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成人小说,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久久妇女,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李學凌賣YY,一場蓄謀已久的變軌

關注
歡聚曾是國內直播領域的頭部公司之一,也是千播大戰(zhàn)中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出海瞭望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10月23日,有傳聞稱百度即將收購YY直播。26日,傳聞進一步發(fā)酵,新的消息稱雙方談判接近完成,將在11月初官宣,收購的價格是30-40億美金。

媒體報道普遍稱“百度收購YY國內業(yè)務”,YY海外業(yè)務不在交易范圍內。這里首先要澄清一個概念,YY是歡聚集團旗下娛樂直播平臺,本身市場就是國內。更準確的表述是,歡聚要賣國內的YY,海外的BIGO不賣。

如果觀察過歡聚近幾年的發(fā)展,就不會對YY賣身的傳聞感到意外。因為,顯而易見,YY早已不是歡聚的核心,國內也早已不是歡聚的主戰(zhàn)場。YY的拆分不是什么突如其來的決定,更像是戰(zhàn)略大轉移的既定步驟之一。

這場戰(zhàn)略大轉移自去年正式開始。歡聚先是在去年3月完成了對獨立生長的BIGO的收編,然后在今年4月把虎牙賣給了騰訊,下一步或許就是傳聞中所說的,把YY賣給百度。

用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表達:

在今年初,歡聚=YY+虎牙+BIGO。在百度完成收購后,歡聚=BIGO=海外。

李學凌步步為營,把國內業(yè)務一一拆分、變現(xiàn)。然后,all in海外。

01

國內早已失守

歡聚曾是國內直播領域的頭部公司之一,也是千播大戰(zhàn)中為數(shù)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在娛樂直播和游戲直播兩大板塊,歡聚分別擁有YY直播和虎牙兩款頭部產品。

2016年到2017年,是歡聚國內業(yè)務增長最好的兩年。依靠YY直播和虎牙,歡聚的月活穩(wěn)步上升,2017年末達到7650萬,同比增長36.6%。當時,歡聚的營收也在快速增長,2017年Q3和Q4,歡聚營收同比增長48%、45%。與此同時,歡聚的股價也蒸蒸日上,一路飆升到2018年1月的140美元以上。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沒有持續(xù)太久,短視頻的興起給歡聚的狂奔按下暫停鍵。

直播的風停了,而短視頻后來居上?!翱於丁毖杆俪砷L為流量巨頭,搶奪了用戶大量的時間。同時,“快抖”的直播也迅速起勢,連同B站等一起擠壓著歡聚的增長空間。

而猶豫不決的歡聚,最終不僅錯失了短視頻,在娛樂直播領域的身影也越發(fā)模糊。2018年,YY直播的月活和付費用戶增速開始放緩,隨后持續(xù)加劇。到2019年Q4,YY直播付費用戶增速跌破了兩位數(shù)。2020年Q1,YY直播付費用戶卻同比下滑3.6%。

可以說,從2018年起,YY直播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而另一款游戲直播產品虎牙,雖然在穩(wěn)步增長,但因多方掣肘,也難以承擔起戰(zhàn)略支點的角色。

這里就不得不說到騰訊了。游戲直播平臺天然地被游戲公司牽制,想要往前走,離不開版權、賽事等方方面面的合作和支持。作為一家純游戲直播平臺,很難不看騰訊的臉色。另外,與斗魚的持續(xù)競爭也給虎牙帶來了巨大的消耗。兩家平臺持續(xù)對峙,結果就是雙雙虧損。作為“虎斗”的共同投資方,騰訊也勢必要整合二者。

胳膊擰不過大腿。2018年3月,虎牙宣布獲得來自騰訊的約4.6億美元B輪投資。同時,騰訊還預定了在未來兩年控股虎牙的額外股份購買權。今年4月,虎牙終于被騰訊收編。

事實上,歡聚在國內也做過不少別的方向的嘗試,但最終都失敗了。

歡聚“雖遲但到”地入局了短視頻,但無法追趕上“快抖”的腳步,最終放棄。直播帶貨興起后,YY直播也嘗試過,有一段時間YY的文玩類的帶貨也幾乎起勢,不過后來又沒了聲音。2017年,歡聚領投探探D輪7000萬美元融資,但不到一年便將股權轉手給了陌陌。更早的時候,歡聚還布局過在線教育,但至今也沒有什么水花。

回過頭來看,2018年,YY開始出現(xiàn)頹勢,虎牙賣身幾成定局。那時起,歡聚在國內市場已全面失守。

02

海外成新戰(zhàn)場

奮斗不止的人永遠值得被眷顧。失守的歡聚在國內摸索了N個新方向,沒成。但歡聚還做了N+1,這個“+”就是出海,“1”就是BIGO。

BIGO是歡聚運營海外業(yè)務的子公司,整合了直播產品Bigo Live、短視頻產品Likee、游戲平臺Hago、即時通訊產品IMO等,這些產品的市場都在海外。

BIGO最早的產品是Bigo Live,團隊前身是歡聚的移動通話應用項目“微會”。這款產品因為太過于燒錢而被剝離歡聚,而后轉型做了全球化直播。從2016年開始,Bigo Live在紅利巨大的海外意外成長了起來,如今已是海外最大的娛樂直播平臺。

今年5月,李學凌在財報電話會議中說:“在直播領域,歡聚在全球看不到競爭對手。”李學凌并沒有太夸大,Bigo Live的iOS版本至今已登上98個國家/地區(qū)的社交應用下載榜前10,119個國家/地區(qū)的App Store的社交應用暢銷榜前10,月活達到2940萬。

另外幾款出海產品中,目前Likee的月活為1.5億,Hago的月活為3170萬。值得注意的是Likee,雖然與TikTok差距巨大,但已做到了短視頻出海的第二名,成為歡聚上限最高的一項業(yè)務。

整體規(guī)模上,2020年第二季度,歡聚的全球月活約為4.6億,其中海外用戶占比達到了91.0%。營收構成上,第二季度,歡聚的直播收入約為56.1億元,其中BIGO直播收入占比過半。

海外用戶占絕大多數(shù),海外營收占比過半,歡聚真正的戰(zhàn)場在哪,一目了然。

26日,百度收購YY的傳聞發(fā)酵后,李學凌在朋友圈感嘆:“以前專注于戰(zhàn)斗,總想著贏。今后要專注于給別人提供價值,把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做成!”

這段自白被媒體解讀為對傳聞的回應,雖然具體的含義無從知曉,但李學凌恐怕很難停止戰(zhàn)斗。

畢竟,歡聚已經來到了更大的戰(zhàn)場,而且完全沒有停下腳步的跡象。

03

All in 海外

出海之于歡聚,也許開始是個偶然,但如今已成為了必然。

盡管今年全球市場出現(xiàn)了巨大的震蕩和種種的不確定因素,但李學凌說,“歡聚將堅持全球化的戰(zhàn)略大方向不動搖,在全球拓展更多市場。”

他的確在不斷地加碼海外,首先是在最燒錢的短視頻賽道,和TikTok短兵相接。

其實,歡聚差不多是同一時間,同步進入了國內和海外的短視頻市場。2017年8月,歡聚推出面向國內的“補刀小視頻”和出海的“Like 短視頻”(后改名為Likee)。這兩款產品跑了半年多后,對標快手的“補刀”表現(xiàn)不佳,最終被放棄,反而是Likee活了下來。

Likee上線后,在幾個比較大的紅利市場買量,加上借助BIGO在海外的基礎做一些接地氣的本地運營,逐步在俄羅斯、印度等幾個比較大的市場積累了可觀的規(guī)模。

2019年Q3,Likee月活突破1億,“短視頻”也在這一年成為歡聚話語體系中最高頻的一個詞。CFO金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Likee是一款重量級、旗艦型的戰(zhàn)略性產品。

1億MAU聽起來很美,但領跑的TikTok一騎絕塵,快手、Facebook等也在后面虎視眈眈。Likee想贏,并不輕松。

今年,Likee明顯加快了步伐,開始在美國市場正面迎戰(zhàn)TikTok。從3月開始,Likee在美國兩大應用商店的下載排名不斷攀升,在Google Play總榜的排名逐步進入前100。近一個月來,Likee在美國下載總榜上穩(wěn)定在20-40名之間,而在分類榜中則持續(xù)霸占了第1的位置。

美國是海外短視頻最貴也最具價值的市場。在美國的買量力度看得出Likee的堅決,也看得出Likee的燒錢。而Likee目前并未盈利,無疑需要持續(xù)輸血。

“李學凌是唯一一個敢拿出20億美元跟頭條爭一爭的人?!崩鋈f維創(chuàng)始人周亞輝曾如此評價,這里說的主要就是短視頻。一位出海直播平臺的負責人也對「霞光社」表示:“沒有大幾十億美金,不要想做(短視頻出海)這個事兒?!?/p>

如果賣掉YY,這30-40億美金無疑會讓Likee更有底氣。

不過,歡聚對海外的野心似乎不止于此。除了直播、短視頻、社交,歡聚還想做點別的,比如電商。

今年初,有媒體報道,總部位于香港的跨境電商平臺Shopline獲得歡聚戰(zhàn)略投資,金額為2000萬美元。這家公司是一家做獨立站和跨境電商品牌出海的SaaS公司,成立于2013年,有人稱其為中國版Shopify。

6月,有報道稱,美國零售連鎖企業(yè)Brookstone到訪歡聚,歡聚和Shopline團隊共同出席,就新零售和跨境電商戰(zhàn)略合作進行討論,將圍繞Brookstone建設跨境電商旗艦品牌站。歡聚在海外電商的動作已越發(fā)頻繁。

8月,李學凌甚至對外稱,要把電商變成主要收入。他表示,目前歡聚的收入模式“直播第一,廣告收入第二,電商收入很低”,希望在未來3-5年能夠慢慢地轉為“以電商收入為主”。電商將是歡聚集團未來的重大戰(zhàn)略目標。

無論是短視頻還是電商,都是需要激烈廝殺和重金投入的領域,也是需要戰(zhàn)略耐心和戰(zhàn)略決心的領域?;⒀乐鸩絼冸x,YY或將出售,歡聚如今的答案只有一個——All in海外。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

反饋
聯(lián)系我們
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