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智慧云董事會(ID: izhihuiyun),作者陳雪頻,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你遇到過這種經(jīng)歷么?有個人讓你不爽很久了,你決定和這個人好好談談。你很清楚,這是一次艱難的談話,因此你做了很充分的準備,決定心平氣和地和他談這件事。你沒想到的是,一開始溝通就不順暢,對方說話的樣子讓你不舒服,覺得他有些“陰陽怪氣”。盡管你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還是沒HOLD住,最后還是情緒爆發(fā)了,雙方開始人身攻擊,結果不歡而散,談話以失敗告終。
如果你遇到過這種經(jīng)歷,這說明你很正常,大多數(shù)人都遇到過類似的經(jīng)歷。如果你事后覺得很委屈,“對方太過分了,我真是忍無可忍。”那也說明你很正常,因為沖突雙方都有同樣的感覺:自己很委屈,是對方太過分了!在每一場失敗的談話背后,都有兩個懷著受害者心態(tài)的談話者。他們除了收獲了一肚子憤恨與惱怒之外,沒有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且人際關系比以前更加惡化。
這種情況無處不在,當風險系數(shù)升高、雙方意見相悖、感情開始激動時,一場原本普通的對話,就會搖身一變成為關鍵對話。大多數(shù)人并沒有受過如何應對這種關鍵對話的訓練,并不善于處理這種情況。而且通常來說,對話越是關鍵,感情就越激動,就越可能處理不好。不能處理關鍵對話的后果嚴重的,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包括他的職業(yè)發(fā)展、家庭關系和個人健康。
美國知名的培訓機構—VitalSmarts的四位合伙人—科里.帕特森,約瑟夫格.雷尼、羅恩.麥克米蘭和艾爾.史威茨勒在經(jīng)過20年的研究,并對10萬人做了跟蹤調(diào)查之后,提出了應對關鍵對話的“七步訣”。其研發(fā)的培訓課程《關鍵對話》則影響了200萬人,被評為“北美最佳培訓課程”。
何謂關鍵對話?
所謂關鍵對話,就是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談話蘊含著巨大風險、對話雙方存在不同觀點,而且談話過程中蘊藏著強烈情緒。這樣的關鍵對話無處不在:包括批評同事的工作表現(xiàn),向老板提出不同觀點,開除一個不勝任的下屬,應對客戶的抱怨和投訴,處理一場公關危機事件,處理一場家庭糾紛,結束一段感情……
關鍵對話之所以很難處理,是因為對話雙方的情緒。
情緒會影響一個人對事實的判斷,從而使得他形成一個負面觀點,而這種負面觀點則會影響他的行動。一旦一個人被情緒控制之后,他往往會做出他平時無法理解的事情。這也是很多人在一場失敗的關鍵對話之后常說的那樣:“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當時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出來,我忍了很久,但后來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比如說,如果你覺得你的伴侶最近對你的關心越來越少。雖然你也知道這是他(她)工作很忙的緣故,但你仍然希望你們在一起的時間多一些。你給了他(她)一些暗示,對方也意識到了,但表現(xiàn)沒有你期望的那么好。你開始說風涼話,在他晚回家的時候,你說:“你真的要把世界上所有的錢都掙到手才甘心嗎?!”對方因為加班精疲力盡,本來想回到家了放松一下的,結果你的一句諷刺讓他心里冰涼,于是越發(fā)不想和你在一起了。久而久之,一個家庭就處在解體邊緣了。
人在遭遇攻擊的時候很自然地會采取防衛(wèi)反應。而一旦人產(chǎn)生了防衛(wèi)心理,就不可能暢所欲言,對話就沒有可能有效展開。在自我防衛(wèi)的對話策略下,人們要么保持沉默,實行“冷暴力”,要么采取“熱暴力”,進行人身攻擊。這兩種策略都是很失敗的,因為它并不能導致人們預期的結果會自然出現(xiàn)。
要解決關鍵對話,要理解事實、觀點、情緒三者的區(qū)別。一般來說,事實是相對客觀的,但每個人看到的事實不同,由于看待事實的角度不同,因此會形成不同的觀點,觀點繼而引發(fā)一種情緒,反過來又會強化之前形成的觀點。一旦一個人陷入到觀點和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中,那么這場對話就無法繼續(xù)。我們常說:“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說的就是要打破情緒在關鍵談話中的干擾因素。
劃定談話的紅線
解決情緒問題是關鍵溝通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要解決情緒問題,必須首先了解情緒從何而來,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以為情緒是人對外界壓力的一種自然反應。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情緒說到底是自己心態(tài)的變化,不管別人對你做了什么,讓你產(chǎn)生情緒的都不是他人,而是你自己。一個人產(chǎn)生負面情緒時,他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控制它,一個是被他控制。也就是說:你要么成為情緒的主人,要么成為他的俘虜。
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你必須經(jīng)常關注你的行為表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正在遠離對話目標,你就應該問自己四個問題:我現(xiàn)在正在做什么?某一個行為背后的情緒是什么?造成這種情緒背后的想法是什么?形成這種想法的事實依據(jù)是什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必須盡可能地避免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比如受害者想法、大反派想法和無助者的想法。
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俘虜。
一個善于溝通的人在對方冒犯自己時,他們不會想當然地生氣,而是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么一個講道理又理性的人會這么做?”這種懷疑會讓他們重新考慮自己之前的假設和結論,“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這個問題中的責任?”這種反思可以使自己的情緒緩和,從而不要被對方的冒犯所激怒。
要解決關鍵對話中的情緒問題,避免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你需要做到“從心開始”,也就是關注你此次對話的目標:“我的這次談話想要達到什么目標?”只有當你關注你的真正目的時,你才可能讓自己不要被情緒所控制。這也是在對話中要經(jīng)常提醒自己的地方,這種不斷的提醒可以讓自己能不被情緒所控制。
當對話遇到困難,自己即將陷入沉默或者暴力狀態(tài)時,你應該馬上停止對話,冷靜思考你的目的:“我這次談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為了強化自己對話的目標感,不妨問自己的動機:“我現(xiàn)在的行為顯示出我的動機是什么?”然后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這是我的真正目的,我該做些什么?”
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你有必要明確對話的紅線。你也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最不想出現(xiàn)怎樣的狀況?”當劃定了談話的紅線之后,你可以有意識地避免事情發(fā)展到失控的程度。一旦逾越了紅線,立馬停止對話,以免失控。
讓對話保持在安全范圍之內(nèi)
要實現(xiàn)一次成功的關鍵對話,我們必須觀察對話內(nèi)容和對話氣氛,判斷對話氛圍是否安全。當談話充滿壓力時,我們往往會做出一些防衛(wèi)措施,這種措施往往會讓對話陷入一場災難。
很少有人能同時注重對話內(nèi)容和對話氣氛。當對話風險很高,雙方情緒都很激動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集中精力在對話內(nèi)容上,而忽視了對話過程中自己和對方情緒上的微妙變化。通常情況下,如果你擔心對方拒絕接受你的看法時,你就會變得非常強勢,強迫對方接受你的觀點,而這種做法就會惡化對話氣氛。
只有在安全的對話氣氛中,你才可以暢所欲言。
如果在談話中營造足夠安全的氣氛,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談論任何問題,對方也會全神貫注地聆聽你的看法,而不會產(chǎn)生什么抵觸情緒。因此如何營造一種安全的對話氣氛,比討論什么內(nèi)容更加重要,而這需要一個人很有強的同理心,以及一個人對敏感氣氛的感知能力。
毫不夸張地說,關鍵對話就像一個布滿地雷的危險地帶,你必須對環(huán)境的氣氛非常小心,否則很可能你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踩雷了。而一旦踩中地雷,你要把談話拉回到安全邊界就很困難了,而且付出的代價也會比較大。
你必須牢牢記住:如果你不能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永遠不要進行關鍵對話。
很多人認為,人們之所以會自我防衛(wèi),是因為你說的話他不愛聽,其實這個看法是錯的。大多數(shù)人產(chǎn)生防衛(wèi)心理的原因不是因為觀點的不同,而是因為談話讓他們沒有安全感。為了營造這種安全感,你必須確保對方在談話之前明確兩點:1、你關心他們的利益和目標;2、你尊重他們的感受。如果你成功地表達了這兩點意見,絕大多數(shù)人即使再不同意你的觀點,也會考慮并接受你的對話。
一旦一個人沒有安全感,他就會開始陷入了沉默,或者開始語言暴力,這個時候往往就沒辦法對話下去了。遇到這種情況時,你應該暫時停止對話,營造對話的安全氣氛。在談話中,你應該時刻關注對方的目標和感受,而且表現(xiàn)你對他們的尊敬。如果你的做法無意中破壞了對他們的尊重,要立即向?qū)Ψ降狼浮H绻麑Ψ秸`解了你的目的時,要及時消除誤會,說明你希望怎么樣,不希望怎么樣。
當然,也不要為了讓對方開心,而一味地迎合對方的需求。當你發(fā)現(xiàn)和對方的目的有不一致的地方時,不要回避這種不同,也不要以為這是不可以調(diào)和的。你需要用下面的四個辦法來營造共同目的:1、積極尋找共同目的;2、識別策略背后的目的。3、開發(fā)雙方都認同的目的;4、和對方一起構思新策略。
溝通雙方的事實和觀點
一旦你控制了自己的情緒,就可以用講故事的方法把事實和自己的觀點陳述出來。例如,如果你認為領導沒讓你參加決策是不正確的,那你就有責任用具體例子表達你的擔憂。在這當中,大多數(shù)人往往會把自己情緒化的語言和事實相混淆。當你能完整闡述這些事實時,就可以說出為什么這些事實讓你不滿,這樣一來,你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發(fā)現(xiàn)你的判斷是否正確,而不是只是一味地指責他人。
為了更好地表達你看到的事實和觀點,你可以先分五步走:一、分享事實經(jīng)過,從最少爭議、最有說服力的事實說起;二、說出你的想法,說出你根據(jù)這些事實得出來的結論;三、征詢對方觀點,鼓勵對方說出他們看到的事實和產(chǎn)生的想法;四、做出試探表達,承認這些結論只是你的想法,并非是事實本身;五、鼓勵做出嘗試,創(chuàng)建安全感,鼓勵對方說出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
關鍵對話的目標是共同交流而不是自我獨白。
你在描述自己的擔憂時,需要鼓勵其他人加入到你的對話中,并且表達他們自己贊同或是反對的意見。要鼓勵觀點的自由交流,首先要了解對方的動機,在對話中表達出巨大的好奇心和耐心,以幫助建立起這種安全感。你可以先詢問觀點,表明你有興趣了解對方的想法。然后通過表示高度理解來增強彼此的安全感。
當對方說出自己的看法時,應該重述他們的表達,表明自己不僅理解了他的觀點,而且鼓勵他們分享內(nèi)心的想法。如果當對方不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時,你應該先發(fā)制人,對他們的想法或者感受做出最符合情況的推測,然后讓對方做出確認或者反駁的回應。
在和對方分享彼此的觀點時,如果你確認同意對方的觀點,應該對他人的觀點表示贊同。如果對方的觀點有遺漏的地方,你也應該做些補充。如果你完全不同意對方的觀點,不要簡單地說對方的觀點是錯的,而是把你自己的觀點說出來,然后把這兩種觀點作比較,讓對方對你們之間的分歧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最后,要把成功的關鍵對話轉變?yōu)閮?yōu)秀決策和一致行動,你應該努力避免錯誤的期望和不作為的行為。在決策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你必須明確說明行動人、行動目標和截止時間,并設定檢查時間,而且敦促每個人對自己做出的承諾負責。這相當于讓一次對話有了一個結果,只有把對話轉化為實踐的關鍵對話才是有價值的。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