業(yè)鏈已成規(guī)模。
靠著多年采礦經驗,東海每年有6000余名“淘晶人”,去巴西、烏拉圭、贊比亞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qū)采購水晶原石,再把原料帶回東海加工。
因此,東海仍是全球最大的水晶交易集散地,美國、西歐、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國家的水晶商家,都會來東海進貨。
憑借強大的產業(yè)優(yōu)勢,中國水晶還有一個特權:跨境電商唯一允許國內發(fā)貨的類目。
因此很多東海人,可以直接通過美國版小紅書ins和TikTok創(chuàng)業(yè)。
像東海興西村直接變成“中國熬夜第一村”,每天都有上千村民深夜直播,把水晶賣到全球。
03最神秘的東方力量,不是玄學而是規(guī)模
中國水晶出海最魔幻的點在于,有不少老外買中國博主推薦的水晶,是因為相信其中的東方力量。
通過查看中國水晶店鋪的評論,有人留言贊賞:東方風水力量名不虛傳。
要知道水晶具有療愈和磁場能量的說法,最早是來源于20世紀60年代歐美國家興起的新紀元運動。
根據(jù)Pew Research Center 調查顯示,2018年還有60%的美國人有紀元信仰。
西方的信仰因為東方玄學爆賣,真是倒反天罡。
更逆天的是東海水晶出口海外,走的不是性價比路子,而是奢侈品路線。
同類的水晶在東海批發(fā)價是大概1200元一公斤,挑貨2200元一公斤,賣到海外至少翻5倍。
比如一個紫晶洞在東海成本不到1萬塊人民幣,同樣規(guī)格的產品在亞馬遜和eBay上能夠賣到1萬多美金。
當然中國水晶在海外揚眉吐氣靠的肯定不是玄學,而是產銷閉環(huán)。
在東海大概有30萬人從事水晶加工、營銷及配套服務,每四個人里就會有一個人跟水晶產業(yè)相關。
以東海最出名的“水晶村”為例,30年前興西村大部分人還是農民,但他們都會利用農閑時間挖水晶、磨項鏈。
在東海哪怕是一個農民,也能玩轉水晶。把水晶從石頭變成珠寶,一個家庭小作坊就能完成全套流程。
央視之前還報道過,興西村一位村民通過跨境直播,在4小時內就賣出了幾千美元的水晶。
如今,全村有超過70%的人口都在從事水晶產業(yè),年銷售額過千萬的就有30家左右。
近兩年根據(jù)市場需求,東海還做起了水晶穿戴甲。2023年全年產量突破1億副,不僅占全國總產量的70%,還打入了歐美時尚圈的潮人圈子。
在小紅書搜索“北美穿戴甲”,有3萬多條筆記。一條在美國擺攤賣穿戴甲的視頻,有8萬點贊,攤主靠多樣的款式和包貼服務年入百萬。
和水晶一樣看似玄學出海實際規(guī)模致勝的產業(yè),在中國不是少數(shù)。
以冥幣、紙扎代表的“東方神秘力量”,成了西方萬圣節(jié)的爆款商品,也是很多外國博主的流量密碼。
國內賣幾塊錢的冥幣,在亞馬遜能賣到94元;12元的紙扎房子,在外國能賣200元。
這個能用冥幣割老外韭菜的大佬,是保定一個叫米北莊的村子。
別小看一個村,這里殯葬產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就有兩三萬人,年產值超11億,包攬全球近90%市場。
他們的拳頭產品冥幣,美元、英鎊、歐元應有盡有。面值、頭像、發(fā)行銀行還支持私人定制。
除了紙幣,冥界版的勞斯萊斯汽車、古馳包、勞力士手表和蘋果手機等奢侈品,也應有盡有,且深受外國人歡迎。
這些產業(yè)能爆火全網,除了東方神秘濾鏡加持,更多的是產業(yè)爆發(fā)。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文化輸出的背后,實力才是硬道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