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華商韜略(ID:hstl8888),作者:華商韜略,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發(fā)布。
大選之年,美國政客們都有點兒忙!
前腳拜登火速簽署完強制剝離TikTok的法案,后腳美國議員們又盯上了SHEIN和Temu。
這次的動作是,兩位美國參議員直接致信美國總統(tǒng)拜登,呼吁終止“800美元免稅”的優(yōu)惠政策,并表示“情況已經(jīng)到了一個臨界點?!?/p>
事實上,美國已不止一次計劃取消這項政策,前兩年也傳出過類似的消息。
此番舊事重提,是狼來了,還是玩兒真的?
01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擔心中國電商搶生意的美國政客們,開始對小包裹下手了。
近期,美國清關政策出現(xiàn)收緊跡象,數(shù)家清關行被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暫停T86小包清關資質(zhì),包括SEKO物流等大型國際貨運代理商也在名單中,暫停時間長達90天。
來自中國的低貨值商品成為重點查驗對象。
隨著事件的持續(xù)發(fā)酵,CBP在5月31日的公告中回應稱,正在采取行動確保合規(guī)性,減少利用小包裹或800美元最低限額的情況。
CBP的一系列動作,對依然享受著“小額豁免”政策的SHEIN、Temu等跨境電商平臺賣家而言,不是個好消息。
“群里每天都有人問‘Temu發(fā)美國的貨都走不了’是不是真的,還有人擔心自己的商品無法清關?!盩emu平臺賣家阿寧因此憂心忡忡,“美國這么一搞,弄得大家都人心惶惶的?!?/p>
2018年中美貿(mào)易戰(zhàn)打響后,美國持續(xù)以關稅發(fā)動對中國商品的阻攔,但其中的“小額豁免”:對800美元以下的跨境小包裹免征關稅,而且?guī)缀醪粚彶?,為中國跨境電商開了方便之門。
2016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奧巴馬簽署了《貿(mào)易便利化和貿(mào)易執(zhí)法法案》,將進入美國的外國商品免征關稅的“最低限度條款”的限額從200美元大幅提高到了800美元。
奧巴馬政府的初衷很明確,一是為海關減輕查驗眾多小貨值包裹的負擔,轉而能夠集中精力處理大宗商品,為財政部帶來更多關稅收入;二是為了推動電商平臺的發(fā)展。
作為美國最大電商平臺的亞馬遜,則是這一政策落地的主要推動者。
當時,亞馬遜正大力引入第三方賣家,風險小、回款快的“小包直郵”成為不少亞馬遜新賣家的首選。上調(diào)免稅額度,不僅有利于亞馬遜吸引更多第三方賣家入駐,也有利于通過第三方商品的低價優(yōu)勢吸引更多消費者,合力加速亞馬遜增長飛輪的轉動。
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貝索斯和奧巴馬私交甚密,他去華盛頓的頻率甚至比去亞馬遜總部西雅圖還要高,而且也一直是奧巴馬私人基金會的重要出資人。
不僅如此,貝索斯還擁有華盛頓最大的游說辦公室,2012年至2017年間,其游說支出增加了5倍,其中相當火力,都投入到了“800美元條款”的努力爭取中。
奧巴馬簽署這一條款之后的短短2年,亞馬遜凈銷售收入一路高漲,便由2016年的1360億美元飆升至2018年的2329億美元。2018年9月,其市值更是突破萬億美元,成為蘋果之后第二個實現(xiàn)萬億市值的科技巨頭。
但此后的亞馬遜卻對第三方商家改變策略,轉而發(fā)力FBA模式(Fulfillment by Amazon/由亞馬遜履約),這一模式要求第三方商家先將產(chǎn)品集中存放到亞馬遜的倉庫中,再由亞馬遜負責揀貨、包裝、配送以及客戶服務等物流服務。
第三方商家集中運來的商品金額往往超過800美元,免征關稅的優(yōu)惠因此失效,而亞馬遜的新算盤則是,既可以通過強大的平臺優(yōu)勢向商家賣流量,從賣家手里“摳”出來更多錢;又能通過自建配送體系,提升履約服務質(zhì)量,增強用戶粘性。
研究機構ILSR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亞馬遜僅靠平臺費用和廣告收入,就從賣家身上賺了1210億美元,相當于賣家總收入的34%,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賣家。
2021年,中國賣家數(shù)量在亞馬遜平臺的第三方商家中占比已超70%,累計實現(xiàn)GMV684億美元,占其GMV總額的24%。按此推算,當年,亞馬遜就從中國賣家身上賺走了233億美元。
亞馬遜市場前高級副總裁Sebastian Gunningham曾在2015年給其他高管的一份郵件中寫道:“中國工廠在過去20年中一直為沃爾瑪?shù)裙局圃飚a(chǎn)品,現(xiàn)在他們意識到他們有機會無需中間商,直接向全世界銷售……而我們就是這個媒介?!?/p>
但他沒想到的是,“媒介”遠不止亞馬遜一個。
“以前靠鋪貨,一天兩三百單輕輕松松,現(xiàn)在不行了?!焙蜗壬莵嗰R遜上最早的一批賣家,據(jù)他介紹,2016年開始,明顯感覺到平臺上的中國賣家越來越多了,隨之而來的,是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率也越來越低,“不少朋友都轉戰(zhàn)其他平臺了。”
他口中的其他平臺,便是那些利用“800美元”條款快速打入美國市場的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首先是SHEIN,然后是Temu。
美國海關數(shù)據(jù)顯示,2023年,一共有10億個包裹通過“小額豁免”進入美國,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翻了一番。其中,三分之一的包裹來自SHEIN和Temu。
據(jù)了解,SHEIN的平均客單價為50-80美元,Temu則要來得更低,本身就具價格優(yōu)勢,再疊加“800美元”條款的庇護,這也構成了SHEIN和Temu狂卷美國市場的底層邏輯。
美國政客們,顯然也是看到了這一點。
02 左右為難的白宮
今年2月,美國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Sherrod Brown和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Rick Scott便致信總統(tǒng)拜登,呼吁終止對價值低于800美元的電子商務貨物的免稅待遇。
兩位參議員在信中寫道,“情況已經(jīng)到了一個臨界點,如果不立即解決‘小額豁免’問題,美國的大部分制造業(yè)和零售業(yè)將面臨危險?!?/p>
其矛頭指向,就是SHEIN和Temu。
2020年,SHEIN抓住疫情催生“線上購物需求井噴”這一契機,強勢打開歐美市場,GMV首次突破百億美元大關,較2019年暴增250%。據(jù)路透社報道,2021年,SHEIN銷售收入已經(jīng)增至1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3億元。
2022年第二季度,SHEIN App在美國移動端的安裝量達到680萬次,再次超過亞馬遜。盡管亞馬遜在該季度的月活躍用戶數(shù)是SHEIN的三倍,但其攻勢已讓亞馬遜后背發(fā)涼。
“比起zara和H&M,SHEIN實在是太便宜了,我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在SHEIN上買衣服?!痹诿绹魧W的肖肖介紹,SHEIN一件衣服大概10刀,裙子大概20刀,如果用上各種滿減優(yōu)惠和新人折扣,一件衣服最終到手才3刀。
SHEIN的崛起,讓中國電商巨頭看到了歐美市場的潛力,阿里、字節(jié)、拼多多紛紛整裝上陣,其中沖得最猛,也最拉行業(yè)仇恨的便是拼多多。
2022年9月,拼多多海外業(yè)務“Temu”正式開啟,出手就靠極致的性價比優(yōu)勢,在美國一炮而紅。
0.5美元的不銹鋼黃油切刀、1美元的項鏈、7美元的便攜式折疊椅、8美元的連帽衫,讓美國消費者直呼“真香”,并為此瘋狂買單。
福布斯的一篇報道曾寫到,一名賓夕法尼亞州農(nóng)村地區(qū)的郵遞員在數(shù)月之前還未聽說過Temu,如今每天至少要派送20個Temu包裹。
2023年,Temu的獨立訪客數(shù)已達4.67億,只有亞馬遜的17%;GMV約為140億美元,只有亞馬遜的2%,但短短一年多便有如此業(yè)績,自然讓亞馬遜如臨大敵。
早年搬起的石頭,如今要砸自己的腳。曾經(jīng)努力游說“800美元”免稅條款的亞馬遜,開始對“800美元”有了新的想法。美國物流公司FlexPort CEO在一檔播客里透露,亞馬遜已經(jīng)開始重新游說政府,要求堵上自己開的“后門”。
事實上,早在2021年、2022年就有議員要求取消關稅豁免,但一直懸而未決。過去一年里,美國國會針對這一問題光法案就提了四部,三個針對中國的特別委員會中,有兩個都在關注“最低限度條款”的“漏洞”,并先后對Temu、SHEIN利用“漏洞”免稅一事發(fā)出警告。
但美國政府卻至今“按兵不動”,并且左右為難。
因為他們自己也有一筆不好選擇的賬。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如果取消“小額豁免”,到2026年,美國政府也才有6.9億美元的相關關稅收入。但若要收這6億多美元,美國可能要付出更大代價。
以2023年的10億個小包裹為例,取消“小額豁免”之后,即使按8%的抽檢率,每年也需要手動查驗8000萬個包裹,在美國海關現(xiàn)有6萬多人工作量已經(jīng)飽和的情況下,勢必需要大量額外雇人工作,并且新增設備、倉儲等等,甚至要再造一個新的檢查系統(tǒng)。
當初同意“小額豁免”,有亞馬遜的公關作用,但關鍵還是,美國政府也有自己的需求:希望集中海關的人力、物力辦大事,提高雁過拔毛的效率和效益。而現(xiàn)在,一旦取消“小額豁免”,要么繼續(xù)因小失大,要么得付出甚至比這6.9億美元的關稅收入還要高的成本。
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這筆買賣怎么看起來都不夠劃算。
即便從有利于美國產(chǎn)業(yè)利益的角度看,取消“小額豁免”也同樣有利弊兩面。
美國電子商務行業(yè)一位人士就表示,取消小額豁免,將對進口商和電子商務物流提供商產(chǎn)生深遠影響。為確保商品能夠避開最低限度門檻,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申報”,而進口業(yè)務(特別是空運)將首當其沖受到?jīng)_擊。
取消“800美元條款”,最直接的影響是賣家成本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商品價格的提高。
過去,來自中國的低價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幫普通美國人沖抵了高通脹的影響,如果取消,自然也會對美國人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
2023年的一份報告就指出,對小額包裹征稅,會對美國低收入家庭產(chǎn)生嚴重影響。加征關稅的代價,最終還是要由美國民眾來買單。
在一些美國研究者看來,此時對“800美元”條款的舊事重提,更像是美國政客炒作中國話題的一場游戲。而即便這一條款被調(diào)整,也抑制不了中國跨境電商的腳步。
03 800美元,攔不住中國電商
美國政客挖空心思想要取消的“800美元條款”,真的能扼住中國跨境電商的喉嚨嗎?
有影響,但問題不大。
此前,針對歐洲進口稅改革,SHEIN曾表示:“與一些常見的誤解相反,我們通過基于技術的按需商業(yè)模式和靈活的供應鏈,來保持價格的可承受性。”
美國市場也一樣。過去幾年,“800美元條款”加快了中國電商在美擴張的腳步,但它始終不是企業(yè)增長的核心推動力。
Temu也曾表示,推動自身迅速擴張并獲得市場接受的主要因素,是多年來培養(yǎng)的供應鏈效率和熟練的運營能力。
甚至,SHEIN和Temu都宣稱自己支持美國對最低免稅條款進行調(diào)整:
“只要它們是公平且符合消費者利益的”。
對SHEIN和Temu來說,即便“小額豁免”真的取消,其依靠全托管模式帶來的效率提升,也依舊能保持其優(yōu)秀的性價比。
福布斯的報道數(shù)據(jù)顯示,即便服裝品類按12.5%征收關稅,Temu相比亞馬遜仍有6折的價格優(yōu)勢,足以吸引消費者。
而亞馬遜的賣家大多是“中間商”,不僅要交高額的平臺稅,還要承擔貨物運抵海外但未售出的損耗成本。因此,亞馬遜平臺的商品加價率往往高達數(shù)倍。
深圳一家大碼女裝生產(chǎn)商王先生表示,加入SHEIN之后,自己不再被獨立建站、營銷推廣和處理復雜的海外物流售后等問題所困擾,轉而專注于產(chǎn)品銷售,實現(xiàn)了更穩(wěn)定的訂單流轉。
而且,早在“800美元條款”風起之前,Temu和SHEIN就已經(jīng)開始未雨綢繆,轉向更為均衡的全球布局,這也進一步增加了抵御美國風險的能力。
從更本質(zhì)看,SHEIN等跨境電商的崛起是背靠了中國供應鏈的巨大優(yōu)勢, “800美元條款”可以讓每個包裹更貴一點,但無法改變這一本質(zhì)。
甚至,換個角度想,這還倒逼SHEIN、Temu等平臺和賣家,進一步修煉自己的內(nèi)功,提升產(chǎn)品和服務體驗,在低價之外變出新的價值和優(yōu)勢。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