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科技新知(ID:kejixinzhi),作者:思原,編輯:蕨影,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一夜之間,無數(shù)稻草壓到了極越身上。
小到幾十萬的“Tech星球”,大到上千萬的“浙江星塘”,從合作媒體到供應商,甚至連中國移動也下場討薪,表示“車聯(lián)網業(yè)務欠款超205萬,已走訴訟流程,如果12月20日之前未支付,那么所有的極越車型會直接無法聯(lián)網”。
而從供應商12日晚上發(fā)給「科技新知」的現(xiàn)場“討夏”視頻顯示,有供應商的欠款達到了上億元,并且有現(xiàn)場人員稱其從今年10月便向公司詢問欠款情況,但一直到現(xiàn)在也未有回應。
好在堵了一夜的供應商們,終于得到了回應!
“百度、吉利、極越三方將組建處理小組,最晚 15 號建立,工作組組建之后給出供應商對接窗口,分批次按照供應商類型和工作組商談解決方案”,上述供應商13日下午向「科技新知」透露,“已經開始堵門不讓進人了,大部分供應商都進不去”,所以能否要回屬于自己的資金,還是未知。
從一個月前極越CEO夏一平臉上的傷開始,關于極越裁員、解散的傳聞便不斷傳播,雖然極越方極力否認,但現(xiàn)實卻是如此赤裸裸地發(fā)生在了眼前。
除了相關合作方的欠款外,極越內部也是風聲鶴唳,市場消息稱極越多個省份的銷售團隊全部解散,關于夏一平違規(guī)使用供應商、涉嫌貪腐、將家屬移民新加坡等傳言也廣為流傳。
不過好在員工的極力斡旋下,百度和吉利內部正在走轉賬流程,為員工繳納拖欠的11月社保,從13日傍晚三方發(fā)布的聯(lián)合聲明也得以證實。
據(jù)“中國企業(yè)家”報道,這筆錢是由百度和吉利共同出資,金額大約6000萬元。后期,會陸續(xù)解決員工離職賠付等各個員工的合理訴求。
圖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極越汽車作為百度和吉利合作造車的產物,有兩棵大樹撐腰按理說不應出現(xiàn)‘閃崩’情況?!币晃粯I(yè)內人士向「科技新知」表示,“這種潰敗速度,極大可能是公司內部出現(xiàn)了問題?!?/p>
如果從極越的前身“集度”來看,百度算是集度時期的主導者;后來,因為造車資質問題,百度放手控股權,集度改名為極越,轉為吉利集團麾下的汽車品牌。但是,無論是管理還是生態(tài)技術,都是百度的人在做,夏一平在溝通會中也強調百度擁有極越董事會 80%投票權。反觀吉利更多時候充當供應商角色,甚至還被欠了款。
那么由此也延伸出一個疑問,極越的崩塌,與百度有多大關系?“甩手掌柜”李彥宏的用人邏輯、管理邏輯是否出現(xiàn)了問題?這是否會影響百度未來的發(fā)展?
01又一次“用人不淑”?
倒閉傳聞多時,極越 CEO 夏一平終于在12 月 11 日下午發(fā)內部信承認,公司目前正遇到困難,需要立即調整。
在這個時刻,員工們才得知,公司并未為他們繳納11月份的社會保險,盡管工資發(fā)放依舊如常。一時間,員工直播討債的各種視頻流出,頻頻沖上熱搜。
事實上,今年以來,夏一平和極越已經是熱搜的???。最為外界熟知的,是時至年中一場發(fā)布會采訪,他談及年初1、2月份的銷售慘狀,不禁感慨萬千、淚灑現(xiàn)場。
在經歷了去年的銷售頹勢之后,今年1月,夏一平親自掛帥,帶領營銷團隊奮力一搏,力求扭轉乾坤。盡管自7月份開始銷量出現(xiàn)起色,都超過了2000臺,有的月份甚至賣到3000臺。
不過,統(tǒng)計過去12個月,極越也只賣了14055輛車,平均每月銷量不到1200輛,而目前留在牌桌上的汽車品牌,月銷量均穩(wěn)定在1萬輛以上。
可以說,一切已晚,對于深陷價格戰(zhàn)旋渦的新能源汽車,甚至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月銷2萬輛已是生死線。
雪上加霜的是,多名熟悉此事的人士認為,極越閃崩主要原因在于百度撤資。而有百度內部人士向“財新”透露,公司2024年10月曾派財務團隊進入極越盡調,為后續(xù)30億投資做準備:“結果發(fā)現(xiàn)極越一灘爛帳,有高達70億財務窟窿,決定不再繼續(xù)投入?!?/p>
另外,吉利為極越汽車生產汽車需收取代工費用,因為拖欠款項,吉利方面已經不再發(fā)車。
根據(jù)目前泄露的信息顯示,極越拖欠吉利超過40億的生產制造費用,同時欠繳百度約10億的云服務及其他相關費用。
也就是說,這次事件的本質還是因為極越沒錢了,并且百度和吉利兩個“大哥”也都不愿再出資。
然而,被數(shù)百名員工圍堵時,夏一平顯得很委屈,“公司最艱難的時候,沒人承擔,兩個股東都沒站出來?!?/p>
追其原因,與極越管理層脫不開關系。據(jù)悉,有極越員工在朋友圈指責夏一平涉嫌貪腐問題。
據(jù)其朋友圈截圖顯示,“當我要求按照采購流程組織媒體比稿,他硬塞供應商進來;當他的供應商沒有入圍,他就拒絕簽署框架;當他的人拿著幾頁A4紙就要我審批我到任前的一筆筆糊涂賬;當我親眼見證他特批支付十倍于市場價的費用給他的人指定的供應商。”
也有員工表示,“十月份百度派了新財務負責人來公司審計后,發(fā)現(xiàn)了夏一平的種種貪污腐敗,私人授受的行為,采購各種指定供應商,中飽私囊。因此要求夏一平自行辭職。” 不過上述說法尚未得到極越方面的證實。
事實上,極越汽車的大多員工認為,極越汽車走到今天,夏一平要負90%的責任。并且其公司內部一直有傳言,百度其實愿意繼續(xù)輸血,但前提是夏一平必須離任CEO,而夏一平不愿作此讓步。
其實從百度最近幾年的管理變動來看,更傾向于啟用舊人,例如沈抖等人。據(jù)“騰訊深網”此前分析,不過更早之前,百度的策略是廣納外部人才,當核心高管出現(xiàn)崗位空缺,李彥宏的第一反應并不是內部提拔,而是在全球選人,“誰是最佳人選,就讓誰來擔任這樣的職位?!北尘肮怩r亮麗的國內外大廠高管、專家,如李一男、張亞勤、吳恩達等均是空降百度,直到陸奇的到來得以被推向高潮。
但隨著陸奇的匆匆離開,百度進入內部選拔人才的戰(zhàn)略轉型,直到夏一平的到來,再次打破了百度的平靜。從履歷上來看,夏一平也算是車圈老人,并且也是被李彥宏在幾十位候選人中親自選出,甚至沒來得及告訴自己的太太。但如今這位外來的和尚,沒能念成百度的經。
正式官宣時,李彥宏用一長串形容詞來形容夏一平,其中有一個是“有激情”。這也與李彥宏的用人原則相似,“其實此前每一個高管的晉升,Robin都用了同樣的詞,就是敢打硬仗,能打勝仗,在內部跟高管開會講話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原則?!币晃唤咏顝┖甑陌俣菻R人士表示。
至于夏一平,從任職一開始,就面臨外界的一些質疑:為什么是他?造車這件事他行嗎?但是當時的夏一平也確實有激情,為了趕進度,夏一平周末拉著中層開會是常態(tài),程序員們也戲稱經常參加“夜總會”,意思是“夜里總開會”。
后面不管是上百個藍V賣車賬號矩陣還是親自下場制造熱度,夏一平也的確努力,可惜如今這些藍V賬號已經成了“討伐”極越的主要陣地。
夏一平是否真的貪污腐敗、中飽私囊我們暫不可知,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這場鬧劇中,夏一平脫不開責任,并且對于李彥宏來說,前有公關副總裁璩靜、后有夏一平,也需要仔細審視自己的用人標準和水平。
02造車結局早定
其實從李彥宏對極越和造車的態(tài)度,就已經能夠看到結局。
根據(jù)李彥宏的早期規(guī)劃,百度不會親自造車,而是與傳統(tǒng)車企合作,百度只負責擅長的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不親自下場造車的李彥宏,將主要精力放在了AI領域。所以就有了夏一平執(zhí)掌極越大權。
但外界擔心的是,即便老板親自帶隊,造車這件事也不一定能做成,而李彥宏卻直接當起“甩手掌柜”。之前雷軍和周鴻祎有過一次經典交流,在360特供機失敗之后,周鴻祎找雷軍聊為什么會失敗,雷軍當時說了這樣一番話,“你要是想做手機,想想你能不能全力以赴,能不能來領軍,你要是能親自帶隊,咱們可能還有得一打。你總不能弄個部門,弄個總監(jiān)就覺得能跟我打吧?!?/p>
這跟百度造車的處境很是相似,李彥宏對極越的態(tài)度也有些模糊。
今年3月份,李彥宏接受央視《對話》欄目采訪時,主持人便直接拋出了這個問題:你不想親自下場造車嗎?李彥宏回答:“那個門檻稍微有點高,比較麻煩。”面對主持人“但很多人現(xiàn)在都自己下場了”的追問,李彥宏含糊其辭。
李彥宏很少在公開場合表達對極越的支持,甚至在今年4月和夏一平一起參加直播時都惜字如金,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提問,也讓外界質疑他對極越01的了解到底有多少。
今年11月份的百度世界大會也是如此,有知情人士透露,極越付出300萬,在百度世界大會能享受的權益只有主論壇的一條口播,以及播放一條暖場視頻,甚至這條暖場視頻在觀眾進場之前已經被播放完畢。
在百度發(fā)出的百度世界大會通稿中,百度也沒有提到極越。雖然百度世界大會是百度的商業(yè)活動,但在集度成立之初,李彥宏曾經對集度員工說:“集度,承載了百度的造車夢?!?/p>
因此,李彥宏和百度對極越的若即若離,更令人不解。
不過,從投資數(shù)據(jù)上來看,李彥宏對極越的失望,也可以理解。
到目前為止,百度已向集度投入累計約88億元,其中2022年投入41億元,2023年增至47億元。到最后,接近100億的投入,只換來不到1.5萬輛的銷量。
但是,反觀風頭正盛的小米汽車,其一出手就砸了700億,雷軍認為100億美元才是上牌桌的門檻。
過去十多年來,百度嘗試了諸多跨界業(yè)務,包括外賣、團購、電商、直播、短視頻等,但無一例外都沒做起來。
而如今,在AI高速發(fā)展的當下,對于百度這樣很早就押注AI的企業(yè)來說,“人工智能夢”和“大模型夢”更為重要,李彥宏似乎確實無法顧及造車這樣“比較麻煩”的事。尤其是蘿卜快跑已經跑起來的情況下,與雷軍用實際行動“All in造車”相比,百度只能算是嘴上功夫。
一個很現(xiàn)實的例子就是,像小度這種直接向李彥宏直接匯報的業(yè)務,最近幾年過得還比較舒坦。
李彥宏此前在談及公司治理時也表示,百度不能打太多的仗,公司的資源是有限的,要把資源放到真正跟核心業(yè)務相關的地方去,避免資源過于分散。所以在全員ALL in AI的情況下,選擇性放棄造車也在情理之中。
03還有下一個“極越”?
在極越暴雷后,重新梳理百度的業(yè)務線,可以發(fā)現(xiàn)一些業(yè)務,似乎也來到邊緣地帶。
其實百度的一些問題,李彥宏看得最為明白。今年的一次內部總監(jiān)會上,他罕見地承認現(xiàn)在百度的增速下來了,“是比較艱難的時候”。
事實確實如此,近幾年來,百度的營收增速確實跌宕。2019年至2023年,營收增速分別為5.02%、-0.32%、16.27%、-0.66%、8.83%。2024年前三季度也僅有Q1實現(xiàn)了增長,其他兩個季度均出現(xiàn)下降,Q3甚至同比下降了2.58%。
李彥宏指出當前移動互聯(lián)網已經轉變?yōu)橐粋€零和游戲,這意味著市場份額已經進入博弈階段。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百度的核心搜索業(yè)務,隨著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以及微信、小紅書等社交應用的興起,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搜索引擎,用戶的時間和注意力也被進一步分散。
在百度內部,不賺錢的業(yè)務也開始收縮。今年6月30日,百度百科App正式下線,相關功能遷移至百度App中的“百度百科”小程序。作為一款典型的工具型應用,百度百科App無法與電商、游戲、廣告等盈利性業(yè)務實現(xiàn)有效結合,更大程度上需要百度的輸血。
今年7月,百度的文小言上線,作為一款AI數(shù)字人社交APP,當時的文小言被認為是百度在社交賽道的一次嘗試,但這次嘗試在2個月后,便直接與文心一言進行了合并,成了現(xiàn)在的文小言。
再看其他業(yè)務,三季度百度將醫(yī)療事業(yè)部HCG并入移動生態(tài)事業(yè)部MEG,同時將百度網盤也納入到MEG中。也是這一調整,使得其研發(fā)費用同比下降13%,但即便這樣,經營利潤率環(huán)比也僅提高了0.5pct。
除了對AI和智駕業(yè)務的持續(xù)投入,讓百度內部傳統(tǒng)業(yè)務變得草木皆兵還有資金問題。三季度百度核心的自由現(xiàn)金流只有24億,同比下滑59%,這個規(guī)模僅高于2022年一季度。
現(xiàn)金流這么差的主要原因在于經營現(xiàn)金流下滑,廣告業(yè)務的現(xiàn)金流一向很好,因此當百度的廣告承壓時,現(xiàn)金流自然會受到一些影響,與此同時,智能駕駛、智能硬件等雖然看上去收入增速不錯,但可能并一定會當期回款,所以只能對走下坡的業(yè)務部門或者縮減外投企業(yè)預算來降本增效。
從目前來看,百度內部雖然沒有一個明確的業(yè)務優(yōu)先級,但在李彥宏心里,哪些必須要,哪些可以棄,似乎在猶豫中逐漸有了答案。一直以來外界對李彥宏的評價都少不了翩翩君子一詞,似乎從未見過李彥宏發(fā)火,即便當眾被潑水也只是優(yōu)雅化解,但是,百度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作為集團最大領導者,李彥宏需要給自己以及企業(yè),帶來更多情緒。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