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港股研究社(ID:shizhiguancha),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愛·揚格說:“在那海水酣睡的宮殿里,鋪滿了多少奇珍異寶?!比缃瘢虏栾嬈放普破鸪龊?癯保诰騺碜院M馐袌龅呢敻粰C會。
近日,茶百道股價實現十連漲。消息面上,公司在韓國首爾建大站新店正式對外營業(yè)。根據茶百道韓國市場負責人王歡透露,目前品牌在韓國市場的本地消費者占比已超過80%,用戶復購率高達45%。同時,茶百道收到了大量加盟申請,已有超過300家加盟商排隊等待開店機會。
在中報業(yè)績表現不佳,國內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茶百道向投資者講述了品牌下一個增長點在哪。那么,新茶飲出海故事是否真的如此動聽?
新茶飲卷出了“大航海時代”
全球化布局越來越受重視,是新茶飲行業(yè)最大的變化。而正所謂變化使我們成熟,但它首先使我們痛苦。這種變化是新茶飲市場增速放緩,競爭者不斷增加,內卷持續(xù)加劇的產物。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xié)會的數據,我國茶飲市場在經歷過去快速擴張之后,增速有所回落,而天眼查專業(yè)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茶飲相關企業(yè)新增注冊高達1.9萬余家。
圖源:平安證券
國內增長見頂的背景下,新茶飲品牌紛紛將目光投向海外,開拓第二增長曲線。現如今,面向廣闊的全球市場,各大品牌形成了差異化的三大出海方向。
其中,東南亞是首選之地。比如,蜜雪冰城以印尼、越南為核心東南亞出海國家,布局超過4000多家門店;霸王茶姬入駐馬來西亞至今,門店總數已突破130家;奈雪的茶也落戶新加坡。
這些品牌把目光鎖定在東南亞,有著四大優(yōu)勢:第一,地緣上與中國相鄰,便于供應鏈搭建;第二,作為新興市場,東南亞國家租金、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第三,消費文化方面,華人華僑眾多,文化習俗與中國相近;第四,東南亞地處熱帶、亞熱帶,平均氣溫較高,對于茶飲來說幾乎全年無淡季。
其次,也有品牌選擇了歐洲和北美市場。比如,2023年,喜茶在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海外多個國家的核心商圈開出當地首店。
盡管對于茶飲品牌來說,歐美市場相對于東南亞在地緣上、文化上都不具備優(yōu)勢,但是當地較高的人均消費,豐富的商業(yè)生態(tài)也給了新茶飲發(fā)展的機會。
然而,在這兩大路線的基礎上,還出現了一個新方向:韓國。2023年10月,茶百道在韓國首爾落地海外首店,成為首個將韓國作為出海第一站的品牌。
圖源:平安證券
之所以把韓國單獨列出來,是因為該市場兼具東南亞和歐美市場的特點:既有較為發(fā)達的經濟,且咖啡飲品消費成熟,據全球信息咨詢企業(yè)歐睿的數據,2023年韓國人均咖啡消費量是全世界平均值的近3倍,同時又具備飲食習慣與國內接近的優(yōu)勢。
茶百道選中韓國的原因顯而易見,地緣優(yōu)勢疊加經濟、消費優(yōu)勢,正如王歡所說:“我們就想從韓國人每天2-3杯的咖啡中,搶過來一杯。”
總之,白熱化競爭的中國新茶飲品牌,都開始尋找新的“天選之地”。但是,無論品牌方選擇了哪條出海方向,都意味著面臨與國內差異化的市場環(huán)境。
這就導致出海容易,扎根不易。尤其是隨著全球化布局范圍擴大,像茶百道這樣開拓教育一個全新市場將成為越來越多品牌的必選項。
這是一場直指行業(yè)發(fā)展的“閉卷考試”。
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本土化是關鍵詞
新市場代表著未知性。對于品牌方來說,更意味著“踩不完”的坑。
比如“泰國瑞幸”這樣的山寨問題,從2018年新茶飲開啟新一輪出海潮起就層出不窮。當年,赴韓留學生在韓國搶注茶顏悅色商標,此行為合法而品牌方無可奈何。此外,還有品牌經歷了“找中介咨詢反被搶注商標”的事件。
除了商標專利以外,諸如日出茶太奶茶原材料在美國FDA認證時間過長導致物料過期;茶百道在韓國一個西瓜200元人民幣;撻檸爆款鮮檸茶“撞味”當地衛(wèi)生間清潔劑等等監(jiān)管法規(guī)、供應鏈成本、文化習俗差異的大坑,已經讓國內品牌踩了個遍。
正如文化社會學家John Tomlinson形容特色食物是“敘述著移動和混合的故事。”新茶飲海外再創(chuàng)業(yè),必須積極求變以融入當地市場環(huán)境。
隨著茶百道在韓國走過“從0到1”的過程,王歡對此深有體會:“從實體來看,最難的是跨境供應鏈。而從中長期來看,是文化差異?!?/p>
因此,建設本土化供應鏈是新茶飲品牌出海的第一道必答題。
這么做好處很多:一方面是更容易適應當地市場標準。對于茶百道在韓國的拓荒經驗,王歡提到:“韓國的進口食品檢測標準在世界范圍內都屬于較嚴格的地方。這一步跨不過來,店就開不起來?!?/p>
另一方面是有效優(yōu)化控制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供應鏈體系主要依賴于國內,就會導致跨國運營成本高企,海外門店盈利堪憂。比如,受困于供應鏈,蜜雪冰城在越南曾經出現了凈利潤為負的情況。
圖源:平安證券
為了壓低運營成本,蜜雪冰城后期采取了自主生產原材料、構建倉儲和物流網絡的海外市場供應鏈策略。而茶百道也在招股書中披露,計劃將5%的IPO募集資金用于支持海外市場的供應鏈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外打造更加完整的供應鏈,還可以順勢解答第二道大題:適應消費文化差異。
目前,茶百道在韓國市場的菜單有二十幾個SKU,大部分與中國市場差不多,但是茶百道也根據當地不同季節(jié)的水果,打造了3到5款本土獨有的產品。而據王歡表示:“目前品牌在韓國市場的本地消費者占比已超過80%,用戶復購率高達45%?!?/p>
這說明注重本土化和差異化平衡的產品創(chuàng)新策略,有助于推動新茶飲的市場教育。而在讀懂本土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學會與本土企業(yè)合作和共贏,也是新茶飲本土化的關鍵解法。
作為海外門店擴張速度最快的新茶飲品牌之一,蜜雪冰城的秘訣就是與入駐東南亞的中國品牌合作,借助OPPO、vivo等品牌當地經銷商擴張。比如在印尼市場,不少OPPO、vivo經銷商也成為蜜雪冰城加盟商。這些本土經銷商對當地法務法規(guī)、稅務籌劃、資金運營、招商加盟更加了解,可以幫助品牌避開不少坑。
同時,新茶飲品牌還可以通過建立起自己的本地團隊,“先找對人,再做對事”。
總而言之,海的那邊是機會,但要抓住機會,卻需要花更多心思。而從各大品牌本土化的深入探索來看,新茶飲拓荒海外的打法越來越成熟,收獲的季節(jié)正在到來。正如王歡所說:“我們今天已經摸著石頭過河了……閉卷考試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去教育一個新市場,也為我們開拓別的新市場積累了‘0到1’的經驗?!?/p>
席卷海外的“新茶飲文化”
《人民日報》上有這么一句話:“漁夫出海前,并不知道,魚在哪里,但還是會選擇出海,因為相信會滿載而歸。很多時候,選擇了才有機會,相信了才有可能?!?/p>
中國新茶飲出海有今天的盛況非一日之功。早在2010年左右,第一批茶飲企業(yè)就將目光投向了海外。比如,2010年,快樂檸檬在菲律賓馬尼拉開設了第一家海外門店;2011年,貢茶足跡先后遍布澳大利亞、美國、墨西哥等地;2012年,春水堂、貢茶等品牌進入日韓、歐美市場等。
彼時,這些茶飲品牌打法尚不成熟,未能撼動咖啡的市場地位,但是扮演了開拓者的角色,為現制茶飲積累了一定知名度。
如今,隨著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增強,新茶飲品牌攜更加成熟的體系和供應鏈出海,更加受到海外市場追捧。比如,受限于韓國的鮮果類價格較高,茶百道在國內均價在十幾塊錢左右,在韓國的平均價格卻達到了30元左右,部分飲品甚至比星巴克還貴,但是相對較高的價格絲毫沒有影響本地消費者對“新物種”的喜愛。
“江南首店90%的用戶是韓國本地人。”王歡表示:“茶百道在韓國第三家店——弘大店,從開業(yè)前到打烊排了三天三夜,平均排隊2.5小時。韓國當地的同行和媒體說,在韓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排3個小時、排100米長隊去買一杯飲品,以前從未有過這種情況?!?/p>
除了茶百道,其他新茶飲品牌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蜜雪冰城完成了超級IP的本土化,通過“雪王”形象進行文化宣傳;喜茶突出“城市特色”混合主體,通過與社交媒體和本地名人合作進行宣傳;霸王茶姬則掀起了“國風+本土”潮流。
這些品牌將中國的茶文化與現代元素相結合,打造出獨特的品牌故事和視覺識別系統(tǒng),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形象”的命題,擺到了桌面上。
對此,中國食品產業(yè)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隨著大國的崛起,以及民族的自信,文化的自信,中國品牌出海的時機已經來臨。新茶飲品牌出海已成為全球飲品市場的一股新興力量?!?/p>
展望未來,“飲品戰(zhàn)爭”才剛剛開始。國內新茶飲品牌有望復刻星巴克全球擴張的故事,讓中國現制茶飲也實現全球化。
“那些看向大海的人,會成為大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