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成人小说,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久久妇女,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這個行業(yè)距離“全球大破產”不到一個月?停工、裁員、破產潮才剛剛開始……

關注
現在趨勢延續(xù)下去,航空業(yè)的“全球大破產”可能真的馬上開始了。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chuàng)業(yè)邦專欄大貓財經,作者連東。

01

“2020年5月底,世界上大多數航空公司將會破產!”

這是亞太航空中心(CAPA)3月底發(fā)出的警告,今年航空業(yè)真是太慘了,封關、封國、作廢簽證,從部分斷航到全面斷航,航空公司不得不減少航線、削減運力甚至干脆停飛。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也預測,2020年全球航空業(yè)損失將達到3140億美元(約2.2萬億元人民幣)。現在趨勢延續(xù)下去,航空業(yè)的“全球大破產”可能真的馬上開始了。

CAPA的警告沒發(fā)出多久,“受害者”就出現了。

4月底,澳大利亞第二大航空公司維珍澳洲航空宣布進入自愿托管程序,其實就是破產保護,給真正的破產留下了一個緩沖期,債權人大會已經開了,重組或者出售計劃也都在討論了。

1.6萬人的工作何處安放,是個未知數。

澳洲維珍在社交媒體安撫自己的用戶:該飛的航線還要飛,該積的分也會積,一切照舊,“維珍澳洲已經是澳大利亞重要的一部分”。

這就是典型的死鴨子光剩“嘴硬”了。

別以為這是是澳大利亞的事,維珍航空的股東中包含海航和南山集團兩個中國企業(yè),各持股20%,都是受損者。

而且吊詭的是,公司要破產了,輿論風向卻一致對準這兩個中國股東,各種無腦責備、咒罵,疫情導致國際關系惡化,真的是全方位的。

維珍當然還指望救世主出現,但困難重重,它有50億澳元的負債,股東中無論是阿提哈德航空還是新加坡航空也都自顧不暇,海航就更別提了,加上這高昂的民族情緒,接盤俠真不好找。

02

澳洲維珍之后,毛里求斯航空也進入了“自愿托管”程序。支線和廉價航空公司更慘,在3月份到4月份的時間里,已經有8家宣布破產,無論多老牌,都架不住“不能飛”的大環(huán)境。

不少人把視線轉向了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漢莎,它會不會趁機抄底呢?

漢莎也是否認三連,“不、我沒有、別瞎說”。其實老大也很難,他們削減了95%運力、停飛了700架飛機,正在考慮是向德國政府求救還是“啟動破產保護程序”,能活下去才是最要緊的。

航空公司不好過,上游的發(fā)動機公司、飛機制造公司全都很艱難,為了能繼續(xù)活下去,大家都在開源節(jié)流,主要手段就是裁員,下手都挺狠的:

接下來這個名單還會不斷增加,像空客,也正在醞釀裁員的路上。全球有6550萬人的生存依賴航空業(yè),行業(yè)萎縮,將影響到2500萬人的飯碗。

平??粗掖髽I(yè)大,為什么說不行就不行了呢?數據說了算。

美國的“四大航”,已經虧慘了,一季度,美聯航虧損21億美元,美國航空凈虧損22.41億美元,西南航空凈虧損9400萬美元,達美航空凈虧損5.34億美元,不僅是同比驟降,而且全部超出了市場預期,影響已經超過2008年。

美國航空協會(Airlines for America)發(fā)出警告,如果得不到任何救助的話,美國大部分主要航空公司將在2020年6月30日到年底之間出現資金枯竭。

“四大航”的虧損也連累了股神巴菲特,鐘愛航空股的老爺子,持有美國四大航空的市值總計約為98億美元,去年底,他持有的達美航空成本價46美元,2月底還增持了一筆,到了4月,股價跌倒24美元,不得已減持了20%,剩下的也還是虧,基本腰斬。

中國的“四大航”也不樂觀。

一季度,東航虧了39.88億,國航虧了48.05億,南航虧了52.62億,不過“三大航”有國資撐腰,相對還好一些,而“四大航”中唯一入選過“Skytrax全球最佳航司”的海航是最慘的,虧損62.95億,同比降幅652%。

這兩年,海航的日子就不太好過,已經被資金問題困擾多時,不時傳出各種風波,日子本來就很難熬的,疫情來臨更是雪上加霜,在一季度的退票潮中,海航已經打起了“退優(yōu)惠券”的主意了,真是壓力山大。

03

有人有疑問了,前不久不是“10萬一張票,還一票難求嗎?航空還能虧錢”?

其實,10萬一張的價格也是炒出來的,量也很小,真賺錢的是黃牛而不是航空公司,現在打擊完票代再看倫敦到中國的機票,5月份沒有航班,6月份的計劃價格只有1萬多,而7月份的價格已經跌到3500元了。

航空業(yè)的危機還不止來自于業(yè)務量大減,大家都知道,三月開始油價大跌,中行還鬧出了“原油寶事件”,其實這時候,真正緊張的是航空公司,一般來說,油價大跌肯定利好航空公司啊,但實際上未必,原油不是成品航油,即便油價大跌也只有用了才能享受到,但這時候多數飛機都在機庫里面趴窩,未來,誰也說不準。

但航司都會為了“降低原油、航油價格以及利率的波動風險”,做一些“套期保值”交易,對沖油價波動的風險。

吉祥航空、華夏航空已經在3月份就“套保”了,趕上了3月18日的油價大跌,結果怎么樣不好說,關鍵取決于公司的策略到底是保守求穩(wěn)還是投機求賺了。

如果是保守求穩(wěn),那合約基本都是中遠期,即便虧損也是紙面的,風險可控;如果是投機,那還真不好說了,2008年,咱們有過教訓的。

當時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國內多家航空公司進行了套保交易,但結局大家都知道,虧得一塌糊涂,東航損失64.01億元,占當年總虧損額的46%,國航損失74.72億元,占當年總虧損額的82%,以至于有了“套保門”事件。

04

航空業(yè)脫困要靠疫情消失,乘客重拾信心,問題是,多數航空公司可能等不到那天了。

現在,大家都各顯其能去搞救命錢。

有的去找銀行,中東土豪卡塔爾航空從渣打銀行貸款8.5億美元,阿提哈德航空需要6億美元的貸款支持來買飛機,阿聯酋航空還在尋求數十億美元的貸款。

如果銀行不給錢,那大家就把目光投向了政府。

一般,拿政府補貼這事兒,經常被上升到“不正當競爭”上來。

美國經常拿資助、補貼這些事夾槍帶棒的針對中國,但是自己玩起來有過之無不及,美國四大航坑苦了巴菲特,而美國政府給他們的資金補助比貸款可多多了。

日本、法國、荷蘭、瑞典、丹麥、新加坡、泰國,都加入了政府掏錢救助航空業(yè)的行列。

最大航司漢莎航空每小時損失數百萬歐元,德國政府主動提出了的100億救助計劃,更干脆的是意大利,已經決定將意大利航空100%國有化。

CAPA在它提出“全球大破產”的警告后也說,“只有政府和行業(yè)協同行動才能避免這一災難”。推崇“看不見的手”的市場經濟在和推崇“國家干預”的凱恩斯主義較量中屢戰(zhàn)屢敗。

現在看來,中國航空公司有希望最早走出困境,原因有兩個:

● 1、國內疫情緩解讓更多人有了旅游、出差的計劃,畢竟生活還要繼續(xù)啊;

● 2、從航空業(yè)利潤的關鍵指標——“每人每公里所獲利潤”來看,國內航線更賺錢,其實國內主要航空公司三四年前就放緩了國際航線擴張,專注國內,畢竟還有“十億人沒坐過飛機”,潛力巨大。

當年SARS疫情結束后,全球航空業(yè)用了八個月才全面恢復,走出新冠病毒的陰霾要用多久呢?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

反饋
聯系我們
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