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豹變(ID:baobiannews),作者:陳法善,編輯:劉楊,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蘇超第五輪,常州對陣南京,3.67萬人涌進球場。最終南京隊4:0大勝,卻不及一塊黃色廣告牌更吸引眼球。
在京東、理想汽車等一眾大牌中,“東哈·東北街邊燒烤”的土味招牌顯得格外突?!@真的是贊助商,還是在玩梗?
原來這就是一家常州街邊燒烤店,老板來自東北,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報名蘇超招商,沒想到真的成了22塊廣告牌中唯一的個體戶贊助商。這家小店經由短視頻的傳播擴散一夜爆火,抖音搜索量環(huán)比增長732倍、同比增長3074倍。老板娘在抖音發(fā)布視頻,解釋自己為什么贊助蘇超,吸引眾多網友慕名前去消費。
近年來,這種“沒想到”頻頻上演:淄博燒烤從地方小吃變成全國打卡熱點,天水麻辣燙讓外地游客專程前往,原本默默無聞的小店紛紛“出圈”。過去開店只能守著三公里商圈做熟人生意,如今一條走心視頻或許就能讓小店的影響力輻射全國。
6月27日,社科院發(fā)布的《看見:短視頻時代的生活服務業(yè)》報告揭示了這一變化:數字技術正在幫助中小商家突破物理空間限制,線下的人情味配上線上的傳播力,讓更多街邊小店找到了新的增長空間。
被看見的力量
常州東北燒烤店的走紅并非偶然。越來越多中小商家發(fā)現,在短視頻時代,每個有故事的小店都可能成為下一個爆款。而那些真正成功“出圈”的小店,往往有著相似的成長軌跡。
00后四川農村女孩郭倫彩就是典型代表。在牛排店、美容院、電玩城、鞋廠輾轉后,她與合伙人共同創(chuàng)立了火鍋店,并且決定從創(chuàng)業(yè)開始就全心投入在抖音做推廣,用自己農村姑娘到大城市打拼的真實經歷,記錄火鍋店從無到有的全過程。
郭倫彩的視頻就像連續(xù)劇,沒有夸張演繹,全是實況轉播:從店面選址、裝修,到重慶學炒火鍋底料、培訓新員工……毛坯房一點點變成精致餐廳的過程,成了這個新生火鍋品牌最好的廣告。粉絲們看的不只是火鍋,更是一個普通女孩的奮斗故事。
郭倫彩經常在店內直播,一邊聊天,一邊推銷團購套餐,每次直播后店門口都排起長隊。數據最好的一次直播中,銷售額超過50萬元。一年多時間,郭倫彩開了七家店,計劃年底擴展到15家。說起來挺有意思,越是真實自然的內容,越容易與用戶建立情感連接,真誠往往比刻意的包裝更有說服力。
在泉州,主播出身的曉玲給出了另一種答案。一次機緣巧合為簪花館做直播,原本生意平平的小店很快就變得熱鬧起來,讓她看到了簪花背后巨大的生意潛力。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在曉玲心中生根發(fā)芽,2023年底她開出了玲曦閣簪花館首店。
“我不是在推廣產品,而是在為各地游客介紹泉州?!睍粤岚阎辈ギ敵闪思亦l(xiāng)文化的展示窗口,這種發(fā)自內心的熱愛讓她避開了線下景點拉客的“肉搏戰(zhàn)”。
目前,玲曦閣已經在泉州開了5家連鎖店,在抖音的團購銷售額平均每月超過百萬元。旺季時單店一天接待近百名客戶,顧客通過抖音團購下單簪花體驗套餐,到店享受從妝容到拍照的完整服務。
郭倫彩用真誠打動人心,曉玲以情懷連接文化,她們都在短視頻的世界里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束光。
過去,信息傳播渠道稀缺且成本高昂,中小商家很難獲得足夠的曝光機會。如今,抖音將傳統(tǒng)的“面對面”服務拆解為“線上種草、團購下單、線下體驗、事后分享”的完整閉環(huán),讓更多有特色的小店實現了從展示到交易的無縫連接。
對中小商家來說,數字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曝光方式——即便不在最佳地段,自身的獨特價值也能被看見。但僅僅“被看見”還不夠,接下來發(fā)生的事情更讓人意想不到。
從“三公里經濟圈”到“全國直播間”
郭倫彩、曉玲們的成功背后,其實解決了一個服務業(yè)的結構性難題。
開店的都知道,房租在漲,工資在漲,但菜價不敢隨便漲——這就是服務業(yè)老板的困境。更要命的是,與制造業(yè)不同,小微服務行業(yè)很難通過技術升級來大幅提高效率:一家餐館的廚師同時只能給有限的顧客燒菜,理發(fā)師在同一時間只能給一個顧客理發(fā),受制于店面面積,也無法大量擴充服務人員。
成本在漲,效率提升卻有限,這就形成了經濟學上說的“成本病”。社科院的研究顯示,占據服務業(yè)市場主體95%以上的中小微企業(yè),在這種困境面前尤其無力?!犊匆姟穲蟾嬲{研發(fā)現,想要突破這一困局,打破“面對面”“同時同地”的硬性約束至關重要。
而短視頻、直播這類數字化工具,正在為這個老問題提供新的解決思路:單個內容可以觸達海量用戶,邊際傳播成本趨近于零;通過精準推薦,商家能夠突破物理空間限制觸達長尾客戶;線上內容積累可以轉化為品牌影響力,最終推動線下消費轉化。
淮北市牛奶廠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這是一家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廠,此前主要靠商超合作、配送到家、代理商外銷維持生意。雖然在當地小有名氣,但離廠長王瑾“讓淮北市民喝到最新鮮牛奶”的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
2024年8月,王瑾硬著頭皮開了第一場個人直播。平時習慣講方言的她,費勁地用普通話直播了3小時,原以為會沒人看,結果一上播人氣就達到300多人,賣了3萬多元。
消費者在王瑾的直播間,能看到奶牛吃草、工廠擠奶、門店制作面包等生活畫面,后來她干脆用方言直播,成功喚醒了淮北人心中的兒時記憶。到了2024年底,淮北市牛奶廠的抖音主賬號積累了6萬多粉絲,抖音團購月度核銷累計可達250萬。
通過直播,打破了傳統(tǒng)門店只能服務周邊人群的局限。在5月21日的一場直播中,王瑾創(chuàng)下了銷售額破百萬的紀錄。線上的火爆直接推動了線下擴張:淮北市牛奶廠從幾家門店拓展到28家,越來越多客戶養(yǎng)成了“線上團購+線下核銷”的消費習慣。
類似的連鎖化加速在各地上演。許昌“扇臉哥”羊肉串店的老板劉康樂,2023年11月開始做抖音直播,沒有刻意準備劇本,就拍自己如何收羊、分解羊肉。一開始一場只能賣兩三百元,到第四場直播時銷售額過萬,3分鐘賣出1000串羊肉串。
線上流量的增長,讓劉康樂有了底氣快速復制模式?,F在店鋪已經開到了整個許昌,從一家街邊小店變成了當地知名的羊肉串連鎖品牌。
在很多城市,都有這樣的牛奶店、燒烤店,原本做著周邊街坊鄰居的生意,在連鎖品牌沖擊下逐漸式微,如今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重新找到了規(guī)模化發(fā)展的路徑。
《豹變》觀察發(fā)現,這輪中小商家的擴張有個明顯特點:不再是傳統(tǒng)的“試點-復制-標準化”路徑,而是“線上驗證-快速復制-邊開邊優(yōu)化”。線上的數據反饋讓商家能夠實時調整策略,大大降低了連鎖擴張的試錯成本。
抖音生活服務數據顯示,2024年超過320萬中小商家通過平臺拓展線上銷量,訂單量同比增長69%。百萬中小商家通過直播、短視頻、達人探店等形式收獲生意增量,其中相當一部分將線上增長轉化為了線下門店的快速擴張。
這種經營模式的轉變,將線下的人情味和線上的高效率相結合,通過內容種草和團購轉化,讓“街邊小店”變成了每個人的“身邊小店”,從“被動等客”升級為“主動獲客”,從“單店經營”進化為“連鎖布局”。當一家小店能夠將影響力從三公里擴展到全國,規(guī)模化就不再是大品牌的專利了。
不只是“好吃、好玩”而已
流量有了,規(guī)模做起來了,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經驗告訴我們,做生意從來沒有一勞永逸。當越來越多商家開始掌握數字化經營的技巧,比拼的重點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
溫州的一家足療店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情況。當它用奢華裝修、影音服務、暢享小食吸引客戶后,別的品牌迅速跟進,導致行業(yè)進入新一輪內卷?!皽蕚湎聜€月出自助火鍋了,159元推個拿,火鍋隨便吃。”該品牌工作人員無奈地說。
這個場景熟悉嗎?價格戰(zhàn)、服務戰(zhàn)、裝修戰(zhàn)……最后大家都累了,利潤也沒了。傳統(tǒng)的同質化競爭就像“惡性循環(huán)”,你有的我也要有,你便宜我更便宜,最終只能在成本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有沒有跳出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可能?
老君山找到了一種不同的玩法。景區(qū)策劃了一個溫暖的活動:如果一對情侶在戀愛時來了老君山并拍抖音記錄,到結婚時老君山就送10張門票作為“份子錢”,當時送出2000多張門票。
“我們希望給景區(qū)注入情感溫度,主打‘喜歡一個人,就帶TA來老君山’,讓年輕人感受到這里的美好。"景區(qū)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情感鏈接一旦建立,哪怕競爭對手“照葫蘆畫瓢”,也很難“挖墻腳”。
短視頻的魅力就在于此——它讓服務消費從單純的功能滿足,延展到了情感連接和身份認同。在成都,“竹漣燒肉”通過100多種自研蘸料創(chuàng)造獨特體驗,有顧客一年內來了46次;在泉州,曉玲通過簪花傳承讓顧客感受到文化認同,很多人專程從外地飛來體驗。
視頻這種多維信息載體,在營造商業(yè)氛圍、降低獲客成本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化解了信息不對稱。以前你說自己家菜好吃,顧客半信半疑;現在你把炒菜過程、食材選擇、師傅手藝全程直播,顧客還沒進店就已經“預體驗”了一遍。
這種透明化經營建立的信任,比任何廣告都有說服力。更關鍵的是,UGC(用戶生產內容)讓傳播變成了自發(fā)行為——顧客不只是消費者,還成了品牌傳播者,在真實體驗、主動分享的閉環(huán)中獲得更豐富的感受。
此外,平臺的推薦機制讓好內容有了更多被發(fā)現的機會。一家小眾的非遺體驗店,能夠遇到全國范圍內對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的年輕人;一家特色燒烤店,能夠觸達那些愿意為了美食跨城消費的“吃貨”。
這就是小眾市場的“長尾聚合”效應:原本分散在各地的細分需求,通過數字化手段匯聚成了有商業(yè)價值的規(guī)模市場。泉州簪花如果只做本地生意,一天接待十幾個客人就不錯了;但通過抖音聚集全國需求,旺季時一天能接待近百人。
目前,在餐飲、酒旅、麗人美業(yè)等賽道,越來越多低線城市的中小商家借助內容創(chuàng)新,讓“內容+服務”雙輪驅動生意增長,成功實現“淡季變旺季”。這表明,短視頻不僅是營銷工具,更是價值創(chuàng)造的新方式——它讓商家從單純交易升級為情感連接。又通過抖音團購的交易鏈路,將情感連接轉化為小店實實在在的生意,形成良性閉環(huán)。
當每個小店都能通過內容找到自己的“精神部落”,同質化競爭就變成了個性化表達。在這個“人人都是媒體”的時代,最稀缺的不是流量,而是真誠;最值錢的不是套路,而是故事。
當下,個體商家的這些微小變化,正在匯聚成推動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
數據顯示,2020-2030年,中國服務類消費占比將提升至52%,年增長率達9.2%,遠超同期實物消費。在這一大趨勢下,中小商家數字化轉型不僅關乎個體商家的生存發(fā)展,也是國民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huán)。
未來幾年,我們可能看到線上線下更深度融合。數字化的本質不是技術替代,而是價值拓展。它讓中小商家有機會突破傳統(tǒng)限制,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觸達消費者,創(chuàng)造更多價值。每個被看見的小店背后,都是對個體創(chuàng)造力的肯定,對多元價值的尊重。
這就是數字化最深層的意義——讓每一種獨特的價值,都有被看見的機會。誰會是下一個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答案或許就在你身邊的一家小店。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