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創(chuàng)業(yè)邦原創(chuàng)報道,作者佐由理,編輯王巍。
又是一年七夕節(jié),#七夕表白文案#這個話題直接沖上微博熱搜。
除了冥思苦想如何開口的情侶,品牌商也沒有放過這個爭奇斗艷的機會。很多品牌借跨界的姿態(tài)與年輕人拉近距離,至于是夢幻聯(lián)動還是翻車現(xiàn)場,就看消費者們品評了。
品牌跨界有喜有憂
89歲的百雀羚與91歲的周大福在七夕迎來了首次跨界合作,兩大品牌聯(lián)手打造了“金虹一瞥”聯(lián)名系列。百雀羚帶來“金紅一瞥”限定禮盒,內(nèi)含鎏金精華液、金鴻一瞥大福紅色口號,以及金鴻一瞥絨霧唇膏,而周大福的禮盒中包含“驚鴻系列”項鏈以及百雀羚的大福口紅。
驚鴻系列
踩著近些年國潮興起的東風,再加上產(chǎn)品精美,兩大品牌在設計上博足了好感,至少從評論區(qū)來看是被認可了。
品牌跨界跨得好不僅能助力出圈被次元外的觀眾看到,還能帶動品牌人格化,在用戶面前更生動、親切。細數(shù)近些年跨界營銷的案例實屬不少,但很難說每一個都達到了應有的效果。
說起翻車,繞不過“品牌交際花”喜茶。
近期,為慶?!癦X line”在運動鞋履領域中的傳奇地位,阿迪達斯宣布將重啟“A-ZX series 限定企劃”,這次企劃的合作品牌是喜茶。作為跨界交際花,喜茶合作過太平鳥、百雀羚等一眾品牌,不同的是,這次和阿迪達斯“黏”在一起似乎沒有產(chǎn)生預期的效果。
將芝士茶的元素融進運動鞋中似乎很難想象,這次阿迪達斯直接將“多肉葡萄”的經(jīng)典紫色拿來打底,鞋頭部分有半透明的覆蓋層,據(jù)說靈感來自“多肉葡萄”的芝士奶蓋。
阿迪達斯·喜茶聯(lián)名
但視覺上這些元素還是沒辦法凸顯出喜茶的特點,于是喜茶的LOGO便赫然出現(xiàn)在了鞋舌上。雖然跨界創(chuàng)意可嘉,但難以形容的配色加上突兀的喜茶LOGO,反而讓人有一種“強行聯(lián)名”的生硬感。
從網(wǎng)友們的評論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大家似乎都不甚滿意:
甚至有網(wǎng)友直接對設計提出不滿。就連此前阿迪達斯推出的Prada聯(lián)名款也被網(wǎng)友吐槽:奢侈品跌下神壇。
為什么一試就火的跨界營銷到阿里達斯這里就不靈了呢?那些借勢紅起來的品牌有哪些可借鑒之處呢?
品牌跨界在跨什么?
1. 制造沖突感
任何營銷最終的落腳點都是用戶,跨界的目的在于用產(chǎn)品間的反差特性來收獲用戶的關注度,因此新鮮感和沖擊感必不可少。比如此前馬應龍推出口紅,直接達到了“驚爆”效果。畢竟馬應龍江湖名號“菊花大佬”,涂在嘴上的感覺還是令人難以想象。
馬應龍口紅
甚至有“自來水”美妝博主評論:“馬應龍的口紅,它比敷那個尿不濕廠商的面膜更需要心理建設”,隨后便有網(wǎng)友直接調侃道:“不管上面還是下面,人生總要有只馬應龍”,隨即引來上百個贊。
此外從藥企跨界美妝界玩營銷的還有999皮炎平,在馬應龍口紅出現(xiàn)后999皮炎平“戀愛止癢”的口紅便緊跟其后。由于兩個品牌原來的功能已深入人心,跨界反轉耳目一新,再加上藥企本身在質量上更專業(yè)、可靠,藥企跨界美妝行業(yè)反而同時增加了可信度和新鮮感。
2. 營造CP感
七夕是眾品牌跨界官宣的好日子,比如兩個處在毛發(fā)食物鏈兩端的品牌也能組CP:“增發(fā)高手”霸王和“脫毛大神”瑪貝拉。近日霸王通過一支七夕大片,主動交代了自己和“脫毛大神”瑪貝拉的愛恨情仇,二者的人設躍然紙上:一個幫你生發(fā),一個幫你脫毛。
霸王·瑪貝拉合作視頻
雖然是“同業(yè)聯(lián)動”,但是正因為用戶垂類明顯,兩家更能為對方帶來用戶資源。此外,滿足了用戶磕CP的心愿,好感度算是搏足了。
3. 營造高級感
對現(xiàn)今的消費者來說,品牌消費不止是滿足某種功能性需求那么簡單,而是變化成一種對意義、符號的消費,承接著用戶的審美。因此對某些面對中高端市場的產(chǎn)品來說,高級感是加分項。
榮耀MagicWatch 2 x藝術家
在這方面,今年,榮耀聯(lián)合書法家王冬齡、旅法畫家周力、藝術家喬瓦尼·歐祖拉(Giovanni Ozzola)與蔡赟驊(Jacky Tsai),從蘇繡、書法、繪畫等媒介出發(fā),將他們的藝術品和MagicWatch 2智能手表結合了起來。手表新穎又獨創(chuàng)的設計和主題也讓MagicWatch 2斬獲了CES 2020最佳產(chǎn)品獎,網(wǎng)友直呼好看。
如何避開跨界營銷的坑?
參考過去的案例,不是所有跨界營銷都是成功的,畢竟打破次元壁本身就會帶來預想不到的效果。在跨界合作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暗坑。
第一、兩個品牌僅在形式中強行融合,缺少共同內(nèi)核。比如開篇提到的阿迪達斯和喜茶聯(lián)動。網(wǎng)友關注的點除了設計不走心,還集中在:喜茶的LOGO植入很強硬,兩個品牌融合感不強。
一般來說,越意想不到的品牌組合越會讓人好奇,但是如果僅止步于“好奇”,沒有引發(fā)消費者的認同、分享的欲望,那么后續(xù)的關注度便難以為繼,更不要說消費了。
第二、弱勢品牌找強勢品牌跨界很容易被淹沒。品牌跨界作為一種營銷手段,需要雙方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用戶基礎,且即使品類不同,也都能夠從中獲益。如果是小品牌主動靠攏大品牌,很容易出現(xiàn)“馬太效應”,強者更強,弱者被陪襯得更弱。
第三、為追求刺激,營銷過頭。營銷需要建立在消費者能夠認同的基礎上,一味追求刺激,忽視一些基本的準則反而令人難以接受。在這方面,經(jīng)典的反面教材就是杜蕾斯和喜茶的翻車合作,用“一滴不?!贝虿吝吳?,很多用戶留言表示:無法直視。
這次營銷不僅影響拉低了喜茶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也讓忠實用戶對杜蕾斯的文案開始質疑,最終效果只會變成1+1<2。
結語
品牌跨界雖影響大、范圍廣,但品牌需要想清楚自身定位,再通過營銷契合,不然很容易在跨界中被淹沒或者迷失。經(jīng)典的品牌跨界都是以尊重消費者為前提,再去主動發(fā)掘有哪些可突破的點,這其中也考驗著品牌對消費市場的嗅覺。在每一個接近消費者的機會中,總有新的創(chuàng)意。
本文為創(chuàng)業(yè)邦原創(chuàng),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chuàng)業(yè)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lián)系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