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作者馮侖,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最近聽到很多朋友聊「996」,爭論得很激烈。大家很好奇馮叔怎么看這個事,風馬牛的小伙伴們就這個話題采訪了馮叔,一起來看看馮叔怎么說。
馮叔:我注意到了大家的討論。我覺得,這其實是關于人生的不同的選擇。我一直講,人生有兩種,一種是 95% 的人所擁有的人生,一種是 5% 的人擁有的人生。
基本上,95% 的人都是在維持社會的延續(xù)、發(fā)展,他們會恪守傳統(tǒng)的價值觀、道德,以及生活方式。這樣的人生,也可以叫做過日子。比如說 20 多歲要相親,30 歲要生孩子,然后多少歲要買房子,這些都有一個非常規(guī)范的套路。
按這種方式生活的人,大體上對「996」應該是有些不滿,他們至少會覺得有負擔,因為「996」會影響他們正常的生活。
《幸福一家人》| 過日子,是一種人生
還有一種人是 5% 的人。我覺得這 5% 的人從來都是挑戰(zhàn)命運,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過自己喜歡的生活。這些人的狀態(tài)可能比「996」還要辛苦。比如說王石花很多時間去登山,你說他累不累?要按常人的角度看,肯定累嘛。他現(xiàn)在快 70 了,但還在折騰。所以,對于奮斗者來說,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我覺得「996」就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
不同的視角與不同的境遇,對「996」的感受也不一樣。我年輕的時候曾碰到過一個老先生。當時也有人說累,那個老先生就很嚴肅地跟我們說,「告訴你,年輕人,年輕的時候累是福氣。累,說明有人給你機會、讓你嘗試、讓你鍛煉長本事。年輕的時候不累,到老的時候的累那叫可憐?!?/p>
我一直記著老先生的這個話。確實,如果年輕的時候你對自己有要求、有期待,甚至說你想創(chuàng)業(yè),想奮斗。那么「996」就是一個基本的狀態(tài),而不應該有抱怨。但是,如果你就是想過日子,那你就討生活,那么當然是越舒服越好,朝九晚五,早點回家,做做飯、逛逛街,也不錯。
所以,我覺得這個討論,不能夠作為一個普遍的話題來討論。針對不同的生活狀態(tài)以及年輕人的對自己的不同期待,關于這個話題的結論應該有所不同。就像運動員,你只是「重在參與」,那怎么樣都行,如果你想當冠軍,可不是每天都得累嘛。
《面對巨人》| 拼,也是一種人生
問:那么您年輕的時候也是「996」嗎?
馮叔:我那時候也是超努力、超辛苦,都一樣。舉個例子,前些天我見到幾位大學同學。我們是文革結束之后剛恢復高考時考上的大學,那個時候,因為文革,人都不讀書,我們自己努力學習,能考上大學,那肯定是比一般人要辛苦得多。然后還要折騰,現(xiàn)在做生意總是得求人嘛,跟各種人打交道,那還能按照正常的點上班下班嗎?還要找一切機會,想方設法跟客戶、投資人、股東、公司內部的人溝通、交流,談條件,談交易。這都是沒法用正常的上下班的時間來約定的。
問:那您會對公司內部要求「996」嗎?
馮叔:我們沒有要求,比較寬松,就是正常上下班時間,有時候還會更彈性一點,晚點到早點走的,都有。
我知道最近「996」這個事是從一些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開始討論的,因為現(xiàn)在碼農(nóng)都比較辛苦,老趴在機器上,「996」,比較辛苦。但是,對一般人來說,現(xiàn)在只要有個手機,你也不清楚他幾點上班,幾點下班。比如說我們公司有很多員工,我有事兒找他們,任何時候找,他們都會回應,比如讓他們趕緊做一個 PPT 發(fā)給我,把這個郵件給我處理一下,他在家也能處理。他都回家了,晚上十點,你說他這算是上班還是下班?
現(xiàn)在移動辦公,我們在線上處理問題。有時候,上下班已經(jīng)很難分得那么清楚。可能對于一些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員工、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的工程師,他們的這個時間卡得比較緊,對他們來說,「996」可能的確是挺有負擔的事,否則,他們也不會這么集體地表達出一種倦怠和無奈。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