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極論創(chuàng)業(yè),作者曉雪,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想要直播賣書,在運營層面該如何做,以及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直播賣書是否能賺到錢。相信能給到創(chuàng)業(yè)者一些啟發(fā)。
一場成功的直播售書SOP流程
零一裂變曾操盤了從0到百萬級GMV的直播間,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論。他們表示,一場直播中,團隊配置及崗位的每一步都需要詳細的SOP。整個流程涵蓋前期的直播排期、選品排品、腳本策劃,到玩法設計、導流及承接策略,直播中的數據監(jiān)測、策略調整,直播后的組織復盤、優(yōu)化迭代等事項。
零一在操盤直播項目時,團隊配置方面,一場直播一般是4人的基礎配置:運營+主播+場控+中控,每個崗位各司其職。
接下來,我們詳細看看,一場成功的直播,它的流程是怎樣的。
直播前要準備哪些基礎道具?
檢查好麥克風、手持云臺、拍攝手機等基礎設備,還要根據當場直播產品類型,準備一些小道具。如講解服裝,要提前準備好尺碼表,這樣既能避免重復講解,或者用戶提問時打亂講解節(jié)奏;還能讓觀眾對于重要信息一目了然,自助下單,縮短鏈路。
如何選品?
零一將選品策略分為3步:直播間用戶畫像;目標用戶年齡段;其他經驗,如平臺數據、過往直播同品牌銷量數據等。
如劉媛媛直播間用戶畫像為30~40歲之間的女性用戶,與其塑造出的人設受眾相匹配,也為其從直播賣書擴展到其他品類奠定了基礎。
王芳則是每時每刻都在選品。平時直播一場需要80個品左右,要備3倍的貨。她認為賣書要靠基本功,能把書賣好的,都是因為讀了很多書。對于很熟悉的書,她只要看下品質、譯者就可以;對于沒看過的書,她會要求出版社提供一個縮減版,比如20萬字精縮到15000字,她會閱讀完,保證講書時有的放矢。
對于國外小說,首先選譯者,其次選品相,比如一本曾獲諾獎的童話書,價格高達90多元,但賣掉了上萬冊。第三就是簡單程度,有沒有拼音、插圖(因為目標讀者主要6~12歲),現在她基本拿到書就能確定可以賣多少。
直播現場最重要的三個角色:主播、場控、中場
主播的職責
在解決了流量的基礎上,直播的轉化率與用戶的信任密切相關。而用戶的信任與兩個元素相關:一是個人IP,二是品牌。
如劉媛媛、樊登、王芳等人,都自帶流量,而一些品牌自播中,比如某出版社,則需要主播的內容、書籍等吸引消費者。
直播中要關注很多細節(jié)要素,如主播的氣質、音容、語言節(jié)奏和直播間是否匹配?能否在最短時間內釋放最多的產品信息?能否講清楚產品的使用場景、材質、性能等用戶關心的關鍵信息?
主播最基礎的能力包括快節(jié)奏的語言表達和反應能力、較高的情商、熟練的直播技巧、以及充沛的體力等。因此,直播是個重腦力+重體力的活。
▲圖注:直播中主播SOP,圖源:運營深度精選
場控的職責
場控是節(jié)奏大師。節(jié)奏的把控可以直接影響到轉化率及最終的成交額。場控不僅要補充畫外音,回復評論區(qū)的用戶問題,還要根據直播間實時數據來調整主播的講解節(jié)奏。如直播間突然涌入一波流量,場控就需要提醒主播改變話術,抓住時機留人。
▲圖注:直播中場控SOP,圖源:運營深度精選
中控的職責
中控不只是做“上鏈接”等后臺操作,更要和主播完成商品層面上的逼單配合、實時根據庫存調整逼單策略、優(yōu)惠券策略,還要應對突發(fā)狀況。
如羅永浩、李佳琦直播時,商品不是上一波庫存賣完就下架,而是一點一點上,中間穿插著用戶在評論區(qū)刷沒搶到、主播溝通申請庫存、重新上架搶購等操作。這些都需要中控提醒思考策略、和主播預演配合,一起把直播間的氣氛和成交帶動起來。
▲圖注:直播中中控SOP,圖源:運營深度精選
運營上,還要充分考量品牌貨物、場景、主播的匹配度。直播間高效配合,是順利完成一場直播的保障。
除了提前溝通腳本、練習配合話術外,零一的直播現場會通過手勢暗號進行溝通。比如一款產品遲遲沒有轉化,就向主播快速揮手表示過款;如果一款產品轉化很高,就豎大拇指表示數據不錯,可以繼續(xù)。主播也可以借助手勢了解當下用戶的真實反饋,調整自己的講品節(jié)奏,促進成交。
觀點小結:
完成一場成功的直播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不僅需要團隊配合,更需要非常清晰的SOP,就算零一裂變這樣的專業(yè)團隊,在最初的3個月,也只能賣到幾百元甚至幾十元。
而羅永浩「交個朋友」直播間,直接從綜藝節(jié)目組里挖人,很多綜藝導演也轉行做起直播,甚至搬來了錄制綜藝的百萬級設備。專業(yè)大V都卷成這樣了,新晉創(chuàng)業(yè)者在入局之前,更要慎重考慮:自己是否有專業(yè)的人才以及前期的試錯成本。
直播賣書能賺到錢么?
一個季度1000萬銷售額,能凈賺多少錢?
在做好了以上流程和配合之后,也并不能保證直播就肯定成功,因為還有很多不可控因素。就算這場直播非常成功了,那么,到底能不能賺到錢,仍是一個問題。
秋葉大叔曾經算了一筆賬:假設一個主播一個季度賣了1000萬銷售額的書(已經是個大主播了),按照一季度90天算,每天至少得有11萬銷售流水,一本書算40塊錢(這個價格在抖音也不算低),要賣2800單。
大主播有議價空間,能拿到較多的傭金,按照直播間圖書都半價銷售,拿20%傭金算(在半價包郵出貨情況下,正常出版社給的傭金最多是10~15%,拿不到20%分傭)。1000萬的銷售額,可獲得200萬傭金,但這只是毛利潤。
一天能出2800單的抖音直播間,需要大量的流量。流量從哪里來?
劉媛媛破億專場中,流量構成數據顯示,短視頻引流占27%,粉絲關注12%,其他流量(即付費投流)占比61%。劉媛媛有超過1500萬粉絲,其直播流量仍然大部分來自付費投流,而這是一筆很大的投入。而且,劉媛媛直播前發(fā)布了近10條視頻內容預熱,涵蓋場景敘述、商品展示、福利展示等。
秋葉大叔的矩陣號,都有幾百萬粉絲,但他表示,沒有投流,任憑粉絲再多,直播間也沒有人來看。
就算ROI能達到10(蟬媽媽數據顯示,圖書品類ROI能到3已經是大神),即一季度賣1000萬的銷售額,需要投放100萬的費用,圖書退貨率不高,假設5%,1000萬就得退50萬的貨,退貨傭金要按比例扣10萬。
那就是:
1000萬銷售額,獲得200萬毛利潤-100萬投放費-10萬退貨傭金,還剩90萬利潤。
但是,大主播肯定需要一個團隊,以零一的4人團隊配置來看,一個季度的薪資,假設4個人月薪共4萬,一季度12萬,還要加上選品技術的人工,場地租金、水電費,一個季度算3萬,還剩75萬。
此外團隊招聘、培訓等管理成本算5萬,還剩70萬,那么,每個月凈利率是23萬元左右。這還是非常理想的情況下,而且是頭部主播。
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多久能成為頭部主播?就算你把以上關鍵要素全部完成,也不一定能成為頭部主播。
▲素材來源:攝圖網 | 極深研幾制作
為了賺到錢,還必須搭建矩陣號,養(yǎng)多個直播團隊。但直播是個高強度體力+腦力工作,很多大V矩陣號都是24小時不間斷直播,必然面臨人才迭代、難招的問題。
劉媛媛單場銷售額8000萬,卻沒賺到錢?
劉媛媛在“破億專場”直播中,完成近8000萬元的銷售額。但她卻說自己和出版社都沒賺到錢?
為什么?
因為劉媛媛賣書不收坑位費,半價書傭金大概是15~20%,童書傭金雖然更多,但利潤低。
因此,為了在平臺獲得大流量,就需要花錢買流量,而賣書賺的錢可能還不夠買流量。
本次直播中,有大量1元、4.9元、5.9元的“破價”圖書。但劉媛媛表示,這些書并不是真的低價,而是自己補貼了一萬多冊書,給用戶送福利,才把這個事情做起來。目的是讓抖音看到圖書類書籍也能賣得很好,從而得到更多平臺扶持,售賣更多優(yōu)質好書。
秋葉大叔也說自己很少在抖音賣書,因為光廣告投放成本就扛不住。
但劉媛媛真的虧了嗎?此場直播,讓劉媛媛賬號漲粉34萬、粉絲團增長52.6萬,不僅成為抖音頭部大號,更獲得了對出版行業(yè)的議價權,這才是更值錢的。書只是引流品,得到平臺扶持后,劉媛媛現在賣的客單價更高的生活類用品,才是真正賺錢的東西。
出版商也沒虧,首先破價賣的大多是清庫存的書,其他大部分都是正常價格。雖然破價,但做了品牌推廣。
小結
1. 讓用戶快速下單的底層邏輯還是信任。而信任的積累需要優(yōu)質內容、主播和品牌形象的打造。簡單復制粘貼做書單號就月入十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創(chuàng)業(yè)者們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輕易割韭菜。
2. 無論是直播還是短視頻賣書,都有著極高的門檻。如果你不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沒有專業(yè)團隊和可復用的SOP,想要入局這個行業(yè),還是要慎重考慮。全網有幾百萬粉絲,自帶流量的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在首次直播中,由于前期沒有太多宣傳,準備不足,多次卡頓等,也造成直播間人氣不足,只賣出了300冊書,更不用說初次入局的創(chuàng)業(yè)者了。
直播、短視頻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內容傳播渠道,核心還是優(yōu)質內容,很多抖音爆火且能持久的大V,基本都已經在其他平臺積累了一眾粉絲。
3. 「性價比」和「便宜」只是降低了沖動消費的決策門檻,無法持續(xù)。而且,只有大V才有議價能力,才能拿到獨家優(yōu)勢,如王芳在馬未都的《講透唐詩》時承諾,直播間下單可獨家獲贈千里江山圖的套尺和馬未都20節(jié)音頻課程。而且王芳因為自己寫書,還有很多出版界資源。
有出版社表示,大主播拿書一般是3.5折。一本書售價5折,剩下的50%,出版社大約要支出作者版稅10%、圖書發(fā)行成本10%和印刷成本15%。留給出版社的錢,只剩15%左右,但現在也讓給主播了。
但有些出版社為什么還做?出版社看中的是大主播的宣傳能力,另外就是清庫存。對于新晉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對出版社不僅沒有議價權,而且沒有品牌、粉絲流量積累,也很難找到優(yōu)質出版社合作,供應鏈端無法保障。
而且現在很多出版社都在親自下場直播,或者培養(yǎng)內部KOL,對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又多了一層壓力。
作為素人創(chuàng)業(yè)者,入局直播賣書行業(yè)之前,一定要先把本文論述的問題想清楚。
參考資料:
劉媛媛破億直播后,我們從數據中發(fā)現了“驚喜”!| 壁虎看看抖數
撬動70%公域訂單!內部視頻號直播各崗位SOP手冊首次公開!| 運營深度精選
抖音直播賣書1000萬,主播可以分多少錢?| 秋葉大叔
《進化的力量》| 劉潤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