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雷科技(ID:leitech),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發(fā)布。
不知不覺,MWC 2023就來到了展會日期的第三天,在前面兩天時間里,不少廠商都已經將自己的新產品和技術展示在大家的面前,隨著展覽結束時間的臨近,還有新產品展出的廠商已經所剩無幾。
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xù)來看看,還有哪些廠商的新產品和技術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說不定,其中的一項技術就將改變我們的未來。
realme
圖源:realme
2月28日,realme在巴塞羅那的MWC 2023現場舉辦了新品發(fā)布會,將剛剛在國內上市的GT Neo5帶到了全球市場,作為首款商用量產240W秒充系統(tǒng)的手機,GT Neo5從0%-100%的充電只需10分鐘,加上性價比十足的定價,在國內發(fā)售后就一直有著很高的熱度。
此次將GT Neo5推向國際市場,同樣引起了現場許多媒體的關注與報道,不少網友都在熱議240W的閃充技術會給手機市場帶來怎樣的變化。
真我副總裁、全球營銷總裁、中國區(qū)總裁徐起在發(fā)布會上表示:“240W滿級秒充技術帶來了80秒充至20%的極速體驗,改寫了手機行業(yè)充電速度記錄,將再次革新用戶的充電習慣和用機體驗?!?/p>
對于手機用戶來說,隨著手機性能與功能的增加,續(xù)航縮短幾乎是必然的,在電池技術面臨瓶頸的當下,想要提升手機的續(xù)航體驗,快充技術是最好突破的領域。在全球市場,真我旗下的85%產品都搭載了閃充技術,閃充普及率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
早在2020年,真我就已經率先在149美元以下的價位段產品上搭載了65W閃充技術,也就是國內常說的入門級百元機,對于這個價位段的其他產品來說,真我的65W閃充顯然是碾壓級的存在。
閃充技術的低端化、普及化,使得許多用戶都可以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改變,大幅度降低的手機充電時間不僅可以讓用戶更好地掌握生活節(jié)奏,更是可以在緊急時刻快速恢復手機電量。
過去的三年里,真我已經覆蓋了歐洲、東南亞、中東非、印度等多個海外市場,出貨量攀升至全球第六,在全球30個市場中進入當地市場份額的TOP5。隨著GT Neo5的發(fā)布,真我在全球市場應該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華為
圖源:華為
在MWC 2023上,華為發(fā)布了不少新的技術和產品,其中不少產品性能都屬業(yè)內知名水平,不過之前發(fā)布的大多是商業(yè)及工業(yè)領域的產品,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吸引力不大。
不過,華為顯然沒有忘記民用市場,在另一場會議上,華為就公布了全新的全屋網絡解決方案——FTTR全光家庭星光F30。據華為介紹,星光F30是業(yè)界首款基于C-WAN架構的全光家庭組網產品,在性能與功能上實現了六大升級。
除了外觀等方面的升級外,主要的升級點有四點:速率、覆蓋、漫游、并發(fā)。星光F30通過硬件加速和算法調優(yōu),可以保證全屋享有2000Mbps的網速體驗,新設計的多波束智能天線可以提升約30%的信號覆蓋面積。
此外,經過優(yōu)化與調整,用戶在星光F30覆蓋范圍內可以實現全屋無感漫游,并且明顯提升多設備連接數量與速率。隨著全屋智能成為潮流,未來對家庭組網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華為通過全屋智能與全光家庭組網所打出的組合拳,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一站式部署與服務。
高通
圖源:高通
2月28日,高通與泰雷茲宣布,雙方在第二代曉龍8移動平臺上實現了全球首個可商用部署的iSIM卡認證,將SIM卡的功能成功集成到智能手機的主處理器之中。
根據高通介紹,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tǒng)協(xié)會)已經完成了對iSIM卡的安全認證,目前的iSIM卡能夠與最新一代eSIM卡擁有相同的高標準網絡防護以及靈活連接。
據介紹,iSIM卡技術可以讓智能終端制造商在維持現有的高等級安全標準的情況下,有效地降低制造和供應鏈成本,并且進一步節(jié)省手機的內部空間。
對于內部空間寸土寸金的旗艦手機來說,iSIM卡的出現可以讓手機的防水、防塵等設計達到更高等級,同時騰出空間安裝更高規(guī)格的硬件。另外,對于運營商來說,iSIM技術有助于讓他們更好的管控合約機,通過將iSIM與CPU綁定,或許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合約機流到普通市場。
三星
圖源:三星
在MWC 2023上,三星帶來了不少的新產品,2月28日,三星對外透露了有關光纖追蹤技術在移動設備上應用的新進展。三星介紹,目前已經有數家游戲公司正在與他們合作對光線追蹤技術進行應用試驗,三星也將持續(xù)幫助開發(fā)者優(yōu)化光線追蹤技術。
實際上,移動設備的光線追蹤技術并非首次出現,早在2021年,華為、高通等廠商都陸續(xù)公布了各自的光線追蹤技術,只是大多數還處于實驗階段。三星電子執(zhí)行副總裁兼三星MX旗艦產品研發(fā)團隊和技術戰(zhàn)略團隊負責人Won-Joon Choi表示:“我們不想被動地等待技術成熟,而是希望主動幫助光線追蹤技術在移動設備上取得進展,”
Won-Joon Choi解釋:“三星的移動部門希望積極參與移動光線追蹤技術的開發(fā)和優(yōu)化,并且正在與游戲開發(fā)商合作”。光線追蹤技術在PC市場已經引起了一場硬件革命,雖然好壞暫且不論,至少從畫質上來說,確實讓游戲畫面有了質的提升,同時降低游戲廠商開發(fā)游戲的難度。
對于三星來算,光線追蹤技術若要投入實際應用,必然會對移動設備的GPU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而三星此前就與AMD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開始推動RDNA2架構在智能手機端的應用,隨后推出的Exynos 2200也明確寫明了支持光線追蹤,只是因為目前市面上沒有相關應用和游戲,所以得到的關注并不多。
隨著移動設備光線追蹤技術的優(yōu)化與普及,在未來的數年里,移動游戲或許會迎來一次畫面革命。
中國電信
2月28日,中國電信以“云網融合 共創(chuàng)未來”為主題,在巴塞羅那舉辦了中國電信—華為云網核心能力創(chuàng)新成果全球發(fā)布會。
據中國電信副總經理李峻和華為運營商BG總裁李鵬介紹,中國電信與華為已經合作多年,自2018年成立商業(yè)聯合創(chuàng)新中心后,2022年雙方又圍繞云網基礎設施和行業(yè)數字化轉型開展了多項合作創(chuàng)新項目。
云計算、5G、AI等數字技術正在快速地改變世界,華為與中國電信的深度合作,將使兩家企業(yè)在相關領域取得優(yōu)勢,并且可以幫助全球企業(yè)快速進入數字化時代,通過產業(yè)數字化賦能,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升級,加速科技研發(fā)成果向市場轉化速度。
未來,中國電信與華為將會攜手打造“云網核心能力”,推進“多要素融合”的數字化產品體系升級。
最后
云計算、AI、5G等技術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是MWC的熱門話題,今年其實也不例外,雖然6G等技術搶了一些風頭,但是對于企業(yè)和用戶來說,已經成熟的5G才是接下來的部署重心。
華為等廠商都在積極部署5G網絡的基礎設備市場,5G基建在未來的數年里仍然是通信行業(yè)的重頭戲。另外,隨著智能設備的數量增加,家庭智能組網的需求也在快速攀升,對于多數人來說,一套合適的家庭組網方案,可以減少很多麻煩并提供出色的智能生活體驗。
此外,今年的AI技術熱點也遠超往年,隨著AI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力加強,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加速和押注AI行業(yè),目前的AI性能與硬件設備性能息息相關,但是大多數普通設備并不足以滿足高智能AI的運算需求。
所以,通信行業(yè)的云計算、云網絡就為AI技術的普及與商業(yè)應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方向,通過5G等移動網絡接入云端服務器,可以為移動設備提供高性能的AI加持。MWC 2023落下帷幕,對比去年不管是參展廠商數量還是規(guī)模都有所增加,來自中國的廠商集體發(fā)力,推出的多款產品都已經達到世界突出水平。
在2023年,我們或許可以看到中國通信企業(yè)加大出海力度,在全球范圍與海外廠商掀起一場新的市場大戰(zhàn),2023年將會是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的一年。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