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白鯨出海(ID:baijingapp),作者:李爽,編輯:殷觀曉,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這一年,日本市場突然間就“精神起來”了,社交、游戲、直播,各種 App 在我們日常巡榜時,尤其顯眼。
而一直以來,我總是能在日本 iOS 下載榜單中看到一款叫 TimeTree 的 App,本以為平平無奇、并未在意,直到前段時間無意翻到 TimeTree 的創(chuàng)始人對話,才了解到,這款日歷共享 App,并非我們所預期的好友互動、或者關系并非那么親密的人互通日程的使用場景,在日本市場,TimeTree 的用戶一般是和家人一起使用,而這類以家庭關系組隊使用 TimeTree 的用戶,占比竟然高達 60%,MAU 有大幾百萬......
家庭成員各自去干啥,在國內用微信隨便說一聲的交互場景,在日本還要單獨用個 App?壓抑不住的好奇心,讓我去一探究竟。
Time Tree月活躍用戶分布 | 圖源:點點數(shù)據(jù)
01打入家庭內部,成為日本共享日歷的扛把子
共享日歷本身并不新鮮,在上課、工作、戀愛、好友社交等場景下,也很容易列舉出一些產品。但 TimeTree 主做的家庭共享日歷讓情況變得有趣了起來。
TimeTree 在今年 9 月官宣了全球注冊用戶突破 5000 萬,根據(jù)點點數(shù)據(jù),TimeTree 目前的全球月活破千萬,來自日本的用戶占據(jù)了半壁江山。面對家庭內部交流的需求,日本多少有點偏愛這款共享日歷。
TimeTree 誕生于 2015 年,在它之前日本市場并非沒有共享日歷產品。比如經典產品 Google Calendar 早在 2006 年網頁版就已開放使用,移動端也在 2014 年上線,但從目前的日本活躍用戶量級來看,Google Calendar DAU 35 萬,TimeTree DAU 220 萬,TimeTree 不僅實現(xiàn)了后發(fā)趕超,還大幅突出,DAU 做到 Google Calendar 的近 6 倍。
TimeTree 創(chuàng)始人深川泰斗曾這樣評價當時同一賽道的各個競品,“雖然市面上有很多可共享的日歷,卻沒有一款日歷是為了共享而生的?!?/strong>
為共享而生,從產品設計的角度可以理解為共享的優(yōu)先性高于日程管理。
在別的日歷中,“共享”,通常指的是用戶在制定某一個行程的時候,添加其它用戶作為參與者使得這項日程也出現(xiàn)在對方的日歷上,歸根結底還是大家一人一本日歷;TimeTree 則是直接讓大家共享一本日歷,共享日歷中大家自由記錄日程,查看彼此的日程安排,并且可以見縫插針地安排共同日程。一個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工作忙碌的爸爸通過共享日歷查看媽媽和小朋友的行程安排,了解家人動向,媽媽則通過爸爸共享的日程安排一家人的出游活動。相較過去強調個人日程管理的日歷產品,TimeTree 則是放大了日程分享和日程協(xié)調的部分,社交屬性更強了。
TimeTree 的用戶共享日歷
由于TimeTree追求的不是專業(yè)的個人日程管理,目標用戶自然也就不是職場精英這波用戶,它的用戶可能是一位還不太擅長使用電子日歷的中年父親或者是一位剛剛上中學的女兒,容易上手就顯得非常重要。
我們以核心的“記錄日程”功能為例,TimeTree 將這一功能放在了最為醒目的底部標簽欄的中間位置,打開之后,必填的主題名稱和時間安排頂置顯示,并用分隔符區(qū)格了重要性稍低的參與人員、標簽以及地點附件等信息,整體感受是這樣的設計讓頁面更加簡潔,同時減少了用戶感覺“難以上手”心理壓力。這種感受,在和 Google Calendar 這類專業(yè)日歷產品時對比格外明顯,后者會直接羅列代填項目,并且其中的更改時區(qū)、添加視頻會議這些基本上是家庭用戶用不上的功能。
左:TimeTree主頁,紅框部分為“日程安排”功能鍵;中:TimeTree日程安排頁面;右:Google Calendar
這種基于易用性的思考其實還體現(xiàn)在產品設計的更多方面,比如將高頻使用的共享備忘錄放到主頁的一級標簽,內置了 80 多篇的使用方法文章等。家庭場景之外,TimeTree 同樣鼓勵用戶建立工作日歷、好友日歷以及私人日歷等等,對功能場景做細分,其實很能體現(xiàn)日本人對邊界感的訴求。
左:TimeTree內置了80多篇使用方法的文章;右:TimeTree中的工作日歷
TimeTree 起初沒有刻意強調其家庭日程安排工具的定位,后來 Time Tree 的家庭用戶越來越多,屬實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成分在。不過一直以來日本人的家庭生活中,使用日歷做家庭的日程管理也比較稀松平常,大人一般會將孩子開學、家長會、家庭聚餐等日程寫在掛歷上,起一個提醒的作用。另一個原因是,隨著日本家庭主婦的占比下降,雙職工家庭增多,也要求男性承擔起更多的家庭責任,而不是由女方包攬。夫妻間時間協(xié)調的需求越來越頻繁,這些都是 TimeTree 能在日本家庭生活中風靡的原因。
雖然看起來所謂日程安排、時間協(xié)調不過順手給對方發(fā)個消息,或者說一聲的事,但 TimeTree 的提醒和“留底”的功能,避免了另一方忘記的情況,所以在夫妻之間一般是一方先介紹另一方使用,再視情況把其他家庭成員拉進來。加之家庭生活中,因為“我不記得你和我說過這個”引發(fā)矛盾的情況也比較常見,從防止甩鍋的角度來看,家庭用戶也更有意愿嘗試 TimeTree。
順著家庭共享日歷往下做,現(xiàn)在的 Time Tree 在功能上也有一點家庭群聊 App 的感覺。一個日程發(fā)布后,不僅共享日程中的家庭成員能隨時查閱時間、地點、準備事項,還能進入該事項的群聊,可以討論、點贊、發(fā)圖片。不過看設計思路的話,TimeTree 的群聊功能還是和我們概念中的“微信家庭群聊”很不一樣,共享日歷中的群聊功能是圍繞著日程來社交的,雖然也能閑聊和發(fā)表情包但是核心還是“干正事”;但是在普通的微信家庭群聊中,日常分享、噓寒問暖的比重還是更大一些,反映出來的可能還是中日家庭觀念的差異。
Time Tree
TimeTree 的變現(xiàn)方式包括,付費訂閱、廣告變現(xiàn)等。高級付費會員的權益包括免廣告,允許在日程中添加附件以及按小時查看日程等等,不過免費版本基本已經能滿足需求的情況下,用戶的付費意愿并不太高。目前的月流水保持在6萬美金上下,尤其在日本這樣用戶價值高的市場,200 余萬 DAU 為 TimeTree 帶來的廣告收益應該更為可觀。如果說 TimeTree 是瞄準了日本夫妻時間協(xié)調需求愈發(fā)頻繁的大趨勢,成功打入家庭市場;日本市場中的另一款 App 則是切入了日本家庭的代際溝通需求,實現(xiàn)了近 100 萬美金的月流水。
02過半有娃家庭使用,月流水近百萬的家庭相冊App
笠原健治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成為爸爸之后他發(fā)現(xiàn)自己手機里的照片爆炸式增長。“有孩子之前,手機相冊里一般只有 500 多張照片,孩子出生后,很快增長到 23000 多張?!彪m然給小孩拍拍拍很開心,但是他覺得市面上缺少一款產品,可以讓用戶與家人分享這類海量且私密的照片,2014 年,F(xiàn)amilyAlbum(日文原名:家族アルバム みてね)就此誕生。
FamilyAlbum應用商店海報
FamilyAlbum 典型的使用場景是年輕夫婦上傳孩子相片,方便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隨時查閱??紤]到要讓老年用戶好上手,整個 App 的功能設計也非常簡潔。首頁即為照片簿,照片按上傳月份自動分類,并在頂置照片顯示寶寶的年齡、詳細至月(細節(jié)好評),用戶通過頂部月份欄即可手動查看過去的照片,每張照片底下都能自由備注評論。整體功能雖然不復雜,但這個平平無奇的家庭相冊似乎的確切中了日本家庭代際交流中的痛點,今年 10 月,F(xiàn)amilyAlbum 全球月流水 96 萬美金,8 成來自日本。而 FamilyAlbum 也是日本國內用戶最多的家庭相簿 App,近一半的日本有娃家庭都在使用。
FamilyAlbum首頁
以上提及的 FamilyAlbum 的基礎功能并不收費,而是針對更多附加功能推出訂閱制,基礎一檔會員定價 480 日元每月(約合人民幣 23 元)。付費會員的專屬功能包括多個寶寶自動識別分類,上傳更高畫質影片以及自動生成幻燈片等,F(xiàn)amilyAlbum 的付費設計還比較人性化,付費會員的權益是一人訂閱,全家共享。除此之外,圍繞家庭相冊這門生意,F(xiàn)amilyAlbum還在應用內推出了制作實體家庭相冊、DVD 的付費服務。
FamilyAlbum的付費會員權益
家庭相冊能在日本家庭中風靡也有一定的文化因素?!叭毡救说募彝リP系里面有兩個‘清清楚楚’。第一個清清楚楚是錢,第二個清清楚楚是時間。”
旅居日本多年的媒體人徐靜波的一句話道出了日本家庭關系中的邊界感。中國家庭中司空見慣的是老一輩幫襯年輕夫妻買房、帶小孩,在日本家庭中幾乎很難見到。這種責任界限分明,也導致了日本家庭缺少一些中國家庭的親密感。根據(jù)旅日博主“桃子與司康”的分享,日本已經婚育的子女和父母一年聚一次已算親近。
但“生疏”其實并不直接等同于情感冷漠,從 FamilyAlbum 的風靡也可以看出老一輩依舊關心兒孫的成長,而家庭相冊相較 LINE 這種即使通訊軟件,恰到好處地保護了代際溝通間的“邊界感”,年輕夫妻不用擔心打擾,老一輩也沒有即時回應的負擔。
03寫在最后
家庭社交 App 稱得上是親密社交 App 中的一個細分,在中國,微信群聊幾乎盡數(shù)消化了中國家庭的線上交流需求,但是在日本依舊跑出了千萬 MAU,百萬月流水的產品。這在根本上是因為中日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文化的本質不同,“邊界感”在日本家庭關系中怒刷“存在感”,留下了通用 App 難以滿足的空白市場。而這種邊界感所造就的需求,可能還存在各種場景之中。
而由于以家庭關系作為紐帶,這類 App 通常又體現(xiàn)出更大的用戶粘性,軟件服務之外可拓展的商業(yè)價值也比較有想象空間。TimeTree 于今年 4 月推出了在線商店 TimeTree gift,用戶可以直接購買禮物送給家人,禮物以網上購物卡為主,一般還會附送賀卡,F(xiàn)amilyAlbum 也在此前通過收購開拓了線下拍攝業(yè)務,整體上說,家庭社交 App 做起來之后,可拓展的衍生業(yè)務還挺多。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