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時報(ID:vittimes),作者:潘少穎,編輯:林斐 挨踢妹 ,創(chuàng)業(yè)邦經(jīng)授權轉載,圖源:圖蟲。
“跑了4家店才買到,比奶茶少些負罪感,減脂期隨便喝?!薄拔医K于實現(xiàn)了生椰拿鐵自由?!薄蛟S是在抖音上搜索過“瑞幸生椰”的原因,近段時間抖音不斷向記者推薦生椰拿鐵的評測短視頻。為了實現(xiàn)“生椰拿鐵自由”,不少自制生椰拿鐵的短視頻也火了起來。
瑞幸咖啡4月推出新品“生椰拿鐵”之后,眾多“茶道中人”也跟風“生椰”飲品,茶百道推出“生打椰”系列,喜茶上線“生椰咖”新品等等。
而對瑞幸更重要的是,這股“椰風”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自己。
一年前,財務造假風波讓瑞幸留下了“18個月上市,13個月退市”公眾形象。
股價暴跌、門店關停、管理層大換血等種種消息傳出之后,瑞幸門店排起了“薅最后羊毛”的長隊。
一年后,瑞幸并沒有如預想中那樣凄慘,門店數(shù)雖然減少了數(shù)百家,但公司單月卻出人意料實現(xiàn)了盈利。有媒體報道稱,今年5月和6月,瑞幸連續(xù)實現(xiàn)整體盈利,盈利金額在數(shù)千萬元左右。
在優(yōu)勝劣汰的咖啡市場,瑞幸是怎么“自救”的?
01
爆火的“生椰拯救者”
用一句話形容瑞幸上市,“狂奔進納斯達克”或許是最合適的,速度跑贏了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
如今,瑞幸推新品的速度也在復制上市速度,在瑞幸官方App上,目前最火的“生椰家族”中,已經(jīng)有十多款新品。除了生椰拿鐵系列咖啡之外,還有芒果好喝椰、椰子OK瑞納冰等非咖啡飲品?!叭鸺{冰”系列中,也新增了不少飲品,如冰鎮(zhèn)楊梅瑞納冰、紅唇車厘子瑞納冰、茫茫糯米飯瑞納冰等,咖啡業(yè)務線正在延伸至飲品賽道。
“我在這家門店做了快兩年了,2021年上半年是我感覺上新速度最快的一段時間,大概有四五十款新品上線,有時一周就有兩三款新品上線?!比蝿P(化名)是上海浦東一家瑞幸門店的工作人員,這段時間以來,學做新飲品成為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每周要花幾個小時。
這家門店的柜臺上,擺放著已經(jīng)制作完畢等候取貨的五六杯飲品,同時,不斷有新制作完畢的飲品從后臺遞出,一半是美式、拿鐵等瑞幸經(jīng)典飲品,一半是生椰飲品、瑞納冰等新品。
記者在這家門店的半個多小時內,系統(tǒng)里不斷傳出新訂單的提示音,制冰機也在不斷地工作,大概有十多位用戶來取飲品?!靶缕范假u得挺好,尤其是厚乳拿鐵和生椰飲品,每天的總量大約在兩三百杯,單量比以前略有上漲,有的飲品在中午左右就會售罄?!比蝿P告訴記者。
據(jù)瑞幸咖啡官方微博,自4月12日起開始正式推廣新品生椰拿鐵,截至5月31日,一個多月的時間里,瑞幸生椰系列累計賣出42萬杯。到6月30日,瑞幸咖啡稱生椰系列產(chǎn)品單月銷量超1000萬杯,刷新了自己家的新品銷量紀錄。
今年2月,瑞幸咖啡董事長兼CEO郭謹一在內部信中表示,2020年,是瑞幸咖啡創(chuàng)建以來最艱難的一年,也是瑞幸實現(xiàn)觸底反彈和逆勢增長的一年,共推出了77款全新現(xiàn)制飲品,門店總數(shù)近4800家,現(xiàn)制飲品銷量超過3億杯。
從最初跨界茶飲的小鹿茶,到如今的各種飲品系列,新品對瑞幸的起死回生起到了關鍵作用?!吧闲聦θ鹦疫@類走潮牌路線的飲品企業(yè)而言,銷量的影響十分關鍵,爆品的牽引效應尤其明顯。”IPG中國首席經(jīng)濟學家柏文喜向記者表示。
02
私域流量“封神”
是什么讓生椰拿鐵出圈成為爆品?明星代言人是最初引爆點。
瑞幸App“生椰家族”上有“利路修”的標簽,作為今年春節(jié)假期后熱門綜藝《創(chuàng)造營2021》的選秀藝人,也是瑞幸冰咖推薦官,“利路修咖啡推薦官”的相關話題在微博閱讀量破億。利路修首支瑞幸廣告中“我能下班嗎?”擊中了“打工人”的心理痛點,不僅在全網(wǎng)成功引起共鳴,也讓瑞幸收獲了較為顯著的明星營銷效應,利路修是瑞幸在“重生”時靠近消費者的又一種方式。在利路修之前,湯唯、張震、劉昊然、肖戰(zhàn)等分別做過瑞幸和小鹿茶的代言人,近期瑞幸最新的合作明星是譚松韻和孫芮。
實際上,選擇能帶來流量的明星只是瑞幸的一個策略,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用戶端,瑞幸除了推出足夠多的新品,還有社群玩法。
所謂社群玩法,本質是給消費者補貼,但補貼不是隨機發(fā)放到賬戶里,而是在微信群里發(fā)。在大多數(shù)瑞幸門店,都有“加入福利社群,立領4.8折券”的二維碼,進群之后,每天早中晚好幾波領券,覆蓋了早餐、午餐、下午茶等各時間段。
記者在一家瑞幸門店掃了福利社群的二維碼,進入了一個將近兩百人的微信群,群里沒有人閑聊,只有首席福利官“Lucky”在群里發(fā)券。最多的是5折券和15元抵用券,還有拉新券,邀請2個人能得到一張3.8折的券。記者領到一張4.8折券后,購買了一杯原價38元的牛油果瑞納冰,實際支付18.2元。
“現(xiàn)在瑞幸貴了,優(yōu)惠力度不如其在燒錢的時候,這個福利群主要是為了增加用戶黏性和拉新,對于重度用戶來說,的確會留在這個群,不斷領券不斷復購。而且為了領到折扣力度更大的券,可以去幫瑞幸拉新。”群里一位網(wǎng)友這樣對記者表示。不過,記者所在群的拉新速度并不高,兩天內,僅有兩名新用戶進了記者所在的群。
瑞幸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20年7月,私域用戶超過180萬人,微信社群數(shù)量超9000個,私域用戶每天直接貢獻單量3.5萬多杯。用戶轉變?yōu)樗接蛴脩艉?,瑞幸的月消費頻次提升了30%,周復購人數(shù)則提升了28%。
退市之后的瑞幸沒有資本的輸血,“福利社群”拉低了瑞幸的營銷成本,穩(wěn)固原有客戶,增加新用戶,這或許是瑞幸最好的選擇。
03
門店名額已滿
“咖啡界還能有好故事嗎”,這是對咖啡界的靈魂拷問。
如果沒有退市、罰款,或許瑞幸還會照著自己的劇本走下去,大規(guī)模擴張,最風光的時候,21個月開了2130家門店。
但現(xiàn)在,瑞幸不再提“2021年開店10000家”的目標了,“減少、優(yōu)化門店”是瑞幸自救的重要舉措之一。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數(shù)量從2019年年底的4507家減少至3898家。
“優(yōu)化”同樣也是為了壓縮成本,倪云(化名)是上海普陀一家瑞幸門店的工作人員,原本其所在門店位于一家綜合性商場內,比較“高大上”, 100平方米左右,配有五六個工作人員,店內還有沙發(fā)座、桌子供消費者堂食。
不過幾個月之前,這家瑞幸店更換了位置,從臨街門面房換到了商場同一層的內部門面房,面積也縮小了?!艾F(xiàn)在店內只有柜臺和操作區(qū),沒有休息區(qū),而且只提供線上點單線下取貨,無法在店面點單,工作人員也減少了一個?!蹦咴聘嬖V記者,以前店內至少同時有3個人,現(xiàn)在只需要2人同時在就可以了。
在瑞幸官網(wǎng)上,有提交開店申請的功能,在目前可以開店的省份中,并沒有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而且即使一些省份、城市顯示在列表中,也并不代表一定就有開店額度。
記者隨機選擇了浙江、江蘇的一些城市,頁面均顯示“該城市開店數(shù)量已達到飽和”。瑞幸客服告訴記者,上海有1000多家門店,全國可以加盟開店的城市數(shù)量較少,江浙滬基本都已經(jīng)達到飽和,“系統(tǒng)顯示,在山東和河北的一些城市還有少量開店名額?!?/strong>該客服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加盟瑞幸的成本包括19萬元設備費、5000元設計費、11-13萬元裝修費、五萬元保證金(開店3年后如果沒有不良事件保證金可退還),再加上開店所需店面租金。對于加盟者來說,前期投入至少準備30萬元。
全聯(lián)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認為,在疫情沖擊、財務造假、退市等這么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瑞幸能生存下來,得益于其Pick Up(快取點)的模式,大大降低了其租金成本。“很多咖啡店關門,客觀上起到了減少競爭對手的效果,而且大多數(shù)消費者也轉向了打包帶走模式,給瑞幸?guī)砹藱C會。”安光勇告訴記者。
#記者觀察#
體驗和美譽度是存活根本
猶如滴滴“被下架”被其他網(wǎng)約車平臺視為“窗口期”,瑞幸的“跌倒”也讓咖啡賽道熱鬧了起來。據(jù)《2017-2021年中國咖啡行業(yè)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統(tǒng)計,我國咖啡消費正在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遠遠高于全球2%的平均增速。
在咖啡文化最為發(fā)達的上海,近一年新增了340家咖啡相關企業(yè)。
雖然實現(xiàn)整體盈利,但不意味著瑞幸徹底走出退市的陰影。異軍突起的蜜雪冰城宣布全球門店超過10000家之時,正是瑞幸宣布停牌和退市的“水逆時期”。
這也意味著又一場競爭開始了。
賽道上的競爭者越來越強悍,瑞幸能走得更遠嗎?
“目前,瑞幸面臨的最大競爭是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美譽度的不足,顧客新鮮感的消失和折扣力度的下降都有可能帶來用戶流失?!卑匚南哺嬖V記者,整體盈利后,瑞幸要做的就是以顧客體驗與美譽度為核心,提升品牌忠誠度與用戶黏性,從而提升重復消費的頻次,才能鞏固與提升經(jīng)營業(yè)績。
價格、便利、品質是瑞幸咖啡目標人群的關注點,說到底,財務造假風波離普通消費者有點距離,他們更關心的是優(yōu)惠夠力度嗎?門店足夠多嗎?咖啡好喝嗎?
造假風波后,瑞幸之所以沒有被踢出市場,很大的原因在于消費者的選擇,正如柏文喜所言,造假風波對消費者最大的影響在于信任和品牌形象上,但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扳回一局的。
回到最初的起點,瑞幸給投資者們講了一個動聽的故事,現(xiàn)在,更重要的是,瑞幸要給消費者拿得出手的王牌,說到底,是消費者救了瑞幸。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