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智能自動駕駛飛行器科技企業(yè)億航智能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
億航股票代碼為“EH”,發(fā)行價每股12.5美元,截至發(fā)稿市值6.62億美元。公司總計發(fā)行320萬股美國存托股(“ADS”),代表640萬股A類普通股,最高募資金額為4640萬美元。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NEEDHAM&COMPANY擔任此次公開招股承銷商,享有總計48萬股ADS的超額配售權。
億航成立于2014年,為多個行業(yè)領域客戶提供各種自動駕駛飛行器產品和解決方案,覆蓋城市空中交通(包括載人交通和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管理和空中媒體等應用領域。創(chuàng)立至今,億航共獲得3輪融資。天眼查資料顯示:
2014年1月,億航獲得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樂搏資本、真格基金、伽利略資本、青云創(chuàng)投;2014年12月,億航獲得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資方包括樂搏資本、真格基金、GGV紀源資本、伽利略資本;2015年8月,億航再獲4200萬美元的B輪融資,資方包括樂搏資本、真格基金、GGV紀源資本、伽利略資本、東方富海和金浦投資。
IPO前,億航無人機CEO胡華智持股45.6%,CMO熊逸放持股3.4%,GGV持股為10.8%,真格基金持股7.6%,Ballman Inc.持股7.1%。
從性價比更高的“大疆”到轉型TO B
2016年以前,億航的發(fā)展路徑更多是圍繞“消費級無人機”,不過2年時間,故事便被證偽,億航沒能按照預期成為“無人機界的小米”,一個“高性價比的大疆”。
風口乍起離不開資本的助推,無人機市場活躍著大量知名VC與科技巨頭,包括但不限于谷歌、英特爾、高通、騰訊、小米、紅杉資本中國、IDG、金沙江創(chuàng)投、真格基金、ZUIG等一眾明星企業(yè)機構。
2013年,紅杉資本中國向大疆投資數千萬美元。大疆先后推出的“精靈”系列無人機,撬動了中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短時間內便占據七成份額。
大疆的成功吸引無數創(chuàng)業(yè)者與資本入場,2014年,億航、零度智控、極飛等無人機新創(chuàng)企業(yè)紛紛進軍消費級無人機賽道,小米也在2015年申請無人機專利。
也是2015年,無人機風口達到鼎盛。這一年,資本涌入,企業(yè)融資金額成倍增長。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無人機產生了74筆投融資,融資規(guī)模達5億美元,投資金額是2014年的3-4倍。 與專業(yè)遙控器操控的大疆不同,億航將產品定位于相對入門級的市場,采用手機APP操控的方案大大降低了用戶門檻。
然而風口由盛轉衰只用了一年。2016年開始,無人機行業(yè)極速遇冷。這一年,包括GoPro、億航、零度等明星企業(yè)宣布大量裁員,3D Rototics關閉消費級無人機部門轉型做工業(yè)無人機,無人機全球銷量前三的Parrot也宣布裁掉三分之一員工(約290人),中外知名消費級無人機企業(yè)進入衰退調整期。
資本也不再為瘋狂的PPT造機買單。根據畢馬威和CB Insights共同發(fā)布的Venture Pulse風投報告,全球無人機行業(yè)在2016年第三季度獲得了13筆共計5500萬美元融資,相比2015年第三季度12家無人機相關企業(yè)獲得1.34億美元的投資,資金規(guī)模大幅下降了59%。
無人機行業(yè)虛火退去,逐漸回歸理性,不少企業(yè)開始尋求轉型升級。億航創(chuàng)始人兼CEO胡華智此前接受采訪時也坦承,“在目前競爭環(huán)境下,消費級無人機確實難有較好盈利?!?
2016年開始,億航由TO C轉向TO B業(yè)務,避開巨頭大疆,轉而做小而美的細分領域,其中包括空中交通解決方案、智慧城市管理解決方案、以及航空媒體解決方案。
億航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6月,億航分別實現營收3170萬元、6649萬元,以及3239萬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空中交通業(yè)務(載人交通和物流運輸)收入4880萬元,占總收入的72.7%。
空中的“waymo”,汽車界的福特
無人機市場一個共識是,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只存在兩類公司:大疆以及活在大疆陰影之下的公司。
以航拍為切入點的消費級無人機之路已然被大疆堵死,無人機創(chuàng)業(yè)公司只能轉型尋求其他落地場景。擺在億航面前的十字路口,往左是植保等工業(yè)級無人機應用,往右是載人無人機+物流無人機。億航選擇往右。
億航招股書顯示,空中交通解決方案(載人無人機和物流服務)已成為億航無人機最核心的收入來源,2019年上半年營收占總營收的73.7%。事實上,物流無人機市場前景可期,相關統(tǒng)計顯示,到2020年,我國物流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360萬億元。
億航無人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市場官熊逸放此前表示,未來3到5年,無人機物流或迎爆發(fā)式增長。他認為,一方面,無人機的運輸成本較低。有數據顯示,人工配送一單快遞的成本在7至10元。而無人機送貨,一單成本可控制在1.5元以內。
市場足夠大,也意味著賽道玩家足夠擁擠。國外包括亞馬遜谷歌蘋果DHL在內的巨頭,國內包括順豐蘇寧京東在內的公司幾乎都已卡位無人機物流。
真正代表億航以及投資人星辰大海的征途是“空中汽車”,即載人無人機。當時投資人看到了億航飛機設計圖,顯然,“另外一個大疆”的故事沒有“飛行汽車先驅”更讓投資人“exciting”。
硅谷知名風險投資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曾有一個著名的抱怨,“曾經我們想要的是飛行汽車,而不是短短的140個字符(指twitter)?!蓖虏酃韫葲]有物理創(chuàng)新,沒有創(chuàng)業(yè)公司做飛行汽車。
讓這些站在時代浪潮之尖的投資人們激動的是,這是在投一個未來。雖然無法預知億航飛行汽車未來能否飛起來,能否載人,需要多長時間來驗證,但他們判斷,億航飛行汽車方向是對的,如果未來有飛行汽車,億航描述的就是未來飛行汽車的形態(tài)。
飛行汽車的“夢之隊”
關于飛行汽車的想象,亨利·福特在1935年這樣預言:飛機與汽車結合的產物就要來了,你們可能會笑,但它一定會來。2009年,世界誕生首輛飛行汽車:飛躍(Transition),飛行汽車一步步從夢想照進現實。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球有不少于70家公司正在設計、制造和測試飛行汽車。一支由飛機制造商、汽車制造商、科技互聯(lián)網公司、投資機構組成的飛行汽車夢之隊已完成夢想集結。 其中,有最具實力的老牌飛機和汽車制造商,如波音、空客、戴姆勒、奧迪、吉利、豐田等公司。
波音公司子公司Aurora Flight Sciences與Studio F.A保時捷一起制造和測試全電動垂直起降飛機。 奧迪與空客、意大利設計公司合作研發(fā)一款載人空中汽車。 吉利2017年全資收購飛行汽車公司太力Terrafugia(發(fā)布首輛飛行汽車公司),今年9月,吉利又聯(lián)合戴姆勒投資德國空中出行公司Volocopter3.9億元。 豐田此前宣布,要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用其生產的飛行汽車點燃主火炬。
還有谷歌、騰訊、優(yōu)步等科技巨頭。
Uber與NASA此前簽訂合作協(xié)議,雙方要共同研發(fā)用于空中的士飛行管理系統(tǒng)。 Uber希望到2023年,能夠給富裕階層用戶提供垂直起降的“空中網約車”服務。
騰訊2017年投資德國飛行汽車公司Lilium;谷歌不僅投資飛行汽車公司Kitty Hawk,谷歌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還跑到新西蘭開發(fā)飛行出租車。
在把汽車送上天這件事上,夢之隊們在做的產品更貼近飛行汽車字面意思:飛行+汽車,多為固定翼飛機,或是跟小型家用飛機沒有什么區(qū)別,需要專門跑道或是駕駛員等等。 億航定義的飛行汽車真正形態(tài)在于:垂直起降,中央控制。垂直起降意味著無需機場跑道等傳統(tǒng)基礎設施,像多軸無人機一樣,需要的空間很小。中央控制意味著全自動駕駛系統(tǒng)設計,乘客只需只需輸入指定地點,一鍵下達“起飛”指令,可自動駕駛飛到指定地點,不需要人駕駛大大降低了飛行汽車操作門檻與風險。 經過幾千個小時測試,億航載人無人機安全性已經得到驗證。在合規(guī)方面,億航是第一個,目前也是唯一一個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授權的載人級AAV試點單位。
先發(fā)優(yōu)勢在于,可以成為行業(yè)規(guī)則制定者。但先行者具有先發(fā)優(yōu)勢,亦有風險。假如未來空中交通能成為現實的話,他們有可能成為汽車界的福特、通用、豐田、特斯拉。也有可能像流星一樣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