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文章來自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作者:貓哥,創(chuàng)業(yè)邦經授權轉載。
01
3月10日,是意大利全境封鎖的第一天。
按照最新禁令,全國范圍內的6000萬民眾必須待在所在城市中,除了可證明的工作、健康等緊急需求外,所有人都不能跨區(qū)流動。不光封城,所有你能想到的社交活動,幾乎都在一夜之間暫停了:
暫停全國范圍內的婚禮、葬禮和體育賽事;
學校停課時間延長至4月3日;
關閉所有博物館、文化中心、健身房、滑雪場等場所;
也禁止在露天酒吧、餐廳等場所聚會。
史無前例的“全國戒嚴”背后,是逐漸攀升的確診數字。瘋狂蔓延的疫情,留給這個國家的時間不多了。
最新的數字表明,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增加到了15113例,一天之內就多了2651例,死亡1016例,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意大利境內的101座城市。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死亡率高達6.7%,冠絕全球。
面對逐漸增加的感染人數,一直超負荷運轉的醫(yī)療系統(tǒng)也開始崩潰。
拿疫情最嚴重的倫巴第大區(qū)來說,盡管80%以上的急癥床位都被緊急征用,但還是有很多患者無法住院。包括陸軍參謀長在內,多位官員都不得不在確診后自行居家隔離。
不僅醫(yī)院的床位緊張,醫(yī)護人手也嚴重不足。當地市長不得不讓今年的護士提前畢業(yè)上崗,還從感染不嚴重的地區(qū)抽調了一部分醫(yī)護人員緊急頂上。
讓問題變得更麻煩的是數量眾多的中老年病人。
在已計入統(tǒng)計的死亡病例中,70歲以上的群體占31%,80歲以上群體占58%。
在很多疫情嚴重的一線戰(zhàn)場上,醫(yī)護人員甚至得在40歲和60歲的病人中做出選擇,這樣才能把機會留給生存希望最大的年輕人。
“如果一個80-95歲的人有嚴重呼吸困難,醫(yī)院可能就不會治了。我們不會去幻想奇跡可能發(fā)生,這很現實”。
就像意大利總理孔特說的那樣:“我們都要為了意大利放棄一些東西?!?/p>
02
如果不是豬隊友的拖累,意大利的疫情發(fā)展速度本沒有這么快的。
早在1月中旬,意大利就率先取消了直飛中國的航班,杜絕境外輸入。效果也很明顯,在2月22日之前,整個國家的防控輸入都控制得很好,一共只出現了3例輸入性病例。
可是還沒高興幾天,著名的“一號病人”出現了:
在確診之前,他先是去跑了場有一千多人參加的馬拉松,緊接著跟朋友去了人流密集的夜店;在公司上了幾天班后,又去另一座城市踢了場足球比賽。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這哥們起碼接觸了五萬多人,傳染鏈條也無法監(jiān)控了。在他的“努力”下,前期的防控工作全白做了。
隨著確診人數迅速增加、北部地區(qū)疫情開始擴散,意大利很快作出了補救措施。2月23日,政府就緊急隔離了11個城鎮(zhèn),3月8日又把封鎖擴大到了15個省和地區(qū)。
但在已被封鎖的地方,居民們完全沒有停止日常活動。一年一度的橘子大戰(zhàn)照常舉行,1.5萬人在狹窄的街道上人擠人。更奇葩的是,接到封城通知的學生們?yōu)榱藨c祝停課,干脆上街游了個行……
咖啡廳和餐館也沒有關門,在每天的6點到18點仍然正常營業(yè)。在每個陽光明媚的下午,依然有不少人去喝咖啡,還是該吃吃該喝喝,接吻也不戴口罩。悠哉悠哉的人們甚至抽空還去罷了次工,抗議嚴厲的管控剝奪了他們的自由。
除了不買賬的普通民眾外,意大利的各級政府間也充滿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不僅各地官員給出的指令經常相互矛盾,一會要求放下一切應對疫情,一會兒又說只要多洗手就可以。煽風點火的專家也常常讓執(zhí)行戒嚴的一線人員處在左右為難之中,不知道放走了多少沒確診的疑似病例,比如,這幾天,意大利人開始聲討一位女醫(yī)生,她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說:
新冠肺炎疫情只是一個“比流感強一點”的傳染病,如果大家恐慌應對反而會給社會造成很多困擾。
即便后來上了手段,但就在封城的前一天晚上,消息還被媒體給泄漏出去了。
在各路社交媒體的煽風點火下,整個米蘭的數萬游客、歐洲打工者、原住民,都在搶購最后幾班出城的火車票,打仗時都沒見意大利人這么慌過。
人是跑出來了,但病毒也從疫區(qū)被帶到了各地。
一邊是瀕臨崩潰的醫(yī)療體系和行政系統(tǒng),另一邊是未確診的病毒攜帶者滿世界亂跑,在雙重壓力的作用下,全境這么徹底陷落了。
03
此前意大利不敢采用這種雷霆手段,除了對疫情的判斷不同,政府也很擔心經濟問題,畢竟作為“金豬五國”的成員,意大利這幾年才從“坑”里爬出來,真的經不起折騰。
與韓國的大邱、中國的武漢不同,這次被封鎖的倫巴第大區(qū)是意大利的工業(yè)重鎮(zhèn),差不多算是支撐整個國家的經濟支柱。不僅人口眾多,人均GDP也高于意大利的平均水平。
米蘭更是一座名聲赫赫的大城市,不僅是意大利的商業(yè)中心和金融中心,更聚集了阿瑪尼、范思哲、PRADA等等世界著名品牌和跨國公司的總部。
一旦它們發(fā)燒,整個意大利的經濟都要重感冒了。
除了叫的上名的大公司外,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yè)和手工作坊也遭了災。
在疫區(qū)的大城市周邊,零零散散分布著諸多小城市。雖然人口通常不到20萬,但眾多毛細血管一樣的中小企業(yè)依然能支撐起當地的經濟運轉。
憑借著自給自足的城鎮(zhèn)體系和發(fā)達的商業(yè)文化,很多歷史悠久的百年老店一直過得比較滋潤。從釀酒、家具、再到皮革、絲綢,意大利的手藝人在這里創(chuàng)造出了數不清的財富。
如今在疫情的沖擊下,一切生活和生產活動停擺。即使各地也陸續(xù)出臺了減稅和員工補貼類的支持政策,但同巨大的經濟損失相比,幾可忽略。
更難熬的是早早陷入冰封的旅游和留學產業(yè)。
坐擁阿爾卑斯山終年積雪和西西里島地中海風光的獨特資源,旅游業(yè)一直是意大利的支柱產業(yè)和穩(wěn)定的外匯來源,但對疫情和封鎖的擔憂正在摧毀這一切。
威尼斯狂歡不起來了,美國也宣布了對歐洲的旅行禁令,一擲千金的游客們銷聲匿跡了。
這幾天微博上還有人爆料,很多滯留在意大利的留學生不僅受到了歧視和區(qū)別對待,想離境也是困難重重。手里拿著機票,行李也已經托運,但是人卻困在了海關,有的還被威脅永久注銷居留,不得不在保命和學位中間二選一。
想走的走不了,想來的不敢來,按照意大利旅游業(yè)聯合會主席的預測,整個行業(yè)在疫情期間的經濟損失至少有74億歐元。
而在全國商業(yè)活動暫停的禁令下,停擺的活動也不計其數——意甲和所有體育賽事全部暫停、往年熱鬧的時裝周也被無限期拖延下去,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不可估量。
04
從2008年金融危機開始,意大利的經濟就一直沒什么起色。經濟不好,失業(yè)率也一直居高不下。民眾沒工作,自然要用選票表達自己的觀點。
在這種背景下,對于提高民眾福利和政府支出的呼聲越來越大,騎虎難下的民粹政府不得不走上了舉債發(fā)錢的不歸路,赤字越來越高,債也越借越多。
盡管意大利的經濟總量在歐元區(qū)排名第三,但國債規(guī)模也達到2.5萬億歐元,相當于該國GDP的130%,每年光利息支出就有近600億歐元。
而隨著經濟支柱——旅游業(yè)和富裕的北部地區(qū)全面熄火,意大利一季度GDP肯定是要萎縮的,政府財政捉襟見肘,面對疫情根本就沒有應對的底氣。
放在平常,歐盟也不會坐視不理。有錢的給錢,有人的出人,家里富裕的再支援點物資,幾個國家一起攜手把疫情控制住,確實不是難事。
如今碰上被定性為“世界大流行”的新冠疫情,早就在歐債危機中元氣大傷的他們也是有心無力。更何況在名緊實松的防控措施下,那些有過意大利旅行史的人,正在把病毒帶到歐洲全境:
法國一名時裝學生從米蘭回家后,感染了;
西班牙有四名患者去過米蘭旅行,感染了;
德國一個25歲男生,僅僅是從米蘭飛回來,就感染了;
如果再算上早先的瑞士、芬蘭、克羅地亞和最近的塞浦路斯和阿爾巴尼亞,45個歐洲國家里已經淪陷了44個,法國德國西班牙的確診病例都已破千。
自顧不暇的大哥們實在是抽不出精力支援小弟了,千瘡百孔的意大利只能選擇全國戒嚴,靠犧牲經濟來換取對疫情的控制。
曾經不想影響經濟就沒有嚴防,結果就是疫情逐步擴散;最后不得不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防疫,經濟更崩。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先扛不住的就是股市,脆弱的供應鏈緊隨其后,整個歐盟都跑不掉。
2020上半年,整個歐元區(qū)都將不可避免得陷入衰退。意大利的債務問題,很可能就是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chuàng)業(yè)邦轉載,不代表創(chuàng)業(yè)邦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系editor@cyzone.cn。