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創(chuàng)業(yè)邦專欄接招,作者方浩。
請允許我再次使用那句俗不可耐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
但吳文輝可以。
今天下午,有媒體爆出閱文集團CEO吳文輝率一眾高管集體辭職。到了晚上,閱文集團官方給出正式通告:現任聯席首席執(zhí)行官吳文輝和梁曉東、總裁商學松、高級副總裁林庭鋒等部分高管團隊成員榮退,辭任目前管理職務。
一家上市公司,幾乎所有高管同時“榮退”,已經很難再用正常人事變更形容了。
閱文集團的前身是騰訊文學,2017年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已經從最高點的千億港幣跌落到300多億,縮水了三分之二。
吳文輝是著名網絡文學網站起點中文網的創(chuàng)始人,而起點中文網也是閱文集團的核心資產之一。這次“兵變”,有幾大看點:
1、2004年,盛大收購了起點中文網,吳文輝攜團隊加盟當時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2013年,吳文輝和團隊從盛大辭職,隨即加盟騰訊文學;2015年初,騰訊完成對包括起點中文網在內的盛大文學的收購。
16年間,吳文輝從沒有離開過網絡文學這條賽道,但先后兩次帶著團隊和創(chuàng)業(yè)項目“改嫁”,這在中國互聯網史上絕無僅有。吳文輝對網絡文學是真愛,但“婆媳關系”始終是個死結。
2、起點中文網第一次被盛大收購之后,是作為一枚重要棋子配合陳天橋的互動娛樂帝國戰(zhàn)略。換句話說,陳天橋看中的是起點中文網,而不是團隊。所以也就有了侯小強加盟盛大并統(tǒng)領盛大文學的后續(xù)故事。
2013年,騰訊將待業(yè)中的吳文輝及其團隊招致麾下,顯然看中的是他們的“專業(yè)背景”,即人本身。后來騰訊收購盛大文學,吳文輝肯定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但對于陳天橋來說,談判桌對面坐著的不是吳文輝,而是馬化騰。后者也不是為了實現吳文輝的“王子復仇記”才下單的,畢竟起點中文網在中國網絡文學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但沒有吳文輝,就沒有起點中文網的今天。當年還是碼農的吳文輝為了讓起點中文網活下去,帶著兄弟們自掏腰包并離職all in這個創(chuàng)業(yè)項目,直到2004年被盛大收購,只能說在錯的時間點遇到了對的陳天橋。
為什么這么說?當時網絡文學還處于產業(yè)拓荒階段,有領跑者但沒有做大者。起點中文網作為行業(yè)翹楚,可以用叫好不叫座形容,所以當彼時中國最頂級的互聯網公司拋出繡球后,嫁入豪門是唯一選擇。事實也證明,后來網絡文學賽道并沒有獨立跑出來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這是一條大樹底下好乘涼的賽道。
吳文輝把起點中文網當親兒子看待,陳天橋不會。在上海灘首富眼里,這個網站不過是眾多養(yǎng)子之一。而到了騰訊手里,起點中文網同樣是其在文創(chuàng)領域的棋子之一,遠遠不是全部,盡管起點中文網撐起了閱文集團網絡文學業(yè)務的半邊天。
有一句話,叫母憑子貴。起點中文網這個兒子,一路有吳文輝和團隊相伴,但歷經兩次改姓,已經很難說清楚到底是憑的“哪個母貴”。這也正是吳文輝團隊與兩大巨頭之間的愛恨情仇所在。
吳文輝們是創(chuàng)業(yè)者?還是職業(yè)經理人?如果說是巨頭的加持保證了起點中文網的一路突出,為什么是養(yǎng)子跑出來了不是親兒子?為什么是這個養(yǎng)子跑出來了而不是別的養(yǎng)子?
4、吳文輝和團隊前后加入的兩家互聯網公司,都是各自時間點上的巨頭,同時這兩家巨頭的核心業(yè)務都是網游。網游本質上和網絡文學一樣,都是內容創(chuàng)造。
騰訊在內容賽道一直以來的優(yōu)勢都是PGC(機構生產內容),從游戲到影業(yè)再到視頻再到微信公眾號,莫不如此。但UGC一直是騰訊的短板,從當年的騰訊微博到被賦予各種名字的短視頻產品,一敗再敗。
網絡文學的特征是,既是UGC,又是長內容。一方面,網絡文學的UGC在供給端極為稀缺,《鬼吹燈》、《盜墓筆記》一出,基本上就封死了其他同行的創(chuàng)作空間;
同時,網絡文學最核心的資產是IP,但好的IP需要時間喂養(yǎng),不可能像短視頻那樣借助運營的手段就可以快速走紅,也不可能像影視作品那樣通過巨額投資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所以,從資本的角度看,閱文集團的上市無可厚非,但從生意模式的角度看,它很難在股價和IP繁榮之間做出平衡。
吳文輝很幸運,先后兩次牽手中國首富,但這也可能正是他的無解宿命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