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成人小说,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久久妇女,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偶像是怎樣讓人“追星上頭”的?

被大起大落的A股鍛造出來的老鐮刀,從此開始了對偶像產業(yè)的“降維打擊”。

編者按:本文來自遠川商業(yè)評論,作者:陳彬,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發(fā)布,封面圖來自圖蟲。

1997年,事業(yè)如日中天的股評家趙笑云做了一個決定:離開老東家華夏證券自己創(chuàng)業(yè)。

這個日后被稱為“中國第一莊托”的人沒有意識到,此舉將意外改變兩個“門徒”的人生。而他們又會在日后,分別成為轟動金融圈與娛樂圈的人物。

從華夏離職前,趙笑云向公司推舉跟了自己2年的下屬王亞偉來接替自己的職位;同年,他創(chuàng)辦了東方趨勢投資顧問公司,親自從財政部科研所招收了一個名叫李霏的學生。

十年后,王亞偉憑借押注國企重組,斬獲226%的凈值增長率,高居當年國內各類型基金之首,比第二名足足高出35個百分點,一戰(zhàn)成名,從此在股票江湖上無人不知。而李霏則在悄無聲息間,走上了另一條道路:拉著家人一起創(chuàng)辦了藝人經紀公司時代峰峻[1]。

2009年,李霏推出了偶像練習生企劃“TF家族”。隨后在2011年1月,李霏選中了年僅12歲的王俊凱進入“TF家族”。那個曾經穿著格子襯衫、縱論股市天下的李霏,搖身一變,成為了偶像男團TFBOYS的經紀人以及幕后老板。

被大起大落的A股鍛造出來的老鐮刀,從此開始了對偶像產業(yè)的“降維打擊”。

01

上癮:為愛投資

在“TF家族”粉絲心目中,時代峰峻所處的重慶長江國際18樓就是“圣地”。

TFBOYS走紅的頭幾年,擔心“三小只”的粉絲們,常常會從全國各地寄牛奶,并成立了各種生活服務小分隊。經濟條件充裕的粉絲,還會替偶像花費幾十萬定制高端衣物[2]。隨著他們相繼成年,操心的粉絲們又開始郵寄剃須刀。

在國內女性經歷“喪偶式育兒”,且很多利益需要通過兒子才能實現的父權社會,“養(yǎng)成系”的低齡男偶像-女性粉絲的互動機制可謂直擊社會痛點。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偶像生日時,粉絲間為何引發(fā)“軍備競賽”。

例如,易烊千璽15歲生日時,粉絲不僅將生日應援放到了臺北小巨蛋以及韓國地鐵上,更有人替他認購了4萬平米的“月球地表”,盡管這本身是個智商稅:某對英國夫婦聲稱自己擁有除地球外所有太陽系星體,向當地法院、美國以及聯合國等遞交所有權聲明之后,便光明正大地兜售起外星土地。

追星族顯然不可能如外界攻訐那般“低智”。這種集體潛意識,本質是“偶像上癮”的產物。背后的關鍵,是偶像工業(yè)對“參與度”的大幅開放。

李霏在國內開創(chuàng)的是“養(yǎng)成系”偶像模式:挑選未成年偶像練習生,給未來留足成長空間;再借助社交媒體的高頻互動,將偶像成就歸功于粉絲,讓粉絲盡可能參與到偶像成長中。

養(yǎng)成系的這種套路,讓追星和炒股有了幾分相似:“一買就想漲停板”的粉絲,可以從偶像的感謝與日常互動中找到即時的反饋;“價值投資”的粉絲,見證著自己捧起的偶像實現一個又一個成就,成長為一只“大牛股”時,感動之余難免會進一步自我綁定,就像每次茅臺片仔癀創(chuàng)新高都會帶動但斌林園產品的銷售一樣。

不過行走江湖久了,也難免會遇到“跌停”。

2021年6月25日,李霏打造的第二代偶像男團“時代少年團”經歷了一場危機。男團隊長、粉絲心目中的“學霸”馬嘉祺,高考成績令人堪憂:數學25分,總分307分,未能達到文化科分數線。

各大社交媒體上,以00后、05后女性為主體的粉絲們正試圖說服每一個“路人”:“高考并不是人生終點”“馬嘉祺也只是一個會失敗的普通人呀”。

但在網絡的一些角落,部分粉絲依舊難掩失望之情:這本應是一個“漲?!?。

如果說“養(yǎng)成”的思路還是比較“長線投資”,那“選秀”就明顯更“追漲殺跌”了。“選秀系”偶像團體借助綜藝節(jié)目,將參與度與成就感集中化并數據化了:偶像能否從眾多競爭者中成團出道,全憑人氣投票票數決定,而“票”又間接和金錢掛鉤。

粉絲成為了偶像職業(yè)命運的決定者,至少他們自己是這樣認為的。

這一模式下,粉絲的“愛”與回報,藉由節(jié)目排名這一數據變得“可視化”了,追星也變成了“氪金網游”:花錢買票買得越多,傾慕的偶像越有可能以高名次出道。

2005年,900萬短信投票成功送李宇春出道是國內選秀的初聲;而在2018年,選秀綜藝《創(chuàng)造101》的開播,將“改良”后的玩法帶到公眾面前,徹底點燃了秀粉的狂熱。

但通過綜藝節(jié)目“人造大牛股”,也意味著粉絲閾值的拔高,以及有限的增值空間,直接導致了一些“成團即巔峰”的案例。但對投資方而言,單個選秀偶像團體的沉浮并不重要:既然生命周期短、滲透率低,那就拼命提高客單價和復購率。

02

變現:改變命運的錯覺

偶像團體對參與度的開放,大大豐富了偶像產業(yè)的商業(yè)模式和想象空間。在此之前,兜售專輯、周邊以及演唱會門票,幾乎是偶像僅有的To C變現方式,真要賺錢,還得To B:接代言、賣廣告。

但近些年的選秀綜藝節(jié)目,卻可以輕易吸引年輕人投入動輒上億的資金。

例如,在4月24日《創(chuàng)造營2021》“成團夜”開播前,秀粉們正在幕后進行一場不設上限的金錢火拼:撐腰值前11的偶像學員才能成團出道,而每購買一箱冠名商蒙牛的聯名牛奶,即可獲得額外的撐腰值。

決定偶像出道的因素,不再是專業(yè)評委或是個人藝術造詣,反而變成了粉絲的購買力上限。他們不滿足于自己氪金,開始吶喊造勢:“錢才是底氣,才能給他未來”。

圖片

圖:呼吁氪金的粉絲們

當晚,粉絲為捧日本偶像學員贊多出道,通過粉絲后援會集資超過2500萬元。集資的目的,是為了便于粉頭統(tǒng)一利用資金,以更低的價格購買“奶票”和應援物等等。最終排名前6位的偶像,集資總金額已超億元;即便是集資榜墊底(25位)的薛八一,金額也有349萬元[3]。據后援會事后公布的明細,其中至少八成將用于購買“奶票”。

不參與集資、自己買奶投票的散粉也不容小覷:集資榜第二的劉宇借此反超,頭名出道。

在此之前,已經經歷過3輪評選與淘汰,每一輪都是“生死戰(zhàn)”。但在評選結束之后,票數會全部歸零。為此掏錢的粉絲,多是95后、90后以及00后的年輕女性。

背后的變現邏輯,是偶像團體“上癮癥狀”的延續(xù):放開粉絲參與之后,只要讓粉絲體驗到親手打造“大牛股”的感覺,他們便愿意替中間的任何環(huán)節(jié)付費?!皡⑴c”和“反饋”,是背后的兩大關鍵詞。所有人都可參與、反饋最直接的綜藝“賣票”,自然備受市場歡迎:只要愛(錢)夠多,愛豆就能站上更大的舞臺。

一來二去,蒙牛贏麻了。

2020年,蒙牛冠名了選秀綜藝《青春有你2》,僅靠排名前9偶像的粉絲后援會,2個月創(chuàng)收近5000萬元銷售額[4]。這一業(yè)績被寫進了蒙牛乳業(yè)的年報里:冠名產品在銷售受阻的疫情期間實現了逆勢增長。

《創(chuàng)造營2021》播出之后,蒙牛將聯動產品“純甄小蠻腰”從一箱80多元漲到了149元,銷售量只增不減。

粉絲集資,愛豆成團,蒙牛賺錢,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直到監(jiān)管不同意。5月10日,北京廣播電視局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綜藝節(jié)目管理工作的通知》,明文禁止“花錢買投票”行為,給行業(yè)澆了一盆冷水。

當然,辦法總比困難多,偶像產業(yè)的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商業(yè)化的潛力。

時代峰峻在長期運營過程中試水了會員訂閱:李霏將一部分用于滿足粉絲“短期投資回報”的偶像物料、粉絲互動單獨抽離,當作會員權益售賣,售價為每年298元。

另一個變現思路,是對原有模式進行改造,捅破天花板。

2021年4月20日,“選秀系”女團THE9成員劉雨昕發(fā)布了數字專輯《EPSILON》,售價8元一份。截止至8月,數字專輯的全平臺銷量突破570萬張,總銷售額超4600萬元[5],成為榜單上銷量最高的女性偶像。天文數字背后,是單個粉絲成百上千次的重復購買。

圖片

圖:劉雨昕專輯銷量

這一現象日趨普遍的背后,同樣源于“參與”與“反饋”兩大因素的改造。近些年偶像產業(yè)所傳遞的“唯數據論”理念,讓偶像“成就”更加清晰化的同時,也讓“粉絲改變偶像命運”的可操作性變強了。

具體到專輯銷售上,粉絲砸入大量真金白銀,立刻能看見偶像一張又一張“喜報”,也有了向外界昭示影響力的工具。

至于歌到底有幾個人聽過,國王到底有沒有穿衣服,這些細枝末節(jié)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說到底,偶像產業(yè)周期短、受眾窄,就只能在每個粉絲身上攫取最大價值,也就是做大客單價、復購率。沒有傳世作品對藝人可能是壞事,但對娛樂公司可是好事,作品創(chuàng)作難度大,但按照粉絲的喜好搭建人設就容易多了。

在這個情況下,偶像產業(yè)也來到了一個新的紀元。

03

偶像:從人到符號

2021的偶像團體江湖上,罕見地誕生了不同于“養(yǎng)成系”與“選秀系”的新路子。

論及追星,通常被認為是年輕女性的主場。但隨著樂華旗下虛擬女團A-SOUL的走紅,情況悄然發(fā)生改變。

圖片

圖:A-SOUL合照

7月初,虛擬女團A-SOUL在上海Bilibili World展會上舉辦了線下活動。年輕男性居多的女團粉絲們,用一種“畫風清奇”的方式表達愛意,堪稱一場當代大型行為藝術:人山人海的漫展現場,有人單膝下跪,向偶像立牌掏出了求婚戒指;有人給立牌蓋上了毛毯,擔心大腿著涼;還有人抱起喜歡偶像的立牌,撒腿就跑。

場館外,三名男性粉絲舉起了印有樂華CEO杜華照片的牌子,四周還有粉絲圍著舞龍。這是粉絲的一種感謝:他們天天在杜華微博下,夸贊她宛如一條騰飛的巨龍,這一場景正是線下演繹版本。

所謂虛擬偶像,指的是演員借助動作捕捉、力反饋等設備,以二次元虛擬形象登臺表演的群體,也就是“套皮人”。A-SOUL背后涉及兩家公司的分工合作:字節(jié)跳動旗下游戲品牌朝夕光年,籌備了偶像3D建模以及相關設備,而樂華娛樂負責提供偶像以及內容策劃。

但在A-SOUL剛出道的時候,市場對其的態(tài)度卻并非如此熱烈。

2020年12月27日,A-SOUL成員珈樂的首次直播可謂是一場災難:樂華給她的人設是“酷蓋風”音樂少女,希望能借此吸引更多女性粉絲,結果遭到了一致差評。偶像練習生出身的珈樂缺乏直播技巧,硬凹的人設又將這一缺陷無限放大。

面對首播失利,樂華招募了30名志愿粉絲,對珈樂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中培訓[6];除此之外,也對她的人設做了調整,在原有基礎上加入了一些“甜妹風”,從旨在吸引女性粉絲變成主要吸引男性粉絲。

“學成歸來”的珈樂就此走上了漲粉的高速通道,穩(wěn)居B站艦長數榜單前列。至今短短半年時間,A-SOUL靠著別具一格的直播,成為了B站的“流量密碼”:大批混跡于二次元、電競等圈子的年輕人被折服,自發(fā)創(chuàng)作起各種二創(chuàng),播放量也動輒上百萬。

圖片

圖:B站評論區(qū)的獨特文化

截止至2021年8月,B站艦長數榜單前6中,A-SOUL成員包攬了前2名,共占4席。

艦長是B站直播推出的一種玩法,約等于“主播版會員”,售價是198元/月,其中一半收益會分給主播。

8月8日,A-SOUL成員乃琳的生日會直播中,在粉絲倡導理性消費的氛圍下,依舊2小時內收獲了超6000個艦長,總艦長數接近9000人,單是艦長的直接收益已超50萬元;相比之下,陳睿過去極力簽約的大主播馮提莫,當前艦長數停留在1485人。

虛擬偶像的階段性成功,或許代表了未來偶像產業(yè)發(fā)展的方向。

偶像產業(yè)吸引人的地方,在于精心打造的人設符號與作品。虛擬偶像模式中,偶像本人不再走上臺前,觀眾甚至無從得知幕后中之人的任何個人信息,偶像團體徹底變成了一個由多方共同打造的產品。

虛擬的內容語境下,藉由直播這一快速輸出、快速反饋的內容模式,虛擬偶像可以將人設運營做到極致。

除此以外,虛擬偶像還可以大幅降低公司風險:畢竟沒人知道虛擬形象背后的演員是誰,自然也不存在“出軌”“選妃”或者是“棄養(yǎng)”等情況。而且人員流失的風險遠比真人明星要低。公司唯一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做好演員的信息保密。

大眾的成癮需求一直都在。沒有這個偶像,也會有那個網紅。人們心智中的黑洞,必然會有對應的商品來填補。

所以,當紅偶像、爆款游戲、暢銷商品或者10萬+的視頻、文章,其實就是別人比你更懂你心中的黑洞。比如你內心空虛,就有紅男綠女的故事以供自虐虐心;比如你急功近利,就有天天漲停的發(fā)財密碼等著。

股市中的熱點板塊、主題投資、資金流向同理。說白了就是針對人性中的恐懼、貪婪、急功近利等弱點,一說彎道超車就是萬億市值,拿個新專利就看好到2060年。

參考資料:

[1] TFBOYS老板曾經是黑嘴,德林社

[2] TFBOYS的社交媒體時代偶像煉成法則,南方都市報

[3] [數據可視化]創(chuàng)造營2021成團夜集資排行榜,愛柚數據

[4] 為選秀偶像集資1.5億元,錢都花去了哪里,澎湃新聞

[5] http://y.saoju.net/

[6] 字節(jié)投資樂華背后最大的野心:虛擬偶像A-SOUL,永不塌房,剁椒娛投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發(fā)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


反饋
聯系我們
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