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粥左羅(ID: fangdushe520),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一起爬山嗎?”
“我還有機會嗎?”
如果你看了這兩個問題沒有心頭一緊,那你可能與6月最熱的熱搜完美錯過了。
這是6月最熱門網(wǎng)劇《隱秘的角落》里的兩個梗,如今已經(jīng)席卷社交網(wǎng)絡。
自6月16日上線以來,這部劇已經(jīng)霸占數(shù)十次熱搜,累計微博話題閱讀量達39.2億。
6月25日大結局當日,該劇在豆瓣評分仍穩(wěn)居9.0,喜提微博十個熱搜。
追完劇的章子怡在微博上不遺余力地贊美:“看了這么多年的美劇英劇,終于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值得一看!”
這部劇雖然已經(jīng)結束,卻給大家留下了兩個可能的結局。
一個結局是劇情里播出的那樣,朱朝陽繼續(xù)做大家眼中的好學生,嚴良與監(jiān)護人悠然地生活,普普救治了弟弟。
三個小孩經(jīng)歷了很多險惡的事情,卻都走向了光明的結局。
另一個結局是朱朝陽“屠龍少年反成龍”,成為最大的暗黑BOSS。他間接害死妹妹,故意設計除掉嚴良,變成了一個更加無情的少年殺人犯。
觀眾在網(wǎng)絡上對結局的走向爭論不休,每個人對劇情的解讀,跟劇情一樣的精彩。
不過,這個劇的結局到底如何,其實并不重要。
導演辛爽曾經(jīng)說過:
在這個以愛之名行惡之事的故事里,善惡沒有黑白分明的對立。
沒有人是絕對的惡,沒有人是絕對的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復雜。
在復雜的經(jīng)歷面前,有人選擇光明,有人走向黑暗。有人選擇相信,有人選擇背叛。
與其說這是一個關于善惡的故事,不如說這是一個關于選擇的故事。
或許,每個人都還沒有走到最后的結局。
最后每個人到底有光明還是黑暗的結局,要看他們自己的選擇。
01
張東升的選擇
人生中幾乎所有的失去
都是從害怕失去開始的
盛夏的六峰山上,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一家三口登高望遠,數(shù)學老師張東升拿著相機,正在給自己的岳父母拍照。
他又是找角度,又是對焦距,又是給二老擺姿勢,一副完美女婿的樣子。
就在所有人都毫無心理準備時,他突然用力一推,把二老推下了懸崖。
這就是這部熱劇的開場。
只用了兩分鐘,所有觀眾都被帶入了一個令人膽寒的殺人故事。
讓我們來看看殺人犯張東升的個人畫像。
畫像的A面,他是一個衣著得體,總是面帶微笑的數(shù)學老師。
在學校,他待人有禮,和同事相處和睦,是學生家長口中的少年宮名師。
在家里,他包攬家務,疼愛妻子,敬重岳父母,是外人眼里絕對的好老公好女婿。
畫像的B面,他是一個背井離鄉(xiāng)的倒插門女婿。如今,人到中年,頭發(fā)全禿掉了,還是事業(yè)無成,連少年宮的正式編制都沒有。
他疼老婆,每天都貼心給老婆準備要吃的藥,但是老婆卻跟他鬧離婚。
他尊重岳父母,但老婆娘家的親戚卻把他當作窩囊廢,飯桌上對他說“男人沒有野心就不算男人”。
他不想跟妻子離婚,想讓岳父母勸勸妻子,挽回這段婚姻。
他在山上問岳父母“我還有機會嗎?”卻遭到岳父母的一致拒絕。
于是,他起了殺心,將岳父母推下了山。
他本來以為謀殺做得天衣無縫,卻不巧被三個在山上游玩的孩子錄了下來。
為了掩蓋第一個殺人的事實,他一個接一個地殺人。
張東升說:有時候為了特別害怕失去的東西,我們會做我們不愿意做的事情。
仿佛他被逼入了絕境,一切都是沒得選擇。
但是細想下來,張東升再被動,也遠遠不是沒有選擇。
妻子想跟他離婚時,他本可以和平分手,他本可以不再做窩囊的女婿,本可以不做沒有尊嚴的愛人。
但是他執(zhí)著地選擇了一條不由自己選擇的路。
他寧可生活在壓抑的婚姻中,也不愿意主動出局。
當他認為自己付出那么多都無法阻止妻子離開時,他的犧牲感爆棚,憤怒被點燃了。
岳父母不支持他維護婚姻,他就殺了岳父母。妻子堅持離婚,他就殺了妻子。
從此,他越來越走向黑暗,最后走向了死亡。
他是個十足的惡人嗎?
不。
他留嚴良和普普在自己家過夜,給普普找退燒藥,還請孩子們吃麥當勞。
在麥當勞點餐時,普普可以得到一個贈送的玩偶。一共四個玩偶可以選,她每個都想要,不知道選擇哪個。
張東升溫柔地告訴普普,喜歡的話,以后還帶她來吃。
他手流血了,普普給他包上了創(chuàng)可貼。他在車里盯著那個創(chuàng)可貼,眼中閃過溫暖和幸福。
他也曾經(jīng)渴求過上正常的生活,重新做人。
就像普普問的那樣,罪犯永遠都是罪犯嗎?
我想,你心中肯定有一個答案。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有許多張東升。
倒插門、性格軟弱、包攬家務、禿頂、在岳父母家沒有地位、工作一般。
看著很悲慘是吧?確實挺慘。
不過張東升的困境,不是特例。這是倒插門的女婿普遍面臨的困境。
如果把性別換過來呢?
嫁入門、性格軟弱、包攬家務、變老、在婆家沒有地位、工作一般甚至沒有工作。
那就變成了許許多多已婚婦女的困境。
那,他們和她們,殺人了嗎?
說到底,這種境遇,根本不足以成為殺人的理由,終歸還是殺人犯給自己找的借口。
張東升的故事,其實是給我們敲了一個警鐘:
人生就是有很多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
如何面對人生的這種不如意?
很多人像張東升一樣,以為犧牲自我,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得到愛情和尊重。
但是現(xiàn)實的走向往往相反。
想得而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你越是害怕失去,就越容易失去。
一念地獄,一念天堂。
你會做何選擇?
02
朱朝陽的選擇
當你凝視深淵時
深淵也在凝視你
再來說朱朝陽這個孩子。
很多人在看完劇后,都在譴責他的原生家庭,認為朱朝陽的陰暗,全是原生家庭的鍋。
他的家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
媽媽周春紅,丈夫外遇后堅決離婚,獨自帶著兒子住在老舊民房里。她有強烈的犧牲感,對兒子有極大的控制欲。
她每晚逼著兒子喝牛奶,不管兒子想不想喝牛奶燙不燙。
她的教育觀也有問題。
班主任擔心她兒子不合群,她卻不以為然:
“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
她是有很多問題,但是僅此而已嗎?
再來看她的另一面。
她平時在很遠的的景區(qū)上班,但她會盡力打點好兒子的衣食住行。
兒子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時,她大聲而堅定地告訴兒子:你在媽媽眼中,就是最厲害的。
前夫的現(xiàn)任罵她兒子時,她暴跳如雷:“我兒子就是我的優(yōu)秀我的驕傲!”
同事說她“孤兒寡母”,她會立刻懟回去:“我是寡母,但我兒子不是孤兒。”
她確實是個不習慣控制情緒的人,她在教育方面有點獨斷專行。
但是我們別忘了,她是個單身母親。
她自己也是殘酷里的社會叢林里,一頭受傷的困獸。她已經(jīng)用盡全力保護著自己的幼崽。
再來說朱永平這個爸爸。
這個爸爸很差嗎?
我看不盡然。
離婚前,他教兒子游泳,帶兒子去吃糖水,給兒子記錄身高變化,他教育兒子一定要誠實。
女兒慘死之后,他因為自己懷疑過兒子,而羞愧難當。
最后一場戲,他為了保護兒子而死。死前他告訴兒子:忘記今天發(fā)生的一切,重新開始。
他心理上想當一個好爸爸,但很多時候力不從心。
他夾在兩個家庭之間,夾在死去的女兒和活著的兒子之間,夾在可能的真相和隱藏的謊言中間。
但他是個知道愧疚的父親,懂得及時自省。就沖著這一點,他已經(jīng)比現(xiàn)實中很多父親要好得多。
那么,有這樣的父母,除了走向陰暗,朱朝陽還有別的選擇嗎?
他當然有選擇。
到底是淪為一個少年殺人犯,還是把殺人犯交給司法處置,這是朱朝陽的選擇。
他可以重新開始,成為一個光明磊落的孩子。也可以一步步走向黑暗的算計,成為第二個張東升。
這個社會上,有許多周春紅那樣的母親,更有許許多多朱永平那樣的父親。
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所有的孩子都在等父母一個“抱歉”,但是所有的父母都在等孩子的一句“謝謝”。
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可是像朱朝陽一樣陰暗的小孩,也許不多。
很多時候,相同的經(jīng)歷,會帶給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一個人對生活經(jīng)歷的領悟,其實是面自我的鏡子。
當你感受到溫情時,身邊自然會多出很多愛。
當你想看到陰暗的角落,陽光就很難照射進來。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
03
嚴良的選擇
有些人身處陰溝
卻仍在仰望星空
最后說一下嚴良這個孩子。
他爸爸吸毒后成了精神病,被送進了精神病院。他自己從小被進入福利院,孤苦無依。
他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孩子,他叛逆、偷竊、打架、與殺人犯做交易。
如果按照慣常的發(fā)展,他會成為小偷慣犯,會成為社會上無所事事的混混,甚至可能發(fā)展成為殺人犯。
但是他沒有。
看完劇你會發(fā)現(xiàn),他是整個故事里最好的孩子。
他待人誠懇,懂得感恩。他所做的一切叛逆之事,都是為了幫好朋友普普籌錢救弟弟。
他從不害人,至始至終都不愿意張東升的岳父母白死,堅定地要去揭發(fā)這個殺人犯。
他不愿意連累朱朝陽和普普,要把所有的問題都攬在自己身上。
他在自己快掉下水的時候,還在力勸朱朝陽不要變成第二個張東升。
劇里有一段故事特別感人。
朱朝陽的生日到了,嚴良想給這個朋友買個鋼筆,但是自己身上沒錢。
無奈之下,他偷了鋼筆準備出門。一轉念,他從兜里掏出鋼筆主動問店主:
“我?guī)湍惆釚|西,不要你的錢。你能不能把鋼筆送給我?”
他和普普大汗淋漓地搬完幾大箱飲料,得到了那支鋼筆,還有店主的感謝和贊許。
他們坐在臺階上相視而笑時,一切都是那樣干凈美好。
如果他當時偷走鋼筆一走了之呢?也許這一次次的不勞而獲,就會讓他的人生道路越走越歪。
偷鋼筆事件看起來是成長里一次小小的選擇,其實卻映射著人生中無數(shù)的抉擇。
畢竟,人生是由許許多多小小的選擇組成的。
說起來,嚴良這個孩子的家庭境遇,是比朱朝陽要好還是更差?
我想,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不過他和朱朝陽在人生的抉擇上,走向了不同的選擇。
就像貫穿于整個劇情的那個笛卡爾的故事一樣,一面是浪漫童話,一面是殘酷傳說。童話版結局里,笛卡爾跟公主兩情相悅。黑暗版結局里,公主根本不愛笛卡爾,笛卡爾死于背叛。
是選擇相信,還是選擇背叛?選擇相信美好的童話,還是選擇相信殘酷的傳說?
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整個劇其實給我們留下一個很大的啟示:
從不幸家庭出來的孩子,人生是不是就注定走向不幸?
嚴良這個人物的設定,給我們打了一個樣。
盡管身世凄涼,但他在人生的許多岔路口,做出了更光明的選擇。
他在善惡之間勇敢地做出選擇,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
這個世界上,有純粹的好壞嗎?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這都不重要了。
嚴良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
黑暗出身的孩子,也可以有光明的前途。
有些人身處陰溝,卻仍然可以仰望星空。
04
你的人生
是你一切選擇的總和
歸根結底,隱秘的角落到底是指什么?
我覺得是指人性。
每個人的人性都有它的復雜多面,每個人的生活里各有各的秘密。
父與子之間,大人和孩子之間,懷疑和試探交錯之間,每個人都有人性的隱秘角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牢籠。
而最終決定你長成什么樣的人,走什么樣的路,在于你在人生路上的每一個選擇。
劇情的最后,幾個人在麥當勞一起吃快餐時,對著普普的玩偶許愿。
張東升說:我希望一切可以重來。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這些人會走上什么樣的道路?
沒有人知道答案。
人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如果,只有結果和后果。
從前你做出的所有選擇,決定了現(xiàn)在的人生。而你未來的人生,是由現(xiàn)在的選擇決定的。
選擇權你在手里。
你做出什么選擇,你就走什么樣的人生。
你的人生,是你一切選擇的總和。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