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吳曉波頻道(ID:wuxiaobopd),作者:馬淚淚,編輯:何夢飛,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01
歐洲人顏面盡失。
德國最大軍工企業(yè)的CEO,用了一個扎心的比喻:就像大人、父母吃飯,而小孩子只能坐另外一桌。此時的歐洲人,坐在了小孩那桌,正在被邊緣化。
特朗普領導的美國政府,自然是“功不可沒”。
2月14日,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在德國慕尼黑發(fā)表演講。臺下的歐洲人,本以為萬斯會延續(xù)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傳統(tǒng),圍繞歐洲安全、俄烏沖突等重要議題。但他們等來的,卻是一場充滿“爹味”的批評說教:歐洲背離了基本的價值觀,正在自毀長城。
萬斯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fā)言
萬斯在20分鐘的發(fā)言中,火力全開,指責歐洲各國的政客在言論自由方面設置諸多禁區(qū),對非法移民毫無招架之力,面對選民的訴求,只顧當鴕鳥,用逃避粉飾太平。他點名了羅馬尼亞、德國、英國,勾勒出媒體稱為提線木偶,選舉被踐踏、“政治正確”橫行無忌的歐洲現(xiàn)狀,暗示歐洲的價值觀已經(jīng)變質,無法與美國對齊。
這種背刺盟友的舉動,讓會場陷入可怕的沉默中。接著輿論沸騰,歐洲人震驚、混亂,認為萬斯背后的美國,似乎想挑起爭端。多個歐洲國家表達了譴責。
而特朗普的盟友,正帶領政府效率部對官僚系統(tǒng)進行大清洗的首富馬斯克,則是看熱鬧不嫌事大。他在X平臺轉發(fā)萬斯的演講,稱萬斯正在讓歐洲變得偉大,呼吁讓萬斯擔任歐洲主席。
圖源:網(wǎng)絡
萬斯在演講中,替馬斯克“干涉”歐洲政治辯解:如果美國能挺過格蕾塔?通貝里(瑞典環(huán)保少女)長達十年的指責,歐洲也能經(jīng)受住馬斯克幾個月的影響。
對歐洲官僚主義的痛恨、對X在歐洲遭遇的監(jiān)管政策的不滿、對歐洲左派政策的抨擊,這一切構建起了馬斯克對歐洲的怨恨。馬斯克最看不起的,便是德國現(xiàn)任總理朔爾茨,稱他是“無能的蠢貨”,應該主動下臺。
德國大選即將開始,而馬斯克公開支持極右翼的德國選擇黨,并與該黨的女主席開展連線會談。該黨反歐元、反移民、反歐洲一體化。馬斯克的這些動作,連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都表示難以置信。
馬斯克出現(xiàn)在德國選擇黨的一場選舉競選集會上
其實,馬斯克正在遭遇抵抗——特斯拉在歐洲的唯一工廠就在德國,即便該國1月電動車銷量同比上升超過50%,但特斯拉的銷量暴跌,市場份額從14%下降到4%。主流觀點認為,馬斯克對歐洲政治的干預行為引起了眾怒,消費者對此尤為反感。不過馬斯克似乎并不在意。
馬斯克的選擇,即是特朗普陣營的選擇。萬斯在演講結束后,就與德國選擇黨的領導人私下會面了30分鐘。德國總理朔爾茨嘴上回擊,不接受美國對德國大選的干涉,“盟友和朋友之間不會做這樣的事情?!?/p>
但特朗普政府的外交行動表明,他對歐洲國家的內政事務并不滿意,也不在乎盟友的不滿。
02
歐洲的注意力,仍集中在持續(xù)快3年的俄烏沖突上。
盡管特朗普沒能兌現(xiàn)其24小時解決俄烏沖突的誓言,但是在2月12日,就烏克蘭局勢,他與普京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通話,并推進與俄羅斯的談判事宜。歐洲和烏克蘭大為震驚,因為通話前他們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2月18日,美、俄兩國代表團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舉行了會談,美國國務卿以及俄羅斯外交部長等有關人士參與。據(jù)新華社報道,美俄就解決兩國間的棘手問題、俄烏沖突,達成了四點共識。
但歐洲以及烏克蘭缺席會談,也引起了爭論和擔憂。盡管美國隨后向盟友們通報了會談情況,但NYT寫道:“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場兩個大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會議,就像現(xiàn)代版的維也納會議或雅爾塔會議。”
實際上,在談判之前,美國已經(jīng)直言,歐盟官員不會出現(xiàn)在談判桌上。眼見要淪為旁觀者,歐洲陷入恐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就號召各國的領導人舉行緊急峰會,但三小時的峰會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成果,就派遣“歐洲軍隊”問題,歐洲各方產(chǎn)生了很大的分歧。但各國外長也都宣稱,解決烏克蘭問題,不能繞過基輔與歐洲。
馬克龍?zhí)栒俑鲊念I導人舉行緊急峰會
圖源:經(jīng)濟學人
最沮喪的,當數(shù)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俄羅斯代表和美國代表正在進行會談。談論的又是關于烏克蘭,但烏克蘭方面并未參與?!彼_表達了不滿:“談判不應該在我們背后進行”。
但是,特朗普并不待見澤連斯基。
2月初,特朗普希望烏克蘭向美國供應稀土等資源,以換取美國對其的援助,給澤連斯基的考慮時間就一個小時。澤連斯基認為這不是嚴肅的對話,對烏克蘭安全無益,所以并沒有同意。美國認為澤連斯基的決定“缺乏遠見”。
美國總統(tǒng)這種城下之盟式的礦產(chǎn)資源獲取方式,被彭博社評論為“其條件之苛刻,就連黑幫分子也會臉紅”。
“敲詐式外交”未能如愿,特朗普的攻擊和嘲諷便紛至沓來。
在美俄會談后,他更是直言不諱地:“我非常失望,我聽說烏克蘭因為沒有參加會談而感到不滿?!彼€稱,一個半吊子的談判代表多年前就能達成協(xié)議,烏克蘭本可以做交易,而不會損失太多土地?!澳銈儯蹩颂m)已經(jīng)在那兒待了三年……你們(烏克蘭)根本就不該讓它(戰(zhàn)爭)開始。你們本可以做個交易的?!彼f道。
字里行間都在暗示,烏克蘭應該對這場沖突負責。
總統(tǒng)先生還貢獻了兩條謠言。
他聲稱,俄烏沖突以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是歐洲的三倍。但實際上,歐洲援助了1380億美元,而美國則為1190億美元。他聲稱,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已經(jīng)跌到4%。事實上,盡管民眾對澤連斯基的支持有所下降,但其支持率還在50%以上。特朗普認為,烏克蘭到了重新選舉的時刻了,他的這個觀點倒是與普京一致。
圖源:經(jīng)濟學人
特朗普的言論引發(fā)了西方媒體的批評,NYT稱,“特朗普對俄羅斯態(tài)度的轉變,顛覆了美國數(shù)代人的政策”。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對普京的欽佩和尊重,與他對德法盟友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目前,歐洲人認為特朗普在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卻把盟友歐洲視為不可信賴的對象。”一家國際咨詢公司的總裁說。
03
除了借萬斯、馬斯克之口,對歐洲各國的意識形態(tài)和內政進行激烈批評,并將盟友排除在烏克蘭問題談判之外,特朗普開啟第二個任期后,還對歐洲采取了其他行動。
◎ 第一,領土要求。除了加拿大,特朗普想吞并的領土,還包括丹麥的格陵蘭島。該島石油等自然資源豐富,地緣戰(zhàn)略位置突出。特朗普放出不排除武力控制的言論后,不少歐洲國家都明確反對。
小唐納德·特朗普曾在1月7日到訪格陵蘭島
◎ 第二,關稅。特朗普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征收25%的關稅,并且采取了“對等關稅”的政策。他還計劃在4月初公布針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的進口關稅。歐盟在一份聲明中稱,將做出反擊。聲明中還稱,美國加征關稅,相當于向自己的國民征稅,推高企業(yè)運營成本,抑制經(jīng)濟增長,破壞了歐盟與美國的貿(mào)易伙伴關系。
◎ 第三,要求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開支。特朗普早在首個任期時就對歐洲的防務不滿。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美國在北約的軍費開支占比達68%,支出額為9160億美元,而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支出占比僅為28%。最近,他又希望北約成員國將國內生產(chǎn)總值的5%用于國防開支,這比目前的支出目標高出一倍多。
歐美存在分歧,而其背后的原因是,在美國優(yōu)先的戰(zhàn)略中,特朗普一直認為,歐洲占了美國的便宜,所以這樣的關系,必須得改變。他更像是精明的商人,并不珍視二戰(zhàn)后歐洲與美國建立起的關系以及美國在歐洲防務的領導者角色,多次威脅要退出北約,強調歐洲國家應該為該區(qū)的安全負責。
特朗普的再次上臺,進一步鼓動了歐洲的極右翼力量。
除了德國選擇黨,極右翼在荷蘭、奧地利等國都成為重要的政治力量。到去年年底,在歐盟27個成員國之中,極右翼政黨或包含極右翼政黨的政黨聯(lián)盟,已經(jīng)在7個國家掌握執(zhí)政權。去年歐洲議會選舉后,極右翼政黨抱團組建的歐洲愛國者黨團,其口號便是“讓歐洲再次偉大”。
歐洲極右派領導人聚集馬德,
提出“讓歐洲再次偉大”
整體經(jīng)濟低迷、移民引發(fā)的沖突和安全擔憂、俄烏沖突帶來的壓力,造成了歐洲的多重困境。傳統(tǒng)主流政黨應對乏力,民眾信任大減,極右翼思潮開始蔓延,歐洲的政治版圖正在被重塑。
“讓歐洲再次偉大”的口號與特朗普的意志形成了共振,這也是萬斯痛批歐洲盟友的大背景。
正如學者鄭永年的分析:
特朗普不是不要歐洲,是不要現(xiàn)在中、左派執(zhí)政的歐洲。他們對德國、意大利的右派情有獨鐘,萬斯還見了德國右翼政黨。特朗普希望重塑歐洲。他們的戰(zhàn)略目的,是減少目前的‘自由世界秩序’,強化各國家的主權性質,這一點和歐洲右翼契合。因此,今后幾年歐洲“右轉”還會加速——既然中、左派沒有把歐洲搞好,為什么不讓右派試試?
繞開歐洲,開展美俄談判,特朗普對盟友們的鄙視又更進一步。
彭博在一篇評論中陰陽怪氣地寫道,多年來,歐洲在防務上投資不足,只想搭美國便車,這造成了自身地位的弱化。
”歐洲已陷入一種境地,它難以想象失去一個無法再信任的超級大國的庇護后,該如何存續(xù)”,“在短期內,歐洲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不僅在烏克蘭未來談判中淪為旁觀者,且在美軍駐歐洲問題以及其他美俄關系問題上也是如此?!?/p>
總之,美國與歐洲的關系,進入了新階段。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