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有仁勛后有天,顯卡在手虐神仙”。
這是網(wǎng)友為他作的一句詩。哪怕看不懂意思,單憑讀起來的氣勢,你就能隔著屏幕感覺到這個人的霸氣。
黃仁勛,英偉達的創(chuàng)始人,也是目前在硅谷地位最高的華人之一。
好多人看過他的表情包,卻不知道他是誰。很正常,因為他生產(chǎn)的不是日常的電子產(chǎn)品,而是支持它們工作的硬件,顯卡GPU。
黃仁勛和英偉達的粉絲可以說是科技圈最有梗的一群人。
尤其是在給他起外號方面,那可是張口就來,什么,“顯卡教父”“核爆狂魔”“皮衣刀客”“爆破鬼才”“兩彈元勛”“氫彈專家”“服裝巨頭”。每一個外號的背后,都是老黃的一段光輝歲月。
他是硅谷最好斗的男人,剛創(chuàng)業(yè)就和英特爾對著干,又是罵同行不中用,又是更新研發(fā)規(guī)則,氣得跟不上節(jié)奏的廠商紛紛離場。
他從來不怕得罪人,曾炮轟英特爾,即便圖形計算能力提高10倍,也是個不如自己的渣渣。哪怕是微軟和AMD,也是不服就懟。
他創(chuàng)立的英偉達,曾被人斷言:活不過十年,如今卻逆風翻盤,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市值超過3240億)。
他推出全世界第一個圖形處理器(GPU),九年前就能處理“1噸數(shù)據(jù)”,更是完全改變游戲面貌,就連特斯拉和谷歌都要抱他大腿。
就在前幾天,他才和馬斯克、庫克一同入選了《時代周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名人物。
【2】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早年黃仁勛就是個“硬茬子。”
成立初期的英偉達,黃仁勛和其他兩個合伙人心高氣傲,立志要做全球圖形的老大哥,于是埋頭苦干憋了兩年,拿出了英偉達的第一款產(chǎn)品NV1。
要說NV1也的確是一款出眾的產(chǎn)品,能做圖形處理,能播放音樂,還能插上操縱桿秒變游戲機。
但市場反響平平,還差點葬送了英偉達。為啥呢?因為不兼容。
要知道當時的圖片芯片領域,都是微軟說了算,而老黃卻偏偏要硬碰硬,用自創(chuàng)的四邊形成像(QTM)技術和大佬對著干,主流廠商一看,這家伙誰還敢用啊,扔下就跑。
好斗的黃仁勛不死心,又相繼推出了NV2,也是同樣的慘狀。只不過這次,黃仁勛好斗的本性反而趕上了好時候。
當時英特爾推出全新的AGP接口,微軟也開發(fā)了支持3D的應用程序接口——Direct 3D。
面對全新的行業(yè)標準,廠商們哪敢輕易涉險,但英偉達選擇了押注跟進。
1997年,經(jīng)過兩年努力,英偉達推出第三代產(chǎn)品Riva 128,簡直就是顯卡界最強存在。
不但支持新標準,速度更是競爭對手的4倍。超強的性能,造就Riva 128上市四個月,狂銷100萬片的神話。
憑借此戰(zhàn),英偉達總算在市場上站穩(wěn)了腳跟,而老黃的GPU大法也開始提上日程。
【3】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黃仁勛偏要挫挫英特爾的銳氣。
為此,他創(chuàng)下“黃氏定律”,立志六個月內芯片性能升級一次。
這話不止嘴上說說,就在推出TNT產(chǎn)品6個月后,他就拿出TNT2,一口氣把顯卡的核心頻率拉到了 150MHZ。
要不網(wǎng)友形容老黃的顯卡能有“一卡一棟樓,兩卡毀地球,三卡銀河系,四卡創(chuàng)世紀”的威力。
1999年,英偉達發(fā)布了在今天看來具有重要意義的GeForce 256,首次提出GPU的概念。
它徹底改變了傳統(tǒng)圖形芯片的格局。這么說吧,在黃仁勛推出GPU之前,數(shù)據(jù)計算還是個體力活。
當年IBM為了模擬油氣勘探,要動用70萬個處理器、將近半個足球場的空間。而用GPU加速后,僅需兩臺服務器和半張乒乓球桌的大小就全部搞定。
曾經(jīng)AI達人吳恩達想從1000萬張圖片中,識別出一只貓,就搞了16000個CPU、1000臺電腦。可老黃,只用了12個GPU,就輕松搞定。
憑借摧枯拉朽的GPU,過去5年,英偉達股價飆升20倍。就連曾經(jīng)傲視萬物的英特爾,都要給它讓路。
這位華人CEO,正在以一己之力改變硅谷!
——END——
歡迎關注【創(chuàng)牌者】,品牌引領價值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