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深燃(ID:shenrancaijing),作者:王敏 王璐 李秋涵,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發(fā)布。
中年人有著太多不得不硬撐的堅強?!爸芤?,星巴克幾乎被失業(yè)的中年男女占滿”,最近,社交平臺上一則熱帖引發(fā)廣泛關注。
圖源 / 脈脈
人到中年,往往在職場上發(fā)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家庭中也扮演著賺錢主力軍的角色。然而,就業(yè)環(huán)境瞬息萬變,曾經(jīng)的精英人士,也許轉眼之間便光環(huán)不再。一些人為了不把失業(yè)的焦慮傳遞給家人,決定每天照常出門假裝上班,把咖啡館當作暫時的避難所。
最近,深燃和幾位失業(yè)之后“長期駐扎”咖啡館的中年人聊了聊他們的故事。他們之中,有人去咖啡館假裝上班更多是為了躲避家人,獲得獨立空間,但也有人失業(yè)之后把咖啡館當成尋覓新鮮感的存在。
不過,“假裝上班”看似輕松,實則不易,咖啡館并不一定能帶來松弛,和別人的忙忙碌碌相比,自己無所事事,更容易產(chǎn)生焦慮。
有人在經(jīng)歷多次咖啡館“假裝上班”后,終于無法忍受因為無事可做而帶來的焦慮,即便工作不甚滿意也要先入職;也有人曾在咖啡館感受到被包容,明白人生并非是直線上升后,最終走向了咖啡館創(chuàng)業(yè),從被渡者變成了擺渡者。
以下是他們的故事。
假裝上班一個多月,
我在咖啡館遇到好多“同類”
李海 | 30歲 北京 互聯(lián)網(wǎng)從業(yè)者
我之前在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的電商部門工作,在這家公司待了大概兩年,到今年4月初,公司為了降低成本找了南方的代運營公司來做這部分工作,我們整個幾十人的電商部門就被解散了。
我才30歲,算是剛邁入中年,但是上有老、下有小,還背著房貸、車貸,中年危機就已經(jīng)來了。不想把這份壓力傳遞給家人,我只好選擇假裝上班。
被裁后的前半個月,因為家人出差、孩子送到老人那里,我可以在家待著。半個月后,家人們都回來了,我就找了家附近一個咖啡館去“坐班”了。
我每天早上10點前在咖啡館開門之前就到,一直到下午六七點才回家。這中間,我在下午三四點前會一直改簡歷、投簡歷,最后會留兩三個小時看看書或者把自己之前的一些心得進行總結寫出來。
這一個多月,我已經(jīng)投了上百份簡歷出去,但是進入到面試的只有五六家,聊完后只有一家稍微有點意向,但很難給到我的預期薪資。我原本報出的薪資就是相較之前打了八折的,結果對方回復,那個崗位能給到的薪資,只有我上一份工作的50%左右,最后也沒給我發(fā)offer,因為知道我入職之后可能也做不長久。
我感覺自己在咖啡館,每天都在被焦慮和迷茫一點一點吞噬,而且我常去的咖啡館,和我狀態(tài)類似的人不少 。以前大家去咖啡館是幾個人社交,但現(xiàn)在獨自抱著電腦的人在增多。
有時我能看到隔壁桌的人也是拿著電腦在改簡歷,有時出去抽煙也會碰到同樣來“假裝上班”的中年人,一個多月我已經(jīng)遇到了四五個這樣的人,一交流發(fā)現(xiàn),還有人為了不讓家人發(fā)現(xiàn),專門找了這個離家更遠的咖啡館來坐班。
因為我常常到得很早,咖啡館老板娘慢慢記住了我,也觀察出我是失業(yè)之后來這里改簡歷找工作。有一天下午她端了一杯水坐到了我對面,我們閑聊了一會兒,內(nèi)容我已經(jīng)有點記不清了, 但肯定無關于工作。但是最后,她突然說了一句,“找工作不要著急,慢慢來”。那一瞬間我感覺自己被安慰到了,覺得自己好像至少有一個歸屬地,也對跨過眼下這個難關有了一點點信心。
我的心理預期是,必須在6月之前結束這種狀態(tài),即便薪資可能會打骨折。一方面是職場空窗期不能太長,另一方面,經(jīng)濟壓力也不允許我一直沒有收入。
還有一個原因是,我也不知道還能瞞著家里多久。過去一個多月,為了不讓家人發(fā)現(xiàn),在咖啡館如果家人打電話或者發(fā)視頻通話,我都是直接拒絕。而且我愛人最近已經(jīng)察覺到我有些不同了,因為我以前常常加班,要很晚才能到家,但是現(xiàn)在基本上六七點就回去了,只是她現(xiàn)在還沒認真跟我聊這個事兒。
但是,我能不能如愿找到工作,其實現(xiàn)在心里也沒底。以前都說35歲是職場人的“生命線”,但我覺得已經(jīng)提前到了30歲,永遠有更年輕、更有精力的人涌出來拍打前浪。
有時我也會后悔,不應該在收入穩(wěn)定的時候就覺得未來可期,給自己加太多杠桿 ,要是知道今年可能失業(yè),前兩年我可能就不會換車了。等找到合適的時機,我大概也會和家人好好溝通一次,降低一些娛樂消費,渡過眼前這個難關。
三次職場空窗期躲進咖啡館后,
我再也不想假裝上班了
劉金眼 | 35歲 北京 市場從業(yè)者
去年12月,我們公司大裁員,我所在的市場部首當其沖,80%的人都被裁了,我也沒有逃過。當時疫情剛放開,很多人都在居家辦公,而且快要過年了,我不想把這份壓力和焦慮傳遞給家人,就沒有告訴他們我被裁員了。
等到今年正式開工之后,我便開始了假裝上班的日子,每天早上照常出門,不是面試就是找個咖啡館坐班,能發(fā)現(xiàn)抱著電腦的人和前幾年比在增多。
因為,這已經(jīng)是我第三次在職業(yè)生涯空窗期去咖啡館假裝上班了。
我印象中,第一次還是2015年,我父母那段時間正好在北京跟我同住,怕他們擔心,辭職后我依然每天早上按時出門,等到下班點了再回家,持續(xù)了大概一兩個月。
第二次假裝上班的時間最久,是從2020年底開始,大概持續(xù)了6個月。當時我已經(jīng)有了寶寶,老人和我們同住,這次更是不敢告訴家人,就到咖啡館假裝上班。也是這次經(jīng)歷,讓我對“假裝上班”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最開始去的是我家附近空間最大的一個咖啡館,位置更獨立,也有電源插座。后來去的次數(shù)越來越多,和店員都混了臉熟,可能別人不會在意,但我擔心被當成是無所事事的人,迎來異樣的眼光,也在不斷開辟新場所。
除了咖啡館,我還去過付費自習室、共享辦公、商場、廣場、快餐店這些場所,其中付費自習室、共享辦公空間可以讓人更專注,但我覺得有些拘束,其他一些地方要么沒網(wǎng)、要么沒電源插座。所以,咖啡館還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我也不敢一直去一家咖啡館,而是會開辟新的,我當時甚至還打算做一個打卡北京咖啡館的記錄,最后也沒完成,只重點探索了5家。
一開始,我去咖啡館還是每天要點一杯東西,中午要吃一頓飯,加起來就要一百左右了,有點小貴,便想辦法省錢。我記得最尷尬的一次,是我?guī)Я藵h堡去咖啡館,結果工作人員專門過來說,不允許外帶食物。后來,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帶東西來吃,但省錢還是要繼續(xù),我去咖啡館一天,要么是點一杯咖啡,要么是在咖啡館吃一頓飯。
在咖啡館假裝上班,雖然沒有了工作的壓力,但無所事事并不會讓人感到快樂。
那段時間,我手頭有個兼職工作,每周加起來只用工作大概兩天左右,其余時間都是自己的。我最初的設想是,有兼職工作保持部分收入,剩下的時間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人生方向。當時覺得,有了時間后,我說不定就會有好的點子蹦出來,最后創(chuàng)業(yè)成功,完全擺脫職場。但事實是,我大部分時間都被消磨了,每天在咖啡館就是打開電腦隨便看看。
如果嘗試過就會知道,在咖啡館坐一天并不比上班輕松多少,反而更焦慮,周邊的人都在熱火朝天的社交、聊項目,只有我無所事事,這種環(huán)境也會帶來很大壓力,我甚至常常還會感慨,“時間怎么過得這么慢”“怎么還不到下班的點”。
大概6個月時,我意識到不能再這么下去了,很快找了一份工作去上班。結果工作了不到兩年,就遇到了裁員。
這一次,我再也不敢像上次一樣假裝上班那么久,一方面是因為房貸、養(yǎng)娃等經(jīng)濟壓力,更重要的是,我發(fā)現(xiàn)即便我有大量個人時間,最后可能還是會被荒廢。
但是這一次找工作和前兩次比難了很多,市場環(huán)境不太好,為了能夠有一份工作,我面試了很多家公司,最后是降薪了至少20%入職的。
看到最近“星巴克擠滿了不上班的人”這個話題被討論,我非常感同身受,成家立業(yè)的中年人,在家很難有自己獨立思考的空間和心境,咖啡館就是失業(yè)中年人的最佳收容所。但從我個人而言,我并不適合長時間一個人待著,我必須得忙起來,哪怕工作不是很滿意,也要先工作,以后我也會盡量避免再去咖啡館假裝上班這種情況。
失業(yè)后一天最開心的時間,
就是在咖啡館讀書充電
Zen | 31歲 深圳 跨境電商行業(yè)
今年3月份,我跳槽去了一家深圳的跨境電商公司,從事市場工作,但5月初,部門領導離職,他的工作暫時由其他領導接管,可代管領導不是學市場出身,覺得我的工作沒有太大價值,就在5月中旬,把我勸退了,我現(xiàn)在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
空閑時間去咖啡館待著,算是我的一個習慣。未離職時,我周末也喜歡去那里,因為一個人在深圳漂著,即便有一些同學在同城,大家也都是好幾個月才會約出來見一面,我自己待在出租屋挺無聊的,需要找個地方放松。
剛好咖啡館這樣的第三空間,讓我可以花一點小錢就能心安理得地蹭空調,而且咖啡店既有煙火氣,還比較安靜,很多人在這里辦公,整體氛圍友好,比較容易靜下心來。
失業(yè)后,我?guī)缀趺刻於紩タХ瑞^或快餐店,不過,在失業(yè)狀態(tài)下,每次去星巴克只點最便宜的,花個20-30塊錢左右。
我會選上午10-11點這個時間段去,主要是因為工作時三餐不規(guī)律,胃不太好,所以要按時吃早飯,這樣我就每天9點起床,然后出門吃早飯,吃完后直接奔向咖啡館,因為我知道,如果吃完早飯直接回出租屋,很可能一天都在刷手機。
無論是之前,還是失業(yè)這段時間,我在咖啡館都沒有遇到過什么尷尬或者暖心的事,大家都在忙,人與人之間沒有什么交流。家人和朋友也不知道我去咖啡店這些事兒,只是部分朋友知道我失業(yè)了,鼓勵我放松一段時間。
不知是不是因為深圳整體的“卷卷卷”氛圍,我感覺自己在原地踏步、虛度光陰,而且我30歲了,有點害怕因為年齡的關系被人淘汰。我給自己定了1小時的閱讀目標,帶上iPad還有筆記本電腦,在咖啡館讀書充電,閱讀品牌建設行業(yè)相關的書籍。所以,我每天最開心的時間就是在咖啡館,覺得比較充實。
即便失業(yè)了有大把時間,我并沒有覺得很放松 。唯一的一次松弛是上周去長沙玩了兩天,那兩天特別快樂,每天吃吃喝喝,在景區(qū)間暴走流汗,累了就回民宿洗澡,在空調房里睡覺、看電視。
關于“星巴克被失業(yè)中年男女擠滿”這個話題,我觀察到大部分人都帶著電腦噼里啪啦地敲鍵盤,有一些人圍著沙發(fā)在談項目,也有一些人刷著手機或者睡覺,究竟誰失業(yè)誰沒失業(yè),我沒有辦法判斷。
我個人的看法是,咖啡館這種第三空間可以是逃避現(xiàn)實的歇腳點,也可以是一個新生意的孵化地?;蛟S因為就業(yè)形勢不好,加上社交媒體編織的信息繭房,失業(yè)的人會覺得星巴克里的人和自己一樣,在為新工作發(fā)愁,但我想的很簡單,先不管別人失不失業(yè),時間都是自己的,該學新技能就學新技能,該創(chuàng)業(yè)的創(chuàng)業(yè),該準備面試的準備面試,人總得繼續(xù)前進。
“假裝上班”后,
去不同的咖啡廳給我?guī)硇迈r感
靜京 | 28歲 IT行業(yè) 北京
今年年初,我離職了。畢業(yè)5年,第一份工作就做了4年,但接著的這份工作只干了四個月,崗位和管理相關,我是一個佛系的人,整天催這個管那個,比較痛苦,盡管知道當前市場環(huán)境不好找工作,我還是裸辭了。
辭職后,擔心被家里知道了找工作壓力更大,我開始“假裝上班”。
周一到周五,我按著往常上下班時間出門、回家,家里人以為我去上班,其實我是去圖書館、咖啡廳,也同時在面試 。有時面試比較晚,我就說加班了,如果回家后還要和HR聊面試相關的,或者和朋友聊找工作的事,我就會跟家里人說,是在繼續(xù)“加班、開會”。
我在網(wǎng)上收藏了很多咖啡廳,有時候會去自己常去的,有時候會去一些想嘗試的新店,如果當天有面試,就選擇在面試地點附近的咖啡廳待著。去咖啡廳的頻次大概是一周1-3次。
其實最開始是想去自習室的,但我看自習室價格也不便宜多少,去咖啡廳的話還有吃有喝。加上圖書館里考公考研和大學生多,感覺比較卷,估計自習室會更卷,我不想把自己放到一個壓抑的環(huán)境中,所以選擇了咖啡廳。
這里氛圍也舒適,有音樂有雜書,旁邊有工作的,有談生意的,也有聊八卦的,有時候走神可以聽聽他們聊天。我在這里看到過退休老中醫(yī)給人把脈面診,有一次逗一只貓還被它瞪了,如果是在適合辦公的咖啡廳,會常碰到2-4人的小型辦公團隊。
“長期駐扎”咖啡館,對我有種心態(tài)調節(jié)的作用,我會期待周一去哪家咖啡廳,像是探店和工作二合一,有機會看到新鮮的、好吃的東西。
之前有工作的時候,基本到家就躺了,很難有動力去學東西。反而是這種時候,能看進去書。在這里,我會準備面試材料、看書,也在刷題考證。
這幾個月,我就考了PMP(項目管理資格認證)。剛畢業(yè)沒找到工作時,我也是這種狀態(tài),考了日語N1。
這個時候,學習、考證能給我?guī)硇睦砩系陌参浚m然實際求職的時候不一定有用。這更像是我不想面對求職,創(chuàng)造一個合適的理由來拖延求職進度的方式。畢竟現(xiàn)在求職環(huán)境不太好,拿到的offer也都是不想去的那種,自己越想做好的事越容易往后放,考證給了我一個喘息的窗口。
我去了很多家適合辦公的咖啡廳,上座率都很高,甚至有的也像圖書館一樣,去晚了就不好找插座了,書店的公共空間和咖啡廳的中年人也不少。我在咖啡廳這段時間也很好奇,是什么人和我一樣工作日就待在咖啡廳,是跟我一樣沒有工作的人嗎?
不過我覺得,人累了,不想工作了,可以給自己一些休息的時間,去咖啡廳就挺合適的。
從假裝上班到咖啡館創(chuàng)業(yè),
我從被渡者變成了擺渡人
般大叔 | 長沙 48歲 咖啡領域創(chuàng)業(yè)者
我之前是在一線城市從事投資工作,2018年上半年,供職的投資機構出了一些問題,慢慢停止運營,我也隨之失業(yè)了。當時我已經(jīng)43歲了,失業(yè)之后再出來找工作就感覺機會沒有那么多了,也沒有遇到合適的。
沒有收入,但房貸、養(yǎng)娃以及家庭開銷都是剛性支出,能看到存款在消失,但經(jīng)濟壓力只是一方面,最讓人忐忑的是,對于未來的信心正在一點點消失。
我家人一直是在長沙,當時我失業(yè)之后不敢讓她們知道,還是留在一線城市,工作日大多數(shù)時間都會堅持去咖啡館,為了找一個合適的辦公環(huán)境,更為了咖啡館的那種氛圍??粗鴦e人忙忙碌碌,我才會感覺自己沒有被拋棄。
到2018年下半年,雖然也做過一些短期項目,但依然找不到合適的全職工作機會,我決定自己創(chuàng)業(yè),通過自己的資源、經(jīng)驗和知識為創(chuàng)業(yè)投資服務。那段時間更是以不同的咖啡館為根據(jù)地,要么見人,要么拿著電腦改資料。但是這次創(chuàng)業(yè),并沒有預期中的順利。
2020年,在“假裝上班”了大概兩年后,我不愿意繼續(xù)在咖啡館忍受這種焦灼,在接觸到一個感興趣的公益機構后選擇了主動加入,薪資收入下降到只有十分之一,可以說是忽略不計??赡?018年之前,我還是趕上了一些風口,賺取了相對高額的報酬,但是,2018年之后,收入再也沒有回到過失業(yè)之前的水平了。
去年,在公益機構做消費幫扶的項目時,接觸到了云南的咖啡種植基地和咖農(nóng),覺得云南咖啡豆品質甚至超過了國外某些產(chǎn)地,我很感興趣,開始做咖啡創(chuàng)業(yè),并把這件事兒當成接下來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對于這次創(chuàng)業(yè),我是回到了長沙,家人早已知道了我的狀態(tài),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但我覺得,到我這個人生階段,在承擔起家庭責任、能夠維持基本開支的基礎上,也是時候該去嘗試一些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了。我已經(jīng)找了4個合伙人投錢,我主要負責運營,目前開了一家旗艦店,今年還計劃開4家。
做咖啡創(chuàng)業(yè),有商業(yè)的因素,但在我內(nèi)心深處,還有很重要一部分因素是,我曾經(jīng)體驗過兩年這種失業(yè)之后在咖啡館假裝上班的焦灼、著急,如今慢慢走出來之后,也是希望為更多的人提供面對物欲橫流的壓力時能夠回歸初心的環(huán)境。
長期駐扎咖啡館那兩年里,大量的空閑時間,我是靠著讀書度過,從名人傳記到管理學、哲學書籍,我甚至還讀了大量的佛經(jīng),漸漸接受現(xiàn)實,明白人生的軌道上,從高速飛馳到突然戛然而止,這樣的變故確實令人難過,但人生發(fā)展不是直線,而是螺旋上升的。
如果說一些經(jīng)典書籍提供的是心靈上的歸屬感,那么咖啡館就像是提供物理空間上的歸屬感,開放包容地接納所有人。最近一個工作上的朋友來長沙出差,就到了我的咖啡館,聊了很多人生煩惱。未來,對于咖啡館能賺多少錢,我已經(jīng)相對淡定,更希望我所做的事情,能夠幫助到更多人。
從曾經(jīng)去星巴克假裝上班到如今做咖啡館創(chuàng)業(yè),我感覺自己就像從曾經(jīng)為了過河要坐船,到如今變成了擺渡人,完成了從被渡到渡人的角色轉變。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