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開菠蘿財經(jīng)(ID:kaiboluocaijing),作者:吳嬌穎 金玙璠 蘇琦,編輯:吳嬌穎,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這屆打工人,最近開始流行“精神辭職”。
所謂的“精神辭職”或者說“安靜辭職”,并非真的辭職,而是指在職場上,停止在工作中努力上進的心態(tài),劃清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僅以最低限度完成分內職責。
最直接的表現(xiàn)有,按時下班、絕不加班;上班時間外不回復任何工作消息;對工作項目的質量和時間不給超出預期的結果……通俗來說,這種狀態(tài)是,躺平但沒完成躺平,擺爛但不完全擺爛。
不過,開菠蘿財經(jīng)和三位在職場實踐過“精神辭職”的人聊了聊發(fā)現(xiàn),對許多在職場被迫內卷的打工人來說,怎么把握好這個度,既不影響工作效果又不耽誤享受生活,并沒有職場博主們說的那么簡單。
有人在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先是努力得不到回報,后因不愿內卷而決定“精神辭職”,卻被領導以拖累團隊績效為由勸退,最終選擇了辭職。
有人在國企,“精神辭職”后績效不如同期生,還被傳出“很閑”的風評,但生活的充實抵消了工作上的受挫,決定堅持下去。
有人在創(chuàng)業(yè)公司,因能力強承擔了更多工作量,但付出回報不成正比,“精神辭職”后首先過不去的是自己的責任心和自尊心,打算真正辭職找回生活。
“精神辭職”,似乎并沒有讓職場人變得更輕松,說到底,它與當下的職場環(huán)境太難匹配。
越努力薪水越少,我開始職場擺爛
陳墨 | 23歲 某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員工
去年3月,我進入某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工作,今年年初經(jīng)歷了三次項目組調整,終于明白這份工作沒有前途,就開始職場擺爛、不再努力,拿基礎工資。
兩個月后,今年7月的一天,組長找我談話,勸我盡早主動辭職走人。
其實我來這家大廠的前期,絕對是“拼命三郎”,因為起初我還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晉升。在第一個項目里,別人卡點來,我總是提前40分鐘到崗,不是組長、但工作量不比組長少。
組內的績效排名決定工資,可組長把組內搞得異常內卷,結果是,努力的人月月墊底,投機取巧的人卻拿著高薪。有一個月,我以11萬的效能第一、拿了全組倒數(shù)第三的績效排名,而效能第二的同事、拿了倒數(shù)第八的績效。
又因為,當時組里存在數(shù)據(jù)造假,我向高級Leader越級舉報,可得到的只有他的口頭安慰,向我講述他此前經(jīng)歷的職場不易。事后,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天真,如果東窗事發(fā),高級Leader也要負責任,他不想把事情鬧大。
努力卻不見回報,我開始抵觸這份工作,拼命找機會轉崗。好在,高級leader讓我去了第二個項目組。
在那里,我度過了努力且舒適的5個月。每天早到晚退,中間除了吃飯,其余時間都在做表、跟數(shù)據(jù)。很累,沒有額外工資,但所幸組長肯定我的努力。終于,我等來了新一輪競聘,提交了申請。就在我以為一切都將迎來轉機的時候,公司降本增效,全組被解雇,只留下了我和另一個人。
我被迫轉到第三個項目組。這是一個更加地獄的組,加班幾乎是日常,核心人員很排外,每周都有人離職。當時還有一個項目組在招募,我申請了面試。清晰地記得5月的一天,我同時接到了“升職考核落選”和“轉崗面試落選”的消息。當晚回到家,我哭了很久。
有一天,我突然想透了一個問題,“為什么電影作品里的反派能成為反派?”其實那些反派一開始也不過是一些想得到獎勵的孩子,也曾努力地融入主角團,但屢次失敗后,認清了世界,心態(tài)開始扭曲,從而變成反派。
從此,我進入了“精神辭職”的狀態(tài),開始擺爛,心態(tài)是“大不了被解雇”。公司有標準績效線,但組長把標準績效線翻了三倍,讓我們“內卷”,他得利。我就堅持只做公司規(guī)定的標準績效,做完就等下班。
到第三個月時,組長找我談話,說我的“擺爛”影響到了整組的績效成績,要么改正,要么自己提離職。
此時的我已經(jīng)不在意公司的任何人了,我反問他,“我拖了整個組績效?我好大的本事?!盠eader笑了,說:“畢竟績效也不是你一個人可以拖動的,但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我還怎么管理。”
之后,我繼續(xù)擺爛,但說實話,身體不累了,精神卻很累。我明白了,我不屬于這家公司,我只是暫時沒有找到目標,早辭晚辭都一樣。
不久后,我辭職了。以前,我以為出國走走看看世界的參差能激勵自己,但好像還是沒找到我在世界的價值。接下來,我準備過段時間出去旅游、再多看看世界。
堅持“精神辭職”,因為我要在興趣上卷起來
星星| 27歲 某國企員工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四年,已經(jīng)從剛進職場時候的“很卷”,到現(xiàn)在進入“精神辭職”的狀態(tài)。
剛入職的我,曾經(jīng)為了擺脫初期瑣碎的工作內容,努力表現(xiàn)自己,做一個職場老手。
但這和領導的要求還差得很遠。我的領導很拼,他經(jīng)常凌晨兩三點還在給員工發(fā)消息,第二天8點多又準時出現(xiàn)在工位。在他的組里,下班后被拉著開會,隨時布置任務、要求立即反饋,都是常態(tài)。領導欣賞的也是工作拼命的同事,我就成了組里為數(shù)不多的另類。
而我想要的是,到點下班,劃清生活和工作的界限,發(fā)展自己的愛好。
逐漸地,我開始“精神辭職”,除了分內的工作,別的一概不攬,絕不允許工作占用生活的時間。
為此,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當部門成立新小組時,主動申請轉崗。在現(xiàn)在的組里,工作時間和內容更加固定,我不會再經(jīng)常被臨時加派工作,加班到很晚。
不過,我在新的組內依然堅持“精神辭職”,比如有一次,我直接拒絕了領導的工作安排。當時他讓我臨時去負責一個新項目,我自知就算是用盡全力也不會達到最后的目標,甚至可能還要背鍋,就直接拒絕了。領導說這是上面的安排,不過,我還是據(jù)理力爭,推拉幾次后,這份工作被派給了其他人,那個接手的人兩個月后辭職了。
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同一批入職的小伙伴的績效大多比我高,公司里同時開始傳出“我很閑”的風評。那段時間我非常焦慮,想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做好了份內工作、能力也不差,卻被這樣評價。
與其滿腹委屈地工作,我更想“自證清白”,開始主動找尋機會和領導溝通,向他反映了目前工作環(huán)境中存在的問題:很多同事的“原則”是“別人不下班我不下班,別人下班我還加班”,希望讓領導看到他的工作“很忙”“很累”,績效等評分更高。在我看來,他們中的確有人工作繁重,但更多人是在“無效內卷”。
接下來,我還是會堅持“精神辭職”,因為生活帶給我的東西,抵消了工作上的受挫,而我也會在工作以外的事情上卷起來。每個周末,我都會制定下周的計劃,比如拍一組主題攝影、學一首新曲子,幾乎把每天下班后的時間都排得很滿。
豐富的愛好,也給我的工作帶來的改變。每次公司的活動策劃和組織,例如年會中的主持、表演節(jié)目等,同事們總是第一時間想到我,我也會好好準備。
不過,我不會勸別人和我一樣停止內卷、放慢腳步。“精神辭職”,聽起來很瀟灑,但其實也需要承受物質上的壓力,在我想給自己換把琴卻又舍不得的時候,這樣的感覺尤其強烈。
我的“精神辭職”可能只是階段性的,再過幾年,我可能又會是另一種心態(tài)。最近,我在考慮發(fā)展副業(yè),希望在工作穩(wěn)定的情況下,探索更多的生活方式和職業(yè)邊界。
責任心太重,“精神辭職”后我更焦慮了
小意| 28歲 某創(chuàng)業(yè)公司員工
工作6年,我自認為是個業(yè)務能力不錯、責任心很重的人。但也正是因此,我很容易在工作中被“道德綁架”——老板給我活多,是因為我能力強;同事找我?guī)兔Γ且驗槲易顓柡Α?/p>
久而久之,我成了部門最忙最累的那個。我的工作量要比一些同事多很多,常常同時兼顧好幾個項目,熬夜寫方案、做策劃,頭發(fā)越掉越多。
但事實上,我的工作強度和難度,與回報完全不成正比。薪資或者晉升機會并沒有因此增加,我也沒有在工作中獲得足夠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感覺自己就是一個不停運轉的機器而已。
有一天我猛然發(fā)現(xiàn),我的生活好像除了工作,就沒有別的了。
以前,我是一個興趣愛好很廣泛的人,現(xiàn)在同好們聊的話題,我都參與不進去,因為已經(jīng)很久沒關注那個領域的新動態(tài)了。周末朋友們約露營爬山,我都因為要加班而拒絕,后來他們組織這類活動直接不喊我了。我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沒看過任何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
我想過辭職,也投過簡歷,但現(xiàn)在要想找到一份各方面還不錯的工作,太難。我只能努力在心態(tài)上做一些轉變,告訴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這么糟糕了,就算沒有工作,也不會比這糟糕到哪里去。
當我抱著大不了就裸辭的心態(tài)重新回到工作中來,也有了適當擺爛的理由。這或許就是所謂的“精神辭職”吧。
我把更多時間、精神和注意力從工作中分散開來,不再那么追求從工作中獲得價值,不再在意領導的認可和同事的好評,能五天完成的工作絕不三天完成,60分就能交卷的不強求做到90分,我突然感覺時間變多了。
剛開始著實是爽了幾天。不過,不得不承認,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我的工作完成度也確實打了一定的折扣,有一次方案甚至被剛入職的小朋友比下去了。
有一回,我提交了一份大概自己能打70分的方案,但回家后躺在床上,左思右想,覺得還是有完善的余地,又爬起來修改到半夜。改完自己又開始懊惱,我是不是被工作PUA了?
在“不管了就這樣吧”和“不行我要做到最好”的反復橫跳中,我感覺整個人的狀態(tài)更焦慮了。雖然領導和同事沒有對我說過什么,但我已經(jīng)開始擔心年底我的績效了,當然,我更擔心自己被否定和被看輕。
其實我覺得,在職場上,“精神辭職”很多時候是個偽概念。要實現(xiàn)精神辭職,首先你得對職業(yè)生涯無所求,不求晉升和漲薪,不求從工作中獲得價值、意義和成就感,把工作當做吃飯睡覺。其次,你得接受自己因為擺爛可能會被別人評價是個“混子”“老油條”,這類你自己都嗤之以鼻的身份。
而且, 你可能隨時要做好被談話、調崗、勸退、開除的準備,無論是被發(fā)現(xiàn)在擺爛還是被認為能力平庸,都是老板無法接受的,畢竟現(xiàn)在,連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都不養(yǎng)閑人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除非你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否則,整頓職場沒那么容易。
我算是“精神辭職”失敗了吧,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下定決心辭職了,如果沒有找到滿意的工作,就好好休息一段時間。相比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可能的焦慮,我覺得在無盡的內卷中消耗自己,更可怕。
*文中配圖來源于pexels。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墨、星星、小意為化名。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