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阿爾法公社(ID:alphastartups),作者:發(fā)現非凡創(chuàng)業(yè)者的,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發(fā)布。
短短一周,卻是AI 編碼賽道的高光時刻。三家知名AI Coding公司都在上周獲得了可觀的融資。
先是總部位于舊金山的 Magic 公司在谷歌前CEO的加持下獲得了 3.2 億美元的融資,使其總融資額在短短兩年內達到了4.65 億美元,隨后公司趁熱打鐵,發(fā)布了首個1億個token上下文窗口的模型 LTM-2-mini,頓時聲名鵲起。與此同時,總部位于圣何塞的 Codeium 公司在C 輪融資中獲得了 1.5 億美元,得到了 General Catalyst 和 Kleiner Perkins 等知名投資者的認可,估值12.5億美元,晉升為獨角獸。無獨有偶,Codeium 的“老對家”,AI代碼生成新秀Cursor獲6000萬A輪美元融資,由A16Z領投,OpenAI等巨頭參投。
在這些AI新貴后面,不乏金光閃閃、鼎鼎大名的投資人們。根據《金融時報》報道,自2023年初以來,AI編程助手累計獲得近10億美元投資。Replit、Anysphere、Magic、Augment、Supermaven和Poolside AI等公司僅在今年就籌集了4.33億美元,總融資額達到9.06億美元(根據Dealroom的數據)。大量的注資仿佛在表明,計算機編程是最先被人工智能技術改變的工作職能。在阿爾法公社之前的文章中AI編程創(chuàng)業(yè)公司為何接連獲得大額融資?|AlphaFounders,我們簡要介紹過AI編程領域的融資盛況,這次我們將深入了解,AI 編程公司的迷人之處究竟在哪。
Github開宗明義,Codeium精益求精,Magic后生可畏
Github奠定理念
提到AI編碼助手,不得不提鼻祖級應用,GitHub Copilot。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曾透露,Github Copilot帶來的收入已超過微軟收購GitHub時GitHub的全部收入。這款基于大語言模型的AI編程助手能夠根據上下文自動生成代碼,大大提高了開發(fā)人員的工作效率。
作為編程助手的代表作,GitHub Copilot奠定了三大革新性的理念,此后不斷被參考和實踐。
1、如何做產品?在AI時代下,軟件產品的大趨勢是從"特性工廠"變成"結果驅動"。
不同于傳統(tǒng)注重項目管理和代碼質量控制的方式的項目管理模式,未來的軟件產品開發(fā)更注重從用戶需求和業(yè)務目標出發(fā),通過迭代的方式不斷優(yōu)化產品,以實現預期的結果。這種“結果驅動”的思維方式對于開發(fā)基于人工智能的產品尤為關鍵。傳統(tǒng)的軟件產品開發(fā)是一個相對確定性的過程,開發(fā)者可以編寫單元測試,檢查代碼是否存在bug,并修復它們。但人工智能產品則完全不同,AI產品是非確定性的,開發(fā)者無法完全預測它們的輸出。因此,AI編程公司需要思考產品管理到底意味著什么,Github的策略即是采取更加靈活和迭代的方式,不再簡單地依賴單元測試,而是建立了一套復雜的離線評估體系,通過大量的樣本數據來評估Copilot的輸出質量,不斷驗證假設,并根據用戶反饋來優(yōu)化產品。
2、如何挖掘產品價值?通過“Prompt Engineering”等人機協(xié)作模式讓用戶“駕馭”產品。
傳統(tǒng)的軟件開發(fā)流程過于注重項目管理和交付,而忽視了如何將用戶需求和業(yè)務目標有效地轉化為產品功能。這種"特性工廠"式的思維方式,往往會導致產品失去焦點,無法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AI編碼助手并非簡單地通過代碼補全來提高開發(fā)效率,而是試圖從根本上改變程序員的工作方式。這類軟件最大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幫助開發(fā)者更快地完成編碼任務,更在于它能提升他們的工作體驗和滿足感。碼農們在一次次Prompt Engineering的交互中,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創(chuàng)新和問題解決上,由此提升了用戶和軟件的親密度與粘性。
3、如何變現產品價值?GitHub Copilot親身演繹AI編碼公司的商業(yè)化打法,是與云基礎強勁的大廠綁定。
在各家大廠爭先投資AI 編程賽道前,微軟早已入局,在2018年以75億美元收購GitHub Copilot。而上周Magic獲谷歌支持、Cursor有OpenAI站臺更是驗證了GitHub Copilot的商業(yè)化道路,大廠需要與AI編碼公司綁定搭建生態(tài),保證自己不落后,而AI編碼公司的技術創(chuàng)新需要資金,更需要高性能基礎設施的支持,以供大規(guī)模用戶使用,因此大廠成為最優(yōu)選。
Codeium升級模型
Codeium的創(chuàng)立和Github Copilot的產品理念脫不開關系。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CEO Varun Mohan是早期Github Copilot的用戶,深深感受到這類工具的巨大潛力,但同時也發(fā)現它們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只能在代碼的開頭或結尾提供建議,無法智能地補全中間,于是在2022年中期Codeium誕生。為了更好地利用代碼的語義信息,Codeium團隊在模型訓練時專門增加了上下文建模的目標,讓模型能夠捕捉更豐富的上下文特征,最終解決了“填補中間”的技術難題。
同時,Codeium在Github Copilot的基礎上,針對產品設計也做出了獨特的選擇。Copilot的理念是以用戶反饋來優(yōu)化產品,因此當時現有的代碼生成工具常常過于關注簡單的"接受率"指標,而忽略了生成代碼的實際質量。這可能會導致工具提供一些毫無意義的建議,只為了提高指標。為了避免這種情況,Codeium團隊專門設計了一套"字符級歸因”機制,能夠精確度量每個代碼建議對最終產出的實際貢獻,更關注被采納的代碼占整個代碼庫的比例,優(yōu)化了產品驗證流程。
Magic拉開推理能力大戰(zhàn)
AI編程賽道玩家層出不窮,狂攬近5億美金的AI編碼初創(chuàng)新星Magic更是野心勃勃,將前人定義的編程自動化暢想到極致。Magic近日已推出首個1億個token上下文窗口的模型 LTM-2-mini,而以長上下文窗口聞名的Google 的Gemini 旗艦型號,也僅擁有 200 萬個 token。如果說此前AI編程產品領域的角逐主要在訓練層面的參數規(guī)模、數據多模態(tài),那么現在比拼的則是推理能力的進化,例如超長文本、推理時間計算、強化學習、對齊等等。因為Magic 的目標遠不止于開發(fā)一個編程智能助手,而是實現AGI:一個比人類更可靠地解決對齊等問題的人工智能。為實現這一路徑,Magic同樣選擇與Infra強勁的大廠結盟,和谷歌、英偉達深度合作,在 Google Cloud Platform 上構建兩臺“超級計算機”,使用Nvidia H100 GPU。
一個基于10%的人口都是“程序員”的冰雹猜想
可以說,AI編程賽道是AI應用領域獨角獸最集中的方向之一。玩家這么多,這個賽道會擁擠嗎?從長遠看,并不會。
從一開始,編程助手這個工具的出現,就暗存著“民主化編程”的愿景,即不僅是提高開發(fā)人員的生產效率,更要讓普通用戶也能參與到軟件創(chuàng)造中來。而AI的賦能將逐步降低編程的門檻:讓每個人都能通過一個文本框就能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軟件產品。
如果AI工具能嵌入到現有工作流程中并立即顯現出價值,那么更容易實現盈利。正是編程助手的強經濟效應,用戶付費意愿和滾雪球式的用戶增長等屬性,推動了微軟、亞馬遜、Meta、谷歌等科技巨頭爭相入局。
數學領域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任意給一個自然數N,如果它是偶數,就將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數,則對它乘3再加1,經過有限步驟后,最終的演算都是以 “4→2→1”為結尾。AI 編程公司的魅力應該在于,假以時日,能為開發(fā)者將復雜的編程問題都以 “4→2→1”為結尾,化繁為簡,編程越容易,需求就越高。
如果10%的人口都能編程,那將是一個巨大的變革。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