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系專欄作者劉濤獨家投稿文章,創(chuàng)業(yè)邦編輯后發(fā)布。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經常會聽一些成功人士的教誨,學習成功人士的經驗,然后緊跟成功人士的步伐,也讀過一些成功方面的書籍,例如打工皇帝唐駿的《我的成功可以復制》、羅伯特·弗蘭克《成功與運氣》等書籍,直到看到美國東北大學教授,網絡科學研究中心創(chuàng)始人、主任——巴拉巴西的這本《巴拉巴西成功定律》,才揭開了過去的那種不能解釋、似是而非的成功理論的面紗,用科學的眼光去審視成功,找到成功可以真正復制得到總結的普適定律。
你是否曾經有如下的疑問?
那些掛在現代藝術博物館里、看起來臟兮兮不起眼的照片,為什么會被認為是杰作?
都是礦泉水,為什么便利店里賣2塊錢,五星級酒店可以賣50元?
為什么每個領域都只有一小撮人能夠成為超級巨星?
為什么你一再嘗試與努力,卻一再失敗?人到中年還要堅持嗎?
巴拉巴西【成功第一定律】
紅色男爵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德國有個王牌飛行員叫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Manfred von Richthofen),曾經擊落過80架敵機,外號“紅色男爵(Red Baron)”。紅色男爵不但技藝高超而且個性張揚,他故意把自己的飛機漆成紅色,在空中特別顯眼,向對方飛行員挑釁。
紅色男爵不但在德國是家喻戶曉,在全世界也是鼎鼎大名,出現在各種影視作品中。在他死后很多年,美國的動畫片《史努比》里還有他的形象,西方的男孩幾乎都知道有這么一個紅色男爵。
那紅色男爵是一戰(zhàn)中業(yè)務表現最好的飛行員嗎?不是。同時期的法國飛行員雷內·方克(René Fonck)擊落了超過100架飛機,而且自己還沒事兒,戰(zhàn)斗力水平絕對超過紅色男爵, 紅色男爵是被人擊中而死的。
但是方克的名氣遠遠不如紅色男爵。方克的維基百科頁面只有18種語言,其中沒有中文;而紅色男爵的頁面有52種語言,他甚至還有百度百科頁面。
為什么會這樣呢?
巴拉巴西成功第一定律:能力表現驅動成功,但當能力表現無法被衡量時,社會網絡驅動成功。
能力表現很重要,它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一個領域的高手,但它又不是確定你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決定你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更多是社會網絡的作用。
紅色男爵對德國的價值并不僅僅是擊落了80架敵機,德國宣傳機構需要用他這個形象去提振國民精神。紅色男爵出身好、有個性、高調熱愛戰(zhàn)斗,特別符合德國的需要。德國開足馬力宣傳,協(xié)約國這邊就會跟著報道這個敵情??墒欠娇司筒恍辛?,不但沒戰(zhàn)死還犯過政治錯誤,而且法國也沒有那個宣傳需求。
可以說,決定我們成功的不僅僅是業(yè)務表現,更是別人對我們業(yè)務表現的評價,是怎么樣。你的成功不是你的事,是我們大家或者說是社會的事。
同樣對于藝術品,沒有任何人能夠僅憑藝術本身就評定一部杰出作品的價格或價值,我們還必須考慮到博物館館長、藝術史學家、藝術館館主、交易商、代理商、拍賣行,以及收藏家之間形成的網絡。正是這些網絡決定了哪些作品可以進入博物館,以及我們愿意為它們開出的價格。這些網絡不但決定了博物館的墻上懸掛什么樣的作品,甚至還決定了什么樣的作品才會讓我們愿意排著隊去欣賞。
礦泉水的位置決定了它的價格。
畫作的故事和位置決定它的傳播度和價值。
國家和人民的需要決定了紅色男爵的關注度。
在我們個體努力提升的同時,我們所處的社會網絡發(fā)揮著巨大的效應,它決定了我們的能力是否被看見,是否被放大,是否得到廣泛的認可,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如果你非常拼,卻發(fā)現自己好像再怎么努力也無法取得突破,可能是你所處的網絡無法幫助你。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有意識地對自己的方向和行為進行調整,可能是比單純拼汗水更靠譜的選擇啦。
【成功第二定律】
體壇的超級巨星:費德勒、老虎伍茲
2019年男子網球大滿貫單打冠軍排行前三(截止到2019年溫網):第一名:費德勒20次;第二名:納達爾19次;第三名:德約科維奇16次。
論技能水平,真的沒有特別大的差別。尤其在最近的十年費德勒早已不是巔峰,和德約科維奇以及納達爾的交手也是輸多勝少。但是這絲毫不影響2019年費德勒的年度總收入為9340萬美元,其中代言收入高達8600萬美元,位居全世界第五,遠超過同樣是網球的明星納德爾和德約科維奇,這兩位網壇巨星都沒有入圍前十。
老虎伍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和著名運動員之一,據名人網2018年報道,老虎伍茲的身價約為7.6億美元,自從這位高爾夫球手在1996年成為一名職業(yè)球員以來,伍茲先生已經賺了超過10億美元。
事實上,老虎伍茲的收入不到10%來自獎金,他的收入還來自耐克、怪獸能源和普利司通高爾夫等公司的代言。2019年其廣告代言費5400萬美元,位居第二位,并且在4月,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授予著名高爾夫球手老虎伍茲“總統(tǒng)自由勛章”。
這些超級明星的工作質量和他們的成功之間存在一種不成比例的關系,這也意味著稍稍優(yōu)秀一點的能力表現就可以帶來超乎尋常的成功。同時告訴我們即使你的能力表現比競爭者高出僅僅毫厘,但回報也可以輕松高出百倍甚至千倍。
這些超級明星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比別人高100倍、1萬倍,實際上,他們在能力上的差異可以差之毫厘,但是論財富和聲望,我們從粉絲和廣告商的代言費中,我們發(fā)現其成功是無界的。
能力表現是有界的,但成功是無界的。
我們的能力表現是有上限的,就如上面的網球、高爾夫球等競技體育,也包括科技領域的專家學者,在雜交水稻領域里面,我們第一直覺,就想到了袁隆平,但是,在中國從事水稻研究領域的專家,例如:中國水稻所副所長錢前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遺傳發(fā)育所王靜、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胡培松等,不論是科研水平還是實際貢獻相信也絕不會太遜色于袁隆平院士。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比別人稍稍高出那么一點,就會非常成功,認可度、榮譽和收入水漲船高。同時在高手中如何脫穎而出,需要的則是一點運氣,例如出場的順序和自身的特點。諸如有球迷對費德勒的評價:看費天王打球真的是一種享受,他的境界已經不僅僅是一位運動員了,看他打球更像是他在寫一首詩歌。
【成功第三定律】
《哈利·波特》:世界最暢銷小說
截至2015年,《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被翻譯成75種語言,所有版本的總銷售量超過4.5億本,名列世界上最暢銷小說系列。被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拍成系列電影,總票房收入達78億美元,成為全球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
但作者一開始只是一位為生活苦苦掙扎的單身媽媽,當她拿著書稿被拒十多次之后,終于找到一個出版社,于是《哈利·波特》第一部于1997年6月在英國出版,首印只有區(qū)區(qū)500冊,其中的300冊還被免費送給了圖書館。這本書的成功,卻是通過一個讀者接一個讀者,累積起了讀者群。然后,伴隨著讀者的第一波評論,這本書被描述為“極其賞心悅目的驚悚懸念小說”。就像一位書評家所說的那樣:“我得去找找看,是否有兒童能放下這本書?!彪S后,出現一個接一個的點贊,逐漸成為暢銷書。
在《哈利·波特》成為最暢銷的書后,J.K.羅琳也成為最成功的作者。盛名之下,J.K.羅琳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她就想,我寫小說的成功,到底是偶然的呢,還是必然的呢?她自己拿自己做了一個特別酷的實驗。
2013年,J.K.羅琳悄悄地用兩個不同的筆名,寫了兩本不同題材的新小說。她想看看如果我不用名氣,能不能單純靠實力讓小說暢銷。
第一本是政治小說,叫《偶發(fā)空缺》。這本書賣的還行,引起了讀者的注意。當時亞馬遜有讀者評論說,這本書筆法老到,不像新手的作品,也許是一位成名作家用了筆名。后來也不知是怎么傳出去的,市面上有了傳言,爆出來這是J.K.羅琳的書。
第二本是犯罪小說,叫《布谷鳥的呼喚》。這本的運氣就沒有這么好了,被幾個出版社拒了稿,后來出版之后賣得也不好。但是偶然的情況下,有人感覺《布谷鳥的呼喚》和《偶發(fā)空缺》的筆法有點像。英國一家報紙就專門請了一位計算機專家對這兩本書進行語義分析,看看作者是不是同一個人。
謠言四起的時刻,J.K.羅琳不得不承認兩本書都是她寫的。結果這兩本書的銷量馬上暴增。
英國作家羅杰·埃洛里寫過一本書,《默默地我相信天使》。有意思的是,他使用“瓊斯”的假名作為馬甲,在亞馬遜上給自己的這本新書寫了一條評價。正是這條早期發(fā)布的可靠評論,啟動了這本書的早期成功。后來,這本書在全球已經售賣超過100萬冊了。
成功第三定律:初始成功X社會適應度=未來的成功。
首先,我們得有初試成功的積累,我們的能力展現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其次,我們還需要社會適應度作為杠桿,來撬動未來更大的成功。
所謂“社會適應度”,指的就是一件作品、一家公司的內在品質,也就是說,在同等條件下,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擊敗競爭對手,獲得社會的認可。
你的社會適應度越高,你就可以每天主動獲得越多的鏈接,即使你在一開始還不為人知。
《哈利·波特》正是迎合了社會適應,同時也獲得了最早一批用戶的真誠評論,從而引爆市場。對于作者J.K.羅琳來說,也正式因為第一次的初始成功,到后面的兩部小說同樣大賣,但是也離不開其扎實的寫作功底以及其作品本身的社會適應度。
同樣,創(chuàng)業(yè)也是一樣,當最初模型試驗成功,后面的,就是看如何不斷的適應這個變幻莫測的市場,不斷的迭代功能。引用達爾文的話就是:“適者生存”。
【成功第四定律】
為什么全明星團隊注定會失???
2014年足球世界杯的巴西國家隊有很多巨星,比如內馬爾、大衛(wèi)·路易斯、奧斯卡、馬塞洛,卻大比分輸給了擁有流暢配合的德國隊,2014世界杯德國隊封王。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布賴恩·烏茲一直用十年時間堅持不懈地研究團隊是如何運轉的,什么時候優(yōu)勢明顯,什么時候導致成功,這些工作極大地補充了成功學的研究。他通過研究音樂劇制作背后的創(chuàng)造性網絡,為團隊的成功找到了一個最佳切入點。
爵士樂經典專輯《泛藍調調》之所以獲得不朽的成功且經歷不衰,歸功于平靜但嚴厲的領導戴維斯指揮的精心挑選的迥然不同的樂手們,組成了一支音樂風格獨特的樂隊。
成功的團隊都有一個“獨斷專行”的領導者,這個領導往往不是來自于委派或空降,而是從這個團隊中脫穎而出的。
研究成功學的一位學者吉姆,通過探索最大的“同性交友網站”GitHub中的龐大數據,發(fā)現了如下的規(guī)律:
團隊越大,擁有的關注者就越多,團隊中的個人貢獻卻異乎尋常地失衡,在很多情況下,程序代碼中最大的貢獻部分,都是某個團隊成員獨立完成。且團隊越大,主要貢獻者就越努力,并自發(fā)地成為這個團隊的領導者,并承擔主導團隊其他成員輸出的責任。
這個領導者至關重要。那些少有的、迅速的成功案例都有一些共同之處:一個團隊越是由一個領導主導,這個團隊就越成功。
一位從事動物養(yǎng)殖方面研究的教授,以雞群來做研究。他挑選了一群全是下蛋高手的母雞來培養(yǎng),結果這些超級母雞并沒有專注下蛋,而是在內斗,籠子成了戰(zhàn)場,不但一個個失去了漂亮的羽毛,且不再下蛋了。
成功第四定律:成功的團隊兼具多樣性與平衡性,而且往往更容易讓一個超級領導者脫穎而出。
大多數時候,團隊的成績歸功于團隊的領袖,同時我們做研究的同學的論文成績歸功于導師,科研團隊的成果歸功于科學家。其實這些與團隊的優(yōu)秀領導的決策是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作為團隊領導者也要清晰的認識到,這是團隊集體的通力配合。
打造一個團隊成員都參與分享討論并傾聽其他成員意見的氛圍,塑造團隊的多樣性,同時吸納部分女性的加入,增加團隊的平衡和協(xié)調性,更有助于我們的成功。
哈佛商業(yè)評論做了一個關于如何讓團隊變的更強大的研究,他們做過這個研究之后發(fā)現,當外部不確定性很大且迭代速度很快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如果整個團隊里有1/3左右的女性,這個團隊的穩(wěn)定性和績效也會高。這是因為女性的共情力和協(xié)調力強,在有外部爭議時,女性員工會無條件的給予支持。
【成功第五定律】
一再嘗試,一再失敗,面臨中年危機,還有成功機會嗎?
人到中年,孩子正直上學,青春期;同時父母需要我們的幫助;工作事業(yè)上面臨著年輕人的挑戰(zhàn),那么成功還有機會嗎?
著名演員阿蘭·里克曼在46歲時才出演第一部電影;雷·克羅克53歲時開發(fā)了麥當勞的特許加盟模式;納爾遜·曼德拉在服刑27年后依然對政體改革充滿渴望,在76歲時成為南非總統(tǒng);朱莉婭·查爾德在50歲時第一次主持電視節(jié)目,顫抖的聲音道出了她對烹飪的濃烈興趣。
你看上面的例子告訴我們:成功與年齡沒什么關系,而取決于你向著重大突破一次次嘗試的決心。
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約翰·芬恩,當時67歲的他在耶魯大學已經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實驗室的房間被收回,技術人員也沒有了。彼時,他發(fā)表論文提出新技術——“電噴霧離子化法”(electrospray ionization),將液滴轉化為高速的離子束,從而快速準確地測量大分子和蛋白質的質量。他意識到這是一項突破性技術,自己終于成功了。他是對的。隨著學術界對細胞分子成分的興趣迅速升溫,他的技術很快成為世界各地實驗室的標配。他不愿以耶魯大學名譽教授的身份蹉跎年月,前往弗吉尼亞聯(lián)邦大學任教,這所大學完全不介意他的老齡。在這里他組建了新的實驗室繼續(xù)研究。芬恩最后這些年的工作帶來了革命性的成果。他改進了最初的想法,發(fā)展出一套測量核糖和病毒的穩(wěn)健方法,達到了難以置信的準確率。我們今天對細胞如何工作的知識都歸功于此。他晚年的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15年后,作為一位80多歲的瘦弱老人,他于2002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65歲之前,他在一家中學繼續(xù)從事他的實驗,到87歲的時候做出成績,獲得了諾貝爾獎。
成功第五定律:成功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時間和年齡,只要你在一個好想法上堅持不懈。
巴拉巴西提出一個可測量的理論。單個項目的成功,由兩個變量決定。
第一個變量叫 r 值,r 代表想法的好壞。r 值越高,這個想法如果能實現的話,它的影響力就越大。
第二個變量叫 Q 值,代表你把這個想法實現的能力,也就是你的執(zhí)行力。
用 S 代表成功,那么這個公式:S = Qr.
成功=執(zhí)行力x想法的好壞
美國生態(tài)學家克雷格·羅勒(Craig Loehle)的《成為成功的科學家:科學發(fā)現的戰(zhàn)略思考》(Becoming a Successful Scientist: Strategic Thinking for Scientific Discovery)這本書也說過這個道理。搞科研,本質上是想法的驗證。而想法的好壞對錯具有不可預測性,所以成功的戰(zhàn)略秘密其實就是做很多很多項目,驗證很多很多想法。你做的項目越多,就越有可能有重大發(fā)現。
中年人的真正問題不是沒有創(chuàng)造力,而是不愿意干。一方面身體原因:筋疲力盡,無法專注,重心被轉移;一方面:沒有年輕人有沖勁,懈怠了。就像我們買的彩票比較少,因此成功的機會也就比較少。
需要像J. K.羅琳所做的那樣,不斷地出版系列小說。每一次她有新書上架,她的新讀者就會閱讀她以前的書。這樣,每一本新書都為她的事業(yè)注入新的活力,讓她的所有工作從不下線。
諸如莎士比亞和簡·奧斯汀、埃隆·馬斯克和愛迪生、居里夫人和愛因斯坦,他們這樣的人之所以被世人銘記并非因為某一項成果改變了世界,而是他們持續(xù)的智慧結晶,這源自他們杰出的Q因子和反復嘗試的決心。
若想利用Q因子,還有另一種聰明的方式——合作。
利用你的網絡幫助自己完成項目。即使沒有產出預期的成果,合作也會促使你繼續(xù)嘗試,繼續(xù)利用你的Q因子。
當然,我們并不能因此沮喪,Q因子提醒我們,如果我們有才華并且堅持不懈,不斷提升個人的產量,利用網絡加強合作,運氣終會站在我們身邊。
我們常常尋找各種捷徑,卻忘了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策略。
日本藝術家葛飾北齋是這一理念的完美例子?!拔以?0歲之前的畫都不值一提。73歲時,我稍微了解了自然的真正構造?!彼?5歲時寫下了我非常欣賞的一段,“當我80歲時會有更多的心得;到90歲時,我應該能領悟事物的奧秘;100歲時我將到達奇妙的境地;而到我110歲時,我做的一切,無論是一個點還是一條線,都將是鮮活的?!?/p>
葛飾北齋享年89歲。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創(chuàng)作于生命的最后20年,包括標志性的木版畫《神奈川沖浪里》。你一定知道它描繪的景象:巨大的波浪帶起白色的浪尖,在半沉的小舟上空緩緩展開,讓背景中的富士山相形見絀。它簡潔地描述了一生之中成功如何沉浮流動,告訴我們那些突如其來的沖擊和崩塌只不過是重新開始的信號。
小結與啟發(fā):
一個人能否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不是由個人來決定的,而是由整個社會決定的,并且成功是有普適規(guī)律。
成功的第一定律告訴我們:個人的能力與成績是很重要的;但是當能力表現不能被測量時,需要利用社會網絡驅動成功。
成功的第二定律告訴我們:能力表現是有界的,但成功是無界的。我們將牛頓、愛因斯坦視為科學巨人,但像尼爾斯·波爾、馬克斯·普朗克、沃納·卡爾·海森堡這些科學家,在物理學上與愛因斯坦有著同樣深遠的影響力,但是社會影響力卻遠遠不足;在競技體育中,第一名與第二名的能力上差距并不大,但在個人商業(yè)價值和社會知名度等方面卻有著強烈的“馬太效應”。在商業(yè)領域里,我們更是要不斷地去引領,即使在科技含量不高的項目中,做到細分領域的第一,也會形成巨大的效應。
成功的第三定律告訴我們:初始階段的認可度,會在大概率上推動未來的成功,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社會適應度,即內在的競爭力,才能夠讓我們實現持續(xù)地成功,就如海爾張瑞敏經常提到的那句話:沒有成功的企業(yè),只有時代的企業(yè)。只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地創(chuàng)新,迎合社會的需求,踏上時代的節(jié)拍,才能夠持續(xù)發(fā)展。
成功的第四定律告訴我們:團隊的成功需要多樣性和平衡性,也需要有有優(yōu)秀卓越的團隊領導。雖然在團隊中,功勞往往歸于一人。但是你可以在行業(yè)里深耕,直到占據這個領域。同時也可以另辟蹊徑,在新的領域建立聲譽。印象深刻的就是當初我們看到,牛根生從伊利出走,創(chuàng)辦了蒙牛。
成功的第五定律告訴我們:成功可以發(fā)生在任何時間和年齡,只要你堅持不懈。
作為個人,尤其是創(chuàng)業(yè)者和企業(yè)的領導者,在創(chuàng)業(yè)的一時,就需要不斷地在磨煉技能和建立網絡上,多下功夫,積累核心技術和競爭力,同時構建強大的社會網絡體系,整合資源;在從事具體的項目中,選擇戰(zhàn)略合作伙伴,評估功勞做好分配,激勵團隊持續(xù)創(chuàng)造,實現成功之路。
作者簡介
劉濤,物理化學碩士,青島海創(chuàng)匯康創(chuàng)業(yè)服務有限公司-商學院院長,濰坊海創(chuàng)匯康生物有限公司總經理,《創(chuàng)業(yè)邦》專欄作者,擔任青島高創(chuàng)投融資擔保專家評委以及西海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中心等多家基地的創(chuàng)業(yè)導師;具有豐富的孵化器、加速器運營管理經驗,參與首批國家級創(chuàng)客空間-創(chuàng)益客、山東省創(chuàng)業(yè)孵化示范基地-創(chuàng)益邦、海爾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紅島海創(chuàng)匯、李滄海創(chuàng)匯、臨沂海創(chuàng)匯、濰坊海創(chuàng)匯等各地孵化器地運營管理,孵化項目:青島悟空智聯(lián)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創(chuàng)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佐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