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投稿,來源花心社 ,作者石泉。
知乎,終于要上市了。
美東時間3月5日,知乎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首次公開發(fā)行)申請,計劃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代碼為“ZH”,正式啟動赴美上市征程。
據路透旗下IFR日前報道,知乎此次赴美上市,計劃融資10億美元。這是此前媒體曝出知乎正在在撰寫IPO報告和上市申請書之后,關于知乎上市的最新消息。
成立十年,知乎完成了8輪融資,“字母都快不夠用了”,但知乎的上市之路,走得實在太慢了,活成了一眾互聯(lián)網明星企業(yè)中的異類。
上市啟動后,二級市場會如何給知乎的故事定價,暫不可知,但投資人恐怕已經等不及了。
十年,終于熬死所有對手
2月3日,知乎最大的競爭對手悟空問答,在各大應用商店下線后,宣布停止服務,關閉運營。這個曾經挑起內容問答行業(yè)最慘烈競爭的問答型產品,走完了它的整個生命周期。
這距離2016年4月7日,今日頭條推出“頭條問答”,將手深入知乎的腹地,并在兩個月后,將“頭條問答”更名為“悟空問答”,正式宣布獨立運營,開始與知乎的正面對抗,過去了五年時間。
悟空問答停擺之后,官方表示,問答依舊會作為今日頭條的重要體裁,以頭條問答的形式繼續(xù)運營。兜兜轉轉5年時間,悟空問答又重新回到了最初的原點。
2016年,是問答產品和知識付費的風口之年。
在這一年,同為知識型社區(qū)的果殼推出了語音付費問答產品“分答”,刷爆朋友圈。此時,知乎的知識付費產品“值乎”剛剛上線一個月。
二者的競爭頗具看點。除了上線的時間非常接近之外,二者的爆紅,均得益于母體的滋養(yǎng)。同時,借助于知識分享這一形式,快速沉淀社交關系鏈。
當時有數(shù)據稱,僅用一個月時間,分答就收獲了超過 1000 萬的激活用戶與 100 萬的付費用戶。上線40多天,分答就拿到了2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估值超過1億美金,到2016年年底,分答又完成了A+輪,投資方為騰訊。
但在當年的8月份的一天,分答突然暫停服務。當時,有消息稱,分答的停擺,原因是正在遭遇監(jiān)管審查。雖然在47天后,分答再度回歸,但此后分答陷入沉寂,再也沒有之前的刷屏之舉了。
這一年的年底,微博上線了 “微博問答” 新功能,切入付費問答領域。不同于分答和值乎的語音問答模式,“微博問答”更偏向于文圖內容分享,這與微博的文圖基因相一致。
風口雖然火熱,但付費問答行業(yè),沒能跑出一只獨角獸。問答領域新進入的玩家中,也沒有一個能打的。
2017年6月26日,頭條問答升級為悟空問答,并開始獨立運營。雖然同屬于文圖內容問答的陣營,但悟空問答與分答、值乎和微博問答均有所不同,走的是免費問答的路子。更大的區(qū)別則在于,前三者更像是社區(qū)導向,而悟空問答則是流量產品。
有流量,能不能做好問答內容,這是悟空問答留給外界的想象力。獨立運營后,悟空問答立馬掀起了一場搶人大戰(zhàn),除了流量扶持外,真金白銀簽下大批此前活躍在知乎上的頭部作者。
這場搶人大戰(zhàn),為內容創(chuàng)作者展現(xiàn)了除知識付費外,另一種知識變現(xiàn)的可能化路徑,直擊知乎在內容變現(xiàn)和商業(yè)化等方面的軟肋,羅振宇當時評價說:“江湖有事。”
在2017年的今日頭條創(chuàng)作者大會上,今日頭條方面表示,今日頭條將重點發(fā)力“微頭條”和“悟空問答”兩個產品。其中,“微頭條”對標的是微博,“悟空問答”對標的是知乎。
上線問答產品,字節(jié)跳動看中的,是信息問答這一形式,與今日頭條在內容平臺上的協(xié)同效應。同時,借助于平臺流量,孵化新的細分產品。據稱,字節(jié)跳動方面為此前后共投入了超過10億元人民幣的補貼,來扶持問答創(chuàng)作者和產品。
在流量和現(xiàn)金補貼之下,悟空問答迎來長達將近一年時間的爆發(fā)式增長,但社區(qū)氛圍的營造、社交關系鏈的沉淀,流量的灌溉、燒錢大戰(zhàn),乃至算法,都不是最好的手段。
2018年7月,有媒體報道稱,悟空問答被并入微頭條,團隊成員大部分轉崗。雖然沒有直接將問答板塊整個砍掉,但字節(jié)跳動對悟空問答的戰(zhàn)略性放棄,已沒有疑問,此后,悟空問答進入蟄伏階段。
2020年9月底,國家有關部門部署開展為期兩個月的集中專項整治,20家重點“知識社區(qū)問答”平臺被點名,其中就包括“悟空問答”。
戰(zhàn)略目的沒能實現(xiàn),又存在著內容監(jiān)管的巨大風險,悟空問答這一產品,在字節(jié)跳動龐大的產品陣營中,地位尷尬,直到此次直接宣布停服。
至此,知乎曾經遇到的所有對手,基本都已被判死刑,知乎似乎已無對手。
十年試錯,一條并不性感的路
熬死了對手,知乎的日子似乎并沒有好過一些。字節(jié)跳動這樣的對手們,早已換了戰(zhàn)場——視頻。
2018年,知乎曾在一次改版中上線了“視頻”專區(qū),但當時只是以內測的形式隨機向部分用戶開放權限,很快,視頻專區(qū)就下線了。
視頻化內容再度被知乎提到重要位置上,已經是2020年了。
去年5月,知乎推出視頻創(chuàng)作者招募計劃,面向全網招募科普人文、電競游戲、科技數(shù)碼、生活娛樂等領域的視頻創(chuàng)作者,輔以流量曝光、現(xiàn)金激勵、創(chuàng)作權益與津貼等各項扶持政策。
去年10月,知乎“視頻”專區(qū)再度在知乎首頁上線,與泛娛樂化的視頻內容不同的是,知乎視頻的差異點在于其知識和信息輸出的高密度,使得視頻必須有一定的時長來承載。
不同于快抖等為主的短視頻,以及以愛優(yōu)騰為主要玩家的長視頻,知乎所主打的時長1分鐘以上的視頻形式,歸為“中視頻”。這個概念的定義者,卻是字節(jié)跳動旗下西瓜視頻。
去年8月底,西瓜PLAY好奇心發(fā)布會上,西瓜視頻正式對外推出“中視頻”概念,并給出中視頻的幾個維度:時長上1分鐘~30分鐘、形式上橫屏為主、生產上PGC占比更高。
西瓜視頻方面表示,“中視頻”將是西瓜視頻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并宣布在未來一年,至少拿出20億元,用于補貼中視頻創(chuàng)作者。
現(xiàn)金補貼、流量扶持,還是相同的配方,但跟五年前那場知識問答競賽不同的是,知乎所處的環(huán)境和形勢,已經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如果說,知乎和悟空問答,還屬于在文圖信息問答上的“同態(tài)競爭”,那么,知乎跟新對手們在視頻上的較量,則是基因和維度都完全不同的不均等式競爭。
字節(jié)跳動做中視頻,屬于視頻內容端的補齊以及短視頻勢能的自然延伸,而知乎做視頻,是從文圖到視頻的躍遷,在內容的生產流程、傳播路徑等信息的全鏈條要素上均有著巨大的差異。
無論是文圖信息還是視頻化內容,跳出知識問答的賽道,經過十年的發(fā)展,知乎的業(yè)務形態(tài)已經十分復雜且多元。例如,知乎的觸角已經遍及網文、直播、在線教育、電商等多個領域,但陪跑者的知乎,始終沒能邁進第一梯隊。
過去十年,知乎從知識付費的血戰(zhàn)中走出,異常艱辛,未來的日子,知乎似乎依舊在走內容這條最難的路。
內容的商業(yè)變現(xiàn)模式,并不復雜,知乎的營收,則過度依賴于在線廣告。知乎招股書顯示,廣告是知乎最大的收入來源。其中,2020年,知乎線上廣告收入為8.43億,占據總營業(yè)收入的62.4%;2019年,這個比例更是高達86.1%。
線上廣告對于知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線上廣告形式對用戶體驗并不友好。更為重要的是,長久以來,知乎都沒能改變社區(qū)氛圍與內容商業(yè)化天然對抗的局面,健康的內容商業(yè)生態(tài)的缺乏,導致話題的娛樂化傾向和內容的泛化越來越嚴重。
擺脫廣告依賴,拓展更多營收來源,是知乎多元化的戰(zhàn)略起點,但從知乎的營收結構來看,效果并不理想。這也使得知乎必須不斷拓展業(yè)務邊界,嘗試更多商業(yè)化路徑,一邊跟風,一邊跳坑。
知乎,欠所有人一個IPO
創(chuàng)立十年,知乎完成了8輪融資,創(chuàng)新工場、啟明創(chuàng)投、賽富基金、騰訊、百度、快手、搜狗、今日資本等都出現(xiàn)在了投資方名單中,陣容堪稱豪華,知乎似乎給外界講了一個不錯的內容故事。
從知乎公布的招股書數(shù)據來看,無論是營收還是毛利,知乎似乎都迎來了歷史最好時期,但知乎依舊沒能擺脫虧損的陰影:2019年,知乎凈虧損為10億元,2020年,凈虧損5.18億元。
知乎通過十年的時間驗證了一個事實:在當下,內容可能是個好故事,但始終不是一門好生意。
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現(xiàn)在,知乎CEO周源終于可以說一句: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
為了這一刻,無論是周源還是投資人,都等得太久了。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