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源創(chuàng)業(yè)邦專欄財經(jīng)故事薈,作者魏一然,編輯陳紀英,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
6月7日,高考大幕拉開。
1078萬!考生人數(shù)再創(chuàng)新高。
高考是一個人的“戰(zhàn)場”,卻是一個家庭的“兵荒馬亂”。
僅僅按照三口之家的結構計算,高考直接影響3234萬人。
這場“戰(zhàn)役”的背后,是考生父母的焦灼,也是各路商家的博弈。
每年的高考季,與考生相關的消費都炙手可熱,商家圍繞高考經(jīng)濟絞盡腦汁,不斷挖潛。而中國式家長,也成了高考產(chǎn)業(yè)增長的“幕后推手”。
《財經(jīng)故事薈》采訪了高考生意鏈條上的商家,也采訪了高考經(jīng)濟虛火“助燃人”:去五臺山為孩子祈福,花了一萬多塊錢的吳宣儀;買旗袍、買狀元帽,花5000多元購買各種高考衍生品,只為“儀式感”的程楠;花1800元做高考心理咨詢的石愛琳:花錢找機構幫兒子報志愿,最后自己成了報考專家的林永達。
高考祈?;ㄈf元,在海拔3000米的五臺山安放焦慮
凌晨4點多,吳宣儀便再無睡意。她必須要在7點之前趕往哈爾濱太平機場,趕上最早一趟飛往五臺山的航班。
這次出行她計劃了很久,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也是高考祈福勝地。
吳宣儀很忙。鋼材市場30多平米的辦公室,裝滿了她事業(yè)上的野心,也裝滿了對兒子疏于關照的愧疚。
讓她欣慰的是,兒子很爭氣,在省重點高中高三學年排名前50,最好的一次排名43??筛呖记暗囊淮文M考試,兒子竟然掉到年級90多名。這讓吳宣儀很焦慮,她不敢責備兒子,夜深人靜時經(jīng)常自責,當初若是放下生意,全力陪伴孩子,會不會成績更好。
后悔自責都已無濟于事,“除了祈福,我好像也做不了什么,一點忙也幫不上!”吳宣儀的語氣,透著滿滿的無力。
下了飛機,坐上開往景區(qū)的大巴,穿行山道中,雖不算驚險,但對她來說,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卻是分秒難熬。
下午一點多到達五臺山,暈機又暈車的吳宣儀,一分鐘也沒休息,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直接上山。
海拔3000米的五臺山上,她凍得瑟瑟發(fā)抖,帶去的衣服套了一層又一層,還是覺得冷。此時,她才想起來,從早晨到現(xiàn)在,一口飯也沒吃。
進了殊相寺,給兒子寫了祈福表,又供奉了許愿燈。她的冷,才稍許緩解。
“估計是被擠熱了”。吳宣儀說,里面都是給高考或中考的孩子寫祈福表的家長,每個人虔誠的表情,都那么相似。
說是祈福,不過就是一張紅紙,寫上孩子的名字、學校、年級,再寫上想要考取的學校,然后放到文殊菩薩像的旁邊。
這張紙,吳宣儀花了500元,但她覺得很便宜。
給孩子寫祈福表時,她的手一直在抖,手心微微冒汗,每寫一筆都小心翼翼,生怕錯了筆順,影響祈福效果。
許愿和布施都是自愿,若不想花錢,買張門票進寺拜拜就行。可吳宣儀就是想花錢,既是為了顯得更虔誠,也是在用這種方式來彌補對孩子的虧欠。
五臺山一共有一百多所寺廟,她去了其中的12所,除了路費和吃住,花了一萬多塊錢。
“我知道,高考最終還得靠實力,可運氣也是玄而又玄,只能交給命運,而且許了愿之后,我的焦慮緩解了很多”。
離開寺廟前,一位僧人叫住吳宣儀,給了她一把櫻桃。她沒舍得吃,帶回來給了兒子。她說,這是文殊菩薩以凡人之身在賜予孩子好運。
去祈福的不止吳宣儀,祈福路線在每年高考前都會迎來火熱的小高潮。
河北一位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財經(jīng)故事薈》,他們每周都會推出兩次高考中考祈福路線,可以去五臺山,也可以去泰山玉皇廟,每次只能報名50人,根據(jù)路線和提供的服務不同,每人收費138—188元不等。
事實上,這個額度差不多也就覆蓋車費錢,門票和祈福都是自愿也是自理,但這個路線幾乎次次滿員。
除了上述熱門寺廟,孔廟、國子監(jiān)也是高考祈福熱門地。
1078萬個高考家庭,有太多焦慮的吳宣儀,其實,祈福保佑不了考生,但至少安慰了家長。
5000塊錢買高考衍生品,只是為了“儀式感”
“差不多每天都倒掉,孩子根本不愛喝?!?/p>
程楠無奈地搖搖頭,將一碗紅色的湯水倒進了垃圾桶。
她給女兒買保健品每個月差不多都要花2000多元。葉黃素、生命一號、PM,不管孩子喝不喝,也不考究是否真有效果,手忙腳亂的程楠堅持每天都要沖上一杯,“有護眼的,還有益智補腦的,我看身邊很多孩子都在喝,不想讓她落下”。
給孩子買保健品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021高考備考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考前一個月,阿里健腦補腦、增強免疫力的商品熱銷,被稱為腦黃金的DHA類目商品,5月銷量同比增長200%。
除了買保健品,為了討高考“旗開得勝”的好彩頭,程楠還購買了旗袍,她說,這就是儀式感,步驟不能少。
商家很委婉地提醒她,她體型較胖不太合適旗袍。但程楠不介意,她買了三條不同顏色的旗袍,高考第一天穿紅色,寓意開門紅,第二天穿綠色,一路綠燈,第三天穿灰黃色,寓意走向輝煌。
程楠還給老公買了印有“馬到成功”的紅色短袖、給女兒買了高考專用T恤和狀元帽,預定了一束向日葵,寓意一舉奪魁。
粗略算一下,購買高考“衍生品”,程楠差不多花了5000多元。
老公不敢反對,畢竟他已經(jīng)說服程楠退掉了高考房。他們家離考場也就十幾分鐘車程,可一個月前,程楠還是花費800塊錢預定了考場對面的酒店,她說,這是吉利鐘點房。遭到老公和女兒的強烈反對后,她只好退掉了。
《2021高考備考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考前一個月,飛豬上高考房預定量同比漲超55%,中高星級酒店最受歡迎。
也許是相互影響,也許是商家太擅于營銷,程楠和身邊關系比較好的3個家長,都是高考經(jīng)紀的“助燃人”。他們刷抖音、快手,逛淘寶,不斷被推薦各種高考衍生品。
淘寶一款價格為188元的紅色高考旗袍,月銷1000+。另一款售價1250多元的改良高考旗袍,也有50多人付款。而一款印有“金榜題名、考得全會蒙得全對”的紅色高考專用T恤,月銷超過1000+。據(jù)悉,考前一個月,高考勵志旗袍在淘寶的銷售量,環(huán)比大漲600%。
高考狀元帽、狀元筆、狀元內(nèi)褲、逢考必過手鏈、狀元襪子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商家做不到。數(shù)據(jù)顯示,“高考必勝”相關主題產(chǎn)品,在淘寶銷售量也是大漲350%。
不止家長,也有不少考生愿意選擇討個好彩頭。在小紅書上,因為耐克Logo像紅對勾而選擇耐克鞋、耐克T恤走上考場的考生也不少。
不過,程楠的這番苦心,并沒換來女兒的認可。女兒成績很好,不贊成媽媽搞花哨“儀式感”。
苦口婆心勸說了許久,程楠也沒能說服女兒試穿那件“考神附體”的T恤。女兒認為這些所謂的博彩頭,就是迷信,她可不想被商家割韭菜,再說衣服實在太土了,穿出去她怕同學笑話。
程楠沒再堅持,不管女兒穿不穿,反正她肯定是要穿旗袍陪考,至于好不好看,她不在乎。
花1800元帶女兒做心理咨詢,結果生病的竟是自己
石愛琳不記得這是第幾次與女兒發(fā)生爭執(zhí)了。
18歲的女兒和40歲的她,就像活在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唯一相同的是,她們都喪失了共情力。女兒進入高三之后,兩人開始頻繁吵架,差不多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每次吵架的原因不盡相同,但根源只有一個,石愛琳覺得女兒不努力,高三了,仍不抓緊時間學習。
高考前兩個月,她們爆發(fā)了一次激烈的沖突。
周末,女兒和同學相約出去玩,石愛琳不同意,拗不過女兒的央求,只能勉強答應。條件是晚上9點之前必須回家。女兒滿口答應,可直到10點,才匆匆趕回來。
石愛琳非常氣憤,她責備女兒不守時,馬上高考了,滿腦子想都是玩。她還埋怨女兒不爭氣,學習成績始終不上不下。
女兒被說煩了,也開始數(shù)落她的不是?!疤車Z叨,太能控制別人,對別人期望太高,讓身邊的人很累”。
聽著女兒一聲聲指責,石愛琳委屈到不能自已。老公常年在外出差,她承擔了太多生活壓力,女兒卻一點也不理解。那一晚,她把自己關在房間,放聲痛哭。
馬上就要高考了,石愛琳不敢再刺激女兒。每次女兒用冷漠的眼神看她,她都會壓抑著悲憤。
猶豫了幾天,她決定帶女兒去看心理醫(yī)生,想改變母女相處的狀態(tài)??扇f萬沒想到,心理咨詢機構給出的測試結果竟然是,女兒心理完全健康,她是中度焦慮癥。
從4月份開始咨詢,一直到5月中旬,石愛琳去了三次,每次咨詢50分鐘,600元錢,一共花了1800元。
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她復盤了和女兒的相處細節(jié),稍微調(diào)整了狀態(tài),和女兒的關系稍微融洽了一些。
焦慮的家長不在少數(shù)。百度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在新高考和疫情疊加之下,“備考壓力”相關內(nèi)容搜索熱度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33%。
不過,盡管在高考前夕患上焦慮癥的考生和家長不少,但主動去做心理咨詢的還是少數(shù)。
總部位于杭州的朋橙心理開通的高考心理咨詢服務,最終只有區(qū)區(qū)十多名客戶下單。據(jù)該機構負責人告訴《財經(jīng)故事薈》,高考前,比起考生,家長的心理問題更大,由于許多家長的高期待與考生的實際水平無法對接,很容易陷入焦慮狀態(tài)。除了線下咨詢業(yè)務,朋橙心理咨詢平臺線上兼職心理咨詢價格,每次收費300元到1000元不等,但同樣來客寥寥。
兒子報考失誤,父親成專家,有人花3萬購買服務
一到高考前夕,黑龍江某機關單位中層領導林永達的家里就熱鬧了起來。
這是林永達“請”出去的第三撥家長。前幾天有位家長一張口就要給他3萬塊錢,希望他幫孩子報志愿把把關。
林永達拒絕了,他不差錢,也不想擔這個風險,“高考填報志愿無法試錯,也沒有后悔藥,家長期望越大,落差也越大,我也不是專家”。
事實上,報志愿這仨字,曾是林永達心頭的一根刺。兒子當年報志愿失誤,最后去了一所非常不理想的學校,浪費了20多分。
“當時也是找的機構,其實就是一個輔導班,附帶著幫忙報志愿,我還花了3000多塊錢”,提起這件事,林永達說不出的懊悔。
他懇求兒子復讀一年,可孩子不愿意,最終帶著不甘去了三本大學。
林永達很是自責,當年沒有盡力去幫兒子分析高校情況,一門心思想花錢找機構,以為可以高枕無憂,卻事與愿違。
兒子上大學后,林永達開始研究《高考報考專業(yè)指南》,關注高校新聞,查看每一年的錄取分數(shù)、錄取人數(shù),每天擠出時間去網(wǎng)上搜索高校排名,分析各個高校的實力、就業(yè)情況。
之后的幾年高考,他幫親戚朋友家孩子報志愿,都很精準。林永達說,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在他的指導下填報志愿,最后考進了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比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就高出一分。
事后家長拿5萬塊錢感謝他,他沒收。他之所以無償幫助親友,也是在彌補對兒子的愧疚。
截止到2021年,全國已有14個省份實行新高考政策,志愿填報變得更加復雜,這也給填報志愿機構帶來了商機。
成都一所高考志愿填報輔導機構創(chuàng)始人張明星告訴《財經(jīng)故事薈》,其公司雖然位于成都,但成都不是新高考地區(qū),所以今年的重點服務對象主要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天津、江蘇等地,目前已經(jīng)有600多個家庭預定了高考報考指導服務。
不過,問到服務如何定價,這位負責人卻相當神秘,“不同的區(qū)域定價不同,不同家庭定價不同”。
艾媒咨詢發(fā)布的報告顯示,2021上半年,通過志愿填報輔導或輔助軟件獲取志愿填報信息的比例為32.2%,2020年同期數(shù)據(jù)為28.2%。
隨著需求的增多,高考志愿填報也逐漸走向產(chǎn)業(yè)化。企查查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中國高考志愿填報相關企業(yè)已達1529家,78%的企業(yè)成立于近三年,2020年新注冊企業(yè)558家,同比增長77.1%。就在高考前一個月,301家新企業(yè)應運而生,同比增長90.5%。河北省以963家企業(yè)高居第一,獨占全國總量的63%。
需求和供應暴漲之下,不少機構魚龍混雜,定價不一,標準混亂,一對一高考志愿報考咨詢輔導,定價從幾千元到數(shù)萬元不等,最高價達到五六萬元,服務通常包括幾次線上或線下面談。據(jù)新華社報道,不少打著權威旗號的規(guī)劃師專業(yè)性可疑,部分高考志愿填報輔導機構同時開辦“高考志愿規(guī)劃師”培訓班,線下培訓三四天時間,收費幾千元。
2020屆考生家長劉平則告訴《財經(jīng)故事薈》,有些打著“保過托底”、“沖進理想學?!?、“幫忙占位”,“不保過不收費”等旗號的高考報考服務機構,“壓根不靠譜,提供的報考方案過于保守,穩(wěn)上的學校讓你沖一把,能上名校的建議你報普通一本。畢竟,萬一考不上,不但幾萬塊拿不到,家長還會跑來算后賬,這個保過是以滑檔為代價的,有啥意義呢?!”
結 語
高考承載著無數(shù)家庭跨越階層的渴望。
但歸根結底,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贏了,也不是一生無憂,輸了,也并非輸了天下。就算高考成績不盡如人意,那也只是人生長跑上暫時落后而已,未來人生小步徐行,也終會到達。
各路商家瞄準市場需求,精研家長心理,花式營銷掘金,高考有多重要,高考生意就有多火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