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唐曉園
數(shù)據(jù)支持|星船知造編輯部
正文共計:5860字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WTO前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Pascal Lamy)2023年12月13日在北京一場活動中發(fā)表了關于全球貿易體系的演講。他提到了新舊兩個全球化:
“過去,一個舊的全球化,它有三個引擎:技術、意識形態(tài)、數(shù)字化。
現(xiàn)在,我們進入新的全球化,三個引擎則變成:技術、和平、意識形態(tài)。”
我理解的新舊演變,是以融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時代正在崩裂。(這和“脫鉤”是兩碼事。中美經貿在2022年其實是創(chuàng)下了歷史新高的,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不可能脫鉤。)
而即使在帕斯卡爾·拉米這樣的全球化專業(yè)人士看來,無論全球化怎么演變,“技術”和“意識形態(tài)”都始終重要。
他提醒了我可以做一篇盤點?!缎谴臁愤^去一年中寫過的美、印、法、伊朗、俄羅斯、剛果(金)等國家的產業(yè)稿,但我們真正的寫作主題,只有兩個——
1, 一個遙遠的國家是如何影響全球、影響中國產業(yè)格局的。(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全球供應鏈、產業(yè)鏈融合互通是一種客觀的、必然的事實——
比如剛果(金)的鈷礦曾沉默多年,直到人類進入綠色能源時代,才被發(fā)現(xiàn)并牽引全球能源格局。
今天也一樣,沒有人可以預料到哪些重要元素正隱匿在地球哪個角落,靜候人類發(fā)展出足夠的力量來發(fā)掘、組合、利用。
從這個角度,只要人類文明前行,全球化就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
2,為什么建立、擁有自己的語言和秩序是緊迫而必要的。(意識形態(tài))
舊全球化時代正在逝去。但即使在這個以“美國夢”為主導的游戲中,把全球化玩得最好的,是我們。
或許恰恰因為玩得不錯,巨變的時代提前到來了。前路漫漫,也沒有石頭可以摸。
source:giphy
下文,借著回顧往期內容,我們也從雙邊貿易數(shù)據(jù)和“一帶一路”成果來看——你會發(fā)現(xiàn),在全球地緣政治沖突升級、超級大國又屢次斬斷全球技術合作的當下——中國保持開放、合作、包容的意志、理念從來沒有改變。
回望2023,中國就是全球化最積極的踐行者。
中美:中國堅持全球化的路上沒有石頭可摸
過去一年,一些聲音盯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各種悲觀放大。卻對全球各大經濟體都在經歷經濟增速放緩的事實視而不見。
●美國2022年GDP增長率2.1%,遠低于2021年的5.7%。
●IMF2023年10月:全球經濟都在蹣跚向前。
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和2024年的2.9%,遠低于歷史平均水平。
●IMF對中國2023年、2024年GDP增速預測值分別為5.0%、4.2%;
對美國2023年、2024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分別為2.1%、1.5%;
對日本2023年、2024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分別為2.0%、1.0%。
全球同此涼熱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實早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就有大量分析指出——美國的量化寬松組合拳,必將拉著全球經濟為其墊背。
source:giphy
美國的“放水”舉措,是因為在全球化中,帝國遇到了自己已經無法解決的問題。
過去一年,美國相關問題我們寫作過:
《危機下的中美新基建狂潮》23年1月
《美國,14年后再困紙板箱》23年2月
《中美芯片背后的持久戰(zhàn)》23年9月 等等
分別涉及美國運輸、通信基建等產業(yè)?,F(xiàn)在回顧,發(fā)現(xiàn)我們在這些稿件中做的一些判斷,是準確的。
過去幾十年中,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為美國帶來巨大財富的同時,帝國實體制造部分軀體已死,血肉被金融行業(yè)吞噬。它帶來了一個讓帝國不能承受的后果——社會各階層差距被拉大,出現(xiàn)一個分裂的美國。
撕裂的社會如同沉默的火山,一開始,只是讓《鄉(xiāng)下人的悲歌》這樣表述鐵銹帶的書籍登上全美暢銷書榜首。之后,是特朗普的上臺。
再之后,“制造業(yè)回流”和美國主導的“去全球化”成為一張帝國不得不打的明牌。
在我們寫作于2023年2月的《美國,14年后再困紙板箱》一文中,我們從美國紙箱協(xié)會(Fibre Box Association)數(shù)據(jù)看到:
“2022年第四季度美國紙板箱和其他包裝材料的需求和產量正急劇下降”
“上一次,美國人民的紙箱需求大幅度下滑是在2009年初:彼時,大洋彼岸剛經歷了一場導致全球百分之五十股價下滑的次貸危機?!?/p>
我們判斷,美國“紙板箱數(shù)據(jù)”正發(fā)出08金融危機以來最強烈警告。
在文章發(fā)布后的不到一個月內,2023年3月,繼硅谷銀行倒閉后,美標志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簽名銀行等接連倒下。
《大空頭》劇照
現(xiàn)在我們再更新下美紙板箱數(shù)據(jù)。
●全美龍頭紙箱生產商之一的美國包裝公司(Packing Corp. of America)23年紙箱需求量仍處于歷史低位。
●美國瓦楞紙包裝巨頭維實洛克將永久關閉位于華盛頓州塔科馬的工廠,是這家全球紙業(yè)巨頭自2020年以來關閉的第四家箱板紙廠。
●美纖維紙箱協(xié)會數(shù)據(jù),美國2023年全年紙箱實際出貨量將比2022年下降。自2007-2009年經濟大衰退期間以來,還沒有出現(xiàn)過如此程度的紙箱需求下降。
source:pexels
《紙板箱》一文中我們也提到了美國近年在基建上的低投入?
●美國基礎設施投資占GDP的比重為2.6%。全球平均水平為GDP的3.8%。
●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在其2021年發(fā)布的每四年更新一次的《美國基礎設施評估報告》中表明:
至當年為止,美國基建方面“應有投資”和“實際投資”的差額已累計到2.59萬億美元。若美國仍不采取巨額資金投入,預計到2039年,美國將由此損失10萬億GDP和超過300萬個工作崗位。
●美國基建停滯的代價是驚人的:同樣來自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數(shù)據(jù)顯示,僅在地面交通這一項,美國基建投入就有11250億美元的投資缺口,其結果就是美國17%的國家公路因為沒能得到及時擴建。
距離上文又過去了近一年,《星船知造》綜合美聯(lián)社、NBC、美國CSX運輸公司等消息——美基建仍然遲緩:
●美國道路和交通建設者協(xié)會2023年8月統(tǒng)計顯示,全美約61.8萬座橋梁中,超過1/3需要大修,其中約7.6萬座需要完全重建。
●《洛杉磯時報》報道,加州高鐵自2008年宣布開建以來,15年間一英里也沒有造出來。通車時間表推遲至2033年。
●“建筑業(yè)觀察”發(fā)文,美國債務違約,“可能會讓所有基建努力付諸東流”,對美國債務負擔和經濟形勢的擔憂正在影響基建項目推進。
●美國地質調查局2023年7月初發(fā)布調查報告顯示,因為污水系統(tǒng)老化,美國近一半的自來水中含有至少一類有毒的合成有機氟化物。
此外,美國在2023年有數(shù)次較大的基建事故——3月,諾??四戏借F路公司列車在俄亥俄州斯普林菲爾德地區(qū)脫軌;6月,美蒙大拿州一座橫跨黃石河的橋梁倒塌;11月,肯塔基州羅克卡斯爾縣利文斯頓附近貨車脫軌并造成硫磺泄漏。
最后,從美國制造業(yè)PMI看——2023年10月,美國ISM制造業(yè)PMI錄得46.7,低于市場預期值49,連續(xù)第十二個月處于收縮區(qū)間。
Youngstown
正是過去幾十年美國內部出現(xiàn)了巨大分化及其導致的各類問題,在帝國自身無能為力之時,試圖再次攫取全世界的經濟剩余續(xù)命,并主導了“去全球化”。
但如我們前文所說,這和大國脫鉤是兩碼事?
中美經貿在2022年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2022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出口為1540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1.7%(26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39%。
●2022年美國從中國的商品進口總額為5363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6.3%(320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26%。
●2022年美國對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為1261億美元,比2021年增長9.0%。
●2022年中國對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為287億美元,比2021年下降7.2%。
其中,也有明顯的結構性變動——
●美國對中國的半導體、液化天然氣的出口大幅下降。
●美國部分產品的進口轉向中國以外的國家。如,美國與越南的貨物貿易正發(fā)生變化:2019到2022年,美國從越南貨物進口的比重從2.7%上升至4.0%。
綜上,大國不會分手。但美國自身的問題,讓其不得不打出“去全球化”的明牌。也暴露出其解題思路表面風光,內在千瘡百孔的實質。
這也是為什么本文開頭我們說的,全球化道路上,中國是沒有石頭可摸著過河的。
如果說有什么值得參照警醒的,那就是始終踐行共同富裕的諾言。
中印、中俄、中伊: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復雜度在提高
2023年我們寫作俄羅斯、印度、伊朗的稿件針對中國產品出海、企業(yè)出海、產業(yè)出海。
《俄羅斯市場補位實錄》: 能源和交通在中國制造進入俄羅斯過程中承擔怎樣的角色?
《中國鋰電的印度跋涉》、《礦業(yè)、鋰電和印度"巨坑"》:聚焦入局印度鋰電企業(yè)近況。
《悄悄崛起的中東制造業(yè)》:“一帶一路”下的伊朗工業(yè)。
2022年,中伊貿易額達158億美元,同比增長7%,中國連續(xù)10年成為伊朗最大貿易伙伴。
德黑蘭高速 source:unsplash
中國出口印度的產品技術復雜度在提高——
《星船知造》查閱聯(lián)合國貿易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近十年來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十五大主要產品有:電腦、通信器件、光伏設備、交換機、鋰電池、光學器件、存儲器等。見下圖?
中國從印度進口的商品主要是礦產品、化工產品、農產品等。下圖?
另據(jù)路透社報道,2023財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消費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和鋼鐵產品等至少25種主要大宗商品有所增加。
去年印度稿件發(fā)布后,從后臺讀者留言和私信看,大家對印度的關注主要集中兩點。
一是印度“奇葩”的營商環(huán)境。
二是如果美鐵了心要從科技供應鏈中“去中國化”,中國制造業(yè)要怎么和印度競爭?
對于第一點,就印度近年動作看,海外企業(yè)在印度的投資規(guī)定確實越來越嚴。
僅2023年9月20日起至9月30日,印度已密集性決定對中國相關產品發(fā)起13項反傾銷調查。排名前三的行業(yè)分別為化學原料和制品工業(yè)、醫(yī)藥工業(yè)和非金屬制品工業(yè)。更別提今年小米被扣48億元巨款事件了。
但印度不是針對中資企業(yè)。
印度營商環(huán)境屬于無差別打擊,對進入印度的所有外資一視同仁。印度政府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過去數(shù)年就有超2000家跨國公司暫停其在印度業(yè)務。
為了發(fā)展印度本土制造業(yè),印度對中國制造業(yè)產品、技術的需求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將存在。同時印度的人口優(yōu)勢、市場潛力也是實打實的。中印合作未來還將持續(xù)深化。
source:unsplash
關于第二點,制造業(yè)轉移當然一直在持續(xù)。畢竟蘋果已經手把手教印度做制造業(yè)了。
但我們也注意到,中國、印度、美國之間這幾年出現(xiàn)了一種“進口轉外銷”模式。以太陽能電池舉例,由于美國試圖限制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提高相關關稅),因此美國供應商轉而向印度進口電池。
據(jù)印度《印刷報》近期報道——印度一方面大規(guī)模對美出口太陽能電池,另一方面,加速從中國進口同類產品。
source:pixabay
最后,更新下中國汽車在俄羅斯最新戰(zhàn)績。
Autostat的數(shù)據(jù)顯示,10月俄羅斯銷售的汽車中,54%屬于中國汽車品牌。
2023年初以來,中國汽車銷量增幅最大的地區(qū)是俄羅斯北高加索聯(lián)邦區(qū)(增長7.6倍)、伏爾加河沿岸聯(lián)邦區(qū)(增長5倍)和南部聯(lián)邦區(qū)(增長4.6倍)。
俄羅斯莫斯科交通局消息,莫斯科警察很快將開上中國汽車?
政策相關:2023年10月1日起,俄羅斯針對友好國家和非友好國家車輛進口出臺不同政策?
友好國家:
-- 取消車輛平行進口政策,所有車輛必須由廠家授權且 獲取OTTC證書的正式經銷商進口。
-- 電動汽車或混合動力汽車平行進口政策延續(xù)到2024年2月1日。
-- 打擊從吉爾吉斯斯坦和亞美尼亞等鄰國低價進口車輛 的非法的貿易活動,比如扣車、罰款、取消車輛結構安全證書(SBKTS)和車輛護照(TCP)等。
非友好國家:
-- 非友好國家可以繼續(xù)沿用平行進口政策,但僅限于平行進口名錄上的品牌。
source:pixabay
綜上,從中印、中俄、中伊部分情況可以看到,隨著美國等國家的再工業(yè)化,幾乎所有人都在強調價值鏈安全和技術安全,但亞洲區(qū)域內貿易明顯升溫。
同時中國出口產品的技術復雜度在提高。越來越多靠技術、知識、創(chuàng)新驅動。
中法、中剛: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推動非洲數(shù)字化轉型
在美國尚未重創(chuàng)全球化之前,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全球各地的生產工具、商品幾乎是在美國主導的秩序下互通有無,彼此流通的。
維系這一秩序,僅僅依靠軍事實力是不夠牢靠的。它必須由同樣強大的意識形態(tài)保駕護航。而普世價值,則被牢牢綁定在了自由女神駕駛的戰(zhàn)車上。2023年5月我們寫作了《法國制造,在一片豐饒中餓死》。
在中國積極推動全球化發(fā)展的當下,新的語言體系正在建立。
今天,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實際投資來源國。中國是法國在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七大貿易伙伴。
中歐雙邊貿易額也在2022年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達8473億美元,同比增長2.4%。
如果把目光放到更廣袤的非洲大陸——
我們在《資源之重:剛果(金)的昨與今》中,寫作了中國的“資源融資基礎建設”(RFI)方案,是如何取代美國“官方開發(fā)援助模式”(ODA)的。
中剛合作深入的同時,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非洲的影響力正逐漸淡去。而其本質原因在于,和歐美對非洲國家資源開發(fā)完全是一種可持續(xù)性竭澤而漁不同,中國靠的是多贏合作。
source:pixabay
剛果(金)現(xiàn)已成為中國在非洲重要的貿易伙伴、投資目的地和工程承包市場。它是人們在非洲合作共贏的縮影。
截至目前,52 個非洲國家以及非洲聯(lián)盟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
阿爾及利亞、吉布提、埃塞俄比亞、毛里塔尼亞、摩洛哥、莫桑比克等國和非洲聯(lián)盟與中國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guī)劃,非洲成為共建 “一帶一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source:pixabay
非洲的血肉曾點亮了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自己卻再無力量發(fā)展起民族工業(yè)。
今天,中國企業(yè)前往非洲,在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的同時,正通過開展“技術轉移”、“強化本地采購”、“培養(yǎng)、雇傭當?shù)貑T工”等,支持非洲國家提升自己的工業(yè)化水平。
截至 2022 年底,中國在非洲設立的境外企業(yè)超3300 家,直接投資存量超過 400 億美元。
來看幾個技術轉移的例子——
基建上,肯尼亞蒙內鐵路采用中國標準、技術、裝備和運營。在蒙內鐵路建設和運營過程中,中國企業(yè)對超過 3 萬名肯尼亞員工進行入職培訓。自開通運營以來,為肯尼亞培養(yǎng)專業(yè)技術成熟人員1152 名。
中國已助力非洲初步形成鐵路骨干網:
包括肯尼亞蒙內鐵路(蒙巴薩—內羅畢)
非洲第一條跨國電氣化鐵路亞吉鐵路(埃塞俄比亞—吉布提)
安哥拉本格拉鐵路
尼日利亞阿卡鐵路(阿布賈—卡杜納)
新基建上,中國企業(yè)為非洲電信運營商提供設備和技術服務,包括坦桑尼亞國家光纜骨干網項目、贊比亞國家信息通信技術發(fā)展項目等。助力非洲經濟數(shù)字化轉型項目落地。
新能源領域,埃塞俄比亞阿達瑪風電項目采用中國標準設計、施工和驗收。
農業(yè)領域,我們在非洲建成 24個農業(yè)技術示范中心。
航天領域,中非共同建設中非衛(wèi)星遙感應用合作中心。中國分別與阿爾及利亞、蘇丹合作發(fā)射兩國首顆人造衛(wèi)星。
非洲各國工業(yè)化水平和自然稟賦不盡相同,有些適合發(fā)展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有些適宜展開技術、資源資本密集型產業(yè)??梢钥隙ǖ氖牵袊鴷谀茉措娏?、航空航天、信息通信、中高技術制造業(yè)等領域加大對非投資。
尾聲
在“全球化”遭遇撕裂的當下,中國一直在修補和縫合。
其中,不僅有我國基建和制造能力的輸出,也有更多合作共贏前提下的新探索。
中國企業(yè)在出海,中國的精準扶貧和鄉(xiāng)村振興同樣在出?!诜侵薜牟菰稀⒃趤喼薜纳絽^(qū)、在拉美的雨林……幫助當?shù)孛癖娒撠毠浴?/p>
從這個角度看,全球化從來不僅僅是貿易的、物質的。也是精神的,文明的。它遠比找到新興市場、解決產能過剩要大得多。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huán)球同此涼熱。
所以,如果足夠客觀,你就能保持樂觀。何必對昨天的平靜依依不舍,不如投身新世界探索新全球化的韻律。
春夏秋冬從來各有其美。大家2024見。
參考資料:
[1] 《中美經貿關系仍然密不可分》. 朱穎
[2]商務部:中國連續(xù)10年成為伊朗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新聞網
[3]文中部分數(shù)據(jù)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4] 中國—非洲國家 共建“一帶一路”發(fā)展報告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本文基于訪談及公開資料寫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本文為星船知造原創(chuàng)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