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海外頭條》是創(chuàng)業(yè)邦推出的海外欄目,服務于廣大創(chuàng)業(yè)人群,為他們提供專業(yè)、有啟發(fā)性和實用性的海外訊息。
欄目通過分享優(yōu)秀的行業(yè)熱點文章,幫助創(chuàng)業(yè)者打開新思路,洞悉全球市場動向,掌握大企業(yè)背后的秘密。創(chuàng)業(yè)不應盲目,張開眼睛看世界,才能找到新風景。
2億美元。
這是網約車巨頭Uber和Lyft,以及像DoorDash、Postmates和Instacart這樣的食品配送公司在加州第22號提案上的花費,這是加州歷史上為支持一項措施而發(fā)放的最大金額。
這筆錢奏效了。
本周二,投票者將這些世界上有些名聲的科技公司送上了勝利的舞臺,58%的人投票支持第22號提案。
簡單來說,第22號提案是指企業(yè)可以把臨時工歸位獨立于公司之外的勞動力,從而避免給予他們像全職員工一樣的基本權利和福利,比如醫(yī)療保險和帶薪病假。
這一結果將對加州的弱勢零工司機以及全美各地的工人產生巨大影響。
重要的是,它還為這些應用程序背后的億萬富翁開啟了推動勞動法改革的大門。
本期推介The Bold Italic的文章《Uber和Lyft成功地在加州贏得了通過22號提案的投票》(With Prop 22, Uber and Lyft Successfully Bought the Vote in California),作者Clara Hogan。
一位美國經濟學家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Uber和Lyft如果在加州獲勝,它們就能在其他州的斗爭中獲勝,甚至可能在國會獲勝。
作者介紹稱,Uber和Lyft引入22號提案是為了與加州于2020年1月1日生效的AB-5法律對抗。
根據AB-5的規(guī)定,在雇傭公司履行常規(guī)業(yè)務的員工,即使不是公司的全職員工,也應被作為全職員工對待,并獲得相關福利,目的是確保工人不被零工經濟下鉆空子的公司所剝削。
科技公司就這項法律提起了幾起訴訟,但無一成功。因此,22號提案是最后的嘗試,自提出以來也一直備受爭議。
這些公司做出了一些讓步,比如,當司機滿足載車或送貨的要求時,根據“雇傭時間”提供最低收入保證,但這不包括他們等待工作的時間,并為一些司機提供簡單的醫(yī)療保險津貼。
那么,如果這些公司之所以能成功運營,必須要建立在剝削司機的基礎上,它們還應該繼續(xù)運營嗎?
作者稱,雖然大多數(shù)加州人投票支持第22號提案,但需要明確的是,這并不代表他們想減少零工的福利。
大多數(shù)人所以這么做,是因為科技公司砸的錢被用于不正當?shù)臓I銷,完全誤導了他們。
提案的支持者認為,科技公司既然能威脅著要離開加州或大幅減少可雇用司機數(shù)量,那么讓它們給零工貼上“雇員”標簽,在經濟上是不可能的。
他們還認為,司機們可能喜歡這種靈活性,可以隨心所欲、隨時隨地工作。
更重要的是,萬一企業(yè)承擔了福利要求,那么成本將最終轉嫁給消費者。
作者指出,這樣的想法很不成熟。
有清楚的記錄顯示,司機們的工資往往低于加州的最低工資標準,基本上是在努力維持生計。
第22號提案的反對者——包括喬·拜登、卡瑪拉·哈里斯和伯尼·桑德斯認為它將剝奪員工享有的福利,如最低工資、加班費、工人賠償金、失業(yè)保險、醫(yī)療保險、帶薪病假和組建工會的權利。
而且一旦法案獲得通過,按照加州的規(guī)定,立法機關將幾乎不可能再推翻該法案。
只不過,現(xiàn)在還是到了這一步,沒人管零工們的死活。作者表示,這主要就是靠錢,很多很多錢。
在過去的一年里,科技公司通過各種不正當?shù)氖侄蝸碛绊戇x民,比如在應用程序里手把手告訴員工和客戶如何投票,甚至有記錄顯示,Uber司機必須在競選信息中點擊“贊成22號提案”或“OK”才能開始接單干活。
接著,廣告就像洪水般涌入了加州,警告說如果該法案不通過,司機將失去選擇在何時何地工作的靈活性。
這些廣告讓對22號提案上說“Yes”看起來像是對司機而不是公司更有利的選擇。
Uber和Lyft甚至威脅道,如果該法案不通過,它們將離開加州。
很有意思的是,對這項提議最大的反對來自舊金山,反對人數(shù)占比60%。
而舊金山是這些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可能那里的選民更了解這些公司的真實意圖。
總之,科技公司的這次投入不管是在加州還是全美都是歷史性的,為了重新書寫有利于自己的規(guī)則,不計投入成本。
這或許是硅谷的億萬富翁們選擇開辟的一條新道路,錢實在是太過萬能,應該為此感到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