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鳳凰WEEKLY財經,作者:王涵,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經歷5天之后,宗馥莉的辭職風波,終于落幕。
7月22日晚,娃哈哈發(fā)布聲明稱,為確保公司的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經各股東友好協(xié)商,宗馥莉女士決定繼續(xù)履行娃哈哈集團的相關管理職責。
5天前,7月18日,網(wǎng)上流傳的一封辭職信,掀起軒然大波。
那個曾在父親追悼會上說雙手要成為“他續(xù)寫飲料傳奇的筆耕者”的宗馥莉,要辭去娃哈哈的副董事長和總經理的崗位,不再參與其經營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這封辭職信落款的時間為7月15日,此時距離宗馥莉接棒公司僅僅不到5個月。
外界對此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宗馥莉管理能力不行,有人說是宗馥莉希望娃哈哈上市與其他股東目標產生分歧,還有人說宗馥莉被舉報侵占國有資產……
和父親宗慶后執(zhí)掌娃哈哈三十余年留下的烙印相比,如今的宗馥莉雖已年過不惑,但對娃哈哈這個龐大的商業(yè)帝國來說,仍然還是個“新手”。
宗馥莉被留下的消息并不令人意外。撇開宗馥莉,誰能接棒,這個問題,似乎比“宗馥莉該不該接班”更難尋找到答案。
而且,放眼整個飲料市場,娃哈哈一天不穩(wěn)定下來,對手就多一天趕超的機會。
1 娃哈哈不姓宗?
“娃哈哈不姓宗,就缺了當初的‘企業(yè)精神’。”
自宗馥莉辭職信在網(wǎng)上流傳以來,不少網(wǎng)友都在為宗馥莉鳴不平,他們認為宗馥莉繼承父親的衣缽是合情合理的。
但宗慶后的衣缽由何處而來,直到辭職信爆出,才有人開始仔細關注這個問題。
娃哈哈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民營企業(yè),宗慶后的股權也不是娃哈哈中占比最高的。
三十多年前下海創(chuàng)業(yè)的宗慶后,從一開始,就帶著濃厚的體制內烙印。
1987年,宗慶后在學校發(fā)現(xiàn)商機,向親朋好友借了14萬元,承包下了當時連年虧損的杭州校辦企業(yè)經銷部。
雖然投資創(chuàng)業(yè),承擔風險的是宗慶后,但校辦企業(yè)給出了合法經營的牌照,這也奠定了娃哈哈脫胎于體制的底色。
這種操作,在那個時期下海經商的企業(yè)家身上極為常見。
與宗慶后類似,海爾創(chuàng)始人張瑞敏是接手青島電冰箱總廠之后,開始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萬事利集團創(chuàng)辦人沈愛琴,也是因為接手了面臨倒閉的杭州筧橋綢廠,才有了后來“絲綢女王”的稱號。
伴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企業(yè)所有權制度的逐步清晰和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企業(yè)與體制的關系也在逐步變得更加清晰。下海經商的企業(yè)家們所依托的國有背景,逐步通過股權改制、買斷等方式與原所有者做出明確的“分割”。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娃哈哈也進行了股權改制。改制后,杭州上城區(qū)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占股51%,宗慶后占股29.4%,職工持股會占股19.6%。不久后,杭州上城區(qū)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5%的股權轉讓給職工持股會,最后形成今天的局面。
娃哈哈占股比例 來源/天眼查
據(jù)天眼查顯示,杭州上城區(qū)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娃哈哈集團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46%,宗慶后為第二大股東,個人持有29.4%的股份,剩余的24.6%股份,由多年元老組成的職工持股會持有。
但作為娃哈哈最早的創(chuàng)始者,宗慶后一路打拼下來,所博得的各方認可,也使得宗慶后本人在其中的作用和所擁有的決策權,又遠遠超出了名義上的股權比例。以至于宗慶后股份或許不是最多的,但話語權還是最高的。
這樣的信任光環(huán),甚至可以被視為是宗慶后獨有的,當宗慶后離去之后,光環(huán)不可避免地隨之暗淡,即使是親生女兒接班,也無法完全復制。
宗馥莉能否像父親一樣穩(wěn)住娃哈哈數(shù)十年?這也與辭職信中明確提到“杭州市上城區(qū)人民政府對宗馥莉接班的合理性提出質疑”相互對應。
2 宗馥莉的挑戰(zhàn)
企二代接班的挑戰(zhàn),不僅來自于股東,也來自于家族內部。
初代企業(yè)家相繼老去,公司所有權、經營權的歸屬,父輩想一并傳承至子女,但家族的挑戰(zhàn)始終伴隨著。
此前杉杉股份創(chuàng)始人鄭永剛離世后,兒子鄭駒和后媽周婷上演了一場財產爭奪戰(zhàn),幸而鄭駒頗得公司董事會信任,才保住了董事長的職位。
在網(wǎng)傳宗馥莉辭職信被爆出的第一時間,作為宗馥莉的親人,宗慶后胞弟宗澤后竟也對宗馥莉辭職表示支持,并在朋友圈公開說“是件好事”。
家族的質疑,既可能是成員內部私心的體現(xiàn),也是對二代的能力打上一個問號。
對剛失去父親庇護的宗馥莉來說,這兩點挑戰(zhàn)是同時產生的。
娃哈哈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宗馥莉
宗馥莉對如何管理公司有自己的一套經營理念和體系,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她的管理風格與父親不同,自己更為嚴格。
不同的管理風格必會有支持和反對兩種聲音。有人看到娃哈哈在一點點“變老”,知道宗馥莉是在自救;也有人對此表達了不滿。
在辭職風波后,紅星新聞援引娃哈哈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員工表示,幾天前就已經聽說“宗馥莉辭職信”一事。其評價宗馥莉接班后,沒有將發(fā)展成果和員工同步,接班后,其對原來中高層人員頻繁更換調整,員工是有意見的。
實際上,宗馥莉的“鐵血手腕”很多人早年間就見過,在宗馥莉治下,一些老員工因為不符合崗位的要求而被她辭退,也會有一些年輕的基層被提拔做管理者。
但在宗慶后看來,老員工不僅要看功勞,也要看苦勞,因此,也曾出現(xiàn)宗馥莉前腳剛把人趕出門,后腳又被宗慶后給請了回來的現(xiàn)象。
讓躺平賺錢的人重新恢復“狼性”,需要很長時間的籌謀,而這也被視作宗馥莉被“群攻”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宗澤后看來,宗馥莉最大的問題是,接班娃哈哈不應該考慮如何做大規(guī)模,如何賺錢,如何大刀闊斧改變現(xiàn)狀,首先要考慮是如何做好事,做慈善,讓所有人都認可。宗馥莉卻反其道而行之,火力四開,鋒芒畢露,應了古語:剛易折。
如今,宗慶后留下的29.4%股權尚未完成繼承和分割,宗馥莉雖確定繼續(xù)任職,但公司內部和家族內部的問題依然存在,如果不解決,對娃哈哈的正常運營也是一種影響。
3 娃哈哈沒有第二選擇
對娃哈哈來說,目前也更需要一個穩(wěn)定的發(fā)展環(huán)境。
“2022浙商全國500強”全榜單顯示,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2021年營收519.15億,同比增長18.04%,位列總榜單的第45位?!?023中國民營企業(yè)500強”榜單顯示,2022年,娃哈哈公司銷售業(yè)績達到了512.02億元。根據(jù)娃哈哈官方表述來測算,2023年年營收也維持在500億元左右。
但這些年的成績,始終不能與2013年782.8億元的高點相提并論。
而且,娃哈哈雖然不斷提出結合品牌年輕化的戰(zhàn)略,上架娃哈哈兒童營養(yǎng)液、晶睛葉黃素維生素A飲品、添把勁等健字號產品,卻未在市場掀起大的水花,娃哈哈純凈水始終牢牢占據(jù)品牌C位,也是娃哈哈最大的依仗。
不過,即使是賣水,娃哈哈的競爭對手也有很多。
這個夏天,農夫山泉率先打起價格戰(zhàn),北京諸多超市內農夫山泉綠瓶裝純凈水12瓶裝,售價8.9元—9.9元,硬生生把瓶裝水的價格打下1元。
在廣告營銷方面,農夫山泉也下了本錢,無論是公交站牌,還是電梯內廣告,隨處可見農夫山泉的宣傳語,“綠瓶有點甜,紅瓶更健康”。
除此之外,今年7月,怡寶母公司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通過中國證監(jiān)會IPO備案,將赴港上市。
招股書顯示,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九成以上營收,均來自包裝飲用水產品。根據(jù)灼識咨詢的報告,怡寶飲用純凈水產品在2023年的零售額為395億元,售出超146億瓶,市場份額為32.7%,約為排名第二企業(yè)的四倍,且超過排名第二至第五企業(yè)的總和,是中國飲用純凈水市場的第一品牌。
對比來看,2023年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娃哈哈排名第四,市場份額占比5.6%,落后于第一名占比23.6%的農夫山泉,和占比18.4%的怡寶。而在純凈水市場,娃哈哈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占比8.9%,也不敵怡寶。
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純凈水市場占比圖 來源/華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招股書截圖
2024年,宗慶后離世的沖擊,帶動了市場的購買欲,娃哈哈旗下產品銷量大漲,更有網(wǎng)友直言,看到宗老的故事,發(fā)現(xiàn)以前買水太隨意,以后只買娃哈哈。
但情緒消費總會有結束的一刻,員工感知到的也只有壓力,有娃哈哈工作多年的老員工對媒體表示,宗馥莉接班后,雖然公司規(guī)模有所擴大,但員工并未享受到相應的福利待遇和發(fā)展機會。
內憂外患下,娃哈哈未來的處境只會愈發(fā)艱難。但目前來看,宗馥莉的地位仍不可動搖,娃哈哈姓不姓宗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力挽狂瀾,拯救下滑的娃哈哈呢?
宗慶后用心栽培宗馥莉二十年,娃哈哈沒有第二選擇,或許就是這位父親對女兒最后的守護。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