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的市場爭奪戰(zhàn)從未真正停止過,在巨頭滴滴確立霸主地位后,新玩家依然虎視眈眈:美團、易到、首約、曹操...在一紙新政下,所有玩家再次重聚網約車賽道。巨頭陰影下,誰能率先突圍,掌握出行市場話語權?
創(chuàng)業(yè)邦走訪了入局網約車市場的玩家們,對其進行了系列分析報道,這是我們報道的第3篇。
自2017年6月底韜蘊資本接手后,易到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而在今年5月份,新CEO也走馬上任,背景是百度外賣創(chuàng)始人,對易到進行了較大層面的管理層變動。
現在的易到重新回到了大眾視野中,最大的打法變化是易到車主免傭,乘客端費用下調,至少從宣傳上來看是如此。
韜蘊資本CEO溫曉東說,要讓易到回到它該在的位置。
易到該在什么位置呢?曾經的易到處在網約車戰(zhàn)場的中心,并接近過勝利,可是兩次大的失誤讓它開始掉隊,甚至差點難以站起。
第一次的失誤讓易到失掉了先發(fā)優(yōu)勢。可能少有人清晰記得,易到的成立時間其實是在2010年,此后兩年才有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梢哉f,易到是共享出行的最早期入局者。
周航是易到的創(chuàng)始人和第一任CEO。在2014年網約車戰(zhàn)事正酣時,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曾找到周航,希望為易到提供“彈藥”。但周航拒絕了,他當時的判斷是,網約車規(guī)模難以靠燒錢再快速擴大,不如姑且養(yǎng)精蓄銳,等待戰(zhàn)事停歇。因為這樣,易到失掉了再上場的機會。
以至于后來周航在接受媒體的采訪時反思稱自己低估了互聯網資本的力量和市場容量。
第二次失誤,讓易到命懸一線。易到在2015年10月接受了樂視占大股的入資,并發(fā)起過類似于飲鴆止渴的瘋狂大補貼。在短暫占有純專車市場30%的份額,GMV(成交總額)超過Uber位列行業(yè)第二后,易到很快便出現了資金問題。
一些網約車司機大都還對這一時期的易到有印象:“當時很多人都提不出來錢,它是黃過一次吧?”而直接原因,是樂視被曝挪用易到13億元資金。
多年后有人問周航:難道你沒有提前看到可能的風險嗎?“我有選擇嗎?”周航反問。
易到“新生”
2017年韜蘊資本的進入給了易到重生的可能。溫曉東在接受訪談時表示,目前韜蘊資本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易到上。從戰(zhàn)略和打法上來看,易到確實做了諸多變革。
在戰(zhàn)略上被稱為“一體兩翼”,即以網約車為主體,并行發(fā)展汽車金融和境外出游業(yè)務,后兩項業(yè)務有韜蘊資本的經驗和資源作支撐。具體到打法,是在全國47個地市優(yōu)選47萬車主實行免傭和階梯返利,同時對乘客端降價,借此吸引司機和乘客。
這一打法有別于大部分網約車以抽取傭金為主的盈利模式。對此,溫曉東的解釋是,網約車的平臺角色決定了它應該是低傭金的,只收取自己作為提升效率那部分應得的收入。
易到希望通過“側翼戰(zhàn)”的方式,建立一種新的網約車平臺盈利規(guī)則,通過衍生業(yè)務來自行輸血,但能否實現規(guī)?;€有待觀察。比如,海外旅游是新業(yè)務,且要面對攜程等強敵,易到是否能殺出血路尚未可知。而在金融方面,也需要平臺有足夠的規(guī)模以拿到更低的折扣。
網約車平臺擁有主營業(yè)務市場的競爭力,仍然是命脈。
與滴滴出行以平臺派單的模式不同,易到允許司機挑選乘客,也允許乘客根據車型等信息選擇司機。這樣的模式對司機的好處是讓其可以自由挑單,但乘客的打車效率卻難以做到最優(yōu)。且易到的角色更多是信息分發(fā),而非匹配,則平臺在技術上的護城河不會很高。
邦哥接觸的一位易到司機表示,目前主要是挑選長距離的訂單,在易到上由于車型的優(yōu)勢,被乘客選到的概率也較大。但也不乏有乘客抱怨等待接駕的時間比較長。“這就是雙向選擇嘛。”司機不以為意。
目前易到的產品線包括日常用車、接送機、包時用車、企業(yè)用車。溫曉東表示,未來易到還將建立人工智能研發(fā)隊伍,切入無人駕駛和智能出行領域。另外,易到也在推行城市合伙人制度,具體運營由合伙人根據當地特點靈活確定。
在人事上,鞏振兵于今年5月份正式成為易到CEO。他是百度外賣的發(fā)起人,有豐富的渠道經驗,或許能在司機端的組織運營上有所擅長,其風格也契合易到當前的戰(zhàn)略風格。
但鞏振兵在百度外賣時”非進攻態(tài)”的打法,即將更多精力放在推出自有外賣品牌以建立差異化上,也成為百度外賣在白熱化戰(zhàn)爭中掉隊的因素之一。不免有人擔心這一遺憾會在易到重演。激烈的網約車市場能否給易到一個“清風自來”的時間窗口。
新一輪戰(zhàn)爭
比達資詢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中國網約出租車用戶規(guī)模已達2.89億人,預計2018年可達到3.43億人;網絡專車或快車用戶規(guī)模達2.36億人,預計2018年可達到3.12億人。
網約車市場從來不缺玩家。既有玩家中,有持有一定流量的互聯網平臺,如滴滴出行、美團打車、神州專車、易到等;有長于車輛運營和車隊管理的“傳統”玩家,如首汽約車等;還有以新能源車殺入細分市場的曹操專車、神馬專車等。
論“子彈”和“兵力”,易到與韜蘊資本、中信銀行聯合,背后的資源實力也不可小覷。
網約車的新一輪戰(zhàn)爭已打響,但這和四年前的補貼大戰(zhàn)已截然不同。市場不需要再教育,通過燒錢的方式大規(guī)模獲客的邊際效應在遞減。
玩家也開始走差異化路線,希望從側翼搶奪滴滴出行已有的市場份額。相比其他網約車平臺,易到有久經沙場的優(yōu)勢,積極思變,但也要應對其原有組織基因和慣性。
轉型后的易到能否重新回到它所期待的高峰,市場會給出答案。
作者:鐘小玉007,努力做時代的記錄者,希望同時具備智慧和善。歡迎創(chuàng)投圈的好選題和好故事,微信號:zhongsy_520,申請好友請注明公司職位及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