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創(chuàng)業(yè)邦原創(chuàng),作者田甜,編輯尹茗,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果你生活在北上杭等一二線城市,而且是名熱愛生活的吃貨,或許你沒聽說過“九毛九”,但你一定知道“太二酸菜魚”。在年輕消費人群中,太二已成為爭相打卡的“網紅”餐廳。
2020年1月15日,“太二酸菜魚”母公司九毛九集團在香港主板上市。九毛九開盤高開43.94%,截至港股收盤,上漲幅度達到56.3%,市值達到137.6億港元。
2020年1月15日,九毛九在香港主板上市
九毛九從一家僅6名員工的山西面館起家,目前已成為華南排名第一、中國排名第三的中式快時尚餐廳。
據公開數(shù)據,2018年九毛九集團全年收入18.92億元,其中主打山西面的西北菜九毛九年收入13億元,酸菜魚品牌太二年收入5.4億元;2019年上半年凈利潤1.02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凈利潤增長率為87.6%。
九毛九上市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海底撈,兩者同為中式餐飲,還有一名共同的券商——招銀國際。而從翻臺率這一衡量餐廳經營狀況的重要指標來看,九毛九旗下太二2019年上半年該項數(shù)據達到4.9,高于同期海底撈。
餐飲行業(yè)利潤微薄,管理不透明是公開秘密,加之消費者“喜新厭舊”,不斷考驗著餐飲品牌新品迭代能力和盈利能力,上市餐飲企業(yè)數(shù)量較其他消費領域普遍偏少。另一方面,據艾媒咨詢發(fā)布的《2019中國餐飲行業(yè)大數(shù)據監(jiān)測與商業(yè)新模式研究報告》數(shù)據顯示,中國餐飲行業(yè)已到達4萬億級別的市場份額,“大行業(yè)小板塊”特征在餐飲行業(yè)尤為明顯。
當下海底撈市值已超過1800億港元——按照網友的說法,“這可都是我們吃出來的”,那么以太二酸菜魚作為頭牌的九毛九是否有望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其發(fā)展之路又能給餐飲創(chuàng)業(yè)者帶來哪些啟示?
一碗山西面,抓住兩撥紅利
晉人主食乃面食,而且花樣繁多,素有“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面食在山西”的美譽。1995年,26歲的山西人管毅宏南下,渡過瓊州海峽,和妻子來到??陂_了家“山西面王”面館。
60平米,6名員工,6張桌子,這是九毛九集團創(chuàng)始人管毅宏事業(yè)起家之時全部家當,他對于面條的定價是6塊錢一碗。
當年10月,臺風襲來,??诖蠓秶Kk姟:芏嗖蛷d老板坐地起價,管毅宏還是賣6塊錢一碗面,那場臺風過后山西面王生意越來越好,平時很少吃面的海南人品嘗山西面王后發(fā)現(xiàn),原來山西面那么好吃。管毅宏的生意有了很大起色,規(guī)模也得以擴大。
2002年,管毅宏嘗試將山西面館開到廣州,多年后又沿著京廣線一路北上。時至今日,華南仍然是九毛九大本營。據九毛九集團招股書,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來自廣東地區(qū)的營收占總營收近70%。
回溯這碗山西面的擴張之路,管毅宏踩準了餐飲行業(yè)發(fā)展中兩個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一是感受到餐飲由個體化走向品牌化的趨勢,創(chuàng)立“九毛九”品牌;二是抓住了商業(yè)綜合體早期紅利,早早地入駐“占位”。
“九毛九”品牌創(chuàng)立于2005年。注冊商標時,“山西面王”因涉及特定地域未獲通過,管毅宏便使用了一個廣為人知的山西典故“九毛九”作為品牌名稱。九毛九,原意指山西人摳門,但晉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精神倒也盡在其中。
管毅宏當初或許并未預料到,如今九毛九集團旗下的5個餐飲品牌,主打山西面、西北菜的“九毛九”,酸菜魚品牌“太二”,煎餅品牌“2顆雞蛋煎餅”,四川冷鍋串串品牌“慫”以及精品粵菜品牌“那未大叔是大廚”,命名都極具網紅特質,這些餐廳也伴隨著九毛九集團擴張賺足了眼球。
購物綜合體紅利到來則要到2010年以后。其時,九毛九進駐萬達商業(yè)中心,客流噌噌噌上漲,毫不夸張地說九毛九就是那個年代的網紅餐廳。商業(yè)中心店模式看似被驗證后,九毛九選址開始集中在大中型的mall。
最初入駐商業(yè)綜合體,只是九毛九小步試水,管毅宏也拿不準,擔心巨虧。日后他將成功原因總結為,購物中心興起為有品牌意識的餐飲企業(yè)提供了成長土壤,與此同時,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本土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這些能手率先將國外餐飲供應鏈系統(tǒng)和管理理念復制到本土品牌,漸成氣候。
2016年,九毛九曾嘗試在A股沖刺IPO。據公開披露信息,在首次沖刺IPO前九毛九已獲得IDG資本的投資。2013年至2015年,九毛九門店數(shù)量從55家增長到143家。
這也為其后來折戟A股埋下了伏筆。據當時招股書披露信息,2013年至2015年,九毛九凈利潤分別為2766萬元、4390萬元和3105萬元,2014年和2015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為58.68%和-29.26%。
對于利潤下滑,九毛九這樣解釋:因加大華南地區(qū)以外業(yè)務的拓展力度,部分地區(qū)的門店(如武漢、南京)總體營業(yè)收入不高。部分新店開張時間較短,而前期投入的開辦費用較大,導致部分門店出現(xiàn)虧損。
彼時,九毛九日后新的增長點酸菜魚品牌“太二”已開始試水,這也成為九毛九此次轉戰(zhàn)港股最大的亮牌。
酸菜魚成了第二增長曲線
2015年,酸菜魚品牌“太二”在廣州開出第一家店。如今,太二已遍布北上廣深杭等一二線城市和佛山、惠州、??诘热A南城市,太二酸菜魚業(yè)績在全國門店超過100家。
太二創(chuàng)立,卻緣于九毛九業(yè)績遭到增長瓶頸。
管毅宏曾回憶這段經歷:“我做太二的時候,幾個餐飲好朋友都反對,可打磨老品牌的難度超過做一個新品牌,當對某個項目有不同的思考和想法時會想去市場檢驗是不是對的。”
九毛九亟需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事實上,中國體量較大的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其業(yè)績增長走勢圖都遵循這樣的規(guī)律:當業(yè)績走勢較為平緩時,正是公司的一項業(yè)務處于全盛時期,這時就需要投入研發(fā)新品,為未來蓄勢儲能,緊接著才會有下一輪爆發(fā)??傮w而言,這是個曲線爬坡過程。
那么太二酸菜魚究竟帶給消費者哪些別樣體驗呢?它憑何實現(xiàn)“逆襲”?
創(chuàng)業(yè)邦記者曾在太二杭州大悅城店就餐,發(fā)現(xiàn)這家酸菜魚餐廳極具調性。白色墻壁上貼著漫畫,黑色粗體大字寫著:鱸魚每天到店,賣完停業(yè)!墻壁上還掛著“店長說”:本店超過四人就餐不接待;本店不拼桌,不加位;本店酸菜魚不外賣;店長拍照技術一流,看顏值約拍。
到了點餐環(huán)節(jié),菜單上的大字“酸菜比魚好吃”格外吸睛。菜單上基本只有酸菜魚和一同下鍋的配菜,及少數(shù)幾種點心、小菜。這條酸菜魚格外“任性”,只有一種口味,不像其他餐廳有接受辣度調節(jié)的選項。此外,太二沒有餐具使用費或者服務費。
太二酸菜魚主張“酸菜比魚好吃”。
由此可見,太二專注于做面向年輕人群的酸菜魚,走的是網紅路線。
你很難想到這是一家總部位于廣州的餐廳,粵菜歷史悠久,廣深一帶的粵餐廳常見按人頭收取茶位費,太二則是免去了所有額外費用。為了保證就餐體驗,太二甚至以明文規(guī)則排除了目標之外的消費者,這在餐飲傳統(tǒng)文化濃厚的廣東地區(qū)不失為一大“反?!?。
此外,太二將在消費者看來價值很低的酸菜作為主打,主張“酸菜比魚好吃”,很容易觸動消費者的神經和味蕾。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詢公司報告數(shù)據顯示,2018年至2024年,中國酸菜魚餐飲市場收入預計將以33.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4年將達到705億元。
太二找到了符合消費趨勢的第二增長曲線,但餐飲市場早已紅海一片,酒香也怕巷子深。為了打響新品牌,太二在營銷層面下足了功夫。
2019年7月,為了慶祝太二四周年,太二在北上廣深各挑一家門店,將其改造成“酸菜探索基地”。這一招改變了傳統(tǒng)用餐場景,賦予了餐廳更多社交屬性,同時酸菜的文化價值由此輸出,眾多消費者紛紛路轉粉。
作為行業(yè)老兵,管毅宏對餐飲市場風云變幻深有體會。管毅宏很早就開始培育新品牌,在推出新品的同時,九毛九對公司組織架構作了調整。
太二誕生之初為九毛九子品牌,2018年,太二升級為九毛九兄弟品牌,九毛九集團旗下各品牌由金字塔結構調整為平型結構。值得一提的是,各品牌管理團隊均持有公司相應股份,其中太二持有公司股權的15%。
九毛九集團招股書數(shù)據顯示,2016年到2018年,太二營收由6780萬元增長至5.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82.3%,貢獻營收占比由5.8%躍升至43.5%;2019年上半年,太二營收為5.38億元,占集團公司整體業(yè)績43%。
根據九毛九集團發(fā)展計劃,此次IPO募資所得款項凈額48%將用于未來兩年開設180家“太二”酸菜魚餐廳,9%用于未來兩年開設38家九毛九餐廳,10%用于同期開設其他品牌餐廳,可見太二已成為九毛九集團發(fā)展重心。
網紅餐廳的經營風險
九毛九有望憑借“太二”酸菜魚成為下一個海底撈嗎?
九毛九集團在招股書中提示了相關風險。
首先,九毛九明確提示培育新品牌有風險,可見太二雖然逆襲,但九毛九并未由此找到可復制之路。
太二的調性迎合了年輕消費者口味。這是一群愛好嘗鮮、舍得花錢的消費者,這又是一群善變的消費者,當下網紅餐廳層出不窮,你永遠不知道消費者下一個追逐目標是什么。
太二酸菜魚以自身調性阻隔了部分潛在消費人群,而一旦產品或服務無法滿足既有消費者,對品牌的傷害可想而知,太二餐廳很有可能只是個網紅打卡點。
此外,整體而言,九毛九集團營收過于依賴華南地區(qū)。據招股書,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九毛九集團分別在廣東餐廳取得其收入的74.7%、73.4%及68.0%?!疤葟V東存在對其餐飲服務行業(yè)產生負面影響的事項”,“則我們的業(yè)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yè)績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呷哺呷哺曾以“一人一鍋”的姿態(tài)風靡北京,在打開全國市場時,卻因推廣失敗整體營業(yè)額增長疲軟。呷哺呷哺繼而推出新品,嘗試走網紅路線,但這些自救措施并沒有挽回其增長頹勢。業(yè)界認為呷哺呷哺已漸漸丟棄自身本色,在多元化道路上陷入迷途。
九毛九集團旗下5大品牌,除九毛九與太二,其余品牌并無太大亮點。此外,九毛九還曾開設過6間“不怕虎牛腩”、1間“椰語堂”和4間“咧嘴”,但這三個品牌均因表現(xiàn)不佳,最終以關閉或者剝離告之。
“餐飲市場上堅持五年的品牌很少,今天火一下,明天沒了,后天火一下又沒了?!惫芤愫暝f。
本文為創(chuàng)業(yè)邦原創(chuàng),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chuàng)業(yè)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