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停更3周固定的周一視頻節(jié)目放送后,7月6日宣布加入分答付費社區(qū),轉型做知識付費。
Papi醬在分答開設的付費社區(qū)主題是“不設限青年研究所——生活太卡?一‘賤’還原出場設置!” 據(jù)分答方面透露,Papi醬的人設將不再是那個集才華與美貌于一身的女子,而是一個集慫、宅、懶于一身的普通女孩。
此外,papi醬還邀請了姬十三、鸚鵡史航、王嘯坤等名人作為社區(qū)嘉賓參與用戶互動。
據(jù)創(chuàng)業(yè)邦記者了解,分答在5月就悄悄上線了“付費社區(qū)”。
分答官方對“付費社區(qū)”的定義是:它由一名核心主咖創(chuàng)立一個付費社區(qū),充當社長,邀請 kol 朋友充當助講,一起發(fā)布內容,并同時與用戶在互動中生產(chǎn)內容(形式主要以問答、討論為主)。
每個社區(qū)有固定開放周期(3個月到半年不等),固定主題,用戶付費方可入內。社區(qū)中活躍、內容貢獻質量高的普通用戶也可被社長提升為助講。
創(chuàng)業(yè)邦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分答的“付費社區(qū)”很像是羅輯思維旗下“得到”的付費訂閱專欄和小密圈的結合體,既有固定的音頻、文字節(jié)目更新,又有社群圈子屬性的日?;优c交流。
目前已經(jīng)入駐分答付費社區(qū)的大咖有科學家種太陽、褚明宇、圈外創(chuàng)始人孫圈圈和房產(chǎn)投資家歐成效,除歐成效的入社價格是299/半年外,其余的均定價99元/半年。
關于上線付費社區(qū)功能的初衷,分答創(chuàng)始人姬十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在知識快速增量的時代,知識更新對用戶來說變成按需學習、即學即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認為幫助用戶找到一個可信賴的人,再通過人去高效連接知識,變成一種更為可信任的場景”。
似乎從2015年開始,姬十三就一直在探索內容付費,并曾推出兩款在當時很火爆的明星產(chǎn)品——“在行”和“分答”,從線下到線上均有涉獵。
而分答的定位也一直在變化,從1分鐘問答到增加小講再到增加付費社群,姬十三似乎希望從不同頻次、不同級別和不同服務形式的功能型產(chǎn)品來滿足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
2015年初,在行率先推出1對1線下約見分享模式,通過“售賣”人的時間和認知盈余來進行個人價值變現(xiàn);2016年,在行推出付費語音問答平臺——分答,主打通過1分鐘語音問答,一對一提問,并開發(fā)偷聽機制,為用戶和大咖之間提供接觸交流的機會。
后來分答停擺近兩周后,分答推出“小講”,主講人圍繞某一主題制定課程,用戶付費收聽并參與提問,從時間長度和內容豐富度方面彌補了1對1語音問答的劣勢。
而此次的付費社群,則在用戶黏性和互動頻次方面進行了拓展,且首批邀請的社群主人都更具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果再放眼內容付費領域,分答的付費社群模式似乎并不算太早。
在內容方面得到的付費訂閱專欄、喜馬拉雅FM的付費音頻課程等均嘗試了近一年的時間,并在不斷地拉攏大咖到各自平臺。
而在社群運營方面,小密圈等工具也吸引了大部分內容付費領域玩家的加入。
做內容的知道社群運營的重要性,做運營的也重視內容的影響力。此次分答把兩者結合在一起入場對用戶來說有多大的吸引力,是否能動更好的付費市場變化,還有待市場的驗證。
但從中國內容付費市場階段來講,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